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满的言下之意,就是想要从这里进兵攻入汉中,却是不太可能。

他们这十几个人都是军中精锐,身手敏捷、体力过人。饶是如此,在通过子午道的十几天时间里,仍旧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至于那个为首的文士,却更加不堪。

假如大军从此处通行,对方只用在险峻的地段进行拦截,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或者在子午道的另一端以逸待劳,也能够全歼来犯之敌

那个为首的文士摸了一把脸上的汗珠,看着坎坷不平的山道,脸色亦是有些沉重:“吾曾经听闻主公说,‘蜀道难,难于上青’,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

“今日观之,才知晓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

这个文士乃是董昭,他秘密接了文昭的命令,前往汉中。至于典满与那二十几个黑甲卫,却是文昭派遣保护董昭安全的护卫。

由于这次董昭进入汉中,乃是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故此文昭也不敢大张旗鼓给他多派护卫,免得引起了当地官吏的注意。

典满说道:“还好主公只是让我们,感受一下子午道的险峻,并没有准备从这里攻入汉中。不然的话,俺心中还有些害怕呢。”

董昭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到了前面就离开了子午谷,进入汉中境内。到时侯,阿满可不要暴露了身份,免得招来杀人之祸。”

典满心中一凛,急忙严肃的点了点头。

“此去南郑还与许多路程,出去之后我等还是先休息一下,待恢复精神以后再继续赶路吧。”

南郑乃是汉中首府,位于汉中的西南部,也是张鲁居住的地方。此次董昭等人的目标,就是那里。

却说文昭听了贾诩的计策,当即分别将司马懿、董昭派遣了出去。随后,他却开始在境内大肆招兵买马。

这一次可不是自愿应征,而是所有适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文昭此次征兵的数额,乃是五十万人。

当文昭下达这条命令的时候,许多人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竭泽而渔。

也不外乎那些官吏极力反对了,再次征兵五十万,加上关中原本分散各地的正规军队,以及不少郡国兵,那么文昭麾下的兵力,将达到恐怖的八十万。

现在文昭麾下所有人口,也只有不到一千万之众。这种征兵比例,几乎已经达到了十比一。

如此一来,关中经济、农业、内政的发展,将会遭到极其强大的冲击。甚至于许多田地,都会因此荒芜下去。

更为重要的是,涌入规模庞大的军队,关中完全没有办法养得起。哪怕没有战事,可能只需半年之久,关中粮草就会被消耗一空。

哪怕是赵云、徐晃、张辽这些武将,也都心中惶恐不已,纷纷上书劝谏文昭,不要如此鲁莽行事。

出乎众人所料的是,以往一直非常好说话,擅于纳谏的陈旭,却好似铁了心要进行大征兵。

他不但驳回了所有人的建议,反而强制下达命令开始增兵。

让众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像贾诩、程昱、田丰、李儒这几个,能够影响文昭决断的谋士,却是默认了文昭的如此行事。

当并州牧陈宫,以及正在家中守丧的陈群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全都星夜兼程赶回蒲坂,想要劝谏文昭。

然而文昭与他们暗中交谈了一阵之后,两人却再也没有劝谏文昭。至于陈群,却被文昭趁机留在了蒲坂,再次让他统筹关中一应政务。

突如其来的大征兵,却在百姓之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好在文昭早有准备,在百姓们恐慌尚未蔓延之前,就已经安抚住了众人的情绪。

这些年来,经过文昭坚持不懈的宣传,其实百姓们对于当兵之事并不太过抵触。

相反,由于关中士卒待遇很好,若是能够立下战功,还可以得到大量奖赏。故此有许多人,也希望能够参军杀敌立功。

当然,这些人大多都只是一些贫穷家的百姓。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不愿自家男人前去当兵。

可是无论在那个朝代,百姓们都有义务服兵役。如今正值战乱时期,其余诸侯境内的兵役也非常繁重。

面对官府的强制征召,纵然有些人不太愿意,也丝毫没有办法。

至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想要逃避兵役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钱财、粮草抵兵役。这笔费用不多也不少,像那些中等偏上的家庭,缴纳绝大多数家产,都可以抵消兵役。

而且以钱财、粮草抵消兵役,是文昭亲自颁布的法令,具有法律效益。这个抵消兵役的时间,将会持续五年之久。

也就是说,只要缴纳了一定数额的钱财、粮草,五年之内就不需要担忧服兵役的事情了。

有不少不愿服兵役的人,虽然心疼家中的钱粮。但是为了逃避兵役,也只好拿出不少钱财买个平安。

而且在他们看来,五年不服兵役在家中耕种所赚取得钱粮,完全抵得上那些花费。这样一来,关中居然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了极其庞大的物资。

大将军府内,陈宫脸色有些复杂,他叹息着说道:“文昭,这样做必定会使得百姓们,不会像以前那样拥戴你了。”

“只是为了争取几年时间就如此行事,值得么?”

陈旭闻言,正翻看书页的右手一顿,沉声说道:“叔父的担忧我何尝不知,然而人生之中,又能有几个五年?”

“这样肆无忌惮的大征兵,这样毫无顾忌的从百姓手中搜刮钱财,虽然可能使得他们心中产生怨气。”

“然而,只要这件事成了以后,他们就会明白我今日的所作所为。”

(跟大家说个事,手机下载最新版本的QQ阅读,签到会送书券。有些实在没办法充钱的书友,也可以用签到的书券,支持一下本书的订阅。)

第五百四十四章火攻袭营

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战乱时期十人抽一丁,这种兵役其实也算不上十分苛刻,其余诸侯兵役也不见得有多轻。

关中大规模的征兵,以及司马懿、典满的秘密消失。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阵非比寻常的气氛。

陈群的到来,更是使得文昭如虎添翼。

文昭将关中乱糟糟的内政,全都交给了陈群以后。就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刘备与袁绍的战事之上。

大局已经布下,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却也并不是文昭所能够掌控的。

若是这次的谋划能够成功,至少可以为文昭统一天下,减少五年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他有那个实力,能够击败所有诸侯。

与此同时,豫州的战事却进入了僵持阶段。

刘备用计将袁军调往西门,他自己却趁着夜色,领兵攻打陈留东边年久失修的城墙。却不想,反而中了袁军埋伏,自己中间昏迷。

当高干得知刘备昏迷的消息以后,心中大喜过望。他当即就要领兵杀出城去,趁着刘军群龙无首之际,击溃刘备军队。

好在高柔仍旧头脑清醒,制止住了高干的鲁莽举动。

高柔说道:“刘备虽然吃了两场败仗,却并没有元气大伤。纵然他现在中箭昏迷,刘军营寨之内亦是防守森严。”

“更兼那关羽、张飞乃是万人敌,若是我等贸然出城与其交战,反而可能会遭逢败绩。”

那天晚上刘备中了高干的计策,高干一箭射中刘备,正要趁此良机将其生擒。却不想关羽勇猛异常,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上下翻飞,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甚至就连高干,也差点被关羽斩于马下。而后关羽护着刘备,左冲右突无人可挡,他带着刘备出了城墙以后,才现还有一百来个军士陷在里面。

那些军士被袁军包围,突围不得,纷纷大呼:“关将军救命!”

刘备当是尚未昏迷,关羽就让人护着他先赶回营寨。关羽自己却单枪匹马,冲入那段缺口的城墙之内,杀透袁军的包围圈,将那些被困的刘军士卒救了出来。

关羽带着一百多杀出重围的刘军士卒,站在城墙缺口外面,立马横刀,数千袁军却无一人胆敢上前。

那一战之后,高干才得知眼前这个长须红脸大汉,他的勇武绝对不在张飞之下。故此听到族弟高柔的话以后,高干当即熄了出城与刘军交战的心思。

这一日,忽有左右前来禀报高干,说道:“刘军因为主帅昏迷,关羽、张飞又迟迟不肯撤兵。再加上如今天气酷热,使得刘军士卒怨声载道。”

“无奈之下,关羽、张飞不得不重新安营扎寨,将营寨立在了西北方向的树林之中,好抵挡火热的太阳。”

高干闻言却是大喜过望,说道:“关羽、张飞徒有匹夫之勇,却不懂行军打仗。刘备昏迷以后,他们就进退失据,居然将营寨安扎在树林之中。”

“眼看冀州袁军已经快要到来,此合该我在援军到来之前,立下破刘之功啊。”

随后,高干就找来了帐下文武,说道:“刘备军因为抱怨天气太过炎热,关羽、张飞被迫将营寨立于树林之中。若是我等以火攻之,必能一战生擒刘备。”

汪昭、岑璧闻言,当即十分振奋,纷纷向高干请战。

高柔却是说道:“刘军忽然转移营寨,恐怕此事多有蹊跷啊。”

高干满不在乎的说道:“刘备昏迷,刘军再无主事之人。关羽、张飞虽勇,终究只是一介莽夫,哪里懂什么行军打仗?”

高柔心中仍旧有些犹疑,再次劝道:“冀州援兵不日即将到达陈留,那个时候再出兵攻打刘备,岂不更加稳妥?”

高干却是摇头道:“若是再等几日,刘备忽然醒来却该如何是好?更何况与冀州袁军一同攻破刘备,功劳也会被他们分出一半。”

“假如关羽、张飞见冀州援军至,不敢再度交战,反而领兵撤退却该如何是好?”

“此事我意已决,柔弟休要再劝!”

若高干只是安稳的守在城中,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个守城有功的功绩。相反,若是能够在援军到来以前大破刘军,那可就是破敌有功了。

‘守城有功’与‘破敌有功’,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其中含义却是相差甚远。

连续几次识破刘备的计谋,已经让高干有些忘乎所以,他对于城外的数万刘军,也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

主将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