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宗翰只能把牵制太原虎烈军的希望寄托于代北战场。只要代北的完颜昱(蒲家)持续攻击大同,只要夏国的李察哥持续威胁杀虎口偏头寨,那太原方向的虎烈军就不敢进入河北战场。

“副帅,们是不是开始攻击?”高庆裔看到宗翰半天没反应,于是问了句。(全格式电子书下载〕

“攻击吧。”宗翰挥了挥手,对耶律余睹大声说道,“你指挥步军,攻打城池。”

=

宗泽站在瓮城的城墙上,重铅。

他知道金军来势凶猛,对城势在必得,他没想到金军兵力此之多。没有看到金军之前,他觉得拍胸脯保证守住城是件很容易的事,现在他后悔了,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劝阻李纲,请他留下几千人守城。如今岳飞带着所有的军队去救援姚古,邯郸城就剩下河北义军,凭这些人,守得住吗?

宗泽转头望向四周。在他的周围,在瓮城城墙上,在瓮城城里,在后方高耸的城楼上和数里长的城墙上,全部都是河北义军。这些人没有铠甲,甚至衣不蔽体,没有犀利的武器,大部分人的手里就是一根木棍。这其实不能算是军队,说它是一支难民大军更为贴切。这支军队里有青壮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十几岁的少年更是随处可见。(手机浏览。〕就是这些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揭竿而起,攻城掠地,和官军连番作战,把河北闹尘四起,鸡犬不宁。现在,金军来了,蕃虏来抢占他们的家园,他们随即调转矛头,转而投诚官府,和官军联手抗御外敌。

河北的叛乱因为金军的入侵突然消失了,所有的义军都开始攻打金军,他们的实力太弱了,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由此可以想象,这两年河北官军都在干什么?如其说他们在平定叛乱,还不如说他们在利用这场叛乱大发国难财。叛乱需要打仗,需要钱财,果不打仗,那钱财就可以私吞,而不打仗叛军就一直存在,这些官军和河北各级官府随即可以一直以此为借口,大肆侵吞钱财。

有时候事实很残酷,匪夷所思,让人瞠目舌,事实就是事实,大宋走到今天这一步,军队和官府的**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泽感觉胸口窒闷,长长叹了口气。(更多新章节请到、/〕当这些昔日的“叛逆”拿着木棍抗击金军的时候,当这些人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只能拿双手和敌人作战的时候,汴京的那些大臣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争权夺利,在积极议和,在花天酒地,在荒淫奢侈的生活中赃枉法,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和智慧灭亡生他养他们的大宋王朝。

宗泽想哭,极度的绝望让他痛苦不堪。他记得自己之所以能以六十九岁的高出任河北磁州知州,主要是因为汴京没人愿意到河北做官,因为这里危险,随时有性命之忧,结果自己占了个“天大的便宜”,在行将就木的时候竟然升官了。出京的时候,跟在自己后面的人只有十一个,而当时磁州州府和辖府的官

逃亡或者受到惩处,至少需要几十名官吏以做补充,官吏以各种借口拒绝赴任。这就是今日大宋的官僚,今日大宋的文士,在他们的心里没有国家和忠,只有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抛弃一切,甚至不惜投降卖国。(最新最全电子书下载〕

侥幸的是,大宋还有这些爱国的百,还有这些忠的“蝼蚁”,还有这些愿意为戍守大宋而死的“乱世狗”,还有一帮愿意赤手空拳保护家园被大宋官僚称之为“叛逆”的义士们,这些人才是大宋真正的忠魂。

=

金军的战鼓擂响了,惊天动。

金军开始移动,一队队的人马迅速逼近瓮城。

“宗知州,金狗来了,狗开始攻击了。”义军首领刘大麻子转身抓住了宗泽的手,冲着他大声叫道,“宗知州,你赶快回城,这里就交给我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宗知州,你回去吧。”义军另一个首领房山子跟着叫起来,“金狗除非踩着我们的尸体进来,否则休想接近城。”

“不,我要留在这里。”宗泽用力推开了刘大麻子,“我是磁州知州,我奉旨戍守城,我绝不会离开这里。”

“知州,你要是出了事,谁来管我?这么多人,跟在谁后面讨口饭吃?”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突然“扑嗵”跪下,声泪俱下,“我们求求你了,你回去吧,这里就交给我们。(手机浏览。〕”

“知州,回城吧。”一群人跟着跪下,接着整个城墙上的人都跪下了。

宗泽心痛不已,泪水顿时涌了出来。几个月来,他招抚了近十万义军,这些人都跟在他后面混饭吃,果他死了,谁来照顾这些人?谁给他们一口饭?眼前这帮人不怕死,也愿意为大宋而战,为大宋而死,那些活着的人怎么办?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兄弟姊妹怎么办?

“送知州回城。”刘大麻子冲着几个手下招招手。几个人上前扶住宗泽,恭恭敬敬地请他走下城墙。宗泽没有再坚持,那个老人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远比戍守城池更重要。

他的任务不仅仅是保住城,还要带着这些人收复河北,稳定大宋,让这些义士和他们的亲人,还有天下的百,都能安居乐业,都能活下来。

宗泽走进了城门,他转身望着瓮城里的人,他知道这些人都将死在这里,他们在用自己的生保护这座城池,保护大宋。

城门关闭,眼前一团漆黑。宗泽趴在冰冷的城门上,泪如雨下。

=

金军发动了攻击,两万弓弩手对准瓮城肆意射击,一时箭矢如雨,遮天蔽日。

瓮城里的义军将士只有很少的弓,他们要留到敌军攀城的时候再用,保证每一箭都能射死一个人;他们也没有盾牌,他们从城里运来数百块木板,这些门板就是他们的盾,而钉在木板上的箭将成为他们击杀敌人的犀利武器。

金军突击士卒抬着云梯,在箭阵的保护下,向瓮城飞奔。

箭阵停止。金兵靠近了城城墙。

=

“弓弩手,射击,射击……”刘大麻子把头顶上的门板扔到了地上,翻身跃起,扯着嗓子连声喊叫。

义军弓弩手站了起来,对准城下的金兵连续射击。

金军突击士卒一手举盾,一手抬着云梯,速度不减,而紧随其后的弓弩手则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向城墙上的义军飞速射击。金军的弓弩手射术精良,箭阵更是密集,义军弓弩手连续中箭,死伤惨重。

金军冲到城下,架起云梯,激烈的攻城战开始了。

义军防守单一,没有更多的杀敌手段,这导致金军在第一轮的攻击中就爬上了城楼。接下来就是惨烈的厮杀。义军将士拼命了,舍命攻击,杀一个人都要付出数条生,他们至死不退,用尽一切手段杀敌。

刘大麻子倒下了,金兵的长枪穿透了他的身体,金兵的战刀砍下了他一条手臂,他临死之前,硬是把半支长箭插进了兵的小腹。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被长箭射中,他竟然拔出了长箭,扑到了那名金兵身上,一口咬住了兵的脖子,抱着金兵跳下了城墙。房山子武技高超,他从城墙上杀到城墙下,当军撞开瓮城城门的时候,他还组织数十名义军将士发动了次反攻,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就他一个人还在厮杀,虽然伤痕累累鲜血淋漓,他无畏无惧,挡者披靡。金军被他的神勇所震骇,调集了几十名弓弩手,把他活活射死,钉在了城墙上。

半个时辰后,瓮城失守,八百名义军将士全部阵亡。

金军没有休息,继续攻击,目标直指北城门。

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间

四日,下午,静安城东南二十里处。

姚古不愧是西北老帅,虽然他小心谨慎,他一旦做出了决定,那就会竭尽全力去实现。突围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前中后三军紧密相连,互为支援,两翼以马军相护,任何一方受到攻击,这个严密的阵势都会调配最强的力量予以反击。姚古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代价抱成一团,即使寸步难进,也要抱成一团,绝不给敌人任何分割的机会。

在突围过程中,一旦被敌人分割,那就意味着败亡。

金军显然轻视了西北军的实力,也不了解这个人,他们想当然认为,只要宋军突围,只要他们四面围攻,宋军必定惊慌失措,然后露出致命破绽。然而,自宋军全部出城之后,自军给他们机会结阵之后,金军就被眼前这一个巨大的突围战阵给难住了。这个突围大阵就象头发疯的野牛,其庞大的身躯和惊人的力量让金军叫苦不迭,结果让它一路狂奔,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续推进十几里,直到宗望调来更多的军队才把它拦住了。(手机浏览。〕如果继续让它肆虐下去,它就要和救援宋军会合了。

宗望第一次感受到大宋军队的实力,他一度想下令把宗辅、宗弼也调到白鹿镇,但考虑到李虎和虎烈军去向不明,他又不敢把所有的军队都调到葫芦河北岸。

如果说姚古的突围宗望异常吃惊,那么王的坚守就让他愤怒了。原定消灭王的时间是两个时辰,现在申时初了,都三个时辰了,王还在白鹿镇战场上咬牙苦撑,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按这个度打下去,即使天黑了,金军未必能全歼这支大宋援军。

王由攻转守后,随即收缩,摆下了个类似乌龟壳的防守战阵,就是这个密不透风的战阵让金军攻击受阻,他们只能像割肉一样,一刀一刀割,虽然猛烈的攻击可以取得战果,攻击速度太慢,而且自身的伤亡也非常大。(全格式电子书下载〕

十万金军围攻两万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军竟然连攻三个时辰没有吃掉他们,这不仅让宗望和一帮金军将帅们目瞪口,还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整个战局开始失控。

因为姚古的不断推进,迫使宗望不得不从白鹿镇战场上紧急抽调军队,围歼王的军队少了,金军攻击难度就更大,速度也更慢,如此一来,王等于拖住了军,这导致宗望无法按照预定计策围杀姚古。姚古因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指挥军队拼死突围,和王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两支军队的距离越近,金军的压力就越大,军各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