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頲垂泪道:“裴某乍见大唐旌旗,思虑往日,内心激荡,让都督见笑了。”
李诚中也是一阵感动,道:“裴大夫事渤海以忠,待大唐以诚,数十年如一日,此心可告上苍!此乃渤海之福、大唐之福!”
高尧义得悉了营州军不到三千人大破渤海招讨军万人军阵的事宜,此刻在一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忽听李诚中向他问候“大将军安好”,连忙应道:“都督安好。”随即一脸惭色:“高氏愧对渤海、愧对大唐,愿领都督责罚。”
李诚中安慰道:“至少大将军立场坚定,不附叛逆,这番忠心和见识,就不愧对高氏先祖。”又笑道:“早就听说大将军家风甚是严谨,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生得好儿郎啊!不仅有个在我手下独挡一面的高明博,还有一个冲锋陷阵的好军将!听说刚才城下冲杀敌营的那位勇将便是大将军的大郎,却不知唤做什么?”
高尧义听李诚中夸奖自家儿子,心里美滋滋的,忙道:“都是都督训导得好,九郎才有如此出息……都督说冲杀敌营的莫非是某家大郎?唤作高明熏,现居右领军卫中郎将一职。”连忙让人去传高明熏来见。
高明熏刚整理收拢完军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不消片刻工夫便来到李诚中面前,李诚中刚才已经对他马踏渤海招讨军大营的英姿印象深刻,这时到了近前再看,虎背熊腰一身彪悍之色,点了点头,道:“果然将门虎子,不知小高将军可愿到我帐下效力?”
高明熏一愣,随即大喜,渤海国豪门上流都有着浓重的崇唐情结,能够担任大唐的官身,实在是一件荣耀之极的事情。他虽然是一卫中郎将,但能够走出渤海这片狭小的天地,到更高的舞台一展身手,当真是愿意到了极点,当下不停点头,喜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怀约联军如今只有两个暂编骑兵营,兵力不过一千,很是单薄。对于这支由别人支付军费,供自己调遣的军队,李诚中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他决定将渤海国也拉进来,将怀约联军壮大。而像高明熏这样的渤海军将,其对大唐的忠心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直接带兵,只需经过白狼山军校培训便可,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熟悉和融入营州军的体制之内。
众人簇拥着李诚中进城,边说边行,李诚中问高尧义:“大将军兄长参与谋逆,如何处置,大将军可有成议?”
高尧义叹道:“家门不幸,俊义这些天茶饭不思,实在是左右为难。思量之下,终是无法计较,还请都督处罚就是,一应罪责,高氏不敢推诿。”他不敢有所提议,既为避嫌,也是无法可施。高尧仁和高尧智都是他的嫡亲兄弟,像这种谋逆大祸,处罚轻了人言可畏,处罚重了,他又不忍心,所以只好干脆来个“听凭处置”。
李诚中转头问裴頲:“裴大夫以为如何?”
裴頲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思量,对高尧仁和高尧智的处罚既要考虑高尧义和高尧礼所立的大功,顾及高氏颜面,又要为今后处置朱氏、金氏、崔氏等叛逆确立标准,是需要折中的,因道:“都督,此等谋逆大罪,按律当诛全族……”
这话一出,一旁的高尧义和高尧礼都是浑身一颤,却听裴頲续道:“但大将军和太守都勤王有功,对高氏的罪责判定可以功过参量。某意,首恶当诛,这是不能轻饶的,也可为后来者鉴,因此,高尧仁、高尧智等主罪之人当斩,两家贬为庶民,今后永不叙用。”
李诚中考虑良久,觉得这么做兼顾了方方面面,不由对这位誉满渤海的重臣更是高看一眼,当下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就依此处理。大将军和太守觉得如何?”
高尧义和高尧礼都长舒了一口气,抢着道:“裴大夫建言公允,都督处罚得当,某等敬服。”
李诚中又道:“裴大夫,此番李某率部前来,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还需要多多依仗裴大夫。下一步该如何行止,裴大夫有何见教?”
裴頲道:“不敢。”却知李诚中所说乃是实情,当仁不让道:“都督,下官以为,目下之急务为三。”
“请讲。”
“其一,朝廷赐封都督之诏书应当尽快传达渤海诸府,都督身负朝廷‘都督关外诸军事’之重责,渤海当受都督之节制,此为大义之所在,有此大义在手,民心尽在吾辈。其二,都督应当传檄四边,尤以中京、南京、东京为首要,令各军前来汇聚,以壮军色。其三,都督应当尽快起兵,铲除上京朱氏、金氏及崔氏等逆贼,迎国王秉政。”
李诚中抚掌赞道:“裴大夫所言大善。如此,就请裴大夫多多操劳。”这是当了甩手掌柜,将一应事务都交给了裴頲。裴頲也不推辞,含笑应命。
为了节省时间,裴頲自家只是亲笔草拟发向上京的声讨檄文,然后布置手下文吏同时撰写发往各京、各府、各州的诏令,要求他们重在渲染大唐赫赫军威,至于文吏们如何天马行空,他就不去操这份闲心了。。。)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二十三章诸侯之定(二)
由大唐营州都督李诚中、渤海国文籍院少监裴頲、渤海国右领军卫大将军高尧义联名发出的诏令迅速在五京十六府传遍。!如果说之前的“勤王令”发布之时,渤海各方势力还存有观望之念的话,这次加上了“大唐营州都督”名义的传檄却引起了举国震动。
南京,南海府。左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招来自家大郎道:“为父即刻带兵北上,大郎率右千牛卫镇守南京,一应诸事,可酌情自处。”
杨家大郎道:“大人可是要去西京?”
杨玄恩道:“不错,大唐李都督到了,为父若是不前往拜见,恐失了礼数。”
“若是南方只留右千牛卫,那开城金贼怎么办?还有泥水附近的数万流民,一旦冲过来,全府必将糜烂啊。”
杨玄恩道:“为父知道南方形势窘迫,但此次不得不去。大郎尽力维持吧,一月之内,为父必定恳求李都督派兵南下,平灭边境之祸。三千破一万啊,那可真是……啧啧,唐军到后,金贼便是癣疥之疾尔!”
东京,龙原府。左、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元广兴冲冲点起五千军马誓师向西,其弟忧心黑水、铁力等族不稳,李元广喝道:“二郎糊涂了么?唐军已至渤海,某到要看看,究竟哪族还敢作乱!两千破两万啊!这可是两千破两万!”
中京,显德府。左监门卫大将军乌彦青看完檄文之后,高声招呼仆役:“来人,快快洒扫庭院,某这府邸要迎候大唐都督,唔,某搬去三弟府上,速去知会一声!还有,准备笔墨纸砚,某要给父亲大人修书!一千破三万啊!这可是一千破三万啊!”
各府各州之太守、刺史都纷纷动了起来,远的整理粮秣、民夫准备到时接应。近的干脆直接上马来到西京,一时之间,西京成了渤海国地方军将、官吏们朝拜的中心。
十二月三日。当南京左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到来时,营州军、勤王军誓师,向东进发。
十二月七日,大军行至兴州。李元广率五千金吾卫来投,加入勤王军行列。
十二月十日,乌彦青大开中京城门,恭迎李诚中入城,并以其子为主将。率军一万跟随。
十二月十五日,大军行至湖州,涑州、铜州、率宾府等州府太守、刺史率民夫押送牛羊粮秣劳军。
十二月十八日,大军至上京城下时,战兵已经超过三万,民夫几达五万!
大相朱承明不甘束手,以左神策军为主力,收西京溃败而回的右神策军及左右骁卫残兵。发上京青壮。得兵五万,出城迎战。
有营州军骄人的战绩以为后盾,各支勤王兵马无不士气高昂,战意冲天。
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第一个请战:“都督,末将愿为头阵,不破敌军誓不罢休!”
金吾卫大将军李元广哪肯让杨氏专美于大唐都督面前。忙抢上一步道:“都督,还是以末将为先锋吧。末将愿立军令状,此番必胜!”
乌彦青之子。左监门卫中郎将乌荥力也在诸将身后跳着脚道:“都督,都督,莫忘了小将,小将手中可是有一万兵马!”
右领军卫中郎将高明熏魁梧的身躯此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一把将乌荥力拔开,让乌荥力险些一屁股摔倒,又奋力从李元广和杨玄恩中间挤了进来,口中嚷嚷道:“两位世叔让让,某有军务禀报都督。”
乌荥力、李元广和杨玄恩本待破口大骂,忽然想起这厮似乎传言中已为李都督看重,不日就要赴营州为将,只得忍气吞声闪到一旁。
高明熏嘿嘿一乐,挤到李诚中马前:“都督,卑职已令职部列阵,随时可战,只等都督下令!”一声“卑职”的自称,远远要比“末将”、“小将”之类的外系称法显得更加亲近,引得在场众将一阵艳羡。乌荥力在后面一边羡慕一边寻思,一会儿打起来定要多露露脸,争取让都督将他也收入帐下,今后也好在李都督马前自称一声“卑职”。
李诚中骑在马上,含笑挨个夸赞了一番,说得诸将都是好生欢喜,然后道:“此番作战本督已交都虞候钟韶指挥,各位去向他求战吧。本督只看,不发话,各位好生努力,本督自会看在心中。”
众将俯首听令之后,又纷纷拥挤到钟韶跟前。
“钟都虞,末将愿为头阵……”
“钟将军,末将手下军士已然待命……”
“钟指挥……”
还有几个挤不进去的,将求助的目光望向钟韶身后的韩延徽,韩延徽哼了一声,摇头他顾,心中那份身为大唐军将的骄傲越发高涨了一些。
左右都是炮灰,哪个先上都无所谓,钟韶三言两语便布置完毕,按照李诚中事前“逐一观察战力”的指示,分出左、中、右等各部,然后下令各部大军齐出便算了事。
一旁的安端全、乞活买和蒲敌臣等契丹虞候都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些以往畏战不前、藏头缩尾的渤海军将怎么忽然变得那么求战心切了?
安端全问:“这……这还是渤海军将么?似乎以前不是这样子的。”
乞活买忍不住挠了挠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