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这些,文昭对于张既的感官更好,心中越加渴望能够见到此人。

而后,他忽然再次问道:“官府不是颁布了‘禁止放豕’的法令么,你们又怎敢在这里放豕?”

那人心中一慌,急忙说道:“这都是明廷的要求,明廷说过,‘禁止放豕’只是为了防备它们会糟蹋庄稼,可是圈一片地放养,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而且豕的价格非常高,我们如果在休耕的田地上养豕,不仅可以因此带来一大笔收入。它们排下的粪便,也能够使田地变得更加肥沃。”

“待到来年春耕之时,将粮食种在地里,收获也会变得更多。”

陈旭闻言不由感到目瞪口呆,在心中暗暗想到:“这难道就是三国版的生态循环,食物链运用?”

文昭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学过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在池塘边种上桑树养蚕,蚕吃剩的桑叶和排出的粪便可以喂鱼,鱼塘里面的淤泥又能够施用在桑树根部,使桑树长得更加繁茂。

张既在休耕土地上养猪,也是相同的道理。

田地休耕本来就不会出产庄稼,反而会长出来许多杂草。

若是让猪在休耕的荒地上吃草,不仅能够养猪,他们排出来的粪便,还可以让田地变得更加肥沃。

如此一来,休耕的田地也有了价值,又可以为猪找到一个放养的位置,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心中感叹了一阵,文昭忽然看到这片荒地之中,只有猪,却没有牛羊。

他当即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在这里放养耕牛、羊呢?”

那人见文昭虽然一脸威严之色,说话却十分客气,当即也并不是那么害怕了。

他抬起头来偷偷打量了文昭几眼,这才答道:“耕牛对于草料比较挑剔,那些从粪便上面长出来的草,它们都不会吃。”

“羊却非常好放养,只要管得严格,它们就不会糟蹋庄稼。故此,还是将这些有限的荒地,用来放豕较好。”

陈旭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谢过了牧童之后,文昭当即领着典韦往县城之内赶去,路上他对典韦说道:“兄长现在可知晓,张德容的用意了?”

典韦本来亦是出身贫寒,也听闻过休耕的事情,只不过一般百姓家中田地太少,根本没有人舍得将田地荒芜。

现在听说里面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他这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听见文昭的话以后,典韦当即说道:“非常人自然有非常之举,看来张德容能够连续四年,政绩被评为三辅第一,也有他的道理啊。”

陈旭微微颔首,当即搜肠刮肚,想要翻出有关张既的记忆。思来想去,他才有了那么一丝印象。

“前世玩《三国志》游戏的时候,貌似的确有张既这个人,而且内政、统帅都挺高的。只不过我一直喜欢用关羽这样的神将,故此对于张既此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想到这里,文昭忍不住有些懊恼。

早知道有今日的话,他当初一定会多多查询关于张既的事迹。

甩了甩脑袋,文昭不再去想其他,只是加快了战马的速度,往城中赶去。

他们刚刚进入新丰县城,就看到一大群百姓往前面涌动,文昭不由心中大奇,下马拉住一人说道:“你们这是去干嘛?”

那人看到文昭的装扮,当即心中一凛,只得老实答道:“明廷又在审案了,我们这是去围观呢。”

第六百零八章盗窃案

放那个路人离开,文昭有些愕然的自言自语:“县令断案,既然能够吸引这么多百姓观看?”

典韦当即瓮声瓮气的说道:“主公此次前来,不正是为了考察此人才能么,何不趁此良机,前去刁难他一番。”

“俺倒要看看,此人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徒有虚名。”

文昭亦是心中一动,就找了一个落脚的位置,将身上的铠甲脱了下来,穿着一身便装。典韦等人亦是有样学样,都是一身便装打扮往县衙赶去。

此时进入了县城之内,倒不用太过担忧文昭的安危。毕竟县中还有一些兵卒,若是遇到事情只需大喊一声,就会有人前来相助。

故此,对于文昭脱掉外面铠甲,只悬挂佩剑之事,典韦倒也没有阻拦。只是他自己的两双铁戟,却被带在了身上。

文昭等人来到县衙,发现已经有人,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只见堂下跪了一老一少两人。

县衙之上,一个文士端坐首位,拿着手中的文书仔细阅读,并没有说话。堂下围观的百姓,亦是禀住了呼吸,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过了许久,张既才抬起了头,对着跪在地上的两人喝到:“张家丢失了一千二百钱,可是在你们家中寻到,你二人合谋盗窃张家财物,可有此事?”

新丰县城治安一向非常好,盗窃案发生的也非常之少。故此当人们得知,这二人犯了盗窃罪以后,全都议论纷纷。

那个年轻人听见张既的话,就要开口说话,却不想老汉率先说道:“这些财物都是我盗窃的,与我家孩儿并无丝毫干系。”

青年脸色涨得通红,轻声唤道:“阿翁……”

“闭嘴!”

那个年长的犯人,好似知道儿子要说什么,当即厉喝一声,吓得青年不敢再说话。

张既看到堂下的一幕,眼睛微微一眯,再次问道:“你二人都知道财物藏在哪里,如何不是你们合伙盗窃?”

老汉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悲泣着说道:“钱财真是老汉我本人偷的,只不过后来被小儿发现了,此事跟小儿完全没有关系啊。”

张既闻言也不答话,只是将目光在青年身上停留半晌,这才问道:“可是如此?”

青年一脸迟疑,却只是不答话,那个老汉当即急了,厉声喝道:“明廷问话,你怎敢不据实以告?”

青年张了张嘴巴,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张既没有再逼迫青年,反而拿出来了一卷文书,缓缓说道:“李老汉一生勤恳本分,从来不会作违法乱纪之事。”

“今年年初,李老汉之妻病重,李氏父子散尽家财,都未能将其医治好。后来,张家的财物就丢失了。”

说到这里,张既也没有理会两人的表情,再次自言自语的道:“李老汉之子李文,乃至孝之人,见其阿母病重而无钱财医治,先向人四处借贷。”

“不料钱财仍旧不够,李文遂心生恶念,将张家财物盗取,藏在家中。”

李老汉闻言大惊,急忙说道:“此事真是老汉我所为,与小儿没有一丝关系。”

张既制止了老汉的话,道:“先让我把话说完。”

李老汉看着张既严厉的眼神,遂不敢再言。

张既却是继续说道:“后来东窗事发,李老汉为了李文的前途着想,就将罪行全都揽在自己身上。”

“因为李老汉知道,亲亲相首匿并不犯罪,到时候只需要推说,自己盗窃财物被李文发现,却没有被首告,李文即可免罪。”

“李老汉如果一口咬定钱财是自己盗窃的,本官亦是没有办法给李文定罪。”

亲亲相首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亲亲相隐。

虽然法律规定,得知别人犯罪而不首告者,以犯罪论处。然而法不外乎人情,出于人性的考虑,也有些许例外。

相互关心相爱的人,尤其是父母血亲,即便他们有了过失,也不忍苛责追究,兴师问罪,而动了包庇回护的恻隐之心,这样才正常。

哪怕秦国时期律法苛刻,若是子告父,官府也不会受理此事。

到了汉代,‘亲亲相隐’进而形成了刑律的一项原则:即,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并不不论罪。

相反,假如自己家人犯了盗窃罪,你反而去官府首告,不仅他的家人会被治罪,就连他本人也会被判刑。

这种思想其实自古就有,《论语·子路》中有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当然,并非所有的罪行,都是适合‘亲亲相隐’。

就比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或者是某些亲属之间,互相侵害的罪行,都不在此列。

哪怕如今关中使用了新法,这条原则仍旧没有改变。

张既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了李文身旁,亲自为他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

继而他柔声说道:“我知道,这件事情是你做的。只要你也绝口否认,我也不能给你判刑。”

“然而,汝父愿意为你背负盗贼的骂名,你既然乃至孝之人,甘愿为救母亲犯罪,又怎么忍心看到自己老父因罪发配?”

说到这里,张既幽幽一叹,道:“我只问一遍,张家的钱财到底是谁偷的?你的答案就是这个案件的最终宣判!”

话毕,张既直接站在一旁,紧紧盯住李文。

李老汉生怕自己儿子承认,大声喊道:“是我做的,是我做的,你不能承认。”

然而,李文却是忽然向李老汉磕了几个响头,涕泪纵横的说道:“阿翁美意,孩儿又岂会不知?”

“可是若让阿翁替我顶罪,我就真的禽兽不如了。”

话毕,他抬起了自己的胸膛,对着张继说道:“张家财物,正是我所盗窃,与家父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望明廷能够还家父一个清白。”

“至于我的罪行,但凭明廷宣判!”

李老汉听见李文的话,脸色当即变得煞白,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张既此时却是脸怀笑意,说道:“汝之罪行,吾自然会秉公宣判。按照律法,盗窃者除了交还赃物以外,还应当罚与赃物相同价值的财物。”

“若是交不起罚款,就要发配服徭役以顶罪。”

第六百零九章刁难

李老汉现在家徒四壁,根本拿不出钱财抵消罚款,最后李文只能被宣判了流放服徭役。

哪怕李老汉在公堂之上,声嘶力竭的大声呐喊,说钱财是自己偷的,张既亦是根本毫不理会。

典韦见状,却是佩服的说道:“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张德容居然能够揪出真正的盗窃犯,并且给他定罪,真乃非常人也。”

依照典韦的思想,既然李老汉已经承认钱财是他偷的,赃物又已经找到,这个案子也就相当于完结了。

却不想,张既仍旧耗费大量口水,让李文亲口认罪。这就不由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