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蒯通面对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只是“啧啧”两声,似乎不想回答那么掉智商的问题。
“秦国会向列国开战,在目前秦国所要面临的态势下独独不会与我们交战。”吕哲是君王嘛,蒯通可以不屑回答,他是要说清楚的。
为了形成蒯通所需要的局面,吕哲自然是不能继续向慎进发了,他需要停下来让后方动起来,至少是要等季度兵完成调度,形成一个初步的局面才适合继续向慎动弹。
有一件事情吕哲是必需要搞清楚的,那就是这么个大动静会消耗多少粮食,之前的囤粮在真的爆发大战之后又能维持多久。
“一百四十万啊,还有南边军团的二十万大军粮秣供应……”萧何脸色比较忧虑:“大概能维持五个月所需。”
五个月?吕哲又问了一下:“是将秋季的收割算进去,还是只是现在的囤粮?”
要是需要将今年秋收后的粮食算进去萧何就不止是忧虑,应该是哭丧着脸了。
“那么秋收算进去的话,能维持五十万到六十万军队的粮秣多久用度?”哪怕真的会打起来吕哲也不可能真的一次就武装一百多万人去拼命,那是一种摧残自己的行为,怎么也该留下必要的替补兵源,同时该有的内政劳力总是不能抽调一空的。
萧何松了口气,除了耕战体系维持了二三百年的秦国,现今世上谁又能支撑起一支百万大军三四年的粮草供应?他答曰:“六十万的话,算上今年秋收,保守估计是能供应两年。”
吕哲也是松了口气,保持那支屯田兵的作用算是显现出来了,要是没有这支屯田兵不断在开辟农田,新一极度的产量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上来,哪个只兴起两年的势力敢兴兵数十万?
其实也不是没有,历史上没有根据地的武装,他们的部众动不动就数十上百万,不过都是像蝗虫一样打哪吃哪,哪吃空就继续祸害下一个地方。
粮食有保证,南郡不沦陷的话军事器械也不会断绝,确定这两点的吕哲底气就足了,他与众人商议了一下,按照应该有的态度派出使者分别前去列国。
派人去列国不是要说什么“哥俩好”,纯粹就是带着凶恶的态度前去责问。
一场会盟而已,带个十来万军队保护君王意思意思也就是了,齐国出动四十万是想干什么!
燕国这个远在辽东的列国,跨越数千里出动十三万燕军南下是什么个意思,是来惹事的吗!?
楚国?出动十万大军的楚国这次并不算多,吕哲甚至很“善意”的让人通知楚国的君王重臣们,列国呼啦啦来了好几十万,楚国只有十万是远远不足以保护君王和重臣的,应该多带一点。
赵国那边吕哲是派人去问有没有带足三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没有的话吕哲这边可以卖一点,不过优先是以战马支付。
对蒙毅那边吕哲也首次拿出非常强硬的态度,告知蒙毅只能带一万秦军前去会盟地点,不然吕哲就要出动军队帮蒙毅“被动”减员了。
向各方派出使者后,吕哲依然是待在思期不动弹,他下发了那么多的命令,怎么也该彻彻底底地忙碌起来。
众多的吕哲派去的人抵达各方那里,列国的反应也都不太一样,不过有一点相同的就是全部停下了继续向会盟地点慎进发的姿态。
思期离九江郡也就是不到十里的距离,吕哲安排给楚军借道的路线有一段是需要经过这里,吕哲派去的使者抵达楚营那边的时候,楚军距离吕哲二十五万大军刚刚好是五十里。
而在这个时候,秦军是在陈郡汝阴以南距离慎大约三十里,齐燕是在离慎大约四十里外的下蔡以北,赵军在藤县那边仍然没有动弹……
第五百二十一章:要“世界大战”了?(三)
吕哲派去的人有凶狠有和善的,列国本来顶多就是停在原地派人回访问问是个什么意思,列国现在可是兵强马壮的来,很可能不会将吕哲或是凶狠或是和善的情况当回事。
向会盟地点前进的人都停下来了,面临这样的情况怎么都会四处张望一下大家到底都在干么,至于会盟最后期限就要到了,那是魏韩要与吕哲缔盟,他们要么是与盟要么是观盟,既然魏韩与吕哲自己都不在乎会盟的时间,谁又会着急?
这年头无论是谁都不怎么重视保密制度,再则事关军队调动想要保密也保密不起来,几万军队的调动尚且做不到保密,这一次吕哲可是在进行治下的全面动员,到处都有快骑在颁布命令,各郡县的府库不断不断地运出战袍、兵器、粮秣等物资在为青壮进行武装,这么大的动静除非是没有布置探子,不然哪怕是个瞎子都该听见动静了。
超过百万人的动员想避开别人的耳目?那纯属是白日做梦啊!
最先察觉到吕哲搞出那么大动静的不是别人,是全家老少……哦,是从君王到重臣都在吕哲治下九江郡的楚国。
熊心是楚国的王上,可是说实话也就那么有限的几个将军,还是没多少族兵的将军愿意听他这个楚王的话,除了几个武将之外就是宋义为首的少数几个文臣,熊心这个楚王实际上就是项氏把持朝政下的一个傀儡。
在楚国真正拿主意的可是项梁这位项氏一族的族长,他在不断接到探子回报军情的时候立刻就有些懵了。
百万大军啊,是至少一百万个被武装起来的男人,虽然不知道一百几十万人有多少能打战的,可是这个数量也着实太吓人了。更重要的是什么?这一百多万不是什么“号称”的虚假数字,是真的有那么多人在集结。
九江郡内,骑着快马到各县颁布命令的骑士来来往往,项梁停驻的位置离六安县只有不到十里,是真的观察到吕哲麾下的青壮在被集结起来,官府打开了府库,一车又一车的战袍被拉出来,兵器什么的也在武装。
“……是季度兵,吕侯这边有一个更正式的称呼叫义务兵,是取代徭役的一种制度。”陈平说话的时候一直都是一板一眼,看上去有点憨憨的某样,语气不急不缓:“吕侯治下各郡县到夏季的时候早就已经集结完毕,由于之前没有下达令各郡县季度兵离开本县向某地开拔的命令,各县的青壮虽然早早集中起来却是没有统一的制服,现在开放府库下发统一制式的战袍、兵器等等,恐怕是真的在做参战准备。”
是有的放矢的,若是真的在本县集结操练,吕哲根本就没有必要为季度兵准备战袍,可是要拉上战场的话就有必要统一服装了。那不是为了追求单纯服色统一上面的好看,是因为需要战袍来分清敌我。要知道打起来可就是人混着人了,要是不统一战袍,全军上下那么多人谁能知道谁是谁,只能是逮住谁就是一阵乱砍了。
项梁先是感慨吕哲的治理疆土的能力,一个从战火废墟中崛起的势力,短短两年恢复了生产不说,看各郡县汇报过来的消息,几乎每个郡县的府库都能拿出足够的战袍,那是富庶到了一定份上啊!
唔?吕哲就没有停止过各郡县关于战袍的收购,这年头妇女在家除了织布就是做衣,有来自官府的订单为什么不干?各郡县在每个季度都会从自民间收购相当多的战袍先存着,等待一定的时间再向中枢输送。各郡县收购了将近两个月的库存,还没有来得及向中枢,当然是有足够的战袍拿出来下发了。
后面又感叹吕哲……或者是麾下果然是有能人的,竟然在一道命令被下达之后,各郡县立刻进入了集结军队待战的状态。显然啊,吕哲治下的各郡县在平时就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这才在一道命令下达后的短短几日之内就已经可以拉上部队出动。
“吕……侯,治下真的已经做好了打一场百万规模的大战了吗?”项梁脸上的表情似乎带着一种很明显失望。
列国参加这一次会盟肯定是抱着某种目的的,几个列国之间少不了互相联系达成某些协议,结成所谓的暂时性攻守同盟更是不令人意外。
楚国这一次前往与盟所抱的目标就有三个,其中有一个就是与齐燕达成了某些区域的攻守同盟,一旦在某个区域开战的时候话,齐、燕、楚就是一支临时性的联军。
楚国与齐国交恶?就算是楚国与齐国现在是在开战,难道就不允许为了另外的一些利益达成和解,何况乎只是交恶罢了。
“我们这一次怎么办?”说话的是项权,他是项燕的第四子,目前是楚国的乌程君。
项梁现在手头的情报太少,一时之间是很难有什么决断的。他做出了几个举措,一派人前去与齐王进行联系,二是让隐藏在后方的军队做好随时增援的准备,三是本地驻军提高警觉随时准备突围,最后去见楚王熊心提议派人将公主熊女接过来。
是的,项梁怎么可能就带十万楚军后方没有策应部队,不过在列国都将事先隐藏的军队拉出来时,他选择的是后面躲避在森林山谷地带的楚军继续窝着,
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了?才在说这年头大军行动很难隐藏行踪,后面又说列国埋伏了军队。其实并不存在矛盾,这里要分运动中的军队和从小规模用很长的时间慢慢凑起来,大军用聚少成多的方式悄悄集结,除非是某一方时时刻刻排众多的探子盯着,不然还是很难发现,但是一旦超过数千、上万、数万的军队调动,既是运动中的部队确实不存在难以被发现的可能。
六安附近的楚军提高警惕完全在吕哲的预料之内,齐、燕那边停顿不前也没有超出多大的预料,另他讶异的是秦军那边。
蒙毅在接见吕哲派去的使者,使者用很强硬的态度表示之后,八万秦军分出王离三万兵马向南阳郡三股势力中的一股发动了进攻,几乎是毫不费力就击败了盘踞在阳城南方的姜氏武装。
秦军在击败姜氏武装后没有停下来,以更加迅猛的姿态一路横扫南阳郡北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仅是五天不到的时间就维持起一条还算安全的后方补给线。
等到吕哲接到来自前去秦军的使者那边的回馈,新一轮的斥候汇报也从三川郡那边传了过来,一支十五万的中原军团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