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密切关注。当范阳军校的课程走上正轨后,军事参谋总署专门召开了一个高层碰头会议。

“值得关注的是李存勖、李嗣业、李继唁和颉木里四个人。先说说李存勖,这也是殿下要求咱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的求学意志最坚,对幽州的生活融入也最高,按照景进的说法,这位亚子将军已经到了离开幽州便四顾茫然的地步,这说明统战处的前期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调查统计局观察使高明博道。

韩延徽一直主持“统战”工作,对高明博的夸奖表示感谢,他笑着说,为了这位亚子将军,统战处今年的预算经费大大超支:“去年冬天,专门为亚子将军举办了多场宴游,耗资一千多贯,他离开幽州前,还赠送了价值三万贯的‘欠款协议’,此外,我们还送给亚子将军一套幽州时和坊的三进大宅,那套宅院时价两千贯……再加上花在景进身上的耗费……数目委实不小。”

高明博笑着补充道:“调查统计局对景进的拉拢同样耗糜不少,前后不下万贯,这笔开支还要另项申请,到时候韩都虞还需在老赵面前多多美言。”闲聊几句,他接着道:“平卢方面,已经和李嗣业私下谈过,某已代殿下明言招纳,李嗣业感激涕零……至于李继唁,我们打探的消息是,岐王并不同意他来范阳军校入学,此人是偷偷跑过来的,我们下一步准备重点观察此人……颉木里的事情由教化司负责,还请邱都虞说说。”

教化司宣教处都虞候邱明道:“颉木里,突厥小密特部俟斤,部落不大,千余口上下,但他却为云州突厥各部所尊奉,据说是当年突厥毗伽可汗之后。突厥被回纥灭亡后,毗伽可汗遗妻为玄宗皇帝封为宾国夫人,族人内附,散枝于云州等地,小密特部便是其一。究竟颉木里是否为黄金家族苗裔,已经不可察,但是殿下说,我们需要颉木里姓阿史那,所以他现在应该叫阿史那颉木里。

宣教处范阳军校总教化官老卢已经和他深谈过几次,效果很不错,颉木里本人说,他确实是阿史那之后,而且对祖上的丰功伟绩十分崇慕。按照殿下的意思,我们忽略了突厥汗国对草原的征服以及与大唐的对抗,重点强调阿史那家族对大唐的贡献,希望培养颉木里对大唐的认同,以及对殿下的效忠。

目前就是这样……另外,教化司也试图对郭崇韬开展谈话,但他却不是太合作,当然,郭崇韬的不合作并非刻意抵制,而是他的求学心态。我们暗地里观察过,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来看书,教化官与他尝试谈话的时候,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唔,似乎看书就是他的一切……”

韩延徽认真的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等邱明说完后,看了看在座众人,道:“那么,下一步的重点在于,培养他们对咱们卢龙军的认同感,这需要作训司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军校,要密切注意这些人的动态,教化官要经常和他们谈话——在掩护下谈话,不要刻意,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殿下说过,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根源……”

参加秘密会议的范阳军校祭酒、都虞候萧哲元插言道:“下个月,范阳驻军要举办合成演练,是否让范阳军校学员观摩?”

这一事项的负责人是韩延徽,所以有关一切都由他来召集并直接向李诚中禀告,因此道:“某看来,这很有必要,某会向殿下申请,批准范阳军校学员观摩,甚至可以参与其中,怎么参与,需要萧都虞制定一份方略,目的是向上述人等展示卢龙军的强大。”

想了想,韩延徽补充道:“还请作训司联络虞侯司,范阳驻军的合成演练可以稍微延后一些,最好安排在四月初一,如果某记得不错的话,殿下那天要去军校授课。”

萧哲元点头:“不错,殿下的第一堂课安排在四月初一,然后每月会有一次……韩都虞的意思,让殿下观摩合成演练?”

韩延徽道:“某正有此意,殿下应该不会拒绝。”

众人齐笑:“韩都虞风骨硬朗,殿下无忧不准!”

第五十四章范阳之春(八)

ps:感谢无风而翔的月票。

严格来讲,范阳大营并不是一座军营,他应该是范阳——大安山防线堡寨群的统称。从大安山开始,堡寨群绵延南下,以范阳军城为骨干支撑,然后向东,过胡良水,至固安而至,遮护住了幽州的西线和南线。

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堡寨星罗棋布在这条防线之上,建立于各处地形地势的要点,扼守住了从这两个方向进出幽州的所有大小通道。最大的堡寨当属范阳军城,可驻军千人,最小的则仅仅起到烽火台的作用,只能容纳一伙警戒士兵。因此,范阳大营并没有足够容纳上万人军队的校阅场。

自天复二年幽州易主后,范阳大营所处的地段便成为了卢龙军的腹地,两年多的和平岁月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随着官府管理的重新顺畅,各处逃难百姓的逐渐回归,荒废了的耕地被再次催熟,农户们洒下春天的汗水,期待着秋日的收获。

田垄间到处是整齐的麦苗,在春日的暖暖阳光中透着轻盈的绿意,在那些重新开垦的土地上,则燃烧着去年堆积的麦秆和干草,青烟袅袅,向如洗的蓝天飘散。

这样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中,一队队士兵正小心翼翼的行走在田埂之上,穿过耕地,向北方大安山而行。军事参谋总署发布严令,严禁士兵践踏田地,别说麦苗,哪怕是在田土上踩踏也不允许。

范阳军校的百名学员在十多名教官的带领下,同样穿行在田埂之间。他们半夜里就被集合的号角声唤醒,然后打着火把从军校而出,汇入同样向大安山进发的无数条火龙之中,一直走到天光大放,才远远看到了大安山的身影。

又行半个时辰,终于走出了田地村庄的人烟,进入到大安山南麓的草场。这里。便是范阳大营的野外校军场,范阳驻军骑兵部队的养马地和训练场,同时也是卢龙军的一处合成演练场。

通过三道岗哨,在临时督导官的指引下,军校学员上到一片高坡地段。高坡的南沿,也就是毗邻草场的一段,被人力挖成了一面三丈高的峭壁,站在高坡上,可一览草场无遗。坡上已经搭建了十多处四面透风的宽敞帷帐,中间的几座帷帐架设了奚车改装的行动桌案。桌案上已经摆设了巨大的沙盘,李存勖经过的时候,一眼瞟了过去,沙盘隐隐就是如今所处的大安山地貌。

李存勖跟着学员队列进入东头的一处帷帐,在教官的命令下盘膝而坐。高坡的位置非常好,再加上人为的开凿,视野极佳。李存勖眺望着坡下的草场,只见东侧已经聚集了数十个小军阵,这些小军阵又依次组成两个更大规模的军阵。

一队队士兵陆续从西面八方开到。在忙碌的引导兵指引下进入指定位置,后续又赶来更多的士兵加入,将两座军阵中的空白处不断填满,继而扩大……因为相隔较远。各都队军官的整队口令声仍旧不断传来,虽然听不清楚,但已在军校接受了快两个月培训的李存勖仅仅依靠口令声最后一个字的调门高低,就能明白这些口令是什么。

所谓人过一万。漫山遍野,参加这次合成演练的两支新军——定州军和妫州军共计一万三千人,等到人员齐毕后。大安山南麓的东侧草场已经站得满满当当,旌旗林立、战马如云。从高坡上遥望,似乎有无穷无尽之感,饶是李存勖久经杀伐,见惯了大场面,也觉得这一万多人排出来的阵容丝毫不必自家河东军数万人要差。

等到午时初刻(上午11点),恍若油锅中溅水一般,一片雷鸣般的欢呼声乍然响起,在大安山前滚动轰鸣,坡上坡下万人齐声呐喊,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山麓西侧。

三百余骑清一色的赤红战马向高坡上奔驰而来,战马上的骑士身着淦金色明光甲,外披大红斗麾,头顶凤翅盔,盔上插着两支长长的雁翎,在日光的照映下灿灿夺目。骑队中一员全身戎装、明黄锦袍的大将,胯下雪白的大宛马,腰上悬着金鞘长剑,剑鞘上纹龙嵌玉——不是燕王李诚中又是谁?

教官高喝:“全体起立——敬礼!”

李存勖连忙和众人刷的一声站起,举臂横胸,目视奔驰而来的骑队。

骑队风一般卷上高坡,李诚中甩蹬下马,姿势潇洒。早有军士抢上前去接过马缰,李诚中又将马鞭向身后一抛,在几员大将的簇拥下,向正中的帷帐行去,一路向军士们点头致意。

待李诚中等人进入帷帐后,整片旷野立时安静下来,肃穆得让人心悸。

有军官自帷帐中急步而出,手持薄铁皮卷成的铁筒——李存勖在军校中已经见识过,卢龙军唤此物为“喇叭”,可以将说话的声音传得更远。那军官持喇叭站到高坡南沿,向下面肃然高呼:“校阅开始,各军仪卫——”

军官的命令被人向下传去:“校阅开始——”

“——各军仪卫!”

数十面大鼓在山坡两侧齐声敲起,密集而狂暴,继而逐渐归一,化为熟悉的节奏。在鼓声中,号角和箫管奏出明亮轻快的曲调,让人精神一振。

山坡下的庞大军阵中分出一队一队的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高坡,至高坡下,齐步改为正步,军士们向高坡上致意,口中齐呼“卢龙万胜!燕王万胜!大唐万胜!”千百人如一,好像被某种奇异的力量控制一般,威武雄壮,不可言表。

李诚中出了帷帐,就站在高坡的南沿之上,身旁身后五步之内空无一人,他就这么孤零零的向下俯视着……忽然,他的右臂缓缓抬起,手掌并拢,缓慢却又坚定地伸向前方,斜指天空,似乎在向校阅的军士们发出召唤,又似乎……

李存勖看着李诚中那一刹那定格的身姿。热血猛然游遍全身,然后窜上头顶,脸色涨得通红,激荡之情充满胸腔。对方斜上前指的手臂,似乎在向苍天致意,他的身姿在日光的辉映下,譬如神祗!

这是一个令人激荡的日子,上万名卢龙军官兵看到了李诚中立于高坡上卓然不群的英姿。这个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