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在太行山中,经历过程昱、田丰指点的王延,现在究竟有多大能量,恐怕就连文昭都不得而知。
王延再次落下一颗白子以后,高顺只得无奈地丢掉手中棋子,苦笑说道:“我又输了。”
高顺这个一手组建陷阵营的名将,这个不苟言笑的将领,此时尴尬的样子,倒也极其罕见。
这些年虽然高顺立下的战功,要远远超过王延,然而在王延面前,他却不敢有丝毫倨傲。
高顺如此,不仅是因为他为人本就内敛;还因为,他深知王延乃是陈旭的心腹爱将,是最早跟随陈旭之人。
对于这个资历甚老,并且在黄巾旧部中威望极高之人,高顺对他根本不敢有丝毫怠慢。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高顺说道:“君阁啊,咱们不下棋了,还是讨论一下该如何抵御袁绍大军吧。”
说到这里,高顺脸色有些严肃的道:“这段时间,我等四处出击,将田地间的庄稼要么收割完毕,要么焚毁一空。”
“魏郡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受难,对我等恨之入骨。主公一向以恩义著称于四海,我等今日行事,岂不会有损主公名誉?”
王延缓缓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兵法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善用兵者,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矣!”
王延所说,是《孙子兵法》里面的内容。大意乃是:两国交战,明智的将领要想办法在敌方获取粮草。
消耗敌国一钟粮食,就相当于为本国节省了二十钟粮食。消耗敌国一石草料,就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草料。
善于用兵的将领,粮食要从敌人那里得到补充,这样己方军队,才能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说到这里,王延紧紧盯着高顺的眼睛,道:“主公的仁慈,只属于他治下的百姓,对于敌国百姓仁慈,就是对于主公治下百姓的残忍。”
“若此次不能不择手段削弱袁本初,待他日后向并州发动进攻,主公治下又会有多少百姓遭受牵连,多少士卒战死沙场?”
“今日我等抢夺了袁绍治下百姓的粮食,将那些带不走的粮草焚毁殆尽,造成了许多流民,甚至会带来饥荒。”
“那么袁本初想要安顿好这些百姓,势必会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若是他对此不管不问,必定失去民心,我等还可以趁势招收流民,充实并州人口。”
王延的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意。
话毕,他看着棋盘喃喃自语:“散落的棋子,躺在沟壑纵横的棋盘上,正如乱世中的命运,不知何去何从。”
右手轻轻划过棋盘,这个本来已经快要分出胜负的棋局,顿时变得凌乱不堪。
“乱世中的百姓,甚至连这些棋子都不如。有时候看似大不仁的举动,换个角度来思考,反而觉得乃是大仁大义。”
高顺闻言,微微眯起了眼睛,心中若有所思。
乱世之中,只有成王败寇,没有对错。
战争也从来不讲究什么仁义,都是不择手段的获取胜利。
关中兵现在抢夺魏郡百姓,田地里面成熟的粮草,并且将距离太远、不好收割的庄稼焚毁一空。
他们如此行事,不是为了针对魏郡的百姓,而是想要削弱袁绍势力。
也许站在魏郡百姓的角度上,关中兵如此举动,无异于强盗、贼匪;可是对于关中军而言,如此却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将战果扩展到最大。
王延缓缓走到门口,看着无比冷清的城中街道,忍不住叹息:“战争,才刚刚开始。”
高顺则是看着秋日的余晖,沉默不语。
(睡觉去了,连续几天都是12点左右睡着,没有再拖到三四点,生物钟已经调整了许多。再过几天,应该就能跟正常人一样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张合
与此同时,赵云率领五千匈奴骑兵,以及一万关中兵在冀州赵国纵横肆虐。
他心中虽然有些不忍,却也坚决执行了文昭的命令,掠夺人口,收割、焚毁庄稼。一时间,整个赵国烽烟四起。
面对强大的关中兵,以及赵云无与伦比威名,赵国国相根本不敢率领郡国兵出战,只是下令治下县城紧守不出。
赵云也根本没有想过强攻城池,除了一开始,出其不意打破几座城池之外,他再也没有攻打过一座城池。
只是整个赵国的百姓,几乎已经被赵云掳掠一空,大批赵国百姓在关中兵的威胁下,被强行往并州太原郡迁徙。
眼看赵国已经快要被掠夺一空,赵云却再次领军奔袭常山国,也就是赵云的故乡。
常山国与赵国的遭遇极其相似,只不过真定县城,赵云却没有带人前去骚扰破坏。至于其他郡县,也都是狼烟四起。
虽然如此,可是关中兵极少杀人。哪怕有些百姓十分强硬,不愿迁徙往关中,赵云也没有下令杀人。
张辽领兵攻打幽州代郡,本来也是势不可挡,却没想到后来张郃召集涿郡、上谷郡、广阳郡三郡人马,在代郡以东的当城,死死拦截住了张辽。
甚至于,有好几次张郃还主动出击,杀了关中兵一个措手不及。
张辽对张郃,这两人都是历史上,并称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人,两人交锋可以算得上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张辽占据了兵马精良的优势,张郃却占据了本土作战,有城可守的优势,两人之间杀得难分难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文昭在秋收刚刚开始,暗自下令王延、赵云、张辽攻打袁绍的时候,就已经率军星夜兼程往关中赶去。
只不过他带领的十万关中精锐,却被留在了汉中。
文昭任命徐晃为汉中太守,阎圃为郡丞,董昭为长史,令此三人守汉中。他自己却带着张鲁及其家眷,以及一部分精锐人马,星夜从子午道赶回关中。
这个时候,既然已经与袁绍彻底撕破了脸皮,文昭自然不用待在汉中,继续迷惑袁本初了。
马不停蹄抵达蒲坂,安置好了张鲁以及汉中降将之后,文昭又召见了降将马腾,上表封马腾为卫尉,就迫不及待开始查看冀州战报。
程昱、陈群、田丰坐镇蒲坂,早已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田丰向文昭汇报:“主公,王延、高顺两位将军,死死守住武安城,袁本初回师之后,屡次强攻却都无功而返。”
“赵云将军纵横赵国、常山国,焚毁田地,掠夺粮食、人口无数。据粗略估算,赵云将军强行掠夺的人口,居然有八十万之众。”
陈旭闻言,忍不住失声叫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口?”
田丰道:“冀州本来就是富庶之地,人口众多。袁本初在此地经营数年,使得整个冀州变得更加繁荣。”
“子龙强行迁徙两郡人口,有这么多人亦是情理之中。”
陈旭再次问道:“难道子龙在掠夺人口的时候,这两个郡国的国相,没有出兵骚扰么?”
在文昭看来,赵云能够在短短时间之内,纵横两个郡国,简直令人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在此期间,只要赵国以及常山国的国相,能够派遣郡国兵骚扰一下,并且将百姓转移到城中,赵云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战果。
田丰微微一笑,道:“由于子龙将军威名在外,威震冀州。再加上关中兵曾经化妆成百姓,赚开过几座城池。”
“故此,这两个郡国国相,惧怕子龙故技重施,将士卒混在百姓中进城,居然下令各个县城紧闭城门,不得接纳百姓。”
陈旭听到这里,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两个郡国的国相,居然会如此奇葩。
田丰亦是苦笑两声,道:“我也没有想过,居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国相荒谬的举动,子龙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其实,这件事情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细细想来,却也不难理解这两个国相的心思。
赵云乃是冀州常山真定人氏,师从枪神童渊,名声在外。他投奔文昭以后,更是屡立战功,名震天下。
常山乃是赵云故乡,赵国亦是与常山国相邻,他们对于本地人的英雄事迹,自然是更加了解。越是了解,赵云在这两地官吏、百姓心中,就显得越加神话。
征服匈奴,北击鲜卑,远赴塞外,纵横大漠,以及他麾下的骑兵屡立奇功,这些事迹都好似传奇一般,令人仰望。
赵云本人的威名,再加上两个郡国国相,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这才会有此举动。
想通了里面的关键,陈旭再次问道:“文远出兵幽州,战果如何?”
田丰迟疑了一下,说道:“文远将军出兵代郡,却是遭遇到了河北名将张郃,两人战得难分难舍,互有胜负。”
陈旭揉了揉眉头,喃喃自语:“张郃。”
要说袁绍麾下,只有两人令陈旭十分忌惮,一人乃是沮授,另一人就是张郃。沮授之才不必多说,张郃却是一个,才能完全不在张辽之下的名将。
历史上的张郃,战功显赫,当初官渡之战张郃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曹操将张郃遇韩信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他对于张郃的重视。
至于张郃其人,不止是一员武将,更是一位儒将。他虽然乃是领兵大将,却喜好读书,并且愿意与儒士交往。
事实上,张郃投降曹操,却很少有独自领军的机会。曹操去世以后,张郃却先后得到了曹丕、曹叡的器重,数次大破蜀军。
三国鼎立之时,整个蜀国都对张郃十分忌惮,刘备、诸葛亮亦是如此。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绞尽脑汁,想要除去张郃,好断魏国一臂。
不仅是诸葛亮,司马懿心怀不轨,亦是十分忌惮张郃,想要置其于死地。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再次被司马懿、张郃击退。那个时候,诸葛亮就在退兵的时候设下计谋,想要杀死张郃。
当时司马懿见诸葛亮撤兵,就让张郃领兵追击,张郃却是说道:“诸葛亮极善用兵,虽然一时撤退,也会沿途布防。”
“且附近一带山势林立,地形复杂,一味追击,必有凶险。”
然而司马懿毕竟乃是主将,张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