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大将军能还孔师一个公道,我等甘愿领罪!”

第六百六十一章诬陷

文昭望着众人激愤的脸庞,感受着他们身上充满青春的活力,忽然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他想起了五四青年运动,想起了无数热血青年在街上打着横幅游走,为了这个孱弱的国家,而奔波忙碌的情形。

他甚至还想到,不少学生遭遇军阀镇压,横尸街道的场景。

这一刻,陈旭鼻子忽然有些发酸,他喜欢、羡慕这些充满活力、有理想、有朝气、不畏强暴的热血青年。

可是他也知道,乱世之中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

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内心深处异样的情绪,文昭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缓缓扫视着在场的太学生。

过了良久,待太学生们全都安静下来以后,他才沉声喝道:“我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你们有理想、有抱负、没有被这个社会所污染,心中充满了正义感。”

“在你们眼中,孔融乃一代大儒,名声著于四海,深受士林敬重。”

说到这里,文昭忽然停顿了下来,而后猛然拔高了声音,厉声喝道:“然而,我陈旭出身于微末,不却懂什么大道理。”

“我只知道,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老无所依,幼无所养,甚至易子相食!”

“也许你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出身豪门大族,无法感受到这种残酷的景象。可是你,你,你,还有你……”

“甚至于你们这种,许许多多出身于贫寒之人,难道还不知道这些么?”

那些被陈旭点中的太学生,都是寒门中的佼佼者,故此才能考上太学传统经学分院。文昭对于他们的家世背景,也都略有了解。

无论在哪个年代,父母都是望子成龙。

这些寒门士子,他们家中生活其实非常艰难,这些人能够走到今日,父母与自己本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有些人曾经在寒冷的冬天,衣不蔽体躲在私塾外面旁听;有些人家中的父母,宁愿忍饥挨饿,也要请先生为自家孩子教书。

这些人能够走到今天,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他们虽然相比起真正穷苦大众,要幸运很多,却也见惯了人间疾苦。

当然,这些年来陈旭致力于改革政治,发展民生,已经使得关中百姓,生活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了。

可是这些人,听到文昭提起的那些情景,也不由想起了以前艰苦卓绝的生活,脸色不由微微发白。

不仅是那些穷苦学员,许多出身士族,见识过百姓疾苦的士子,也都脸色微变。

文昭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厉声喝道:“再说一遍,我读过的书不多,也不懂什么大道理。虽然我敬佩大儒们的学识、风骨,却不稀罕他们的名声。”

“因为我知道,诸侯作乱之时,大儒风骨不能使得天下太平;饥荒遍地之时,大儒学识不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陛下遭劫之时,大儒们气节不能感化叛逆。”

说到这里,陈旭猛然拔出了腰中的佩剑,遥指天空。

“诸侯作乱,我以手中兵甲,军中劲卒平定四方;饥荒遍地,我任命官吏、发展生产,分配、节约粮食,与大家一同度过饥荒;陛下遭劫,我用麾下大将,怒斩贼人之首。”

“今日,你们却为了一介腐儒,围堵大将军府,想要让我诛杀麾下有功将领,何其谬也!”

陈旭的一番话,使得太学生骚动了起来。

有些人羞愧的低下了脑袋,有的人却是梗着脖子,一脸不服。

再次扫视了那些人一眼,文昭厉声喝道:“你们父母呕心沥血,节衣省食送你们来此地学习。”

“不是为了让你们聚众闹事,而是想让你们真正能够学到东西,能够在光宗耀祖的同时,为天下穷苦百姓谋福利!”

“莫说孔融不是典满所杀,就算真是如此,朝中大事何时轮得到你们在这里评头论足?”

面对文昭的如此质问,太学生居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文昭忽然再次喝道:“仲德何在,速速将孔融之死罪公诸于世!”

陈旭的这一句话,可谓是石破天惊。

不少人太学生惊怒交加着喊道:“少卿为人公正清廉,如何会犯下死罪?”

程昱却是没有理会太学生们的吼叫,大声喝道:“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宁,招合徒众,此一罪也。”

“融曾言‘我大圣之后也,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如此言论,当真是包藏祸心,欲图不轨,此二罪也。”

卯金刀乃是典故名,指刘姓,孔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乃大圣人孔子后裔,能够拥有天下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

“融身为九列,却不遵朝仪,常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言论放荡,诽谤朝廷,诬陷朝中重臣,此三罪也。”

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这就是程昱给孔融制定的三条重罪。

继而,程昱又厉声高呼:“融有此三罪,死不足惜。其人于太和殿中畏罪自杀,又与典满将军何干?”

“纵融苟活至今,亦当杀其身,灭其族,以儆效尤。”

说到这里,程昱阴测测扫视了众多太学生一眼,喝道:“尔等现在散去,围堵大将军府之罪既往不咎。再敢于此闹事者,以孔融同党论处,格杀勿论!”

程昱一番话,使不少学员被气得瑟瑟发抖,纷纷怒声喝道:“大将军虽然有功于天下,却也不能纵容属下如此诬陷少卿。”

“少卿名声著于四海,诬陷贤良,必失人心!”

“诬陷贤良,必失人心!”

程昱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把三条罪状扣在了孔融身上,不管典满是逼死了孔融,还是真杀了他,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陈旭已经代表朝廷,将孔融定为了该杀之人。

如果这三条罪名坐实,不但孔融一生清名会毁于一旦,恐怕连他家人也会遭受诛连。

故此,太学生们反应才会如此激烈,居然开始将矛头指向了陈旭本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若非陈旭授意,程昱绝对没有胆量如此行事。

第六百六十二章以死相谏

虽然有不少学员激愤难当,然而更多人却是目瞪口呆,心中凛然。

太学几个分院之中,只有传统经学分院门槛最高,能够考进去的学员,没有一个是傻瓜。

通过程昱历数孔融罪状的表现,他们已经明白陈旭这是铁了心要保住典满,为此甚至不惜诬陷孔融,得罪许多大儒、名士。

如此一来,他们所谓的请愿,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在一个纵横沙场十几年的枭雄面前,如果妄图以这种方式逼他改变心意,绝对不现实。

一时间,大将军府外面有许多学员,显得有些进退维谷。

若继续待在此地闹事,非但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会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假如现在退去,却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恐怕会惹人嘲笑。

学员们固然有气节,有热血,却更有脑子。

除了那些真心敬佩孔融之人,其他学员心中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丝退意。

正如文昭前面所言,父母将他们送到这里学习,不是为了让他们闹事,而是想要他们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并且更好地进入关中权利核≥≥≥≥,m。□。co∧m心。

若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纵然帮助孔融伸冤也没有什么,可是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的时候,再如何挣扎也都已经成了枉然。

自古以来,能伸张正义者固然不少,可是能够为了正义而不惜性命的人,却也并不很多。

最重要的是,在门口许多学员心中,他们并非真正想要为难文昭,其实很多人甚至十分拥戴陈旭这个当朝大将军。

毕竟,关中能够发展到今日之局面,几乎全是陈旭的功劳。

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文昭强硬之态度,看到了陈旭的决心,若是继续逼迫,只能与陈旭闹翻。

故此,许多人都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后面到底该怎么办是好。

至于那些仍在继续叫嚣的学员,要么与孔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仗着自己后台过人,无所畏惧。

还有些人,完全是意图不轨,甚至于被他人所利用都不知晓。

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文昭脸上才微微露出了笑容,现在这个情况正是他要的效果。

诬陷孔融,虽然会激怒一部分大臣,甚至让文昭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变得非常不好。可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利益,却也非常巨大。

首先,文昭无疑是表明了自己强硬态度,颇有杀鸡儆猴的意味。

试想一下,连孔融这个圣人后代,名扬天下的大儒,文昭都能够毫无顾忌的诬陷、定罪,更何况是其他人?

文昭的所作所为,对于那种忠于汉室,却顾惜自己性命的人,就会成为一种无形震慑。

以后如果还有人想要闹事,就会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种结果。

朝中大臣固然有一些忠于汉室,可如果这些人能够为了汉室去死,文昭却不相信,纵然真有几个人,也绝对不会太多。

这样的话,文昭日后再专权朝堂,遇到的阻力必会大大降低。

至于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文昭并非十分在意,因为他出身不好,也就注定了会很难得到当世大儒的认同。

文昭之所以能够走到今日,手下还有不少士人为之效命,凭借的不是名声,而是实力。

如果他的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哪怕有些士人不见得喜欢陈旭,可是为了家族利益,也会投在他麾下效命。

而且此次逼死孔融,与杨彪闹翻,也已经使得陈旭再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逆流而上。

冷冷扫视了哪些叫嚣的学员几圈,文昭待他们慢慢冷静下来以后,才反手将利剑收入鞘中。

他淡然道:“太学生就应该有太学生的样子,这件事情朝廷自会有所公断,你们还是散去吧。”

“如果你们真想早日参与朝议,为百姓们做些实事,就好好学习,争取早毕业,而后谋个一官半职。”

到这里,他眉头一挑,厉声喝道:“正如仲德所言,再敢有闹事者,以孔融同党论处!”

听着文昭软硬兼施的话,不少学员心中更是萌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