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北方诸道门一共集齐一个真人,三名炼师,十二名戒律师级别的高手,试图将李霖这个游神灭杀。
但是李霖将他们引至洞庭湖之中的一座小岛上之后,集合了两千阴兵还有禁鬼司曹的众道,并且祭出了他已经炼化的那座至宝铜炉,一场激战下来,终于一举将这些来自北方的道门高手诛杀一空。
自此北方道门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实力大损,特别是天极门,损失了一个真人级别的高手,导致了他们实力受损最大,有些压制不住其它道门,于是这些道门的合作也分崩离析,再也不敢轻易南下。
而李霖在荆州称王之后,专门开了一届恩科,召集天下士子应试,几乎将整个江南的士子都吸引到了荆州城,甚至于连北方的一些寒门士子也经不住诱惑,想方设法辗转来到了江南投考,更让人惊讶的是连北方的一些豪门世家的子弟,也悄悄的跑到了荆州应试,以期为他们家族未来争取一条退路。
对此李霖不问出身,不问出处,但凡只要通过筛选,学识达到最低要求的,都准予他们参加这一届科举考试。
最终这一届恩科一共取士千人之多,被李霖授予了吏员之职,派遣到了所辖之地的各地地方任职,大大缓解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这些士子也取代了各地豪门世家控制的那些官吏的位子,使得这些豪门再无法轻易在各地的地面上把持地方政务,大大打击了江南地方豪门世家在各地的势力。
虽然这么做得罪了不少豪门世家,但是却得了天下寒门士子的人心,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够出仕,全是拜李霖所赐,而他们的后台乃是李霖,再不用仰那些豪门世家的鼻息,一旦离开了李霖这个主公的话,那么他们这些寒门士子便会被打回原形,什么也不是了,所以一旦他们被录用之后,都铁了心为李霖办事。
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贪鄙之徒,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贪婪,却对李霖的忠心并不会改变。
这些寒门士子自然而然会在走马上任之后,替李霖在各地地方想方设法的遏制当地的豪门世家的势力扩张,这也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上千年来形成的君主受到这些郡望豪门左右的格局。
而李霖作为江南之主,也真正的拥有了绝对的权力,所有地方的官员任命的权力,真正的收归了他一人执掌,再不用担心在他辖域之中,出现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况,就算是那些知府以上的高官,也没有对辖地官员的任免权,所以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尾大不掉了。
在此基础上,李霖还下了一道谕令,每个官员,在一个地方任职,不得超出五年时间,通过考绩,对他们进行提拔或者贬黜,即便是考绩成绩平平,也需要平调到其他地方任职,这也就更加限制了官员在一个地方太长时间,形成他们自己的格局。
这也是这个位面上,第一次真正的集权制度,大大的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至于武将方面,李霖从来不许武将干政,即便是武将率军不断的开疆拓土,但是却并无权任命新攻占的地盘上的任何官吏,也不许武将在地方实行军管,加之取消了武将私自扩兵的权力,所有建制的军队的人员补充,全部都由兵曹负责,从各地更戍营进行选调兵员,补充到诸军之中。
而且一旦武将升职到都指挥使一职之后,便不再拥有直辖的军队,但凡需要出战的时候,自会有李霖调拨军队临时配到他们手下听令,战争结束之后,这些高级军将,就需要交回虎符,解除他们的指挥权,等候下一次出征。
这么一来,高级军将手头只剩下了数量有限的亲兵队伍,完全没有了各自直辖的部曲,这么一来也自然不会让他们坐大,拥兵自重以至于有朝一日尾大不掉了。
而且李霖还创造性的开始在军中推广参谋制度,先是在讲武堂之中,设立参谋专业,吸收一些有一定学识并且聪明的学兵进行培养,然后将他们派到诸军之中担任参军也就是参谋之职,作为将官的辅助,平时帮着将官制定各种作战计划,并且将作战计划提交给将官进行决策完善,作战的时候则配合将官对所辖的军队进行指挥。
这么一来第一可以集思广益,尽可能的完善作战计划,第二可以避免主将一时脑热,做出不理智的决断,导致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谋熟知既定的作战计划,在战场上对于主帅的命令和意图了解更为透彻精准,必要时候可以直接到下面的军中进行指挥作战,彻底的将主帅或者主将的作战意图贯彻下去。
这么一来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既减轻了主帅或者主将的压力,也避免了主将一些时候主观误判形势,使得军队可以在战争之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当然在限制武将权力的同时,李霖也定下了文不掌兵的规矩,虽然是否实施战争的权力在文官手中,但是文官却绝对不许亲自领兵出战,只需要他们制定下战略目标之后,具体的作战计划就交给武将负责制定,并且由武将来指挥军队,文官只有监督权,但是却没有插手指挥的权力。
这么一来也就避免了文官把手伸的太长,以至于一些文官一瓶水不满半瓶水咣当,就自以为是的跑去要带兵建功立业,结果造成纸上谈兵,累死千军的悲剧。
总体上李霖通过不断的调整,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行政管理的制度,将以前历朝历代都存在的不少弊政,都一一从根源上解决,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
就在李霖大力整顿江南,不断的将势力向南扩张,并且大力发展江南的经济,提升军队实力,剪除辖域之中各种反对他的势力的时候,北方诸王的乱战也同样进行的如火如荼。
一个个封王像是飞蛾扑火一般的,不顾危险的想要染指皇位,结果但凡只要有人想要碰那个烫手的皇位,便会立即招致其他封王群起而攻之。
第八十章 北地乱局
先是袁涉,被诸王干掉之后,秦王主政,结果又被其他诸王联手弄死,接着是成王、卫王、燕王、晋王,经过连番多年的厮杀,原本李霖前世的十王之乱,因为楚王的退出,剩下了九王,现如今已经死的只剩下了豫王、晋王、卢王、鲁王四个封王。
而关中更是成了七战之地,每年都在不停的打仗,原本最为繁华富庶的关中,现如今早已是人口凋敝,百业俱废,大批百姓被强征入军,最终在战场上化为了一堆堆枯骨,原本应该长着庄稼的良田,现在却因为没了人耕作,导致了大量抛荒。
不单单是关中,北方各地现如今都差不多,诸王之间的战争几乎烧遍了整个北方大地,很多地方的村庄,因为军队反复的征战,老百姓成为了最大的牺牲品,很多地方的村镇,现如今都可称为十室九空,甚至于很多地方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景象,到处都是裸露在外的枯骨,野狗横行于乡间,鬼类冤魂更是光天化日之下,在四处游荡。
甚至于出现了一些县城被反复屠城,最终彻底被遗弃,护城气运崩毁,鬼类出没于残破的城池之中,野狗在残垣断壁之中到处搜寻死人的尸体。
大量的百姓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于是便只能背井离乡,逃往了江南,虽然这些年江南也不安定,吴候李霖先是挥师进攻荆州之地,进而又攻入蜀地之中,但是相对于北方的乱局,江南的战争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之内,远没有北方混乱。
而且吴候用兵神速,往往可以迅速的攻克敌方的城池,用较短的时间结束战争,将战争对阳世的破坏减轻到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地方的农业破坏较小,并且一旦战事平定下来,便马上开始劝农复耕,恢复农业生产。
再加上禁鬼司曹办事得力,每每大战之后,便镇压怨灵鬼类,不断的清缴各地为祸的凶恶鬼类,使得生人可以进入到更多以前不敢轻易进入的荒地之中进行屯耕。
再加之游神信仰的推广,使得百姓获得了游神的庇护,但凡游神进驻之后,当地的鬼类祸患便会立即减轻,大批以前活动在各地为祸一方的恶鬼、厉鬼,纷纷被游神座下的阴兵剿除,使得游神信众得到了更安全的生存环境。
鬼类的退去,导致了以前很多被鬼类控制的荒地成为可耕之地,随着大量移民迁入到江南之后,人类将盘踞在荒野之中的猛兽驱逐到了更深的山林之中,腾出了大量土地,安置下了这些移民,使得江南的农业在这些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江南以前因为大量土地一直处于蛮荒状态,土地从未被开垦过,使得土地十分肥沃,一旦被开垦成农田之后,粮食产量比起北方的农田要高出不少。
还有就是江南雨水丰沛,很少出现旱灾的情况,只要百姓勤于耕作,便基本上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使得江南的粮食产量年年都得以很大的提升。
这也和李霖麾下的属官的努力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些官吏一扫以往的弊端,多勤于政事,并且较少勒逼百姓,在各地大型水利,勤于劝农兴商,不但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手工业随着北方的匠人涌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海商的兴起,导致了海上贸易开始越来越兴旺,大量的海船被建造出来,装上了各种货物运往了四面八方,使得李霖获取了海量的税收,使得李霖的库房充盈。
有了钱就可以给军队提供更好的装备,虽然改变不了江南缺马的现状,但是却使得李霖武装起了一支高达二十余万人的精锐步军,还有一支强悍无匹的水师力量。
各种新式的武器被手艺精湛的工匠们制造了出来,并且被聪明的工匠不断的进行改进提升,各种强弩被大批制造出来,装备到了军中,各种精致坚固的甲胄还有刀枪盾牌,被配发给了军人。
更强的三弓床弩被不断的提升性能,使之更轻,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携行也更加方便。
弩炮成为了现如今唐军的标准装备,各种火药弹、猛火油弹更是被大批制造出来,并且装备到了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