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霖说的不错,他生,那么跟着他的那些兵将才能生,他死,李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些人的!
更何况跟着豫王这么多年,他也看到了豫王是如何对待域内百姓的,横征暴敛那是轻的,豫王所辖之地的百姓,这些年来确实苦不堪言,之前为了筹措军粮,豫王屡次强征域内百姓的余粮,稍有不从便钢刀加颈,至于百姓被夺了余粮之后如何生存,豫王却全然不问。
这些年来豫州百姓为了求活,也无数次闹起民变,可是却全都被豫王毫不留情的镇压了下去,杀的是人头滚滚,这其中也不乏有他孟常的功劳。
仅仅是豫州之地,在十几年前,就有民七百余万,乃是大陈最为富庶,人口最为稠密之地,但是在豫王治下这十几年来,大量民众被逼的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如今豫州之地的人口早已凋敝不堪,七百万民众,现如今十不存五,其余的要么被勒逼而死,要么被强征入军死于沙场,更有不知道多少百姓无法求活,揭竿而起,又倒在了豫王的屠刀之下。
剩下的则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它处,单单是逃往江南的豫州百姓,恐怕就要以百万计,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关注江南李霖的动态,自然也清楚李霖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虽然李霖这些年来也没少杀人,但是多是在两军阵前杀敌,另外多杀的是一些地方不肯顺服于他的豪门望族,但是对待普通百姓,却仁义有加,在他经营的地盘上,最早控制的吴地,这些年来大力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令吴地百姓鱼米丰足。
而且李霖大批接收南逃的难民,并且妥善安置,令吴地人口短短十年不到,就翻了一番还多。
荆州之地平定之后,李霖更是极力安抚百姓,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荆州的平静,百姓回归到了安居乐业之中。
李霖攻取了蜀地之后,并未在蜀地之中横征暴敛,相反还轻徭薄税,驱逐蛮族,进讨匪盗,令蜀地更加富庶。
如此相比之下,这天下要是让李霖一统的话,确确实实要比豫王或者是卢王他们那些大陈的封王,要强上百倍。
想到这里之后,孟常哀叹了一声,虽然投效李霖,确确实实对于他的忠义之名可能有损,但是却也真真的有利于天下百姓,他出身寒门,自然了解百姓疾苦,也不愿看着天下百姓,落在豫王这样残暴之人的手中。
更何况他手下还有近万跟随他多年的弟兄,这些人也需要他活着,现如今他只求落得一个忠义之名,就置他们生死于不顾,也确确实实说不过去。
于是孟常哀叹了一声,低头道:“既然唐王殿下不弃,愿收留罪将,那么罪将孟常,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霖听罢之后,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起身快步走了下来,亲自上前将绑缚着孟常的绳索解开,笑道:“此世间早已没有孟常之人,留下的只有一个孤王座下的大将孟毅!孤王赐你金面具一副,豫王不灭,准你面见孤王不脱此金面具!”
孟常听罢之后,当然明白李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保全他的忠义之名,于是便立即磕头谢恩:“罪臣谢殿下赐名!殿下如此善待罪臣,罪臣即便是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答殿下的恩典!……”
申州一破,大将孟常兵败身死的消息便立即传到了洛阳城,刚刚裹挟着傻皇帝撤回洛阳城的豫王许耽,听罢之后面沉如水,但是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经过核实之后,有人确认孟常已经在申州与城同殉,人头都挂在了城门之上,经过辨认确实乃是孟常无疑,豫王这才微微叹息了一声,下谕撤去了对孟常在洛阳城府邸的监视,只是口头上下谕,嘉勉了孟常家人一番,却没有给任何实质性的恩赏。
而孟常的家人在得知消息之后,一个个嚎啕大哭,在府中为孟常披麻戴孝,并且请准豫王在洛阳城外,择地为孟常建起了一座衣冠冢。
而曾经显赫的孟家,在孟常死后,也迅速的便被人遗忘,以前府门外热闹的景象,迅速的变成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情景,就算是一些以前和孟常关系不错的文官武将,也都自动的疏离了孟家,再也不登门拜访,甚至孟家在为孟常建衣冠冢发丧的时候,许耽也没有前来祭拜,甚至于连派人过来看一下都没有,这么一来许多以前他的朋友也都没有前来祭拜,让孟家上下心冷不已。
更甚者是孟常身死的消息刚刚传到洛阳城,便有一些人开始谋夺孟常在洛阳的各种以前豫王赏赐给孟家的田产。
孟常的结发妻子哭着想找豫王求告,但是却被拒之门外,豫王根本不管,以现在太忙为由,便将孟常的结发妻子给打发了出去。
孟常的家几乎可以说是在一夜之间,便衰败了下去,就连一些平时聚在孟家的门客,也都纷纷请辞,离开了孟家转投了新主,让孟家上下齿冷不已。
而豫王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许州方面,几乎尽数将他麾下的精兵全部调往了许州一带,足足集结了十万大军,这乃是豫王目前手中可以调动的全部力量了。
申州一下,光州也随即便被李霖的大军攻破,整个豫中平原便彻底对唐军展开了怀抱,再无险可守。
李霖安排了申州和光州之事以后,便立即督军出申州,朝着许州方向扑去,而李桐也率领两万唐军,出唐州朝着许州一路攻进。
这时候豫王才真正开始发力,派出大军在通往许州的途中层层拦截,双方大战连连。
但是可惜豫王手下虽然猛将如云,却再也找不到孟常这样的猛将,这些人不熟悉唐军的作战方式,虽然麾下兵精粮足,可是在已经经历过豫王军锤炼的唐军面前,表现的乏善可陈,面对着唐军犀利的攻势,还有犀利的武器,他们只有铩羽而归的结果。
第四卷 夺龙
第一章 引狼入室
中路军在李霖和李桐的率领之下,两路齐头并进,如同两柄铁拳一般,一左一右连番出击,打的豫王麾下的兵马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特别是在郾州一战之中,豫王座下的大将张宏率领三万豫王军,试图将李桐所部吃掉,但是李桐率军沉着应战,布下了一个圈套,将张宏引入到了圈套之中,等豫王军进入圈套之后,大量的火药弹劈头盖脸的便砸入了豫王军的人群之中,结果张宏当场被一颗霹雳弹炸成了重伤,其麾下的豫王军顿时群龙无首,开始溃乱。
李桐引兵立即挥军掩杀,杀的张宏所部溃不成军,部分溃兵试图逃入郾州城中,但是却被一股唐军衔尾追杀,趁势夺了郾州城门,结果张宏非但没有能吃掉李桐所部,反倒是连郾州也被李桐趁势夺了去。
郾州一破,正在蔡州阻击唐军主力的四万豫王军的退路便被掐断,豫王军的主帅王果大惊失色,军中士气也顿时大跌,这批豫王军并不是王果的直系兵马,而是分属几个大将,几个大将各有心思,不想让他们手下兵将消耗太大,都试图保存自己的实力,结果不遵王果的号令,争先开始撤退。
李霖看出了豫王军的问题所在,于是立即分而化之,一边挥师猛击豫王军,一边派人暗中联络上了这几个统兵的大将,其中两员豫王座下的大将已经觉得豫王估计要完蛋,于是便暗中答应了李霖的条件,主动避战。
结果王果所率的豫王军被李霖在蔡州打的大败,王果最后单人独骑得以逃脱,撒着欢儿的一路逃到了陈州,等他跑到陈州,连坐下的战马都被活活累死了,可见王果逃得有多么凄惶。
派驻在蔡州的四万豫王军,最终死的死降的降,几乎全军覆没。
在唐军之中,豫王的兵将发现了一员黑盔黑甲面带金面具的猛将,极其凶悍,率领一支骑兵在战场上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每每都敲在豫王军的软肋之上,杀的豫王军叫苦不迭,但是却没人知道这个带着金面具的大将是谁,只能称其为金面将,对其十分恐惧。
原本豫王原定在许州李霖决战的计划,也因为郾州之战和蔡州之战,彻底落空,调集的十万精兵,在唐军面前,仅仅两个月不到,就被唐军打的灰飞烟灭,十万大军仅剩下了两万多人,许州决战肯定是不可能了。
而且许州城虽然城池坚固,但是却地处平原之上,基本上可以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剩下的两万豫王军干脆就放弃了许州,落荒逃回了洛阳。
李霖并未急于兵进洛阳,而是在拿下了许州之后,便兵分数路,开始扫荡整个豫州之地,在唐军兵锋面前,豫王残酷统治豫州之地的恶果终于显现了出来。
各地豫州的百姓,听闻唐军攻入了豫州之地,于是纷纷响应,揭竿而起迎接唐军,这么多年来豫州之地的百姓,无不从各种途径听闻唐王在江南善待百姓的事情,早就翘首以盼希望唐王能北伐豫王,解民倒悬,现在唐王终于亲自领兵来了,不少当地豪强纷纷要么揭竿而起,要么暗中和唐军联系,配合唐军攻城,令唐军如虎添翼。
而豫王军连连大败,也让豫王手下的地方官员心惊胆战,更知道唐王对于胆敢拼命抵抗他的人的手段,所以眼看豫王大势已去,于是干脆倒戈相向,纷纷主动投降唐王。
被豫王统治了十几年的豫州,在唐军的攻势之下,就如同一座建在海滩上的沙堡一般,被潮水般的唐军一冲,便垮塌了下去,短短半年时间,整个豫州便仅剩下了洛阳还掌握在豫王手中。
自己的大军溃败的如此迅速,让豫王始料不及,虽然他也知道李霖麾下的唐军很厉害,但是打了这么多年仗,豫王自认为对于豫州之地的控制力是超强的,豫州当地的豪门大户,无不臣服于他的脚下瑟瑟发抖,他麾下拥有二十余万雄兵,良将千员,即便是控制不了关中,但是守住豫州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这短短半年时间,在两路唐军的攻击之下,他麾下的二十万雄兵,居然在唐军面前,如同泥捏的一般,纷纷溃败,手下可用的良将,更是损失惨重,他把关中的烂摊子丢给了唐军,全力防守豫州,以为利用孟常麾下的四万精兵,即便是挡不住唐军,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