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二月,丙寅(初六),时任礼部员外郎地徐云虔来到南诏善阐城,投递国书,南诏王令他们下跪行礼,徐云虔不肯行礼,历陈自己乃是来自天朝,不跪番邦,南诏王无奈,只好接受副使以下人员地跪拜。已巳(初九),南诏王派慈双羽、杨宗到馆舍,对徐云虔说:“贵节度使府的牒文想使南诏王称臣,向唐朝奉表贡献方物;南诏王已经派遣人自西川入唐廷,与唐朝皇帝约为兄弟,要不就约为舅甥。不管是兄弟还是舅甥,通书信或输钱币而已,哪有上表纳贡地道理?”

徐云虔说:“南诏王既然想称弟,或为甥,而南诏王正是已故景庄王酋龙的儿子,景庄又岂能没有兄弟,他们是南诏王地叔父辈,而现在南诏王为君主,叔父辈对南诏王也都要称臣,更何况弟和甥呢!况且南诏王的先祖,是由大唐册立,才得以将六诏合而为一,唐朝皇帝对南诏有深恩厚德,虽然中间有些小的摩擦,但罪过都在于边境官吏。今天南诏王想与唐朝重修旧好,怎么能违背祖宗的惯例呢?顺从祖先,可称为孝;服事大国,可称为义;平息战争,可称为仁;审正名分,可称为礼。这四项,都是最高的美德,难道不可勉力而行吗!”

南诏王于是待徐云虔以厚礼,徐云虔留居善阐城十七天才返回。徐云虔回国的时候,南诏王将木二片交给徐云虔,一片是交中书门下的信,一片是给岭南西道的牒文,不久以后,终于向唐朝廷奉表称臣纳贡。

崔瀣直接说明来意:“请大人出任鹰扬军节度判官。”

徐云虔拱手说道:“大人厚爱,鄙人当然愿意力助!”

他的爽快,让崔瀣怀疑。

后来一打听,就知道了,徐云虔虽然能力过人,却实在倒霉,因为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杨复恭,被这个小人暗算,家族中人大都落难,家里早就穷的揭不开锅了。虽然面对南诏他是如此的有骨气,可是当家里小孩饿得哇哇叫的时候,这股骨气已经所剩无几。于是,徐云虔成了最先到鄂州上任的节度判官,七天后就到襄州走马上任了。

劳累了一天,崔瀣刚刚回到驿站,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刘涛就报告说:“监军大人,东川节度使高仁厚派人求见!”

正文第359章马(1)

光启三年九月,刘鼎决定前往镇海地区,到润州指挥淮南攻略。

他从鄂州上船,顺流到了杨叶洲,在那里视察鹰扬军水军的部分人员和装备。随后,又坐船到了池州,在秋浦(今安徽贵池)上岸,准备前往九华山,然后从九华山沿途视察到达宣城。到九华山去是苏幼惜带来的邀请,视察整个宣歙地区则是工作需要。宣歙地区是鹰扬军麾下最年轻的地区,同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池州则是最具发展条件的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治石城(此前为秋浦县治,今属贵池区殷汇镇),隶秋浦、南陵两县。贞观元年(627年)撤池州,所辖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765年),在池口河(今称秋浦河)和清溪河两条河流的入江口之间的贵口复建池州,并将县治原在石城(今贵池殷汇镇石城村)的秋浦县迁来附郭,池州隶属于宣州观察使,治贵口(今市城区),隶秋浦、青阳、石埭、至德四县。元和(806……820)年间改池州为池阳郡,旋又恢复池州。

因为没有事先通知,新任池州刺史宋纪灵并不知道刘鼎的到来。陪同刘鼎的,除了形影不离的鬼雨都战士,就是苏幼惜和黎霏嫣两女。他们在秋浦上岸以后,很快就来到了市中心的街道上。池州是距离舒州最近地。两州隔江相望,这里的人们对舒州的政策最为了解,当这块地区正式纳入鹰扬军地版图以后。这里的经济是发展的最快的。

本来池州前几年只有不足五万人口,但是现在剧增到二十万人,整个城市一下子就变得热闹拥挤起来。由于人口地快速增加,原本不大的城区。显得格外的拥挤。两边的摊贩将道路包围的水泄不通,叫卖声此起彼伏,刘鼎仔细的听了一下,发现东南西北的口音都有,甚至还看到了几个服装怪异地外国人,似乎是来自西域地区,这说明是一个好现象。

贩卖的商品种类也很多。除了各地的产品之外,还有来自日本、新罗、真腊、大食的产品。其中来自日本的一种剑引起了大家地好奇,就质量上来讲,这种剑未必是横刀的对手,但是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却要比横刀略微弯曲,更加带有弧线美。同时,这种剑的做工非常的精致,上面雕刻的花纹都是菊花形状的,显然不是大批量生产地制式武器。

“这种剑是什么时候到货地?”刘鼎问道。

“这不叫剑,这叫刀,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到货。这是前天刚刚到地。你要不要来一把?”卖刀剑的档主很有礼貌地纠正了刘鼎的错误。若不是刘鼎身边的人不少,似乎是个不好惹的家伙。他是要着实鄙视一下刘鼎的欣赏水平的。

“不用。”刘鼎摇摇头。

“不懂货的家伙。”档主小声的嘟囔着。

刘鼎转过身来,继续前行。忽然看到前面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于是打个眼色让刘恒上去看看。

刘恒很快回来报告:“大人,这是池州刺史衙门的公告,是要招收三十名的衙役、文书、差头什么的。”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刘鼎心中默然沉思,看来每个人的功利心都是那么的沉重啊,即使平时是那么的清高,甚至愤青骂人,但是一旦有机会加入统治团体,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即使会被千夫所指也在所不辞。他这个感慨是有来头的,当初在舒州,鹰扬军想要招兵买马,难度相当大,但是现在,只要贴出一份告示,马上就有几百上千人涌过来,鹰扬军今非昔比,很多想要浑水摸鱼的人也成功的混进来了。

“卖马,卖马,上好的黄骠马,二十缗一匹!”有个女孩子的稚嫩的声音清晰的传来。

刘鼎情不自禁的转过头去,却看见距离布告不远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年轻少妇带着一个小女孩在轻声吆喝,在两人的背后一棵小树上,牵着三匹外表十分强壮的黄骠马。黄骠马不时的发出低声的嘶鸣,但是路过的人都不怎么留意,显然他们并不十分需要买马。

刘鼎心中一动,走了过去,看了看三匹黄骠马,从外表来看,确实是好马。其实目前鹰扬军拥有的战马,大部分都是这种黄骠马,只是经过训练以后,可以作为普通的战马使用。但是要组建成建制的骑兵,这种黄骠马似乎是不行的,周水和李琼对这种黄骠马都不太满意。

看到刘鼎过来,身高马大,后面还跟着好多人,那小女孩有点紧张的问道:“你是要买马吗?”

刘鼎点点头,伸手摸了摸马头,尽量温和的说道:“二十缗大钱么?”

那小女孩怯生生的说道:“嗯。”

刘鼎打量了一下那个少妇,似乎有几分姿色,脸色端庄,乃是正经人家。那小女孩粉脸团气,伶牙俐齿,珠圆玉润的,看起来非常可爱。她似乎是在锻炼这个小女孩的处事能力,所以一直在旁边看着,可是却始终没有出声。她好奇的看了看刘鼎的背后,似乎在猜测是刘鼎倒地是什么来历。

“自己出产的么?”刘鼎问道,说着掏钱。

这三匹马的外表的确让人喜欢,买来以后马上就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他很想知道,原来池州也是有人养马的。池州就在舒州的对面,怎么之前的情报都没有怎么提到呢?要是池州有几个天然的大牧场,那就好了。

那少妇矜持地说道:“嗯。就在这郊外产的。”

刘鼎有点吃惊的说道:“这郊外地方也能产马么?我看好像没有什么草地。”

那少妇恬静地说道:“草地虽然少,但是养马的人也少,还可以的。而且。我们有时候还另外打草。”

刘鼎说道:“这些马能当战马使用么?”

那少妇说道:“做什么都可以,战马自然也可以,但是需要经过额外的训练。”

刘鼎说道:“那我都买下来了。对了,你们家里还有么?”

那少妇说道:“还有六七匹没有长好地。”

刘鼎失望的说道:“如果有那么几百匹就好了。”

那少妇有点疑惑的看了看他。犹豫着说道:“公子,你是要大批量购买战马的么?如果你要购买战马你应该到北方去,和回鹘人、突厥人又或者是党项人交易,这里提供不了大数量的战马的。据我们的了解,整个池州地区,养马地人也不过三四家,每年最多只有十几匹黄骠马可以出售的。”

刘鼎满怀失望。随后又说道:“你们家都是养马的?”

那小女孩蹦蹦跳跳的说道:“我们家从贞观元年就开始养马了,我的爷爷,我地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刘鼎笑道:“知道啦,你们家养马的本事很好。”

那少妇接过六十两白银。挽着小女孩的手,低声说道:“这孩子。”

刘鼎说道:“你们家的男人呢?”

那小女孩说道:“我爸爸在家里铡草啦!”

刘鼎对那少妇说道:“不好意思,冒昧问一下,我能到你们家去看看么?我想请教一些关于养马地问题。”

那少妇友好地笑道:“自然欢迎,只是家什简陋,不入公子法眼。”

一路上,刘鼎都和那小女孩闲聊着。那少妇名字叫做小蕴。似乎识得些许文字。走了不到小半个时辰,就看到一个小山包。山包下有一处三进三出的砖瓦屋,看起来才落成不久。唐末大多数民众住地还是茅草屋。这种三进三出的砖瓦屋,是很少地,只有殷实的人家才能住得起,看来小蕴家的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

门口有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正在铡草,虽然看不到相貌,但想必也是相貌堂堂的男子汉吧,虎背熊腰的。在那砖瓦屋的四周,种满了各种花,有树上长的,有地上长的,也有攀爬在篱笆上面的,五彩缤纷,异常艳丽。若不是亲临此境,也想不到就在郊外就有这个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去处。

在少妇小蕴的介绍下,刘鼎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