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以为王允还在试探自己,顿时说道:“义父威震四海,待我亦是很好。成为他的义子,某深感荣幸。”
奈何王允是个老狐狸,又怎么听不出吕布的言不由衷?
他当即跪在吕布面前,悲泣到:“大汉江山,黎明百姓的命运,都在将军身上。”
“某观将军脸有正气,铁骨铮铮。还请将军看在天下百姓的面子上,助我诛杀****董卓吧!”
吕布骤然听闻王允之言,骇得面无人色。他指着王允说道:“王司徒,你不是非常拥护我义父么?”
王允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鸠杀先帝,残害忠良,某恨不能生食其肉,又岂会与其同流合污?”
“这段时间某之作为,只是为了迷惑董贼,取得他的信任,好再寻机为国杀贼而已。”
“将军若是愿意助我,诛杀董贼,匡扶社稷,必定能够名扬天下。岂不好过屈居人下,认贼作父,每日担惊受怕的活着?”
吕布闻言,心中有些动摇,口中仍旧说道:“并非我不愿帮助司徒,奈何我与他有着父子名分,不忍杀之。”
这个时候,王允却是起身说道:“将军自姓吕,董贼却姓董,又哪来的父子关系?若是董贼顾念父子情义,那日又岂会,将武器扔向将军?”
吕布想到那日差点被董卓杀掉,顿时恶向胆边生,怨恨的说道:“某愿意为国除贼,奈何董贼势大,急切之间难以图之啊!”
王允却是大笑起来,将嘴巴凑到吕布的耳朵旁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吕布闻言,顿时面露喜色。
第两百五十三章初平三年
初平三年四月,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
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让他们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
董卓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
随后,董卓被吕布所杀,并且诛连三族。
长安城,李府。李儒这两日,总是感到心绪不安,每日亦是有些昏昏沉沉。
忽然之间,他听到了门外的喧哗之声,顿时脸色一变。
李儒的一个家仆,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的神色。他对李儒喊道:“主人,吕布联合王允反叛,已经杀掉了太师。”
“现如今,李肃又带着兵丁前来李府,要抓走主人啊。”
李儒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叹息一声:“我早知会有今日,却不想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话毕,他整理了一下衣着,对那个家奴说道:“某之头颅在此,你可以将其取走,拿到吕布那里请功。”
那个家奴闻言,骇得面无人色,急忙跪在地上,说道:“主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又岂能做出如此事来?”
“还请主人乔装打扮一番,我这就率领家中的奴仆,为主公断后。”
李儒听到家奴的话,欣慰的笑了起来,他说道:“这样的话,咱们谁都活不了,你还是拿着我的脑袋,献给吕布吧!”
长安城中,乱成了一锅粥。
这次诛杀了董卓,李肃心中感到十分兴奋。当初他投奔董卓,说降吕布,本来以为是件大功,能够得到董卓的重用。
却没想到,之后的董卓,并没有重用他,这不仅使得李肃一直郁郁不平。
“这次帮奉先杀掉董卓,为国除贼,我一定能够闻名天下。若是再抓到李儒,必定又是大功一件。”
想到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李儒,将会被他狠狠踩在地上。李肃的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将军,前面就是李府!”
一个士卒来到李肃面前,向他汇报。李肃挥了挥手,说道:“你等将李府团团围住,休要放走了一人!”
众军士听令,顿时将李府围得水泄不通。
“哐当!”
李肃一脚踹开了李府的大门,带着一些士卒冲了进去。他正要让众人散开捉拿李儒,却发现有人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向他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方才李儒身旁的那个家奴,他跪到李肃面前,说道:“将军,李儒这厮助纣为虐,方才还想着逃走。”
“好在小人眼尖手快,这才一刀结果了那厮的性命。”
“还请将军念在小人识相的份上,放过府中的佣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李肃接过李儒的脑袋,细细打量了一阵。虽说死者的脸庞显得非常狰狞,但是依稀之间,仍旧能够看到李儒的模样。
既然李儒已死,李肃的任务自然就已经完成。
他挥了挥手,说道:“就依你所言,除了李儒的亲人,其他人我就饶了他们的性命。”
而后,李肃猛然拔出腰中的佩剑,将那个家奴的脑袋砍了下来。
那个家奴丝毫没有防备,被杀死的时候,眼睛仍旧睁得很大,一脸的不可思议。
李肃将剑上的鲜血,在那个家奴身上擦了几下,不屑的说道:“其他人我可以放过,但是像你这种卖主求荣之辈,却没必要活在这个世上。”
话毕,他对着身后的士卒高声喝道:“诛杀李儒家眷,拿走他家中的财物。至于其他的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一时间,整个李府之中,李儒的家眷被诛杀一空。
诛杀掉了长安城所有的董卓党羽,王允为了撇清与董卓的关系,辞掉了董卓封给他的所有职务。并且将温侯的爵位,封给了吕布。
他自己却是领着录尚书事的职位,总揽朝政大权。
录尚书事是汉昭帝时期设立,当时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历史上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也曾担任录尚书事的职务。
由此可见,录尚书事的职位,是何等的显赫。可以说,王允现在的职位,哪怕比起当初独断朝纲的董卓,亦是不逞多让。
大权在握,以及百姓、士人们的称赞,使得王允不禁有些飘飘然。
以前王允为了图谋董卓,所以不管面对何人,总是一副折节下交的态度。但是现在,每逢在别人面前,他总是摆着架子,板着一张脸。
下面的人稍微有些不如他的心意,他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言抚慰,反而肆意责罚。
与他人议事,他甚至连做下样子都不愿意,一直都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的,所有人都开始疏远王允,并不像以前那么亲善他。
就连献帝刘协,心中亦是惧怕不已,深怕王允成为第二个董卓。
王允的行事,越发飞扬跋扈。以前就连董卓,都不敢擅杀那些德高望重之辈。但是王允,却因为蔡邕的一句话,就将他斩杀。
当时蔡邕与王允对坐,谈到董卓被杀之事。想到了董卓对他的器重与尊敬,叹息了几声,脸上有不忍的神色。
王允见状,顿时勃然大怒,斥责蔡邕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王允随即将蔡邕收付廷尉治罪,想要杀他。
蔡邕乃当世大儒,满腹才华,在士林之中非常有名望。就连董卓这个出身西凉的武夫,都对他敬重有加,更何况是其他士人?
蔡邕虽然不怕死,但他当时正在撰写《后汉书》,不想半途而废。所以就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
却不想,王允断然拒绝了蔡邕的请求。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王允答道:“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马日磾退去,而告知众人曰:王允必不能长久于世。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书,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他难道还能长久吗?”
依照蔡邕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汉代士大夫的道德观念。董卓虽然令人厌恶,却对蔡邕有着知遇之恩。
若是董卓身死,蔡邕拍手称快,那才会让人瞧不起。
一代大儒,就这样死在狱中。他死的那日,满朝公卿,以及长安士子,全都痛哭流涕,为蔡邕鸣不平。
王允见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追悔莫及。
除此之外,王允在商议是否赦免董卓部曲的问题上,反复无常。
当时吕布就劝他说;“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吕布又想以董卓的财物,赏赐给满朝公卿、将校,好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王允,却是不从。
而且,王允认为吕布是一介武夫,心里非常瞧不起他。常把吕布,当成家中蓄养的剑客。
吕布却认为,这次能够诛杀董卓,他占据了首功,所以常常自夸自擂。王允与吕布之间有了矛盾,自然开始貌合神离。
四月,是个多事之秋。
在王允诛杀董卓的时候,公孙瓒联合刘备、陶谦、单经。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准备攻打袁绍。
结果,袁绍与曹操联合,大破公孙瓒几人。从此之后,陶谦对曹操怀恨在心。再加上曹操新得兖州,对徐州虎视眈眈,使得陶谦坐立不安。
董卓被杀时,他的女婿牛辅屯兵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吕布心中大怒,就斩杀了李肃。
却不料,由于董卓的身死,牛辅营中军心大乱,不少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
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出逃。胡赤儿等人谋财害命,于途中将其斩首送往长安。
吕布却恼怒胡赤儿卖主求荣,将他斩首示众。牛辅这一路的叛军,就这样被平定了。
五月,李傕、郭汜,以及董卓一些以前的部曲,见董卓身亡,就向朝廷上表请降,希望朝廷能够赦免他们的罪过。
王允却是执意要杀掉他们,几人就在贾诩的建议下,散播谣言,说王允要斩杀所有的凉州军。凉州军闻言,顿时人心惶惶。
李傕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