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国家,可以想尽任何办法!
不过,这个方法简单,却无法使用,首先,核鱼雷可不是普通鱼雷,需要莫斯科方面的同意才行,而且,上面就是美国人的船只,如果动用了核鱼雷,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这种方案,会有爆发世界大战,甚至是爆发核战争的风险,万一美国人认为核鱼雷是射向那些打捞船和勘测船的,就麻烦了。
可惜啊。看这些人的脸色,安德烈就知道这种方式是不会获得通过的,也只有他才敢想到核鱼雷,安德烈也没有说得更详细,比如核潜艇是使用那艘钛合金外壳的家伙,下潜到一千米深也没问题,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即使美国人发现了,也绝对不承认。
海底火山爆发,地震,海啸,什么都能够掩饰过去。
一劳永逸,只要一颗核鱼雷过去,海底地貌都会大变样,那架坠海的米格…25即使不当场毁灭,也会被掩盖在海底的泥沙,石块之下,永远不见天日。
“第二个办法是什么?”特列奇杨科上将问道。
“第二个办法是常规的办法。”安德烈说道:“我们可以使用两艘军舰,护卫着我们的打捞船,在相关海域进行相同的打捞作业,跟美国人比赛,就看谁先将那艘船捞上来。”
去那里打捞?听到安德烈的话,特列奇杨科上将皱着眉头说道:“那里离北海道的海岸只有一百海里,而离我们这边最近的海岸线也有三百多海里。”
“那怕什么,我们只承认十二海里的国际领海线,那里属于公共海洋。”安德烈说道。
听到安德烈的话,特列奇杨科上将不由得莞尔,还是年轻人的头脑转得更快啊。
关于领海的规定,历史上也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最初的时候,一个经典的言论就是如果在一部分海面航行的人能被在岸上的人所强迫,那么这一部分海面就是属于这一块土地的。也就是说,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取决于它的有效控制。所以在当时,一国的领海宽度应以大炮的射程为准。而当时大炮射程约一里格,即三海里,当时就公认了一国控制的沿岸海的宽度应为三海里。而随着大炮射程的不断扩大,领海向外扩大到7、11、22km。几年前,关于领海的标准,放到了国际大会上进行讨论,争执了几年,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不过一般都公认了十二海里这个数值。
而现在在冷战高峰期的时候,美国军队和苏联军队隔着日本海相望,双方都是把日本海中线默认为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的。
这个时候,安德烈提出了十二海里的说法,苏联海军也是可以正大光明地去那里进行打捞作业的。
“如果我们靠近,那会引来美国人的强烈敌视,说不定会演变成为一场冲突。”一旁的康斯坦丁中将说道。
虽然莫斯科方面的命令中反复强调绝对不能让美国人获得米格…25的秘密,但是如果为了保护米格…25不泄密而跟美国人在北海道附近冲突起来了,那也会让莫斯科不满远东军区主动挑起事端。
毕竟,莫斯科方面没有打世界大战的打算。
“我们怕,美国人也怕啊。”安德烈说道:“我们苏联现在国力鼎盛,美国人,可是刚刚从越南的泥潭中抽身出来,他们也害怕引发世界大战,所以,我们哪怕派两艘没有防空武器的军舰过去,他们也不敢击沉我们,那就意味着战争的爆发!当然,我们想要谨慎一点的话,干脆就派两艘连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都没有的护卫舰过去,一方面干扰美国人的打捞,一方面保护我们的打捞工作。同时我们这边在空中保持战机巡航,如果美国人要玩得过火,我们就陪着他们一起玩。”
听到安德烈最后说出来的话,一旁的阔日杜布不由得想要训斥,这叫什么话?主动挑衅美国人,这要是事态扩大了怎么办?这两名军区的高官是什么意思?仿佛对安德烈很重视,难道安德烈有背景?
“安德烈,你好像没有全部说出来啊?”特列奇杨科上将说道:“不用怕,你的意见是供我们参考的,如果引发了严重冲突,有我们给你顶着呢。”
“其实,我是想说,咱们打捞是假的,就是给美国人捣乱,如果美国人真的要开始打捞了,咱们的军舰,发射反潜深水火箭弹,将那架米格…25炸掉。”安德烈说道。
刚刚说用核鱼雷,现在又说要用军舰发射深水火箭弹,安德烈的这些说法,让阔日杜布更是无语,而让阔日杜布更加想不到的,是特列奇杨科上将居然拍板了:“安德烈,你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就这样行动!”
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发射反潜深弹?这是挑起战争啊!阔日杜布脸色有些发白。
“索科洛夫卡基地,准备好战机,随时为我们的军舰护航。”特列奇杨科上将说道:“这一次,要打出我们远东军区的威风来!”
第四十七章 苏联人的军舰
想要在海底现一艘沉船,都是相当不容易的,很多时候都实属侥幸。‘而现在,从海底现一架远远地比船只小的飞机,就更不容易了。
两艘测量船齐头并进,仿佛梳子一样梳理着这片海域,想要将海底的米格…25战机找出来,也许会在下一分钟就有收获,也许要等上几天,甚至一两个月。
测量船上,最忙碌的是声纳室的人员,因为这次探测的方式,是通过主动声纳向海底射声波来搜索的,他们戴着耳机,仔细地倾听着。
声纳员是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着敏锐的听力,可以通过声纳,分辨出是远处的海鱼在吐泡泡,还是一艘船的螺旋桨,而且,还要根据声音,能确定出是什么船只来。
相比忙碌的测量船,打捞船现在则是无所事事,船上的美国人,站在甲板上,晒着太阳,吹着海风,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而在他们的后面,则是两艘美舰,一艘基林级驱逐舰和一艘诺克斯级护卫舰,这两艘军舰,是在现了苏联人出动了侦察机,对打捞编队进行了侦查之后,从横须贺港口里开动过来的。
其中,基林级排水量近四千吨,是一款二战后期建造的军舰,早就老旧了,属于即将退役的型号,军舰上主力武器是火炮,连防空导弹都没有。‘
而诺克斯级护卫舰,则是六五年艘才进入现役的军舰,最后一艘同型军舰是74年入役的,属于美国的第二代反潜护卫舰,设备较为先进,反舰方面拥有一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和1门127毫米火炮。反潜方面有1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和1座双联装mk…32鱼雷射管,还搭载有1架反潜直升机。至于防空方面,也拥有海麻雀防空导弹,算是面面俱到了。虽然叫做护卫舰,排水量也已经接近四千吨,跟基林级相同。
要说落后的,也就是这艘护卫舰还使用了蒸汽轮机为动力,落后的锅炉,此时正在冒着浓烟。
此时,诺克斯级护卫舰多纳德…b…皮瑞号,正航行在编队的最后面,舰长戴维斯少校,站在舰桥里望着前方,对这次保姆任务,他多少有些不耐烦。
这里离己方海岸线仅仅一百海里,战斗机有十几分钟就能飞到,虽然苏联人进行了侦查,但是,只要他们脑子没有进水,就应该仅仅局限于侦查才对。
苏联人敢来找麻烦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苏联人要是真敢过来,那简直是…
“报告,雷达现海面上有三个回波。‘”就在这时,雷达室传来了报告:“九点钟方向,距离二十五海里。”
“别担心,肯定是渔船。”戴维斯少校说着,拿起了望远镜。
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最先进的舰载雷达,对海搜索距离也不过四十公里,虽然反舰导弹很多射程都是过一百公里的,那也是需要舰载直升机等装备进行中途引导。而后世华夏引进的现代级的音乐台对海雷达能过一百公里,不过是基于大气波导原理,距离达到了,精度却很差。
远处的海面上,先是出现了烟囱冒着的黑烟,接着是桅杆,戴维斯少校有些奇怪,不像是渔船啊?
再继续放大倍率,终于看清楚了,那是一艘打捞船啊?怎么回事?是来帮助打捞的吗?怎么没有接上上面的通知?
这艘船越来越清晰,同时,后面的船只,也出现在了视野里。
烟囱,桅杆…当看到桅杆上的旗帜的时候,戴维斯就有些疑惑了,那模样,应该是军舰啊,而且,旗帜还是红色的,方向呢,是从西面过来的。
随着对方继续靠近,终于可以看清轮廓了,戴维斯少校顿时大惊,那面旗帜,是镰刀和斧头的旗帜!是苏联人的海军舰艇!
苏联人来干什么?戴维斯少校立刻喊道:“注意,现苏联人的军舰!左满舵,前进三,准备战斗!”
谁知道苏联人来干什么!对方已经靠近到己方海岸线一百海里了!随着戴维斯少校下达战斗命令,烟囱里冒出了更加浓郁的黑烟,护卫舰在嗡嗡的声音中加了。
鱼叉导弹也开始预热,一旦现苏联人要动武,己方可以第一时间反击。
“旗语,告诉他们,这里是岛国领海,让他们撤退。”戴维斯少校按下了通话器开关,向着桅杆上的信号兵说道。
双方逐渐靠近,戴维斯少校可以目视观察到,对面过来的那两艘苏联人的军舰,是老掉牙的里加级护卫舰。这种护卫舰,排水量只有不到15oo吨,武器中没有导弹,主要是3门1oo舰炮和37和25舰炮,以及533鱼雷管和反潜火箭。
里加级是北约的名字,苏联人的型号是5o型,也就是5o年代开始制造的一款护卫舰,太平洋舰队一共装备了11艘。
苏联人派这种老掉牙的护卫舰来干什么?是想要挑衅美国的海权?苏联人没有疯了吧?
“报告,他们回复,这里是公共海域。”旗语兵通过通话器喊道。
公共海域?戴维斯少校顿时一愣,好像对方说的没错,连美国都是只同意十二海里的领海的,以这个为借口,利用美国的海军优势,随意靠近任何有敌意的国家。
“让他们离开,不要干扰我们作业。”戴维斯少校说道。
不管这些人来是什么目的,总之,既然是两艘老掉牙的军舰,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