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思绪微微走神时杨锐想到的则是二战中的凯塞林山口战役,这次将美国陆军打醒的战役对美国陆军之后装甲师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这让他更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些战赢了也是输了,有些则相反,输了却是赢了。
“陆军的装备如此,弹药的话……”周思绪继续解释总表,不过没有说接着海军装备,而是一下子跳到了陆军弹药上。“我们估计登陆开始后每年将消耗两亿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同时消耗九十亿发各种枪弹。以大小炮弹平均三十块计算、枪弹五十块每千发计算,每年将消耗六十亿炮弹和四点五亿枪弹,再考虑到其他如手榴弹、炸药、火箭弹、巡航火箭等武器,基本确定陆军每年作战弹药费为七十五亿。登陆因为是在夏季,所以当年计为六十亿。”
弹药单价也在武器价格表上,而登陆前几年也有弹药费,所以杨锐点头道,“没问题。”
“海军装备费每年额定为六十亿,而之前算得的是五五五五,五十五亿五千五百万。不过航母装甲因为借鉴了冰山计划,所以现在正在用冰装甲替代原来造价昂贵的复合装甲,以后复合装甲将用在战车和飞机上。”周思绪道。显然,这里有一个好消息。
“冰装甲?”杨锐笑道,他也讨厌三千多万的复合装甲,不想这里冒出个冰装甲。
“就是冰山基地之所以能防弹、防鱼雷,是因为有厚厚的坚冰保护,所以日本人就想着把把这种特制冰放到飞行甲板以下当装甲。冰的密度只有零点九,为钢的八分之一,但它的硬度和温度有关,如果能把特种冰冻到零下四十度,那么它的硬度能达到四,零下五十度达到六。不管硬度是四还是六,反正它的密度只有钢的八分之一,三英寸的钢装甲变成冰装甲就是二十四英寸,也就有六十厘米,这么厚的冰哪怕一千公斤炸弹也不可能穿透。”
“居然是这样……”杨锐想起了三十年前他看过的日俄之战的一张照片,280mm炮弹打在被冰雪覆盖的俄军工事上,不但不炸,还弹了起来,那时的气温也就是零下三十多度吧。
“是的,先生。”周思绪道,“日本舰政本部已经试验过了,他们选取了三十公分的冰装甲,飞行甲板下面装一道,主装甲装一道、底层甲板也有一道,只有对锅炉的防护还是钢装甲。电力的来源是将八台锅炉中的两台由机械传动变成电传,平时分配一部分电力让冰装甲保持在零下三十度,交战前则全力供电,使冰的温度接近到零下五十度,这样的防护力就大大超过复合装甲了。”
方法是挺巧妙的,杨锐却笑:“要是忽然断电了呢,那岂不要裸奔?着火也麻烦,还有两台锅炉一去,航母航速也掉得厉害。”
“这……”周思绪也笑,“先生,三道冰装甲加起来有一米厚,电路保险起见船头船尾船中布了三道,所以断电是不太可能的。着火,只要炸弹扔不进来、防护到位,着火是很难的。航速确实是个问题,但冰装甲都有厚厚的保温措施,规避敌机时停半个小时电,温度也不见到会升到哪里去。最关键还是便宜,一年建造三十艘航母,一艘如果省三千万,每年就省下九个亿。海军对此完全表示同意,还有今年日本造的四艘航母装的就是冰装甲。”
“好了,你们用的好就行。”杨锐淡淡的说了一句,他于没听过的东西素来不信,好在日本人先试,那就先看看再说。他随后指着空军装备道:“空军装备里包含了海军飞机吧?”
“是的。舰载机、舰载飞行员的训练费都包含在内。”周思绪道。“我们从新计算过了,每架作战飞机,也就是单引擎飞机归单引擎,双引擎、四引擎另外计算,不再凑到一起算总价。大致是单引擎作战飞机每架六万、双引擎运输机十万、四引擎轰炸机二十五万。
军费调整后,预计每年将生产五万架作战飞机,培养三万名飞行员,计为七十五亿;四引擎轰炸机每年生产一万架,飞行员六万名,计为六十亿;最后就是双引擎运输机四千架,飞行员一五千万名,计十五亿。剩余五十亿用于雷达、机场设施、备品配件以及喷气飞机。”
他说到这里看向王季同,“小徐先生,试验场那边预计第一代喷气机在三十年装备?”
“不是三十年就在三十一年。”王季同点头,他随即道,“喷气机也不贵,最多是单引擎战机的一倍。只是,”他看向杨锐,“不是说要等第二代一千五百公斤推力的发动机出来后再入役的吗?现在单引擎推力不过一千公斤,航程也不足……”
“第一代生产一万架,拿来培养飞行员总是要的吧。”杨锐解释道。“螺旋桨战斗机培训一个飞行员十五万,价格翻一倍的喷气式飞机飞行员的价格,啧啧……”杨锐顿觉肉痛,再道:“反正第二代喷气机出来每年最少要装备一万架,飞行员也要充足,钱不够就砍螺旋桨。而且航程要足——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也就是只有三千八百到四千公里,登陆后距离更短,我们可以穿梭轰炸,轰炸机在冰山基地上降落,我认为最好是由喷气战斗机护航。”
“太着急了。”王季同见杨锐的要求这么高,当下摇头。“三十一年登陆,按进展第二代发动机最少要三十年才能成熟,哪怕机体设计同步,三十一年试飞,运气好也要三十三年才能入役,如果运气不好估计要等到三十四年了。这时候陆军推进到哪里了?怕已经不要穿梭轰炸,直接飞过去再飞回来就是了。”
王季同说的周思绪微笑,他赞同道:“等陆军占领了阿肯色州,怕天上没多少美军飞机了。”
“美国的铝土矿真的就集中在阿肯色州?”虽然早知方略,可王季同还是有些不信。
“惺初看的没错,”杨锐解释着,“美国国内的铝土矿就集中在阿肯色州中部的利特尔里弗,而且非常集中,更是露天矿。只要轰炸了这里,那么战时他的铝产量将会大减。也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铝土矿,旁边的乔治亚州、亚拉巴马州都有铝土矿。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事实:这两个州离古巴更近。
一旦美国人感觉制海权不保,他们就会开发本国铝矿,也就是阿肯色州含硅较高的铝矿——之前美国铝业不用,是因为含硅高不好提炼,战时阿肯色州铝业肯定会大量开采,可当我们占领古巴或者进入墨西哥开始轰炸后,阿肯色州这边只能放弃,乔治亚、亚拉巴马也在轰炸机的航程之内。矿是有矿带的,现在已经查明,这条铝土矿带就在美国南方几州。这一年来情报局已针对这几州的铝土矿设了点,哪里开矿轰炸机就炸到哪里,保证让美国人最后只能用木头飞机!”
“加拿大就没有铝土矿?”王季同看向周思绪,见他毫不犹豫的摇头,又再问道:“那就不能从欧洲空运,他们航程六千公里的轰炸机出来了可以改成运输机啊。”
“小徐先生,要三吨铝土才能炼一吨氧化铝,两吨氧化铝才炼一吨纯铝。这还是富矿,如果是贫矿,那很可能要四到五吨铝土才能炼一吨氧化铝,五十万吨铝就需要五百万吨铝土,空运是运不来,何况美国还需要比如锰矿、铅这些物资。再就是造飞机要铝,如果铝产量忽然下降,那么是造战斗机保卫铝矿,还是造运输机到欧洲运铝土,将是一件难以权衡的事情,不管美国人怎么选,铝产量上不来都是要害。
至于从欧洲运铝,我们不能控制的只有苏俄和德国,德国是没有铝矿的,当然他占领匈牙利又另当别论了。除了匈牙利,欧洲的铝土矿基本在法国、意大利还有南斯拉夫,炼铝则在英国、瑞士、意大利、挪威、法国和德国。其中也就德国铝产量超过十万吨,法国是三万多吨,英国、瑞士、挪威、意大利都在两万多吨,苏俄产量不明。'注170'
英国缺少原料生产不出铝、法国则站在我们这边,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很好收买,且又在地中海一侧,不行可以出动空军轰炸当地铝土矿。而德国和苏联,我们肯定德国一定会乘机开战的,戈林最终的目标就是苏俄,两边真打起来,那整个欧洲也就是只有瑞士这个中立国可以独存。他的产量小不说,我们还和对方签了供销合同,不行就砸钱抬价了。”
不光是北美,周思绪还将欧洲的铝土矿和铝冶炼介绍了一遍,听闻是这么个情况,王季同终于点头,他笑了一下,道:“惺初没错,铝的确是美国的命门!”
第六章必要
之前王季同还担心与两个世界强国交战,而此时面对现实,终于改变了态度觉得东亚三国确实可以与之一战。杨锐见此并没有说话,不过喝茶的他却带着些笑意。最少在纸面上攻略北美是可取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实际中完成它。和纸上无比顺畅的计划不同,他相信实施过程中必定有无数障碍,比如在墨西哥和古巴找到立足点就非易事,再则就是找到立足点后轰炸南方数州的铝土矿更非易事。
美国人当然知道铝土矿的重要性,失去铝土就失去空军——以杨锐记事本上真假难辨的数据:二战苏联即便有盟军援助的二十八万吨铝,加上自产的二十六万,平均每年也只有十二万吨铝,这种铝产量只能用木头飞机;日本算是抠门的了,飞机造的又小又轻,整个战争期间四十万吨铝只造了一万四千五百多架双发轰炸机、四万架战斗机;而德国,开战当年铝产量就有十九万吨,最高时为二十六万吨,就这个铝产量,也仅仅只够打造一支战术空军。
动了美国人的铝就是动了美国人的命。轰炸的初期美国陆航肯定会拿命来拼的,就不知道空军这边能不能顶得住。想到这里,杨锐开口问道:“每年五万架作战飞机,一万架轰炸机,这个数量够吗?能不能再增加一部分?”
“先生,这个就看有没有额外的军费来源了。”周思绪道。“银行行健那边是想出了不少赚钱的法子。还有一个就是登陆巴拿马之前,我们必须拿下南洋,登陆巴拿马之后最好能拿下印度以及西亚、非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