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自己开始决定暂避台湾的时候,船队里面知道情况的人,也纷纷的要往北部去,说是有自己的亲朋已经在那里了。按照这个设想,无论是从泉州还是福州逃亡海外的人,就近也应该在台湾北部登陆,还有澎湖列岛上,说不定也是有人居住的,自己怎么就没有从这方面着手呢?

就是想起来这个,让姜明兴奋起来。原来知道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在自己的记忆里好像看过一本书,说是台湾由于地理上是南方为平原地区,适合农业发展,而北方则是丘陵地带,特别是基隆附近,四周都是山地,由于没有河流注入大海,所以也就没有形成平地,没有耕地可以使用,在那里光是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所以自作主张力主来高雄(也就是现在的珠海)发展,谁知道,这个地方基本上除了本地土著之外,文壁他们算是第一批移民了。

而且矿产还基本上都集中在台湾的北部,大屯火山群的煤矿、铁、花岗岩、金矿等各种资源都是比较丰富,本身基隆也算是三面环山一面对海的盆地地形,相对而言也算比较安全。先不说山上的原始森林,如果砍伐用于造船是不错的选择。就算是距离琉球也很近,可以缩短硝石和硫磺运回在路上的时间。

当姜明和鸿儿来到赤红军营,见到正在准备出征剿匪的侯强,然后把陈龙和张鹤也都纷纷的叫过来,把这些情况给他们说了一遍以后,却发现几个人正在大眼瞪小眼的望着自己,显然是不明白在这个时候给他们说这些有什么用。

没有办法,姜明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此次的剿匪,要分两路进行,一路以大船为主往南而去,经猫鼻头和鹅銮鼻海角绕岛一周,沿途以震慑为主,但凡发现海盗,立即清扫,毫不留情。除恶务尽的宗旨,尽量不给珠海带来后顾隐患。而霹雳营和张鹤所率的工兵营协同一起前行,一路上也好教授霹雳营士卒怎么使用火药包,以炸毁海盗巢穴为实战演练。

还有一路就是往北而去,直奔澎湖,由于路程较近,可以在附近巡查列岛情况,见有居民者,宣扬大宋钦差在珠海。将其招募而走,然后准备将赤红军驻地搬至此处。让作为台湾屏障的澎湖列岛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听到姜明这样吩咐,张鹤有些哭丧着脸。本来没有他的事情,谁知道过了一夜也要随军而走,自己一人还无所谓,但是怎么向妻儿老小交代呢?看看姜明也不会改变主意,只好咬着牙遵从。只是希望快些结束会议,然后好会去向父母妻儿交代。

谁知道好像看出来他想地一样。姜明淡淡地吩咐。此次迁移工兵营。牵涉以后复国大计。暂时没有得到自己地命令之前。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然后说出来一个更令人震惊地决定。

说出这个决定之前姜明先让鸿儿出去暂时回避一下。然后沉默了一会。仿佛下了很大地决心后。才隐晦地提出。由于现在劳力有限。希望在剿灭海盗地过程中。要尽量地往南走一走。对于一些海盗和不服我大宋教化地人虽然说不要留情。但是能带回来一些青壮是最好地选择。因为总要有人干活吧。

张鹤和陈龙还是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侯强却是听出来了其中地玄机了。姜明可是不止一次地在他面前和陈宜中面前说起关于吕宋地矿产丰富。还有哪里地愚昧落后。最重要地就是隐隐地对那里地人有一种怨气。

可能是在海外游历地时间在那里遇到过什么不平之事吧。侯强心里这样想到。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南下剿匪地任务揽在了自己地身上。在他地心里。觉得恐怕没有人再比自己了解姜明心目中地想法了。虽然现在身为军人。但是侯强还是做过文职地。既然知道大人心里地想法。那么这个事情还是自己做比较稳妥。要是万一有什么意外。掠夺他国人口作为劳力。是很容易遭到别人诟病地。

事情尘埃落定。姜明虽然担心事情执行下去会变了味道。但还是无可奈何。只是嘱咐他们不要有伤天和。尽量地把事情做好。自己也知道是一些废话。肯定不会有尽善尽美地结局。只是在心里暗暗地为菲律宾地那些部落不安。希望他们自求多福了。

当张鹤问及火药地制作和刚刚开始建设地炭窑时。也被姜明决定火药地制作还是到了基隆再说。炭窑则可以让在珠海地府政院接手建下去。可以烧制竹炭。是一种很不错地燃料。姜明早就被在珠海直接烧干竹做饭时地爆竹声烦扰。但是偏偏砍柴还要走出很远不说。随着人口地增加。砍柴怎么能够满足那么多人地需求呢?

用竹炭作为燃料由于它的表面积大;火力是木炭的三倍多。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姜明在海口农村时,知道竹炭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除湿。

在海南的天气和台湾差不多,夏秋多雨的季节湿度很高,很容易滋生霉菌,可以用竹炭除湿,保持房间清爽。每间房放十到二十斤竹炭,事先加水煮沸十分钟,滤去水分,再用吊篮装着,放在通风处阴干,约放两天。然后,将竹炭放置在透气篮子中,放在屋子内对角位置即可;三个月后,重新把竹炭洗净再阴干,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起到除臭、防腐、防潮、净化空气等作用。

姜明也为自己联想到这个办法感到有些得意,从赤红军营出来之后,就直奔府政院而去,留下侯强和陈龙忙活兵力分配的事情。

由于计划有变。本来他想再拖延几天时间,把事情安排好了在分别出发的,但是一说出来,就受到鸿儿的反对,鸿儿认为现在不管怎么说,姜明在这里算是最高权威,既然已经决定就不能轻易的改变,否则会让低下的人产生一种没有决断的误解,损伤自己的威信那就得不偿失了,至于时间紧迫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作为统帅应该操心的问题,姜明现在只要把事情安排下去要求属下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在意属下的想法,他们看到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自然会想尽办法完成的。

姜明听了以后也颇有同感,记得自己在后世企业里面也是这样的,看来自己还真的有必要提高一下做领导的觉悟。

府政院上下已经暂时停止了工作,反正现在除了建设之外,也很少有事情,大家都在忙碌着过中秋佳节的准备,对于姜明的到来,陈宜中等人还是比较惊讶。忙将其迎接近原来的“大宋琉球衙门”,而现在上面已经修改成“大宋台湾府政院”了。

和陈宜中、吕师夔和文壁等三人坐下之后,姜明随即命人将乡军统领许继荣也喊了过来。许继荣上次随侯天赐去执行袭扰海丰转移元军视线任务时受了重伤,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无药可医,但是最后在到达台湾之前竟然奇迹般的苏醒过来,只是所受的伤是一箭穿胸,可能是伤了肺部的缘故,不要说再上战场了,就算是稍微劳累一些,都显得有些气喘嘘嘘。但毕竟是有功劳于大军的,正好乡军的职责不是作战,在姜明的眼里就是起到一个类似于警察的部门,平时负责维护治安和处理纠纷,正好适合他。

等许继荣到了以后,姜明在上首坐着,就把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说了一遍,当然是把去菲律宾掠夺人口的事情含糊的一带而过。问问大家的看法。

大家当然没有意见,对于大局的掌握没有姜明的先知先觉,对于台湾的了解不如侯强他们这些经常在海上出没的疍民。不过对于姜明判定在北部肯定有大量的内陆移民,陈宜中和文壁还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文壁此次出使有多了一个任务,就是一路上招募移民。利用其兄文天祥的号召力,让移民尽量的搬来珠海。那样有利于垦荒种田,那样至少在明年可以获得丰收。

之所以让许继荣过来,那就是有一个决议要执行了,这个决定姜明也是考虑了好久,从晚上中秋焰火过后,珠海就面临着一个防卫真空了。

开始姜明依仗的是此次前来台湾的路线保密,还有就是远离内陆,蒙军的水师经过自己的袭扰应该暂时无力大举海上征伐,但是不敢保证元军对于这次水军的损失惨重不切齿痛恨。

为了尽可能的保障安全,也为了防止这次或者以后招募移民中良莠不齐,在这个时候万一有什么差池,恐怕大家只有被包饺子的结局了。恐怕连反抗的余地也没有,更何况姜明只是将珠海附近当做一个大后方。现实中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在这里放置大量的兵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清末年最流行的话:李鸿章是裱糊匠,张云飞是拆迁工,看谁快!】推荐巡洋舰大作:《大清拆迁工》书号:1290720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十三章禁海

由大小岛屿所组成的群岛,极东是查母屿,极西是花屿,极南是七美屿,极北为目斗屿;本岛与白沙岛、西屿岛呈环状连接,三岛中间就是著名的澎湖湾。——澎湖列岛

***********************************************************************************

八月十六,送走文壁和陈龙的船队。一下子少了近三万人,珠海恢复了冷清。为了延迟文壁出使船队的行程,为侯强去菲律宾赢得一些时间。姜明特地让陈龙也是八月十六早上,和文壁的出使船队一起出发。暗中交代陈龙,让他在澎湖列岛附近转一圈。尽可能的观察好地形,为以后在澎湖驻军做好准备,如果发现有居民存在,可以引导至珠海。如果其不愿意过来的话,甚至可以分些兵马暂时先驻扎上去,然后派人回来报信。总之,要保证澎湖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暂时不使内陆得到任何消息。

虽然隔海相望的是福建,暂时有蒲寿庚在那里作为内应,但是别说蒲寿庚不可能把握住福建全省,就算是可以把握住,姜明也要留一个后招,因为那里离厦门、泉州等内陆沿海只有三百余里海路。说一句实话,朝发夕至。而且澎湖那里除了岛屿众多、水路错综复杂之外,基本上无险可守。

澎湖地表平坦,岛上只有矮草和灌木等植物,跟台湾树木苍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