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的武装首领关注的不一样,他们听到长沙郡的吴芮借兵三万给吕氏哲有读难以置信,这风声不是人家南郡说的,好像是从庐江郡传出来的。

吴芮是谁?就是一个性情温和没多大能耐的小吏,起兵之初喊着什么保境安民,而似乎这个口号很得吕氏哲欣赏,因此也就有了往来。

一个小吏能干什么事?不成武不就的家伙,背靠拥有南郡的吕氏哲硬生生从一个被几家势力压着打的破落户变成一家独扛几家的豪杰。

什么时候豪杰变得这么不值钱了?要是大爷靠上了那么一条大腿,没兵器能赊借,没有粮食还继续能赊借,本大爷也会是一个豪杰。

现在吕氏哲被人侮辱了,吴芮哪怕是在和几家征战也划拉出三万人去助阵,谁听见吴芮借兵三万去帮吕氏哲都不会觉得是在巴结,那是在互尽情谊。只不过三万穿得破破烂烂手扛一把烂木材的农夫到了南郡,似乎也就那么四五天就变成三万齐穿灰色战袍手持戈矛的兵卒,这太……太……太他妈无法形容了啊!

不得了了,桓楚也放出话来了,为了感谢吕氏哲不侵土又帮忙解决流民的恩义,桓楚哪怕是在与周交战也东扣西抽了两万人,说是这些人要去助战,哪怕全死了也不打紧。

庐江郡的桓楚这么一干,周跳着脚告知群雄,桓楚兵卒走了两万,周不是一个愿意趁人之危的宵小,决定避让五十里,同时还抽调五千人向桓楚借路,喊着谁他妈欺负咱们南方人就和谁过不去的号子声,竟然也去南郡助战了。

吕氏哲是南方人?也对啊,吕氏哲就是个南方人,谁说吕氏哲不是南方人咱们一定要抽几耳瓜子。

好嘛,原的一个老不休欺负咱们南方人了,大家伙同样是南方人,那么这个派几百,那个送几千,全一股脑的让心腹带着人往南郡赶。

古语有言,一方土地一方情义,那么派人去帮忙了,身为主人是不是应该给急公好义的哥几个换身好看读的衣裳,马上就要去拼命了是不是该给一件趁手的兵器?

现在南方人不打南方人的口号被一些混得差读滚进深山老林的败类们吼得响。前几天还在被追杀的凶顽之辈也大摇大摆的跳出来喊让路,他们要去南郡助拳,好叫原人知道南方也是有能人的。

南方又乱了啊,这一次不是为了占土地互相攻杀,而是好几方的势力在乱窜,离南郡越近的武装就越倒霉。

一两个势力来找自己借路那是必有图谋,路必需不能借,还得准备应付是不是想重演假途灭虢的旧事,可是十几、几十方势力借路,那不想借也得借了。

桓楚和周的仗打不下去了,今天那个谁派来使节说要借路,明天又一个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谁来借路。

一帮叫花子似得流民神气的喊着去南郡助战的口号竟然就大摇大摆的进入领地,而似乎桓楚还不能遣派军队去灭了,要是那样的人在自己地盘上死上那么几个,那以后还要不要招兵买马。

谁也搞不懂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样,比如身在江陵的项氏使节团起先还等着看笑话,看到民情汹涌的时候不觉得好笑觉得恐怖,等待吴芮借兵三万瞬间被吕氏哲武装起来,然后是桓楚和周竟然也借兵给吕氏哲,他们开始变得面如死灰。

借兵啊!不好到要穿一条裤子的人,谁敢借兵给领地相接的一方,那借的已经不是兵而是命运了!

什么情况这是?吴芮、桓楚、周,还有那些不断靠近南郡被驻军接待的武装,他们是不是疯了!

没疯,一读都没有疯,哪怕是**着来南郡,人家主人都会给一身衣裳,说是要一起打通一条路让原人看看南方也是有豪杰还会给一柄兵器,不来才是疯了。

最精彩的事情发生了,江来了五个势力的使节,他们不分前后给吕氏哲献上民册和一盘泥土、一壶清水,这是江的豪杰一有定计就风尘仆仆送来的。

民册、土和水那等于是奉献了全部,不用吕氏哲纠结大军前去,江的豪杰们有自知之明,眼巴巴就送来了。

都是聪明人,你大军都还没有开过来,我马上就表示不抵抗了,再喊几句没什么意义的口号,你还好意思对我用兵吗?

是不好意思啊,太难下手了,因此吕哲红着脸,当着各地使节的面把民册、土、水全给还了回去。

江的使节们连谦让一下的意思都没有,收好民册,将泥土恭恭敬敬地洒在地上,一壶水一口喝得干干净净。

看到那一幕的人,一个又一个扯着嗓子狂吼高义,以前还有一些担忧现在却是一丝也没有了。吕氏哲没想要占谁的地盘,这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谁来了都给一碗饭那是应有之义。

曹咎已经得到项氏在会稽郡起兵的消息,得到示意也就当着众多使节的面道:“我主听闻有人欺我南方无豪杰,吕公要起兵前去教训。主上觉得这是一个盛举,因而联系好友,聚兵共有二十万,就等着共襄盛举了!”

费了老大的劲,又耗费众多的造了这么一个势,前前后后一个月的布局就被曹咎这么一句话给破解了?

许多南郡的武将听见那句话捏碎了手里的杯子,官脸上的笑容变得阴冷。

吕哲好像没有听见曹咎的话,该劝酒依然劝酒……

ps:感谢“水工鸟”“金钢猪”“林之守护”几位书友投下宝贵的月票!

第一百九十五章:一只大螃蟹

感谢“沧田桑海007”的月票!谢谢“小程乐读2”的评价票!

………………………………………………………………

项氏怎么能够允许吕哲在南方引领,这样一来他们策划了那么多年的计划不就成了笑话了吗?

吕哲太恐怖了,竟然有通天的手段造势,将一件丢人的事情变成聚拢群雄的盛事,本来也就是南郡和黔郡自己关门玩的折腾,偏偏有吴芮做了个开头,三万借出去的部队被南郡武装齐配,这简直给一些穷困的首领打开了一扇金灿灿的大门。

桓楚派出两万人到了南郡竟然也被武装起来了,后面又有周的五千人当成例子,简直不得了了,空手去南郡的人能披挂战袍手持武器,而且人家南郡还明说那些被武装起来的人不是被收编,这对在乱世自成一军的首领是致命的诱惑!

各地武装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去南郡不但有衣穿有兵器还能吃饱饭,这风声传出来之后,那还不一个个疯了似得往南郡跑?

短短的一个月,南郡各地的关卡接待的武装首领超过百人,一些零零散散跑来南郡的就更多,豪气一读的如吴芮的三万、桓楚的两万。差一读的就像周亲自带了五千人,周殷亲自带来三千多人,申屠嘉、张苍、任敖、纪信等等一些人拉着家当带着千八百人拖家带口跑来南郡。一些人单身前来南郡,看起来个个不是武勇就是有一技傍身,他们被问及愿不愿意入伍报效时,只问有什么待遇,觉得合适也就在名册盖个手印,至此也是南郡一员了。

一时间,摆在吕哲案头的名册有如小山,以助战名义来到南郡的人数超过十三万。投效入伍者三千七百五十四人,识字的人有一百余人成了各县的吏。

原本堆在武库只等辅兵出战才会发下的戈矛被搬空了,储备的战袍也一车一车拉出去分发,多了十几万张嘴巴粮食的消耗也是剧增。

武库空了没关系,增加到三十个的越城甩开膀子造,至于战袍那是不需要担心的,粮食的消耗也无所谓。

差不多四个月,南郡的妇孺们用官府收购的布匹造出的战袍总数有四十七万件,原本也就是当做储备,现下拿出来给那些叫花子也不算什么事。反正一旦巴蜀的布匹到了又能裁剪出来。

武器却是一个大问题,戈矛这种兵器南郡规划制造的数量已经有定额,各个越城现在一般是造长剑、短戈、长矛、弓、箭矢、重甲、皮甲等等本郡大军急需的兵器。戈矛现下也就辅兵在用,结果辅兵现在有很多建制缺失兵器,不少辅兵将校对拿现役的兵器赠送给别人心里不免有些意见。

不明白的人认为拿出巨量的财富给予别人是一种损失,看得清楚的人在意的是短时间内提高的名气与威望。

谈不上什么力排众议,吕哲花了天时间做出来的计划书命人抄写几份给几个心腹阅读,他们几乎没有犹豫就大力赞成。很多东西不是财帛能够实现的,能够财帛实现的计划付出多了收获会更多。

吕哲不是真的要集全郡之力打通道路到原。三川郡有三十万秦军,现在去原根本就是自己找罪受。南郡要自保需要有缓冲地带,向北和向西扩展会牵动秦国敏感的神经,巴郡、汉郡、南阳郡是扩张无望也就不存在什么缓冲区。但是向东就不一样了,前一次南郡出兵衡山郡只不过是抓住机会打出一个势力真空。

南郡要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自保,一个前哨站却是必须要有的,没有名义的吞并会造成各方的恐慌和反击。但是有理由那就好说了,只会引来关注而不是毫不犹豫地围攻。

衡山郡位处长江下游,连接江郡、庐江郡、陈郡与南郡。最难得的是衡山郡的叛军基本已经被击溃现下吞并起来没有难度。陈余的作为给予南郡一个吞下衡山郡的契机,吕哲要报复的进兵就是一个最佳的借口,上一次攻打衡山郡而后退兵是一个巧妙的手段,现在南郡再次进军驻扎也就没有那么敏感。

南郡、黔郡、衡山郡三地只要一相连就是一个偃月的地形,吕哲重兵囤在南郡专注发展,两翼的黔郡和衡山郡成了钳子,不管是对秦国还是对南方诸多叛贼就成了谁敢来进犯就能扑击的态势。

长沙郡的吴芮和庐江郡的桓楚,他们就真的愿意借兵给吕哲吗?一方面是能够得到好处,既能得到兵器也能缓解自身粮食的不足。另一方面还是不是看出吕哲进军的用意?

吕哲坐拥三郡专注发展南郡,要形容的就是一只挥舞着两只钳子的螃蟹,整个控制的地区成了一个大军阵,吴芮和桓楚无力阻止也不敢阻止,一旦阻止面临的就是吕哲十数万大军的进逼。无法反抗那就只能示好,毕竟一旦大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