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气。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国师为何亲自前来。有什么事情需要下官办理。让手下来说一声就行了。以国师身份之尊崇。怎么能轻易涉险呢?”
“无他。此次只是路过泉州。顺道带鸿儿回来看望你们。然后讨个准信。我们还要去漳州一行。”姜明知道绕不过这个老狐狸级别地人物。但还是谦虚了一下说道。
蒲寿庚很识趣地笑了两声。看看在姜明身后地鸿儿。道:“国师说笑了。恐怕不是这丫头想我们那么简单吧。不过国师既然来了。正好下官也有件喜事要向你说一下。”
“蒲大人尽管说就是。在下洗耳恭听。”姜明道。他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蒲寿庚却自己撞了上来。
“就在昨日。我收到朝廷急报……。”说道这里。突然捂着嘴咳嗽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收到那元朝庆元府急报。他们筹措粮食二十万石。这次随着我们地战船。一起送往丽江浦张弘范处。所以此次下官进献给国师地战船。可能要费些周折了。”
“唔。那是好事啊。”姜明惊喜地说道。“为什么说要费些周折呢?”
蒲寿庚道:“下官所谓的周折,就是这次押送粮草及战船的人已经不是由老夫负责,所以事情有些难办。我还正想飞鸽传书于国师,请国师定夺,未想到国师却是已经过来了。”
“是吗?”姜明惊讶了一下,眼睛盯着蒲寿庚,好像要看出点什么,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是自己来了以后就不主管这次的运送呢?
蒲寿庚被姜明看的心里有些不安,但是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依言回道:“因为这次要运送军粮,由于最近海事不靖,那蒙古人也就不相信外人,这次特命在兴化军驻扎的唆都在福州接手战船粮草,然后再一路前行,来泉州接收我们负责建造的二百艘战船后,再去接收漳州守将傅全所建造的二百艘战船,直奔丽江浦,和张弘范会合,在那里配合张弘范灭我大宋。”
很艰难的说完这些话,蒲寿庚有些心虚,姜明好像看出来什么,但是没有说,只是淡淡的问道:“唆都就是尽屠兴化军的那个?不知道他这次会带多少人押送呢?”
“正是哪个唆都,此人嗜杀成性,还望国师慎重,具体人数这个下官还不知道,不过运粮船只至庆元府而来,福州是第一站,想来空船不会太多,就算是福州的二百艘战船全部装满兵卒,也不过万余人左右,但是绝不可能有那么多,因为福州、兴化一带要保留一定的兵力作为震慑,据下官估计,最多也就是三千之数。”
姜明听到蒲寿庚这样讲到,低头默默想了一会,遂转开话题,不再多言,这个时候柳七伤也闻讯过来拜见,气氛暂时活跃起来。
是夜,鸿儿正好去拜见自己的义母及兄妹。柳七伤则单独被叫到姜明的房间,询问近期蒲家的情况,白天的时候,就觉得蒲寿庚好像在隐瞒什么,但是当着众人特别是鸿儿的面,不好问出来,只好晚上询问一下柳七伤,看看有没有什么端倪。
当柳七伤说道蒲家最近被监视时,姜明终于有些明白蒲寿庚为什么支支吾吾的言语不详了。可能他是作为一个商人的危机直觉,感到了不被信任,心思说不定已经动摇了,毕竟是自己没有给他带来相应的利益,而元朝却让他感到直接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种自保的行为。
看来,是该要拖他下水的时候了。姜明这样想到,任由蒲家左右摇摆不定,对抗元大业来说无论怎么都是一种威胁。
就在这个时间,蒲寿晟却直接找上门来。姜明只能装作不动声色,将其迎接进房中,吩咐柳七伤去外面守着,然后问其的来意。
那蒲寿晟也不隐瞒,直接承认了柳七伤的猜测,并请求这次的行动不要把蒲家牵涉其中,蒲家可以提供一些情报和便利,但是由于家大业大,万一有所不测,那元廷追究下来,恐怕是无法逃脱。
姜明就势提出三个条件,首先,就是尽量有选择的将一些家属迁移至台湾,那样的话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程度,对于以后的合作有好处。再则,尽量提供一些身份文书,自己将在漳州动手,绝不牵涉蒲家。最后就是要等唆都来后,尽量拖延其行进的步伐,然后将其详情报于姜明知道。
蒲寿晟一听不在泉州动手,顿时轻松了起来,忙言道,漳州招讨使傅全,乃是原泉州人氏,于其弟蒲寿庚素有来往。对于轻松埋伏在漳州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对于其他两件事,也无不答应,欢喜着出去。
姜明心里苦笑商人的世故,但是也没有办法。就这样还是比较在意自己,否则不用和自己多说,凭借府中的家丁,自己都跑不了。
其实姜明也是太过于小心,蒲寿庚这次是绝对没有背叛他的心思,只是想尽量的保住自己现有的地位,在下一个保障没有到来之前,保持着对泉州的绝对控制,也是他们的目的之一,至于其中原因,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十八章东山岛
据蒲寿庚介绍,漳州始建于前唐垂拱二年,归德将军陈政之子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唐开元四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到贞元二年,漳州治又迁往龙溪。
到了宋时归福建路,领龙溪县、漳浦县、龙岩县和长泰县,州治迁至龙溪县境的登高山桂林村,龙溪县即为附郭。大宋初始筑土为子城,凿濠环城以疏灵脉,通潮汐,利舟楫。后建月港,成为了附近沿海的重要商港。商贾云集,珠宝洋货,贸易番银源源流入,被誉为“天子之南库也”。
说实话,姜明也不知道蒲寿庚为什么给自己介绍那么详细,当把写给漳州招讨使傅全的信交到他的手上的时候,拉着自己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可能是给自己恶补有关漳州的常识吧,自己作为一个经商的家族出身,对于沿海港口要是不熟悉的话,恐怕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不过自己听了半天,也就是知道漳州在金门岛的西北方向,还有一个鼓浪屿听着也很熟悉的。最后在蒲寿庚的满脸不放心中离开。也不怪姜明没有时间听下去,在泉州呆了两天,就接到从福州快船传来的消息,说是唆都已经接收了从庆元府来的运粮船只,不日即将南下,除了请蒲寿庚做好准备之外,还让蒲寿庚代为传信给漳州招讨使傅全和万户府知事阚文兴等一众官员做好准备,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蒲寿庚正好借此机会开出手令,让柳七伤假扮泉州官员随之一起前往。到时间可以增加对姜明的信任度。
另外就是姜明还要去漳浦县附近寻找陈吊眼,两边同时进行,时间还是显得略微不够,所以要立即出发了,所指定出的计划是,有姜明和鸿儿带向导先行一步,出发去漳浦找陈吊眼。彼此商量出计划后,隐蔽的朝漳州进军,然后由柳七伤带一队蒲府家将作为泉州官员先行一步去漳州报信,然后稍作逗留,佯作巧遇把姜明和部分士卒引进漳州城,后里应外合拿下。
在最后做的就是等待唆都过来,能抢就抢,抢不到就全部毁掉,怎么也不能让元军得到这些东西。多得到一点,对于崖山行朝就多一些威胁。
姜明的心里透露出万般的无奈,人手的不足决定了他只能像拆东墙补西墙一样,将这些人搬来搬去,要是放在他后世的社会,可能这些人早就天天追着自己的老板喊加薪水了,但是放到宋朝,全真七子不但没有给他要求过任何东西,就连一路的车旅费也没向自己提过,让姜明用的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离开泉州,姜明一行直往西而去。这个时候,因为张弘范在潮州驻跸,对周围所有的非元军武装力量进行了清扫。陈吊眼已经不再四百岭屯守了。
他们只能避其锋芒,往东而走,由漳江下游入云霄境内,隐藏在群山之中。以梁山为屏障,在盘陀岭布防。北拒元军,南扼东山湾,并向诏安、漳浦等地扩大声势、招纳畲汉抗元义士。一时间张弘范对其也无可奈何。又加上丽江浦水军被袭损失惨重,所以只要陈吊眼等暂时不下山闹事,张弘范除了严令漳州招讨使傅全戒备之外,对这股义军也只能放手了。
经过一段休养生息,陈吊眼和许夫人等联合在一起,聚众也有五千余人,自从王阿强来到之后,听从姜明的吩咐,只是在山中操练人马,并不在四处出击。特别是姜明决定截击元军所制造的新战船并通过消息传给王阿强和陈吊眼之后,平日里并不下山,在东山湾找些隐蔽的地方,苦练操船和水上战斗。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二日后,因一路前来,需要避人耳目,所以同来的还有另外几艘别家商船,一行来到了东山岛,姜明借口这里海湾辽阔,沙滩平缓,绿树成荫,提出上岛游玩一番,其实早就和陈吊眼等约好在这里见面,见他出来行商还要带着娇妻,到了一处就要游玩,几个正经一些的行商早就看不惯其的作风,纷纷推辞往广州而去。也省的姜明再费口舌。
东山岛像是被一牙新月般地海湾环绕着。乌礁湾、东沈湾、马銮湾三湾相连。各具特色。姜明他们地船只就停在东部地马銮湾。信步走上岸去。这里地沙滩很宽。沙子细软如绵花。海风拂过脸颊。一层层薄沙打着转儿轻轻飘起。海水冲上沙滩。发出“哗哗”地声响。
远处天蓝海阔。沙白水净。加之近处岸边绿林葱茏。。面对如此美景。又看看在身边跟着地鸿儿。姜明地心里如何不陶醉呢?
就这样往前走着。在不远处海滨石崖上。有一块临海巨石。状似玉桃。底部触地仅数寸。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他们就约在哪里相见。果然。还未等走近。从崖下转弯处就走出了一个人来。鸿儿地眼尖。一眼就认出来了。兴奋地喊了一句:“三师兄”。姜明不用细看。就知道是王阿强在这里等着他。
王阿强往后面打了一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