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东吴其实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早晚必被秦国所灭。

周瑜在担心,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孙氏一脉会被会被斩尽杀绝?

“嘎吱!”

就在周瑜心中惆怅的时候,贾诩却是推开了房门,轻轻走到周瑜身旁。

“公瑾为何还是看不开呢?”

周瑜看到贾诩,急忙作揖行礼道:“原来是贾尚书!”

贾诩年龄比周瑜大上一轮,而且本人更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周瑜在面对贾诩的时候,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贾诩还礼,而后说道:“吾主横扫天下之势早已形成,否则诸侯也不会联合在一起,屡次攻打关中了。”

“只不过经此一役,相信公瑾也能够看出来,诸侯再也休想掣肘吾主。”

说到这里,贾诩忽然向着周瑜问道:“我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公瑾可愿为我解惑?”

周瑜道:“贾尚书但问无妨。”

贾诩死死盯住周瑜的双眼,道:“公瑾到底忠于孙伯符、忠于孙氏,还是忠于孙权?”

周瑜沉默许久,才说道:“忠于伯符兄长,忠于孙氏。”

贾诩脸上浮现出了笑意,道:“既然如此,公瑾何不辅佐吾主?”

周瑜眉头微皱,道:“贾尚书此言,瑜却是有些不太明白。”

贾诩笑着说道:“既然秦王横扫天下势不可抵挡,孙氏早晚都会成为阶下之囚,那个时候孙氏一脉能否保全,尚未可知也。”

“若是公瑾降了秦王,并且以此为条件,让主公保证护得孙氏一脉不灭,而后又有公瑾在朝中照应,岂不正是忠于孙氏?”

周瑜听到这里,不由身体一震,却是闭口不语。

贾诩却是继续说道:“只要公瑾投奔关中,凭借公瑾对于东吴诸将的熟悉,率领关中军击破吴军易如反掌。”

“如此一来,主公又何必再费尽心机,将孙权毒杀孙伯符之事告知天下?那么,孙伯符以及孙氏的名声,也能够得以保全。”

贾诩看了看周瑜越来越苍白的脸色,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继续说道:“而且公瑾还可以此事为条件,从孙权那里换回自己家眷,何乐而不为?”

贾诩不愧老谋深算,孙权现在最害怕的事情,恐怕就是自己毒杀孙策的事情曝光。

如果周瑜以此为条件,告知孙权只要将自己家眷放回来,并且保证孙绍性命无虞,就不会将此事公布于众。

孙权为了守住那个惊天秘密,肯定会答应周瑜的要求,周瑜家眷以及孙绍性命也能保全,可谓是一举两得。

看着周瑜脸色越来越苍白,却始终没有说话,贾诩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公瑾还是看不穿‘名声’二字。”

周瑜闻言身体不由摇晃了几下,差点摔倒在地,却被陈旭扶住了。

贾诩虽然没有明说,周瑜却已经明白了贾诩的言下之意。

贾诩方才的谋划虽然一举数得,却有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将会把周瑜置于不忠不义之地。

周瑜现在纵然被俘,对于他的名声却也没有丝毫损毁。

假如周瑜不愿投降,宁死表明忠于孙氏的气节,也只会得到天下人的敬仰。

纵然周瑜想要投降,也大可将孙权谋害孙策的事情公之于众,如此一来,周瑜投降也就有了借口,不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

只不过周瑜真要那样行事,对于孙策以及孙氏的名声,绝对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以周瑜的为人,他绝对不会那么做,所以周瑜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一死以证气节。

可是贾诩,却将周瑜逼入了绝境。

周瑜到底是背负卖主求荣、不忠不义的名声,却默默守护孙氏一脉,守护孙策以及孙氏的名声。

还是保全自己的气节,一死以证忠义?

周瑜,陷入了迷茫之中。

永远不要小瞧古人对于名声的看重,如果周瑜真的选择了前者,那么孙策的死因就不会公布于众。

众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看到周瑜投降陈旭以后,自然会认为周瑜贪生怕死,从此以后周瑜名声尽毁。

挣扎许久,周瑜忽然苦笑几声,转头对着陈旭说道:“秦王若能答应我三件事情,则周瑜愿意投降。”

陈旭闻言大喜,急忙道:“莫说三件,即便是三十件,三百件我也答应。”

周瑜道:“第一件事,秦王不可将伯符兄长真正的死因公布于众。”

“第二件事,若是秦王日后覆灭东吴,还请能够保留孙氏一脉,并且让他们得享福贵。”

“第三件事,东吴百姓都是无辜之人,秦王真有横扫天下那一日,还望善待东吴百姓。”

听见了周瑜的三个条件,陈旭当即肃然起敬,斩钉截铁的说道:“公瑾但请放心,这三件事情,我全都答应了。”

周瑜敛容下拜,道:“瑜,拜见主公!”

第九百七十八章联军崩溃

却说孙权得知周瑜中箭被俘的消息以后,心中却是有些惴惴不安。

孙权虽然相信周瑜忠于孙氏,却也不敢保证,周瑜会不会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将事情公布天下,而后投降陈旭。

毕竟,当时孙权制定的策略,乃是在战场上利用自己隐藏的心腹,直接将周瑜杀死。

不曾想,周瑜警惕性实在太强,虽然被一射色中肩膀,终究还是没有性命之忧。

“陈文昭派遣信使过来,想要面见主公。”

就在此时,周泰走进营帐之内,对着孙权轻声说道。

可以看出,周泰这个江东虎将,现在也有些清减了,这段时间周泰一直十分自责。

周泰觉得,若不是自己给周瑜带了一封信,事情也就不会弄成这个样子,周瑜这个东吴的顶梁柱,也不会与孙权反目成仇了。

孙权心中郁闷,听见周泰的话以后当即眉头一拧,问道:“陈文昭此时派遣信使过来,所为何事?”

周泰摇头道:“末将并不知晓。”

孙权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走动了几次,最终还是说道:“带关中信使进来。”

没过多久,一个关中信使就走了进来,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将其递给了孙权。

“吾主让我将此信交给吴王,并且期待吴王的回复。”

孙权心中虽然有些惊疑不定,终究还是接过了书信,看完里面内容以后,孙权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屋内来回走了几圈,孙权忽然说道:“秦王所提条件我都答应,只不过我家侄儿却必须待在江东。”

“我只希望,秦王能够遵守承诺。”

信使带着孙权的回复离去,周泰也没有询问书信里面究竟是什么内容。

他看着孙权略带疲倦的样子,亦是缓缓退出营帐。

目送周泰离去以后,孙权才将书信拿了出来,反复将里面的内容观看几遍,而后将其烧毁。

这封书信,乃是陈旭以秦王名义写给孙权,告知孙权周瑜已经投降了关中。

只要孙权愿意将周瑜家眷,以及孙绍送到长安,陈旭就可以向孙权保证,绝对不会把孙策之死公布于众。

孙策的死,一直是孙权最担心的事情,当初他派人毒害孙策,其实也都是在隐秘中行事,陈旭根本不得而知。

只不过,后来陈旭派人再三调查,才在机缘巧合下知道了这个消息,关中也有许多细作为此殒命。

自从这件事情泄露以后,孙权其实一直心中不安,生怕有朝一日事情会败露。

可是今日,陈旭和周瑜却向孙权保证,只要交还周瑜家眷,这件事情就不会被公布于众。

孙权自然不会相信陈旭的保证,这才故意将孙绍扣了下来,乃是暗暗威胁周瑜:“若是不想孙绍殒命,就将此事烂在肚子里吧。”

当然,有了孙绍这么一层关系,孙权也不敢害了孙绍性命。

如今的孙绍,可是维系双方口头约定的重要人物,一旦孙绍意外殒命,难保周瑜不会狂性大发豁出一切。

长安城内,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回复以后,不由苦笑起来。

“孙权果真还是如此谨慎、多疑,想要将阿绍扣在江东充当人质么?”

送给孙权的那封书信之中,虽然也提到要将孙绍送到长安,只不过就连周瑜自己,对此都没有抱太大希望。

这不仅仅是人质的问题,而是孙权根本没有理由这么做。

毕竟,把周瑜家眷送到长安,只要孙权能够操纵舆论,还可以落得一个仁义的名声。

然而,若孙权真的将孙绍送到关中,先不说孙权将会失去人质,天下人又会怎么看待孙权?

恐怕那个时候,当初本来被周瑜招揽的孙策旧部,就会看出其中猫腻吧。

陈旭却是笑道:“公瑾但请放心,只要我等保守这个秘密,阿绍就不会有性之忧。”

“从今以后,公瑾就好好在关中任职吧。”

看着陈旭脸上和煦地笑容,周瑜当即跪伏在地,道:“多谢主公看重,瑜当以死相报!”

陈旭急忙将周瑜扶了起来,抚其背曰:“我不要公瑾以死相报,只愿公瑾在我百年之后,能够辅佐阿政即可。”

如今的关中,老一辈武将、谋士年龄都大了,年轻一辈虽然慢慢成长起来,可是主要谋士除了司马懿之外,没有太多人可堪重用。

而且对于司马懿,陈旭心中多少还有些忌惮,需要找一个人对其进行掣肘。

周瑜虽然已经四十出头,可是相比起陈旭等人,还是要年轻许多,只要不出现意外,至少还能活上十几年。

凭借周瑜的忠诚以及能力,必定可以在日后辅佐陈政成就一番事业。

陈旭身为陈政父亲,又一手打下了关中诺大的基业,在此时替关中的未来未雨绸缪,绝对算得上是用心良苦。

周瑜急忙说道:“主公正值壮年,何故说出如此丧气之话?”

陈旭微笑着摇了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问道:“对于眼前战局,公瑾有何看法?”

周瑜当即昂然答道:“若主公信得过我周瑜,还请让甘将军随我前往益州,好为主公打下荆州之地。”

陈旭和周瑜对视一眼,而后哈哈大笑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益州之地如今屯兵十几万之众,可是黄忠领兵回返荆州以后,和徐庶通力合作,又仗着荆州水军厉害,这才堪堪挡住陈政的进攻。

事实上,凭借益州如今的实力,想要攻入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