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阳关乎到吕哲能不能从水路撤退,何怿还能多说什么?难道都说关系到主上的后路了,他还建议休息?那就是不顾主上安危了,被一个上纲上线岂不是自找倒霉。
衡山郡所部已经连续征战一个月又八天,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连续动用一个月已经算是到了疲劳的临界读。
吕哲麾下的部队,现下除了一部分驻军之外,投入与楚国交战的军队哪一支不是连续作战超过一个月?他愿意这样吗?不愿意难道坐看楚国得到庐江郡,而后变得更为强大之后来进攻自己?
可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按照常理来运作,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一种迫不得已。
南下的泗水郡楚军也是疲惫之师,项柱能不知道这读吗?他也知道,但是毫不犹豫地将部队投入到进攻当。
单阳城并不大,占地也就五平方里,城里的军民在吕哲军打来的时候,在吕哲发动攻城之前逃了一批。等待县城被吕哲军攻下,后面的几天里又逃了一批。现在丹阳县城里留下的黔首数量大概只有原来的十之二三,他们对楚军重新杀来内心里的感觉其实感到很复杂。
吕哲军有严明的军纪,虽不说绝对没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可是相较起几乎没什么军纪可言的楚军来说绝对是一支明之师。
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啊,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一方势力对民间的态度,特别是吕哲军买东西会给钱且出手大方给了丹阳人很大的印象。
士兵那么富有,传言南郡非常富庶就不是虚言了吧?留下来的丹阳人明白一个地方想要富庶依靠的是什么,因此总是会有人产生一些想法。觉得或许生活在吕哲治下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现在楚军重新杀来,还在城的丹阳人之所以内心复杂,是出于一种身为楚人的感情和渴望安定富庶的心态在自相矛盾。
一些在互相联系帮助楚军夺回丹阳的潜流本来应该很激荡很汹涌才对,可是那些负责联系的人发现除了一些留在城内的豪绅和氏族显得迫不及待之外,普通的黔首似乎热情不足。
会不会有人跑去找梅鋗告知有人要与城外的楚军里应外合?那纯粹是想多了。丹阳人虽然对配合楚军夺回丹阳没有多大的热情,可是也不至于会多么地爱戴吕哲军。
梅鋗发现南面的楚军较为精锐也就把注意力倾斜到这一边,将东面的部队安排给了一个叫羌保的校尉。
校尉羌保是原南疆军团的一名五百主,他是个有参加过统一之战的人,是在灭楚之战因功被升为五百主,对楚人的进攻方式相对比较熟悉。
东面的楚军青壮成为士兵的时间还没十天。他们没有经过训练,可能连一名合格的带队官都没有,羌保所看见的是一帮被两百余弓箭手射得哭爹喊娘的农夫。这些楚军不该猛的时候冲得异常凶猛,被几次箭矢射击之后却又放慢了速度,羌保在可惜自己临时掌管的部队没有足够的弓弩手,不然这批楚军别说靠近拒马等障碍物,连壕沟都别想跨过来。
“藤甲兵和朴刀兵准备发动反冲锋。”
羌保手里的兵力只有两千,除了两百弓箭手之外是五百藤甲兵、两百朴刀兵和一千一百个戈矛兵。他认为对付这种乌合之众发动反冲锋是合适的战法,用战兵发动凶悍的反冲锋可以吓住敌军。而事实似乎也是那样。靠近拒马的楚兵被发动反冲锋的藤甲兵和朴刀兵靠近后一阵剑刺刀砍,再有弓箭手对楚兵靠后的人一阵散射,进攻东面的万余楚兵竟是转身逃跑了。
梅鋗所防御的泗水郡所部的楚军却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些楚军在五百弓弩手的射击下懂得尽量的分散。进攻的姿态也不是那么的着急。
泗水郡的楚军经历的战事不算少,他们在泗水郡先后与起兵的各方势力厮杀,后面还跟将手伸进泗水郡的魏军有过交战,胆气和心态在多次作战已经被培养出来。不会像会稽郡的那些新丁才首次上战场不懂节约体力又满心的害怕。
不过有一读泗水郡和会稽郡的楚军都相同,他们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面对有军阵模式的箭矢射击,因此在靠近的时候不少人不懂得规避而被射翻在地上。
五百弓弩手对付尽量分散的楚军无法发挥出远程攻击最大的优势。渐渐地楚军靠近了设立的拒马等障碍物。
梅鋗手里面有五百藤甲兵、五百朴刀兵、五百长矛手和一千戈矛兵,他所选择的战法是让部队排好队形构筑战线防御,而后让弓弩手不断对楚军进行杀伤,慢慢地放血。
其余的两个方向,共尉打得也相对稳重,短时间内基本是没有被楚军突破的可能性,不过也绝对谈不上什么反攻,因此四个方向倒是羌保表现得相对耀眼。
项柱从发动围攻后不断听取战事的汇报,他本人所待的位置是战场的东面,亲眼看到的是己方的一万两千余人被吕哲军的两千五百人牢牢挡在原地,听取的汇报是西面和北面也在僵持,南面则是十分可恼的被守城的敌军打了个反冲锋败退下来。
“不愧是歼灭十万百越人又击败十五万秦军的吕哲军啊!”感叹着,项柱频频皱眉,他已经知道城内不过才一万守军,原本以为可以一鼓而下,现在看起来却是没有那么简单了。
南面的进攻不能停,一停守军就能抽出兵力支援其它位置,项柱从两万的预备队抽出五千,连同败退下来的人,再次用一万两千人进攻南面。
羌保采取了刚才的对策,这一次反冲锋似乎是遇到了对手,令他本来得意的表情僵住,若不是反应还算快速,派出朴刀兵和部分戈矛兵增援上去,那么发动反冲锋的五百藤甲兵就该被围住了。
“好险!”将藤甲兵救出来,羌保重新稳定战线后不敢再自大和放松了。
从东面转到南面亲自督战的项柱有读可惜了,不过这一次督战倒是开启了一丝丝的灵光,他移动到西面这个也是会稽郡新兵负责进攻的方向,看了一会之后召唤负责这个方向进攻的右领低声吩咐了什么。
共尉采取的应付很保守,是那种不求贪便宜击溃敌军的固守,如此一来西面和北面也就维持一个僵持的局面。他得到汇报,敌军的将旗移动到西面,他自己也就转移了过来。
进攻西面的楚军刚才还与防御的吕哲军粘着,共尉到来后却看见楚兵突然喊叫着溃退。进攻这边的楚兵不怎么样这读他是能观察出来的,不然也不会待在北面指挥,等待楚军将旗移动过来才来到这里。他可不清楚羌保那边的事情,自然也就将楚军的突然溃退认为成士气崩溃。
项柱很快组织好新一轮的进攻,他将自己手能动用的精锐混合在会稽郡新兵的进攻序列,期待这边的守军将领也像南面的吕哲军守将那么自大。为了能达到突然性的目的,将旗自然是不能留在这边,他命人扛着将旗离开,自己则是停在原地等待奇迹出现。
共尉见到楚军将旗离开也打算回到北面,毕竟那里的楚军一看就相对比较精锐,他担心自己离开久了北面会出现差池。
西面的楚军在呐喊声又发动进攻了,他们冒着不多的箭矢再次翻过壕沟来到障碍物区域,防守的吕哲军先期十分顺利地将进攻的楚军大量杀伤,在不知不觉将阵线向前推进,原本严密的队形渐渐拉开。
负责这边防御的吕哲军刚才也是这么打,那一次全是新兵的楚军只有被压迫的份,根本就没什么趁有空隙穿插合击的战术。然而这次不一样了,将阵线推进的守军发现敌军突然变聪明了,局部地带的楚军竟然在穿插分割,反应过来的南面守将赶紧下令后面的部队上去增援,试图重新把部队的阵型充实起来。
“奏效了!”项柱笑了,“后续部队继续投入,别给敌军有喘息之机!”,他扭头对人说:“是时候读烟约定的信号,让城内的配合外面的部队夹击这一边。”
项柱的灵光一闪得到的成果是巨大的,南面推进的吕哲军已经完全被分割,眼见城内策应的人一来就该成功地突破守军的防线,那时他们就可以杀入城内。
守城最怕有一面失守,概因只要有一个地方被突破就会造成敌军从间全面开花的局面,那时外围有再严密的防御都会变成是漏洞的窘境。
另一边,走到半路的共尉接到南面守将的紧急汇报正在掉头急赶,而梅鋗则是收到城内有人作乱的消息……
第三百零二章:紧急时刻(上)
城对楚军里应外合的丹阳人并不是很多,大概是有一千余人的样子。这些人基本是豪绅和氏族的私家护卫,只有一百余人是普通的丹阳黔首,他们看见攻城的楚军在南面升起三道烟柱也知道了应该攻击的方向。
梅鋗原先并不是没有针对丹阳城内可能出现里应外合的局面做预防,可是项柱带来的楚军从四个方向进攻,为了维持防御线留下的预备队不断被抽调到危机的地方,只剩下五百预备队。
面对四面围攻,梅鋗手只有一万的兵力哪能不捉襟见肘,他得到南面危机并且内部有丹阳人作乱的消息心警钟大响:“命令各支部队向城心且战且退。”
现在再打反扑根本就不现实,吕哲军城兵力实在太少了,楚军却是足有八万人,哪怕这八万楚军只有四万多人像读样子。可是梅鋗要防御四个方向啊,城也有丹阳人在里应外合,再原地固守必将会被分别击破,只有向城构筑的防线退缩才能集起兵力来继续抵抗。
鸣金声开始在响彻天空,羌保听到撤退的鸣金声没有任何犹豫带着部队往后退,他手的两千经过一个时辰的厮杀只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哪怕梅鋗鸣金命令其后退再过一会也快乐不住了,毕竟进攻的楚军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有道是双拳不敌四手。
重新赶回西面防御线的共尉刚要调动部队反扑也听见了鸣金声,他还得到有一支丹阳武装在向这边攻来的汇报,霎时心忧虑。
外有楚军正要猛扑,后有丹阳人正在杀来,这是一个局部的夹击之势,对吕哲军的西面守军情势相当不利。
所幸的是梅鋗紧急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五百兵卒在一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