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在老师面前,自然该是多听少言,这样总是能学到更多东西,让人受益匪浅。”郭嘉微微笑道,实际上,郭嘉是完全不太适合这样的场合。
郭嘉虽然也是跟不少名士打过交道的,但谈的不外乎就是一些政事,计策,各方走势和利益关系。可如今这里呢?一个个都是隐士,固然这些人不是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他们也谈时事,但这个非信息时代,世界上有名的大事,每个时期说穿了不过就是那么几件,通常在情报传出来不久,就已经被人谈烂了。所以,这些人如今的交流,更趋近于文学艺术,而少了一些实际上的东西。
其他场合,你说一句,郭嘉能反三句,但在如今这样的场合,估计完全是反过来的,你说三句,郭嘉都不一定能回你一句。要不然当初同样闲赋在家的蔡邕,在教导郭嘉的问题上,怎么会那么头疼呢。
郭嘉不发言,那是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啊,难道你说一句“穷则独善其身”,郭嘉还能按照心中的想法回一句“富则妻妾成群”?
在政事上的时候,郭嘉那是独特思维,但在文学上,郭嘉的思维只能算得上是无厘头。可偏偏别人不知道啊,或许在这些人眼中,郭嘉的独特思维用在文学上,那应该是如同李白那样天马行空,神来之笔的吧。
“哈哈,看来奉孝你变了许多嘛。不过也是,在外为官,就该慎言慎行,谦虚低调一点,不仅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官之道。”司马徽摸着胡子说道,已经先入为主郭嘉有出息的他,自然什么都下意识往好的方面去想了。
郭嘉听了这话,居然也不脸红,若有其事的点头说道,
“老师说的没错,官场如战场,一有不慎,那可能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关押,流放,乃至送命,那都是常有的事。所以如今学生都已经养成了尽量多听少言,多看多学的习惯。学生年纪尚轻,就位居高位,身边的同僚甚至下属都大多是我的长辈,心里总是会有些诚惶诚恐。不过学生相信,如今的这些经验,未来必然能成为学生的本钱!”
郭嘉这脸皮果真不是一般的厚啊,如果他也算得上是诚惶诚恐的话,那估计其他人每一天都在如履薄冰了!还多听少言?哪一次开会不是郭嘉的话最多啊!也亏得这里没有曹营的人,只知道郭嘉这人很狂,但话多话少确实不太清楚,要不然估计会忍不住喷他一脸盐汽水的!果然,当初曹昂总结的一点没错,郭嘉这人,任何谦虚的话,你就当他是在放屁好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62章 徐庶问曹操
“奉孝,你觉得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徐庶突然主动开口问道,毕竟徐庶并不是司马徽或者庞德公那种真正一心想当隐士的人,徐庶之所以会弃武从文,还不是抱有和鲁迅类似的志向,他是打算为整个天下尽一番力的啊!
所以,徐庶既然拒绝了刘表,认为刘表这人不行,自然想了解一下其他诸侯的情况,看看自己到底应该投奔谁,帮谁效力。就像之前徐庶等人给并不太了解详情的郭嘉评价刘表一样,大家互相交换有用的情报,这才算礼尚往来嘛,因此,徐庶也想从郭嘉口中了解一下曹操的情况。
至于袁绍,既然郭嘉都离开袁绍现在了曹操,那至少应该说明袁绍不如曹操吧。当然,袁绍这人到底如何,估计徐庶也是很想听郭嘉亲自说说看的。
“你当初离开董卓,我们所有人都能想明白原因,但之后为什么又会离开袁绍而选择曹操呢?莫非曹操这人果真如此不一般?或者是袁绍太过于名不副实了?!”徐庶补充问道。
果然,郭嘉如今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社会名流了啊,不仅是郭嘉喜欢八卦别人,如今别人反而更爱八卦郭嘉。
“曹操啊。。。。。。”郭嘉摸了摸下巴,这还真有些不好评价呢。把曹操说的过于好,徐庶跑过去看了发现反差过于大,那不仅是曹操的问题,估计徐庶也同样会怀疑郭嘉的眼光问题;可要是把曹操说的不够好呢,徐庶或许压根又会看不上曹操。显然,郭嘉如今有些希望。或者准确的说,郭嘉每见到一个名人。都在心里希望对方能够成为他的左右手,就好比郭嘉当初会直接邀请陈群一样。
又不想把人变成竞争对手。又不希望把人变成自己的敌人,有史以来最难把握的尺度,估计这能算是其中之一了吧。
“曹操这个人嘛,有句话说的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郭嘉想了想开口说道。
“所以,曹操是光脚的?”徐庶不禁说道,眉头微微皱起。或许对于袁绍来讲,曹操算得上是光脚的,但普遍来讲,这好像并不怎么恰当吧。
结果郭嘉却是摇了摇头,
“曹操怎么可能算是光脚的,他自然也是穿鞋的了。”
这话倒是引来了旁人的兴趣,既然郭嘉说曹操是穿鞋的,又说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莫不是在说曹操此人不行?那所谓的光脚的又是谁呢?难道郭嘉真的打算离开曹操。重新去投靠其他人?
虽然心中好奇,但徐庶等人并没有问出声来,因为他们知道郭嘉会好好解释一番的。果然,就听郭嘉继续说道。
“一般人在河边走路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生怕湿了鞋。如此一来,前进的速度肯定会慢了许多。不过曹操。却是那个能主动把鞋脱下来提在手上奔跑的人。固然脚底可能会被某些尖石刺破,甚至严重点的话。还可能让人倒下之后就再也跑不动,但如果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意外,只是偶尔一些小磕小碰,那曹操必定会是速度最快的那一个!”
这一刻,徐庶等人才最直观的感受到,郭嘉此人的思维习惯确实挺奇特的。或许你可能会说郭嘉一开始就是在误导别人,但在别人眼里,俗语就是俗语,是有固定的用法和习惯,但在郭嘉这里,俗语只是变成了一个故事背景,郭嘉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难道还不能算是不拘一格吗?在这个时代,太多人都是墨守成规,可没有几个真正会变通的。
见微知著,连平常随意一句话都是这样,这也能明白郭嘉那些奇思怪想是怎么来的了。这样的思维方式,简直已经被郭嘉养成习惯了呀。
“原来如此,怪不得奉孝你会去找曹操了,倒是真的挺适合你的呢。”
曹操跟郭嘉一样,也是那种懂变通,敢乱来之人。这样两个人凑在一起,看来还真的是要干大事的呢!
“不过。。。。。。”司马徽微微皱了皱眉,开口道,“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创新那固然不错,但要是太过了的话,小心过犹不及啊。”
显然,在这个时候,司马徽就有些预见,或者说只是担心,毕竟不拘于形,敢做大事的人,稍有不慎,那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啊!像袁绍那样的,或许会成为下一个何进,但如曹操这样的,可能就是下一个董卓了。皇帝什么的,想换就换,说换就换,甚至还可能犹有过之!
听了司马徽的话,徐庶等人也顿时反应了过来,神情立刻从刚才略微的兴奋转变成严肃,看向郭嘉,认真的问道,
“奉孝,曹操此人,应该很有原则性吧?!”
这些接受正统教育的人,显然一个个都是心系汉室的。或许对某些士人而言,家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但对这些隐士来讲,没有利益的左右,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很顾名节的!如果投靠敌人没有任何好处,有几个人会主动去当卖国贼的?
“这是当然!你们觉得那个会舍身去刺杀董卓的人,那个首倡义兵掀起正义之师的人,那个在其他诸侯勾心斗角的时候,自己不顾性命去追击董卓,营救献帝的人,会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吗?!”郭嘉顿时回道,或许有故意帮曹操说话的嫌疑,但这些事并不是郭嘉编排出来的,至少在这个前期,曹操绝对是所有诸侯中为汉室鞠躬尽瘁的人吧。
听了郭嘉的话,徐庶等人顿时松了口气,是啊,光听郭嘉说曹操不拘泥于形式,就开始怀疑对方的底线,怎么不去想想之前曹操做过的事,那才是真正能够评价一个人的根据啊!
结果司马徽却再次开口说道,
“人可能是会变的。当然,我对曹操并不了解,所以也没有那个资格去随意评判对方。不过这句话还请奉孝你一定要记在心里,可不要根据人一时之态,就提前判定了其一生。奉孝你拥有一双慧眼,认真看清楚一切,这不仅是对你自己好,同样也是对天下人好!”
司马徽果然不愧为司马徽,颍川这一代能有如此多的才人,司马徽绝对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学生受教了!”郭嘉立马起身冲司马徽深深鞠了一躬。同时司马徽的话也让徐庶等人逐渐冷静了下来,到底该不该去投奔曹操,最好还是由他们自己去观察后再做决定!(未完待续。)
ps: 我知道,标题有歧义。。。。。。。
第263章 庞统的痛
借着话题的改变,之后众人下意识的又谈论起了袁绍等其他诸侯,这时候郭嘉才总算是找到了能够接口的地方,时不时的发表自己跨时代的看法,一些如今还不起眼的人,可能会被郭嘉挂以高度评价,而一些现在看起来非常不错的人,则可能被郭嘉无情贬低。
最终这次宴会就这样变成了类似于月旦评的人物评价会,只不过这一次郭嘉等人几乎是把全天下的名人都谈了个遍。不但是徐庶等人感觉受益匪浅,郭嘉本身,对那些以前只在书本文字上见过的历史人物,也有了更加深刻鲜活的理解!
。。。。。。
聚会过后,大家各自分散离开,这时候,之前完全称得上是乖乖男,在宴会上几乎没有开过口,只是坐在那里旁听的庞统,却是主动找上了郭嘉。
“喂,怎么没见那个讨厌的丫头呢?”庞统直接开口说道,好吧,这一下郭嘉算是彻底清楚了,刚才庞统之所以不开口,不是因为他如今变成了乖乖男,而是他一开口就可能闹矛盾吧!不愧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