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捅惶蕴恕�

没错的,什么样的兵种都是要考虑能不能与其他兵种形成互补或是配合,并不是为士卒装备相应的甲胄、兵器就算是什么兵种了,必然是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兵种之间的协调更是必不可少,次数繁多的演习在四年之间举行了至少五百次规模大大小小的对抗。

“唔?”蒙恬有点意外有点诧异:“贵军请求转移到雕阴(现代甘泉以南二十里)的洛水一线?”

李良保持着行礼的姿势:“正是。”

“确实,雕阴在定阳以西六十里外,因为洛水的关系东岸和西岸被隔绝开。以现在的时节匈奴的冒顿军团无法渡过洛水,想要进行迂回只能是走雕阴一线。”章邯站在山川舆图前专注地看着某块区域:“只是……”说着转身面对李良:“那里是匈奴骑兵要经过的要点,贵军为步军,敌军是骑兵,能在他们经过之前赶到并设防吗?”

李良解除行礼的姿势,说道:“蒙将军和章将军,雕阴以东一线是定阳的后翼,秦军难道没有在那里部署必要的兵力设防?”

章邯看一眼蒙恬,得到其示意后,说:“自然是有设防。只是那里地势平坦,没有大兵团组织防线难以守住纵宽长达二十余里的平原。”

啊?那里的纵宽竟然是长达二十余里?李良还真的没有注意到这点,共尉也肯定是不清楚这点,毕竟他们不是秦国人,是能够看地图分辨地形和要道,但是对实际的情况的了解难免会出现疏忽。

二十余里啊,而且还都是平地,真的是需要大兵团建制才能够布置起一条像样的防线。而现在蒙恬手里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要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他们也不会把脑筋动到试探汉军骑兵秘密上面。

李良愣在了原地。另外一边的蒙恬和章邯则是相视苦笑。

北境的军队哪怕是加上汉军也不过是三十七万,他们需要的是固守接近三十里的阵线,兵力在这么长的一条战线上其实已经被拉长分薄,算是兵力不足的状态。

现实情况是蒙恬手里的三十万兵力中已经至少有六万是妇女。秦军真的没有多余的兵力防护后翼,咸阳那五万戍卫军也不能够动弹,他不断向后方求援,扶苏给予的回复是动员不出兵力了。

“我们有三万左右的单骑走马。数量与冒顿军团相差两万。”章邯没用骑兵这个词,其实现在除了汉军的骑兵,匈奴那些胡人也只能算是单骑走马。他走到沙盘旁边拿起长木棍点向某个区域:“他们在这里。”手里的木棍向北侧移动了一小段:“冒顿所率的五万骑兵在这。”

李良目视着沙盘,秦军骑兵和匈奴骑兵的间隔距离有二十里,而匈奴骑兵就在高奴(现代延安)以北的区域,若是看沙盘上的山川地势,冒顿那支骑兵还真的就是要走雕阴一线穿插到定阳后侧。

高奴距离雕阴大概是七十里,以骑兵的速度真要快赶的话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难怪刚才李良说汉军可以到雕阴一线设立防线时,蒙恬和章邯的表情那么奇怪。

怎么说呢?汉军是步军,从定阳到雕阴需要走六十里。步卒快速行军六十里,走快了等军队到了也该疲惫不堪,用疲惫不堪的军队作战能保持多少战斗力?走慢了……等到了冒顿早就穿过要道不见了,去了还有什么意义。

帐内安静了一会,蒙恬突然问李良:“汉军前去雕阴一线,有守住要道的把握吗?”

要是蒙恬和章邯没有提醒那边是纵宽二十余里的平地,李良还能回答能守住,可是用六万余汉军想要守住纵宽二十余里,面对的还是高速机动的骑兵,他就不能睁眼说瞎话了。

“若是三万单骑走马配合呢?”蒙恬又问。

很显然的事情,秦军北境那些指挥官是真的担忧后路被断致使战线崩溃,正在设想所有能用到的手段在试图战局的稳定。

蒙恬会那么问已经表达出,要是汉军有把握能将冒顿的那五万骑兵挡住,他会让三万秦军单骑走马尽量拖住匈奴骑兵,创造机会让汉军能够前往布置。

汉军比秦军能加骁勇善战吗?从某些方面来说,目前的汉军是比秦军好战性要强,装备和士气也要好于和高于秦军。另外从兵源素质上来看,汉军也要优秀于动员到十三岁以下、上至四五十岁,甚至说连妇女都动员了的秦军。

关于汉军目前要强于秦军,蒙恬等秦军将领心里十分有数,他们本来也有意思尝试让汉军前去后翼保证战线,李良主动前来转述共尉的请求,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不过,有许多方面总是充满了复杂性,最关键的就是汉军不是秦军,蒙恬无法像指挥秦军那样去指挥汉军,身为统帅的蒙恬对于军在战况不利的时候能不能拼死力战也存在疑虑。他需要了解汉军那边是什么想法,也希望能够得到来自共尉的保证,可是汉军怎么都是来助战的,他总不能像对待秦军将领那般去对待共尉吧?

“良需要前去与中郎(将)进行协商。”李良有些尴尬地行礼,然后退出大帐。

等待李良离去,蒙恬不断摇着头,来回走几步,停下来对着章邯苦笑道:“汉军求战意识高,战斗力也有保证,只是有些时候显得太高傲自大了。”

章邯也是在苦笑,他同意蒙恬说汉军求战意识强烈的说法,那是在上郡与太原郡之前的战事中汉军表现出来的模样。

汉军前来秦地助战,算是一支客军,若是表现得消极一些也是正常的事情,可是汉军一来就主动提出前往战事前线,也真的投入到对胡人的作战中去,屡次作战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坚韧性一点也不输给保家卫国的秦军。

蒙恬说汉军骄傲和自大也是有理由的,汉军是能打,但是好像缺乏一种对战争残酷性的畏惧,对未知情况的敬畏感。就像是这一次吧,汉军那些将领根本就不了解雕阴一线的地形,竟是想要用六万多步军去防守,好一点的描述用词就叫异想天开,直白点能直接说是不知所谓了。

“最多能抽调出五万部队,连同三万单骑走马和六万汉军,调配去后翼的总兵力能达到十四万,不过对于纵宽三五十里的战线,十四万人还是太薄弱了。”章邯皱着眉,目光一直在扫视沙盘。

蒙恬颔首:“至多是能抽调那些兵力,再多正面战场就无法维持。”

“您说,共将军会做出什么选择?”章邯脸庞比较严肃:“其实……让汉军留在原地,我们派出部队赶回咸阳是最好的选择。”

蒙恬又哪里不清楚这些,可汉军是助战,凡事都只能是用商量的语气,根本就不是上下级关系。

两人对战事的发展又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正在讨论咸阳遭遇兵临城下的状况会发生什么状况,帐外有人高声在请示进入。

进来的人身穿红色战袍,背后插着五枝小旗子,他是汉国方面的鸿翎急使。

蒙恬看到汉国的鸿翎急使有些反应没过来,鸿翎急使应该去找共尉,怎么跑到他这边来了?

“已经有袍泽前去中郎(将)处,职是奉王上令,前来请见蒙将军。”这位鸿翎急使说着做出递出木盒的姿势:“我王寄书蒙将军,请查验。”

蒙恬接过木盒检查上面的封蜡,对鸿翎急使点点头,示意木盒封蜡完成。

等待鸿翎急使退下,章邯也没有靠过去的意思,这里有着不足外人道的原因,毕竟有太多秦国方面的人靠拢向汉王哲,天晓得汉王哲派人紧急给蒙恬送信的内容都写着什么玩意,他还是不好奇为好。

第七百章:战匈奴(四)

蒙恬拆开长方形木盒,里面是一个圆形的蜡球子和一卷不知道画着什么的白绢,想要知道信件内容还要将蜡球子给扳开,白绢却是可以直接抽出来摊开看看。

白绢显然就是一张地形图,上面有用朱笔勾画一些军队的攻击箭头。在白绢的最下方,什么样的标志代表的是哪支军队做出了标明。

“唔?”蒙恬示意章邯靠过来,用手撑开白绢:“这张图是齐鲁那边向雁门和阴山以南的地形图,上面这些军队的箭头所指……”

如果可以选择,章邯真的不想走过去,现在的秦国内部太复杂了。

秦国的情况糟糕,扶苏所要面临的情况更糟糕,随着汉国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一面,最近投奔汉国的秦国人是越来越多,也就只有蒙氏还表现得不离不弃。不过吧,很多事情不由蒙恬做主,他是蒙氏一族的族长,也是蒙系的首领,许多事情不能感情用事,要替蒙氏的日后考虑,也要为追随蒙氏的那些人寻找出路,最近不断有蒙氏一系的人提出靠拢向汉王哲的意思,还是他强制地压下那些声音。

章邯为什么要避嫌?蒙恬知道是有些消息走露出去了,不然章邯不会有这种表现,可是他也无法解释什么,只能是视而不见心里苦笑。

吕哲命人送来的木盒,里面装的白绢确确实实就是一张地形图,上面关于汉军、赵军、秦军的进攻路线画得十分清楚,哪路军队是由哪些人统帅又是什么样的军队也写得很清楚。

“中原军团、赵军、汉军……”章邯一旦心思专注在战事思考,其余就没有多想了。他的手已经指着白绢的一些不同颜色的进军路线:“这里是王贲和司马昂,他们的目标是塞外草原;这里是徐阳和季布,他们的目标是太原郡,最终挺进方向是我们的正对面的敌军;这支军队怎么有那么多的虚线……哦,虚线是规划中有可能变换的路线。”

王贲手里有将近八万的兵力,司马昂率领的赵军有五万。他们这一路还会有汉军的第一骑兵军团前去会合,总兵力是十八万。

徐阳那里的七万军队是来自中原军团,季布将会率领第二、第四混编军团前去会合,这一路的总兵力也会达到十七万。

白绢上面用虚线标注的这一路是吕哲亲率,兵力是十万禁军和第五骑兵军团,总兵力是十五万。

两人看了一会白绢,最后蒙恬将蜡丸扳开,一张卷起来的纸条也就出现了。

纸条上写着什么玩意?是向蒙恬这边介绍齐鲁大地的战况,说是白绢上的内容需要等待临淄被攻取,汉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