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13章 打酱油
特别是在杀了敌将之后,要是换成一般人,旁边全部是敌人的士兵,怎么也会立刻回马,什么都不管,连忙冲出阵去,确保自己的安全吧。可关羽呢?却还是慢悠悠的,非常有闲情逸致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颜良的人头割下来以后,才从容离开,单是如此气魄,就绝对称得上是当世第一人了。哪怕是当年的吕布,在这方面也远远比不上关羽!
真是帅啊!如果可能的话,郭嘉多么想成为像关羽这样的人。可惜,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干瘦的身子骨,郭嘉只能是再次在叹息声中摇了摇头,武侠梦终归只是一场梦,太过于不现实了啊。
总之,颜良军见自家主将都已经被人砍了,顿时混乱不堪,群龙无首,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镇得住场面,组织起御敌,士兵们只能四处溃散,任人宰杀。
见状,曹cāo趁机带兵掩杀,自然是大败敌军,接着,一口气沿着黄河反攻了回去,一直打到了白马。大败袁绍军不说,之前故意扔下的辄重全部追回来了不说,甚至还反过来抢了袁绍军不少物资。可以说,曹cāo这一次下的血本投资,最终高收益,快回报的就回了本,并且还大赚一笔。什么买卖这么划算?当然只有赌博了,因为你只看到了利益而没有看到风险。
曹cāo虽然首战失利,但却是漂亮的赢下了头阵。而这一次杀颜良,关羽功不可没,败袁军,郭嘉功不可没。不过,这也是整个曹袁之战时期,或者说是官渡之战时期,郭嘉所出的真正有意义的最后一个计谋。
不是郭嘉从此金盆洗手,封刀不挂印了,也不是曹cāo故意不给郭嘉机会,而是郭嘉真的找不到什么好机会。整个官渡之战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打的硬仗,拼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看谁更能坚持得住。这种情况下,郭嘉唯一能够起到的作用,估计就是鼓励曹cāo坚持坚持再坚持吧。当然,以郭嘉本身的名气和威望,单是坐镇军中,什么都不做,对士气也是一种鼓舞,至少士兵将领们会多一分自信,这就是看不见的因素了。
期间,筑高垒的筑高垒,挖深坑的挖深坑,刘晔倒是应该能起到不少作用,郭嘉在其中意义就不大了。然后,就是最后的关键转折点——偷袭袁绍的粮仓乌巢!这绝对是郭嘉最能够找到机会表现自己,同样也是功劳最大,效果最好的一点。
按理说,这样的机会,郭嘉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可实际上呢?如何cāo作,这才是大大的问题啊!你说去偷袭乌巢,为什么要去偷袭乌巢?因为袁绍的粮草就放在乌巢啊。好,你怎么知道袁绍的粮草放在乌巢?
曹cāo不说可能会这样问,到时候是一定会这样问的吧。你神秘一笑,不作回答?或者回一句“你猜”,看曹cāo不一巴掌把你扇到墙上去!
那么,郭嘉说是郭图等人透露给他的?可如今袁绍强曹cāo弱,别人为什么要背叛袁绍,透露这种机密给你?雪中送炭?开玩笑,人家郭图等人在袁绍那边的地位一点都不低。如果袁绍赢了,到时候是你郭嘉过去投奔别个;而曹cāo赢了的话,哪怕这种机密是郭图透露的,到时候郭图的地位也绝对还是在郭嘉之下。这种情况下,这种事情现实吗?
加上曹cāo如今又有些信不过郭嘉,你郭嘉本来是个聪明人,结果这一次却别人说什么你就直接信了?万一乌巢那边是陷阱怎么办?谁能保证你郭嘉是不是故意让他曹cāo去送死,然后你才好顺利接班呢!
当初打袁术缺粮的时候,郭嘉之所以能够相当传奇的挺过难关,那是因为当时他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要故作神秘,别人也不敢问他,他直接下达了命令,哪怕看起来莫名其妙,别人也会认为有郭嘉的道理,或者郭嘉有什么特殊的,别人不知道的情报来源。
可现在这里,郭嘉只是作为参谋,曹cāo才是一军之统帅,那么郭嘉不把事情解释清楚的话,曹cāo是绝对不可能点头的。因此,郭嘉在认真思考了过后,最终才发现,这么一个一直被他认为是最大的,最关键的,最跟天命有联系的官渡之战,他自己在其中的影响居然那么的小。
用当初的话来说,就算把他郭嘉从故事中脱离出去,整个官渡之战没有他郭嘉这个人,最终结果也不会改变。这不仅是悲哀,而且还是坑爹啊!
混rì子这种事郭嘉不在意,白吃不干,他也乐得清闲。因为只要他郭嘉还随军呆在军中,那最终他就会有战功,就好比最早的时候郭嘉想办法也要到军队里去沾光一样。没办法,谋士就是这样的职业,如果真要漂亮的做出点什么才能有功劳的话,那整个曹营当中,估计除了郭嘉以外,其他大多数谋士都还在最低层混了。所以,郭嘉最在意的,还是这该死的天命啊,可千万不要告诉他,这所谓的官渡之战,实际上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郭嘉这是关心则乱了,当初他自己也说过,战争就像下棋,要让曹cāo赢下官渡之战,可远远不止是只有这么一场官渡之战而已啊!或许在这场战役中郭嘉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大,但这就好像一盘棋,郭嘉都已经把棋下到最后了,他已经几近锁定胜局了,之后哪怕不用郭嘉自己下,只要换一个正常会下棋的人来,都能赢下这盘棋。能说跟郭嘉一点关系都没有吗?能说这就不是郭嘉要起到的天命吗?
那道所谓的金光迟迟没有落下,或许不是郭嘉还没有做到,而是游戏已经结束,BOSS已经打完,只是在读最后的剧情罢了。可能一切早就木已成舟,郭嘉需要的,就是等待这么一个最终的结果出来。
。。。。。。
袁绍这边,却说颜良败军逃回来,面见袁绍,言说是被一个赤面长须使大刀的勇将,匹马入阵,斩了大将颜良而去,因此才导致了他们的大败。
袁绍听完大惊,非常不可思议,什么人这么猛啊,居然能单枪匹马冲进阵里把他的大将颜良给砍了?如果不是真的大败而归,袁绍估计都要以对方妖言惑众,把人直接拖出去砍了呢!
“此人是谁?!”袁绍连忙招人打听道。曹cāo阵营中,什么时候又出现如此一员猛将吗?
“按照描述,此人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沮授回答道。(未完待续。)
第714章郭氏权盛
“关羽?!”袁绍瞬间大怒,把头转向刘备,大声喝道,“刘备,你二弟斩我爱将,你可有话好说?!”
刘备不慌不忙,一脸淡定的说道,
“明公不可只听一面之词。自从徐州失散以来,备就一直不清楚二弟云长的下落。况且天下相貌相近者本就不少,难道赤面长须之人就一定是关羽?还望明公细查啊!”
“赤面长须者确实不一定是关羽,但赤面长须,还能斩我爱将颜良,这天下间除了关羽,还能有谁?如若曹cāo麾下有这员猛将,为什么以前不知道?而且,如此绝世猛将,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的造型?!”袁绍也不笨,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别人忽悠过去的啊,顿时质问说道。
或许天下间的绝世武将,不一定都有关羽那么自傲,也不一定都会标新立异。可绝世武将,都有自己的骄傲,哪怕同样是红脸,哪怕同样用长刀,这些都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被人误认为是其他人,自己的骄傲战绩被别人误加在别人身上,这种事是任何武将都不愿意看到的吧。谁希望成为别人的影子?谁希望为他人做嫁衣?自己一点不比别人差的情况下,谁希望成为什么什么二代?
所以,哪怕曹cāo那边真有个什么赤面长刀的武将,为了跟关羽区分出来,为了不让人把他误认为是关羽,估计也是绝对不会留长胡子的。当然,确实不排除有为了某种目的,故意假扮成关羽的情况。
而面对袁绍的质问,刘备还是不紧不慢,从容的说道,
“明公可忘了当初的许褚?许褚出山,明明武力高强,却故意起了个虎仔的外号来故意示敌以弱。曹cāo向来jiān诈,如今这人,说不准就是第二个许褚呢?”
刘备这话,倒也不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可道理是一回事,袁绍此时心里其实还是非常不以为然。你刘备的例子倒是举得不错,可当初许褚示敌以弱,还能在战场上起到不小作用。但如今这假扮关羽,又有什么意义呢?袁绍唯一能够想到的目的,就是让他把刘备给杀了吧。但不要忘了,如今刘备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在袁绍心里,杀了刘备,连内讧都算不上。既然如此,那曹cāo有必要这样来算计暗害刘备?
再说了,假扮成关羽,关羽又不是无名之辈,不可能会让人轻敌的。既然如此的话,还不如就像当初许褚那样,当个无名路人甲,示敌以弱,那反而更容易起到奇效的吧。
而且,为什么那就不能真的是关羽呢?关羽跟刘备在徐州失散,后来投奔了曹cāo,这种可能为什么会不存在呢?不管世人说关羽如何忠义,袁绍自己又并不太了解关羽其人,当今世上,沽名钓誉之辈那么多,在袁绍心里,刘备这样直接就咬定不可能是关羽,这根本是毫无依据的!
不过,袁绍这人,毕竟爱讲面子,刘备如今又是他这里的客人,同样还有一个皇叔身份。如果真确定那是关羽的话,那杀了也就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如今还没能确定那是关羽,而刘备的说辞也确实存在那么一种可能xìng,袁绍这样什么都没有调查清楚,就要直接把刘备给杀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是吧。袁绍可是很爱惜羽毛,在乎自己名声的,他可不想背负一个没有证据就乱杀贤才之名。
于是,袁绍决定给刘备一次机会。先假装给刘备道歉,说自己是考虑不周,因为失了爱将,所以一时间有些神情激愤。又责怪了沮授两句,说沮授怎么能单凭相貌就判断是关羽呢,差点害得我误杀好人。最后,袁绍再唤文丑作为先锋,去给颜良报仇。当然,刘备这一次也是要一起跟去的,就是要让刘备自己亲自认一认,那到底是不是关羽!
不过,对于袁绍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