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公子心思并不在此。”隋妤抿嘴一笑道,“今rì悦来居人满为患,来人可能是贪新鲜,或是贪图一些小便宜,可惜悦来居座位有限,如果今rì不能满足他们的口腹yù,以后或许也不会来了,不知道刘公子有什么好的主意?”
“主意?……要么开分店,要么……送外卖吧。”刘愈心不在焉道。
隋妤惊讶道:“开分店所需时rì,送外卖……是何意?”
刘愈解释道:“送外卖跟外包宴差不多,不过是你们做好了,给预定的人送过去,所费的是一些人手,不过为了保持饭菜的质量,最好在保温和保鲜上做一些工夫。”
“刘公子所提的真是好建议。”隋妤惊喜道,“我这就去跟外面等候的人说,送外卖的事。”
言罢隋妤快速下楼而去,刘愈简直有些目瞪口呆于她的办事效率,一指道:“这就……去了?”
隋乂得意一笑道:“都说了我妹妹从来不拖泥带水。她就是如此一个人。”
………………
长安城的形势稍稍有些不太寻常。
一连几rì,马道上来回传递消息的飞骑都是来来回回不停歇,几位皇子相继带兵出了长安城,往边关而去。随后,定国侯刘兆也奉命带兵出征,去的地方很值得令人玩味,居然是去驻守潼关。当然,这消息也是从父亲言语间无意间得知的。
潼关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距离北边关有上千里。
尽管朝廷一再弹压消息,不过很快一个消息便在长安城流传开了,北长城三要隘之一的邵武关失陷,突厥骑兵已经长驱直入往潼关这面杀奔而来。目标直指长安。
刘愈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觉得很惊骇,要知道大顺朝在北长城一线驻守了二十多万常驻军,还有当地上百万的民夫,这说失陷就失陷了?不会来个金国伐宋的架势然后京城南迁天下两分吧?即便是安禄山造反的架势也足以让他的好rì子到头。
刘愈也想知道一些消息,可惜家里老父出征了,几位兄长要么忙于朝事要么出征在外,其余的是一问三不知,外面的传言倒是五花八门,今rì说其实邵武关只是被强攻,并未被攻破,有的说邵武关失而复得,大军已经杀出长城追赶突厥溃军去了,最离谱的消息是潼关也失陷,现在突厥大军即将围困长安。
消息闭塞。刘愈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一连几rì都看不到韩升的踪影,去府上拜,府上人也说老爷几rì未回家。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毕竟韩升在朝中并无实职,只有在皇帝犯难的时候才会找他商议。
同样在等消息的还有苏彦,苏彦这几r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天下是他们家的,他的兄弟姐妹大多也都往边关而去保家卫国去了,他好像巴不得马上得到出征的旨意。
终于在二月二十七这天,刘愈在棋楼里见到了久违的韩升。看韩升的模样,也没多紧张,往座位上一坐,便要摆开棋子下棋。
“外面沸沸扬扬的,到底什么情况了?”刘愈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明白人,问道。
“不可说,不可说啊。”韩升脸上带着几分高深莫测的笑意,“今rì我来,是想通知刘小兄你,皇上赐下的府邸已经筹备好,下盘棋,带你过去看看。”
“下就下。”
韩升能定下心,刘愈的心定的更踏实。两个人你来我往的下完一盘象棋,到残局刘愈更是一堆棋子围的韩升的光杆老将东躲xīzàng。
“你就不能直接将死我给个痛快?”最后连韩升都急了。
“你让我不痛快,我凭什么让你痛快。”
韩升把棋子一扔,没好气道:“你个臭小子,都快成一家人,对我这么个老头一点也不知礼让,哪有跟长辈下棋把长辈逼到这份上的?”
刘愈抬头瞥了韩升一眼道:“走吧,带我去看看我未来的府邸。”
韩升府里的马车便在棋楼门口等候,马车行驶了几条街停在一处大门门口,门楣倒是很气派,毕竟是给未来徐将军的府邸,不过府门上还没有挂匾额,显然要等皇帝的御赐。
进去看过,六进的大园子,比得上一般的公侯府邸,但毕竟是刘愈夫妇将来的居所,徐家已经没人了,刘家也没人准备跟刘愈住在这里,规模无法跟定国侯府相比。
有些与众不同的是,府里并没有丫鬟或是仆从,相反倒好像是军所一样,里里外外有很多女兵驻守。
“这些都是女儿军在京城的留守女兵,暂时替你们看着这院子。”韩升带刘愈里里外外转了转后说道,“婷儿和艺儿今夜便会送过来,你也好享受这短暂的温存,明rì……踏上征途。”
“啊?”刘愈听完不由一惊,“这明天就要出去打仗?情况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刘愈想再问点什么,韩升不再说了。
离开院子,刘愈急忙离去说是去见皇上,刘愈若有所思的回到棋楼,还没等进去,便见苏彦从里面出来。
“师傅师傅,我得到兵部的任命文书,让我带一营的兵马去宛州去驻守。”苏彦一脸兴奋迎过来。
刘愈对大顺朝的地理格局有些了解,宛州在哪,一想,居然在潼关的东南一千多里。料想即便真的是突厥骑兵杀进来也不会杀去宛州吧?
听说宛州的山水景致不错,难道让苏彦带着一营不到一千号人去游山玩水?
第十七章临行前
兵部的调令文书并不复杂,详细写明得令人也就是苏彦,需要在何时何地率领哪一营的人出发,在几rì内前往驻守地驻守。行兵时限也并不紧凑,一千里左右的路规定时限是二十天,监军是宛州刺史张同,协同驻守宛州城的还有大约一千人的地方乡勇。
“师傅,我……该怎么办?”苏彦还从未领过正差,不知道要做点什么。
刘愈摆摆手道:“你堂堂的主帅,虽说明rì才出发,不会先去城外的军营看看你所带的这一营兵,多少有个了解?”
苏彦急匆匆去了,刘愈有些心不在焉走上棋楼。
这也是刘愈来到这世界以后做的第一件正事,虽说那调令上没提他半个字,但韩升有言在先明rì出征,韩升说话代表的可是天子,不能不遵从。
自找的麻烦。刘愈突然有点舍不得长安城的逍遥时光了。
差遣棋楼的伙计去将隋乂三人请来,等他们晓得调令的内容,更关心的还是现如今战事的情况,毕竟在长安城内谣言四起,谁也摸不到主心骨。
“那是调令,又不是战报,详细的我也不清楚。”刘愈道,“这次请你们过来,是想问问你们谁愿意一同出征,我需要帮手。”
“我去!”隋乂考虑都没考虑,直接回道。
刘愈道:“你可别答应的这么痛快,这次虽说去的并非战事的前线,但毕竟是战争,谁也预料不到结果。况且我们去了也并无军职,能不能建功立业还不好说。”
“没事。”隋乂道,“反正我在长安城也呆腻了,家里的生意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此行能建功立业更好,不能建功立业至少也是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
刘愈简直不相信这么大义凌然的话是出自隋乂这整rì懒懒散散没正形人之口。
“行,算你一份。”刘愈转而看着李糜和胡轩,“你们呢?”
胡轩为难道:“我……恐怕去不了。虽说父亲对我管的不严,但偶尔夜不归宿还成,出去那么久无法跟府上的人交待。”
刘愈点点头,胡轩现年才十八岁,尚未成亲,胡家不像侯爷府那样各房人泾渭分明,至少胡轩的父亲对他还有几分重视。
“最后,李糜,你去不去?”刘愈最后看着李糜。
李糜叹口气道:“我出去一年半载的府里上下也没人会留心,本来去也成,但……刘兄,你也知道这次是随谁去,那个九皇子苏彦,根本……不堪大用,我怕去了不但不是去建功立业,而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刘愈无奈点点头,李糜说的却是实话,刘愈也担心苏彦这小子手里有了权,支使不动他,反而被他所累。
“那你就是不去了。”刘愈道。
“去!”李糜突然像是下了决心道,“刘兄,虽然苏彦那小子不可信,但我信你,有你在军中,我相信你能带我们闯出名堂。”
刘愈听到这话暖暖的,平rì里虽然只是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但出征在即,有朋友的信任,也等于是多了一份责任。有李糜和隋乂在身边,心里也有了底。
四人会议很快散会,毕竟第二rì就要出发,很多东西需要准备。隋乂和李糜还要瞒着家人,尤其是隋乂,他可是隋家的独苗苗,照征兵法连当兵都可豁免,要是被隋老太公知道他这个宝贝孙子随军出征,恐怕连家门都出不来。
刘愈即将离开长安一段时间,有舍不得的临行前也想去看看。
看过了姐姐和小外甥,跟小外甥一起踢了一会球,去见过了赵卓儿,她现在在韩升的米花工坊当二掌柜,两个人坐下来说了一会温存话。再想去见见谁,却发现没有了。
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孤独,或许也只有等成家立室了以后,心中才会有羁绊,不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失落无比。
黄昏时分到了他自己的府宅,此时韩家姐妹已经被送了过来,在女儿军侍卫的协助下已经给她们安置好了房间,刘愈到的时候,她们正在收拾。
“你来了?”韩小婷见到刘愈,脸上绽开一个笑容,问道。
姐姐韩小艺拉了她一把,道:“婷儿,以后不能这么没礼貌,要称呼老爷或是夫君,自称也要改为妾身。”
看韩小婷那一副不情愿像是撒娇的模样,刘愈笑道:“没那么多讲究,还是喜欢听你们称呼我公子。”
刘愈想过去帮忙收拾一下,不过都是女儿家的物事,她们带过来的东西也不少,都是她们用惯的,连枕头和被褥也是从韩府带过来的。
韩小艺道:“爷爷怕我们在这面住不习惯,让我们把随身的东西都带过来。”
刘愈点了下头,摸了摸床棱问:“床也是订做的吧?你们姐妹平rì里都是一起睡的?”
“嗯。”韩小艺或许是想到以后床上会多一个人,脸上一红道,“婷儿胆子小,平rì里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