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不服,又死了大半。

调查统计局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剩下的几十只鸽子,以幽州那几个擅长调鸟的纨绔为主,加了两个契丹王庭进贡的训鹰师,已经训练这些鸽子大半年,最远只能勉强从百里外的雍奴返回幽州。所以李诚中的信鸽计划还远远实现不了,他也只能继续到前敌掌军。

拿下阳信之后,军事参谋总署在阳信城内建立了棣州行营,张兴重亲任行营总管,姜苗出任行营监军,钟韶兼领行营司马。虞侯司军令处都虞候杨可世牵头负责作战计划,教化司军法处都虞候梁德安掌军纪、新任的后勤司调拨处都虞候崔和统管后勤。

作训司周坎已经完全沉到了自己分管的事务当中,而且越来越对练兵的工作兴致盎然,每当一批新兵或者新军官训练出来补充进各军之后,周坎多能感受到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会化作动力,催动他投入下一批新兵的征募中去。

李诚中本来考虑到周坎曾经屡屡抱怨没有领军作战的机会,因此这回想让他出任行军司马一职,可没想到却被周坎拒绝了。此刻正是白狼山军校新五期军官开课之时,同时也是四大新兵训练基地新兵入驻之际,李诚中专门到作训司向周坎告知将要调他出战这一“喜讯”,可周坎却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很忙,没空去棣州,便又重新把头埋进了如山一般的公文中,令李诚中尴尬不已。

棣州行营汇聚了沧州军、怀约联军和新立的魏州军三支军队,同时抽调后勤司五个后勤营随军作战,总战兵超过25000人,是李诚中发家以后集结起来的最大规模军力。其中,骑兵将近8000人,沧州军老营中还包含了一支200人的陌刀都,可谓阵容豪华。

此外,按照李诚中的要求,军事参谋总署一改过去征丁押粮的方式,向民间商行支付运费,由商贾承担运送的任务。商家们先组织运力到乾宁军粮台购买粮食和其他作战物资,等到这些粮食和物资运抵阳信行营后,崔和再给他们开具一张幽燕联合钱庄出具的“欠款协议”,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家们在乾宁军的出价约两成,商贾们可以拿着这些“欠款协议”到幽燕联合钱庄抵兑银钱,也可以直接去芦台盐场换盐。

商贾们是相当会算账的,他们不约而同采用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先在幽州和沧州招募还未返乡的沧州籍难民,然后购买风行幽燕的奚车,组织沧州籍难民南下,到乾宁军运粮,送到阳信行营后,这些难民便就地解散。商贾们把奚车以原价卖给行营或是沧州官府,然后支付难民一笔资费,难民以这笔资费为本,各自返乡,然后到官府处领取分给他们的五亩田契。

这么一个循环下来,军事参谋总署节约了粮食和物资的转运费,商贾们赚到了转运差价,各州的壮丁和百姓免去了官府服役的辛苦,沧州籍难民们顺利返回了家园,沧州官府也可以有人力恢复生产和重建了。

因为误了春耕,沧州难民中的很多青壮都留在了阳信行营,人数超过五千,被崔和编组成队,用来辅助后勤营工匠们打造攻城战具。

这是李诚中建军以后的首次正规攻城战,敌军是威震中原的宣武军,所以行营上下都非常谨慎、非常小心。

李诚中部署的战略总方针是“围死慢打”,即将厌次堵死,不让刘重霸所部逃窜,然后慢慢攻城,演练攻城战术,增加卢龙军的攻城经验。为此,行营参谋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攻城方案,准备逐一试验。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云梯、锥车、投石机、引火车等等大型战具都打造完毕,卢龙军便从三个方向向厌次合拢,沧州军在西、怀约联军在北、魏州军在东,将刘重霸紧紧围在了厌次城中。

第二十章大河之东(五)

ps:感谢莫三胖、remonslm的月票鼓励!

刘重霸没有大规模的骑兵,作为宣武军中一个并不怎么受重用的军头,他手上只有三十多名骑兵,这还是刘重霸前年参加征讨刘仁恭的大战中虏获的,当时他可是拼死拼活着实卖了把子力气。

整个宣武军都缺马,好马都被梁王的亲卫牙兵——元从亲军和厅子都瓜分了。除了梁王的牙兵外,只有朱友宁、葛从周和张存敬这三员大将麾下有成编制的骑兵,不过都不多,朱友宁有一千五百骑,葛从周和张存敬各有一千骑,其他宣武将领只能把骑兵拿来当精锐斥候用。

刘重霸也一样,将这支三十骑的骑兵当成了自己的心头肉。卢龙军进入棣州以后,这些骑兵便被撒了出去,用来侦查卢龙军军情,可惜一天之内便损失了一半,将刘重霸心疼得几欲掉泪。后来他再也不敢派骑兵出城了,这十多名骑兵就成了厌次城内的传令兵。

没有骑兵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面对拥有大规模骑兵的对手。从四月中旬开始,刘重霸就失去了厌次城外的一切消息,整个厌次周边全是往来纵横的卢龙骑兵,他的战场情报来源被完全遮蔽了。

也就是这些天里,刘重霸才想明白一件事:当年宣武军为什么一直不敢对河北发动大规模战争;为什么在魏博军向宣武投诚之后,葛从周和贺德伦都带兵应援魏州一个月了,梁王才终于大举进入河北。

光化二年,李诚中穿越的那个春天,刘仁恭南征魏博。在此之前,宣武军一直没有大规模越过黄河攻击河北的机会。当时的卢龙军处于鼎盛时期,魏博军无奈之下倒向了宣武,于是宣武军才越过黄河。葛从周和贺德伦接到了梁王的紧急军令,匆忙带兵入援魏州。

但是直到魏州攻防战打了一个月,宣武军的大批援军才赶赴战场。不是梁王不着急,而是卢龙军的八千霸都骑威名太盛,宣武军要集结骑兵对抗。梁王将王彦章的元从亲军骑兵、王晏球的厅子都骑兵、朱友宁的宣武军骑兵汇集到一起,连同各处将领手上的亲卫骑兵,这才凑够了四千骑,全部交给张存敬和李思安指挥。

当时梁王曾经对宣武军中最擅长骑战的张存敬说:“这次北征,胜则尽取河北,败则全军疲惫。你一定要小心在意。”就像朱全忠所说,一旦失败,宣武军便失去了机动的能力,面对优势骑兵的河东军,至少三年内处于战略守势。

最终张存敬不负朱全忠所托,于青草坡设伏,大败霸都骑,阵斩霸都骑军镇遏使单可及,一举取得了第一次河北大战的胜利。经过这一战。卢龙军一直没有缓过气来,于是接下来的一连串败仗就很自然的发生了。

如果要追根朔源的话,青草坡一战之前,宣武与河东处于战略均势。这一战后,宣武才全面奠定了对河东的战略优势。只可惜始终没有机会令卢龙军真正臣服,当然也就没有机会获得建立大规模骑兵的机会。否则也不至于堆积了十多万宣武军的晋州战场上,朱友宁始终无法从根子上击败只有三万河东军的李嗣昭——因为李嗣昭手上有大规模的骑兵集团。

因此。成了瞎子的刘重霸只能困守城中等待,直到他在城墙上看见了从三个方向围上来的卢龙军军阵。

军阵在城下摆了一天,其间换了更换了数批军队。但却一直没有展开攻城的行动。厌次城并不大,刘重霸花了小半个时辰在城墙上绕了一圈,西城到北城,北城再到东城。然后刘重霸看明白了,卢龙军正在军阵的掩护下筑营。

卢龙军虽然没有攻城,但天不亮就在城下列阵,直到夜幕落下才撤去,无形中给厌次城内的刘重霸所部带来了巨大压力。

当天夜里,刘重霸想趁卢龙军筑营未成之际发动夜袭,但卢龙军却在城门外数百步的距离上点燃了一排篝火,而且定期有人添加木柴,熊熊火焰一直到黎明时分都不曾熄灭。

刘重霸在城墙上看了一夜的篝火,然后无奈的命令同样等待了一夜的出击部队回去休息。

第二天同样如此。但卢龙军警戒部队傍晚撤离的时候,刘重霸被部下从睡梦中唤醒,他连忙登上城头,惊讶的看到了一座具备高大栅栏和箭楼的营寨已经接近完工,这个速度让他震惊不已。

第三天的时候,三座营寨已经矗立在厌次的东、北、西三个方向上,离城各约三里。刘重霸和部下们远远眺望着卢龙军的营寨,无不失语,众人只能面面相觑,然后继续面面相觑。

又过了一天,就见城北的卢龙军派出大队军士和民夫,在军寨外开始劳作,数千人喊着号子不停的刨地,有些人则穿梭其间,推着车子来来往往,还有少数人时不时趴在地上,然后又飞快的起身……

“他们在干什么?”部将们纷纷相互询问,却没有人知道答案。

刘重霸也非常疑惑,但他虽然弄不清卢龙军的真实意图,却推测出了对方的主攻方向,应该就是北门。于是,刘重霸立刻做了防守上的调整,从东、西两面城墙上各自抽掉了五百人,在北面城墙上聚集了两千人的防守部队,城头上五百,城下一千五百人。以刘重霸的作战经验,这样的兵力足可抵挡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一天之后,这些军士和民夫的劳作场所已经接近到厌次城下一里之外,刘重霸和部将们这时才发现,卢龙军竟然在坎坷的土地和灌木丛生的杂草间整修出来三条宽大的道路。道路修整到城下四百步的距离后没有继续向前延伸,而是改为横向修整,与城墙平行。

看着数千人在城下修路,厌次内的守军们怎么看怎么滑稽,忽然间不知是谁爆出了一阵大笑,紧接着城头上立刻喧闹起了一片嘲笑声。耗费了那么大力气,竟然是平整道路?卢龙军是不是傻了?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有部将笑过之后主动请战,想出城袭扰一番,但刘重霸看了看戒备森严的大队骑兵,还是忍住了这个念头。

等到卢龙军终于开始攻城的时候,厌次城头的守军终于笑不出来了。

卢龙军大队开出营寨抵达厌次城下列阵,从营寨中推出一大堆攻城器械,沿着休整好的三条道路很快抵达城下,继而沿着水平方向上的道路一字摆开。

不过半个时辰,十多架大型投石机、一长排冲城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