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州武进,本汉之丹徙、句曲二县地。孙吴改丹徒曰武进,后因此而得名,其地北控长江,东连海盗,川泽沃衍,物产阜繁。魏晋南北朝时,东吴与南朝虽然定都金陵,但其根本粮赋却是在三吴之地,而武进正好就位处于这条生命线上,与号称北府的京口又只是肘腋之隔,所以每当上游的叛兵攻入金陵台城,勤王的北府兵则往往扼守此处,截断输往金陵的东南粮赋,由于金陵城内往往人口众多,没有东南财富供给,上游来师往往不战自溃败。所以南朝数百年来,其地境内多有战乱,河流两旁随处可见长满青草的土堆,往往便是废弃的故垒,正是兵家所言的锁钥之地。不过武进城本身却并不大,周长不过二里有余,几乎只是个大一点的堡垒,而并非常州刺史的治所。这座武进城乃是杨行密本人在景福初年所建,十分坚固,城门附近的城墙在外间还包有砖石,防备雨水冲刷和敌兵挖掘。
武进城中的建筑屋几乎都是官府所有,就算还有几家店铺也都是为城中的官吏兵卒服务的,可现在这块被城墙所包围的并不宽敞的土地上,已经被士兵和辎重塞满了,城中到处都是新制造皮甲的那种没有硝制好的皮革的臭味,城中少数居民几乎都被从自己的家中赶了出来,好空出房屋给新赶到的援兵军官们使用。一句话,整个武进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呸!”李遇厌恶的吐了口唾沫,掩住自己的鼻子,在他的眼前的地上赫然有一大滩粪便,从形状和色泽来看,应该是马粪,十几只苍蝇正在粪便上嗡嗡的盘旋着。
“府君从这边走吧!”一旁的属吏额头上渗出汗珠,小心的领着李遇绕过那滩粪便,陪着笑脸解释道:“李宣州的卫队里有些沙陀骑兵,这些胡人不太讲究,小人一时打扫不及。”
正说话间,李遇已经走过了门廊,眼前便是堂前的庭院,他的脚步立刻停住了,只见眼前的空地上二十多个胡人围成一团,正在临时搭成的篝火上烤着血淋淋的肉,几匹马被拴在一旁的廊柱上,兴许方才那滩粪便是它们的杰作。李遇将目光挪开,突然惊讶的发现两旁的厢房的门窗都不见了,很快他就找到了那些门窗的去向——在火堆里。
“李府君!”随着一声招呼,李简出现在庭院对面的正堂门口,他向前走了两步,下了一级台阶便停住了脚步,作为浙西观察使,他在官职上已经是身为常州刺史的李遇的上司,做到这样,已经可以算是很有礼貌了,可是他有些惊讶的发现对方好像有点不领情,李简随着李遇的目光看了过去,他立刻就明白了。
“你们这些家伙,竟然把这里搞成这样子,还不快给我滚出去!”李简大声呵斥道,可是那些胡人却好似并不在意,只是对李简唱了个肥诺,也没有怎么清理现场,便牵了自己的马匹出门去了,只留下还没有完全熄灭的篝火。李简笑嘻嘻的走了过来,伸手抓住李遇的左臂,笑道:“这些囚徒平日里闲散惯了,竟然在刺史府上这般胡搞,本应该狠狠惩治一番。只是大敌当前,正是要用他们死力的时候,不如且先寄下了,待到战后再治罪如何?”
身为上司的李简都这般说了,李遇又能如何,只能强笑了一声道:“罢了,李公爱士的名声某家也是听过的,今日方才亲眼得见,下官又怎能纠缠不休,做这恶人呢?”
李简只当做没听出对方话语中的讥讽之意,伸手延引李遇上堂。原来李简得到任命之后,就立刻带领全军赶往常州,中途经过润州时,又接收了数千名润州兵,待到到了武进时,全军已经增至一万五千人,已经是相当庞大的一只军队了,当时李遇乃是在治所东南方向的横林镇布置防务,听说李简领援兵赶到后,方才回城,却看到这般情景。
两人上得堂来,分宾主坐下,李简首先笑道:“李常州果然勤勉,本都统进城时听说您在横林镇督兵,却不知镇海军如今已经到了哪里?”
李遇见对方如此多礼,先前的怒气已经消了大半,便沉声答道:“据已经得到的军情分析,镇海贼分兵两路,一路由苏州出发,经望亭、无锡、沿着运河一路而来;另一路乃是由湖州长城出发,经由义兴北上,直往武进而来。根据昨日得到的军情,义兴已经失守。”
“义兴失守?这么快?”李简皱起了眉头:“据本帅所知,义兴城池颇为坚固,而且湖常二州边境山峦颇多,易守难攻,怎会这么快便丢了?”
李遇苦笑道:“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上次停战之后,常湖边境的多处隘口、岩砦已经都在镇海军手中,加上广德落入敌手之后,镇海军随时可以由荆溪顺流而下,附义兴之背,于是我在那边只留了数百兵,只当做个岗哨罢了,丢了也是应有之义。”
“原来如此!”李简点了点头,如果按照李遇所言,义兴已经成为了兵法上的“死地”,留守的兵力太多,也只会成为敌军口中的饵料,弃而不受也是有道理的,可若是如此,由湖州而来的那路敌军到常州之前就再无险隘了,想到这里,李简问道:“敌军两路各有多少兵力,主帅是谁,李常州可曾知晓?”
“苏州那路是王佛儿,湖州那路听说是吕方亲领。”说到这里,李遇的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听探子说,两路敌军旌旗招展,队伍绵延十余里,只怕都不下四五万人!”
“什么?四五万人?”李简霍的一下猛的站了起来,脸上满是不敢相信的惊诧之色。
“正是,我一开始也不太相信,所以我才去横林镇那边去,想要亲眼看个究竟。”李遇脸上也是十分凝重。
“那你看到没有?”李简此时也赖不住性子,等不及对方自己说出答案,便直接问道。
“敌军游骑很多,我不敢离得太近,不过看镇海军军容极盛。”李遇说到这里,脸色愈发沉重,便好似涂了一层黑漆一般:“只怕就算没有四五万,也差不太多了!”
听到李遇这般说,李简不禁坐回位子上,颓然叹道:“怎会如此之多!谅那吕方下辖也不过十余州,南方户口不如北方稠密,撑死也不过百万,竟然出师有十万之众,这怎么可能呀?”
这也难怪李简这样一幅难以置信的样子,唐末黄巢之乱后,全国各地生产都受到极大破坏,户口更是降低到了一个低点。当年清口之战,杨行密东拼西凑也就拿出了三万人,后来虽然北方有三丁抽一,五丁抽一的那种强征来的军队,也有十余万之众,但是这一般都是当地藩镇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强征百姓在本土来打防御战的,根本无法用来打进攻战,否则光是消耗的物质,长途行军的组织都会导致整个军队的解体。像吕方居然能在十余州的地盘里组织了这样一支大军,在李简和李遇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可能是因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间已经比较长的原因,李遇的状态比李简要好一些,他沉默了一会,沉声道:“依我看吕方这些年来苦心经营境内,不对外用兵,为的就是今日,倒是我们这边内部斗得死去活来,广陵城内接二连三的火并,否则怎么会有今日这番景象。”
听到同僚这般说,李简不禁默然,李遇所言何尝不是他的心里话,淮南与镇海军两家强弱明晰,若杨行密尚在,吕方如何敢擅动干戈,甚至就算杨行密不在了,哪怕杨渥在位上,凭借杨行密的余威,吕方也只有求和的份,落到今日这番田地,完全是淮南内乱所致。
大侵攻第578章犄角(1)
第578章犄角(1)
“哎,此时说这些也没有用了,还是想想应当如何应对吧!”李简收拾了一下心情,低声叹道,他走到几案上放置的舆图看了一会,沉声道:“既然义兴已经落入敌手,武进以南便已经无险可守,兵力又占有如此巨大的优势,我军就绝对不可以孤守一地,否则一旦被敌军堵在城内,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那就大势去矣。”
“那是自然!”李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对方的意见:“再说这武进城环城也就两里多,我军有一万多人,城小人多。这武进城放个两三千人就足够了,其余兵力还是分兵两处,互为犄角的好。”
看到李遇同意自己的想法,李简心中不由一喜,自己现在虽然有权利指挥江东三州的兵力,但自己是客兵,李遇资格官阶和自己也差不多,这武进又是他的治所所在,若是对方坚持要合并一处坚守此城,自己虽然可以压服了,可将帅意见不一,打起战来是要吃大亏的。想到这里,李简笑道:“既然如此,便一事不烦二主,这武进城便由李常州坚守吧,缺多少兵,尽管开口。”他此时心情大好,口气也松了不少。
李遇却没有狮子大开口,摇了摇头道:“这城不大,有州兵守城就够了,他们家小亲族都在城中,肯定会全力死战,这城是先王所筑,马面、射楼俱全、个把月镇海军也拿不下来。你的兵留在城中都是些客兵,在这孤城之中关键时候反而会误事,不如留在城外,用处还大些。”
听到李遇这般说,李简十分意外,他本来心中还有几分防备之心,毕竟他与李遇两人本来资历官位差不多,可广陵一纸敕书就将他提到上位,在这种情况下李遇甩点性子,别个拐子实在是很正常的现象,李简也做好了吃点小亏的准备。可李遇方才的表现实在是和衷共济,让李简一时间还有点不敢相信。
“你可是奇怪某家为何今天这么好说话?”李遇也不等李简回答,便自顾说了下去:“说实话,若是两年前,某家说什么也要做几件让你不痛快的事情,不为别的,就为你李简爬到了我的头上。”李遇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只见一旁李简的脸色微红,嘴唇微张,显然想要说些什么。李遇摆了摆手,制止住了对方的话语,苦笑道:“李兄你且让某家先说完,说不定这次就是你我最后一次说话了,且让某家再无礼一回。”
看到同僚这般模样,李简心中不由一酸,到了嘴边的话便咽了回去。李遇在屋中来回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