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镇孙见冯磊身边只有几个护卫,便向身后的亲兵道:“你带一队人去,一定要保护好冯大人。”

郑虎臣身体一震,看了一下姜明,又不动了。

冯磊与这队人马匆匆向南门赶去的半路上,遇到一些负伤退下来的军校,都纷纷向他说道。

“鞑子冲进城来了。”

“大家伙正跟鞑子军拼哩。”

很明显,情况万分危急。冯磊果决地从护卫手中接过一把刀,大声喊道:“袍泽们,尽忠时机到了。你们,只要是还能拿得起武器的,都跟我一道去拼个鱼死网破!”

“走,杀回去!”

“跟通判大人一道杀鞑子去!”

这一伙退下来的伤兵,顷刻之间结成了一队,义无反顾的顺着城墙杀了回去。

首先冲进城的蒙古骑兵,已向城区的纵深杀了去。

东、南边的一线城墙上,已有元军的部队在守卫。冯磊他们正好与这些守卫部队相遇,便拼杀起来。一时杀的兴起,将那些以为宋军已经丧失反抗能力的的元军杀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很快就杀到了南门城楼边。

南门城楼已没有了宋军。冯磊想带人杀回去,好与大队会合,然后打出一个局面来。但已来不及了。从四面拥向他们的元兵越来越多,而自己身边的士兵却越来越少。他无法多想了,只是挥舞着手中的那柄刀拼命的向凶猛杀来的元兵砍去。一连砍翻了好几个企图杀向他身边的元兵。

一个元兵高举弯刀冲了过来,从身后将冯磊砍倒在地。

一股殷红的鲜血,顺着刀锋喷出来,溅起老高,洒了一个刚刚扑过来的元兵满脸都是。

整个广州都变成了战场,每一条街,每一个小巷,凡是有敌我双方的士兵的地方,就有战斗,就有厮杀。

正文第十九章广州大战之到东莞

也许他是怕看见,也许是不愿看到。吕师夔陡然将脸偏开,调头朝另一条街走去。

走出不远,一个蒙古骑兵追了来,递给他一个小纸条。这是塔出的指令,吕师夔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出现二字:“屠城”。

吕师夔心里震荡了一下,随即苦笑起来。然后将纸条递回给传令兵,声音嘶哑着说:“带我去见右丞相!”

在护卫们的簇拥下缓缓离开战场,塔出正在炸开的裂口前大发雷霆。看见吕师夔过来,打马迎头过去。用马鞭指着他大叫道:“没有收到我的指令吗?为什么不屠城?”丝毫没有在意吕师夔的脸面。

心里暗自恼怒。但是脸上却只能陪着笑。拱手道:“右丞相息怒,不是属下不执行军令,只是没有办法执行!”

听到吕师夔这样说,塔出倒是冷静下来,低声哼道:“为何?”

“看来宋军早有所备,广州城攻陷之时,并未见到有百姓在城内出没,将士们曾强行入内,这才发现广州城内已经是十室九空,只有少数“色目商贾”或“回回商人”还在城内居住,但是皇上有严令,不得伤及这些人。所以。”

塔出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你是说这些汉人早就跑了?”

吕师夔点头称是。遂不再多言。塔出想了一会,终于摇了摇头,“罢了”。挥手进城。

当塔出、吕师夔等元军进入广州城时,姜明一行已经坐船过了金洲,在前往东莞的路上。一路之上,大家都没有说话。

由于事情的突然发生,本来应该撤出的四万五千余人又逃散了一万多人,现在随船队出发的,只有三万人左右,面对如此大的损失,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连郑虎臣也不知所踪。

姜明心里显得有些沉闷。他本来只和郑虎臣两个人来到了广州。现在郑虎臣不见了。身边要不是有个“礼物”鸿儿还一直跟着他。那他连个说话地人也没有了。

自从张翔泰先行一步被迁移到东莞后。鸿儿也沉默了几天。但是后来随着天天和姜明一起救护伤兵和组织守城事宜。在一起也就随便起来了。但话还是不多。不是姜明问及基本上不说话。别人要是有话问她。鸿儿却是理也不理。特别是上船后发现郑虎臣地失踪之后。更是注意力全都放在姜明地身上。几乎是形影不离了。

元军地突袭炸城。虽然都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塔出这次这么急。水军一到就开始攻击。一天之内就攻下了广州。是何等地战力。众人不禁觉得有些后怕。如果不是开始就打算弃掉广州。广州城能坚持多久。是谁也没有把握地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是一起在荔枝湾上船。沿江南洲绕了一圈。入夜时。已经由粤江故道行至到了西樵山。这一段河道出名地难走。既然元军没有追上来。就没有了冒险夜行地必要了。不过船队还是没有靠岸。只是在江心停泊下来休息片刻。

为了避免引起远方元军地注意。刻意地没有点灯笼等明火。站在船头。望着黑压压地西樵山。听着江水流动地声音和远方传来地“哗哗”声参杂在一起。显得极为凌乱。像是现在众人地心情一样。

远处传来地“哗哗”地声音就是西樵山上最有名地就是“云瀑”了。“云瀑”。乃因水汽飞溅。常成云雾。飘出洞外而得名。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因山体为坚硬地粗面岩。

裂隙多,易于储水,故易成为流泉飞瀑,形成大自然美妙音乐。姜明早就听说过,却没有来过,但是这次来,却没有机会去欣赏。

但是纵然是在江心,也能听到从山上“哗哗”飞流拍水那苍凉的声音,一下下像拍在人的心里。

看着周围那一张张凝重的脸,有的人还带着一丝的迷茫,姜明想到,是该对大家说去向的身后了,想着就想张镇孙看去。谁知张镇也在看向自己,两个人眼光相遇。都是微微的颔首,张镇孙清咳了一声,起身道:

“诸位,我们明晨由南海县沿西江、北江直到番禺莲花山,在那里参见了粤王殿下后。我们再合二为一,穿过粤江,经萝岗直入东莞,文天祥文大人在那里等着我们会合。我们会师以后再图大计。”

参与这次商议的虽然也算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所熟悉的庞远、冯磊等等主要骨干已经不在了,在剩余的人中,眼睛里面也大都呈死灰色,姜明在自己经历过的时代见过这种眼神,就是在电视上看到伊拉克被全面攻陷时,街上的伊拉克人那种逆来顺受样子,眼神就是这种颜色。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姜明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位古人说的,但是清晰的表达了现在的这个场景。

转身看了看,才想起郑虎臣已经失踪了,要是郑虎臣在这个地方的话,可能会鼓励大家一下,或者是骂两句,自己该怎么做?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求助一样的看向张镇孙,只见他还在那里自顾说着,安排一路上的形成,浑然没有注意众人的表情。

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大事,片刻,张镇孙就安排完了,环顾四周问大家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却只得到了几声稀稀落落的回答,张镇孙这才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连忙抬头注意看向众人,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但他本是文官,固然是文采出众,但是轮到激励人心,却是不知从何说起。环顾了四周一下,发现军中之人也是很少,只好把眼光也落在姜明的身上。

无奈,姜明只好来临时客串了一下,灵机一动想起了看过的一部叫《指环王》电影上的一个战前动员时说的话。就结合现在的情况不伦不类的说了出来。

“从你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同样占据我内心的恐惧。我知道蒙古人的凶残、和快如疾风的战斗吓住了你们,因为他也让我震撼。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丧失勇气。我们遗弃亲人;忘

记朋友。但绝不是今天!这一刻鞑子攻破我们的城池,杀害我们的同胞,但是我们大宋的结束绝不是在今天!从今天起我们要还要奋战!因为这片美好土地是我们的,这里有我们所拥有和珍惜的一切。所以我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住,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大宋的。”

一段话下来,姜明几乎累了一个半死,偷偷的看看周围,发现众人都是目瞪口呆的,才醒悟过来自己原来是用白话说出来的。心里也是颇为不安。

但是半天没有见人说话,仔细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口中还喃喃自语,不禁哑然失笑,快郁闷死了。心道:“谁听这段话都热血沸腾的,为什么我讲出来就变成了这样。”

自己也没有办法,只好摇头而去。鸿儿也跟着走了。

第二天刚放亮。船队既拔锚而走,一路不停,顺着西江、北江往东走,正午十分就到了莲花山。找到留下的暗记后见到粤王和陆秀夫不提。众人又会合一处,穿过粤江,直往东莞而去。

正文第二十章广州大战之会师

次日正午就到了东莞之后,在石碣镇上岸。才知道文天祥等人已经到了惠州,众人皆是心下也是大喜。

张镇孙与文天祥虽然同属文状元,但是基本没有见面,只是闻名而已,心下更是急不可耐,只是跟随在粤王殿下身边,碍于礼仪,也不可能赶去相见,只能再此等候。

姜明其实也很想见文天祥,毕竟是后世中的偶像级任务,那首“过零丁洋”和“正气歌”七百余年来不知道流传于多少人的口中,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了千古名句,听了让人热血澎湃。

但是转念一想,现在是1278年,而其中“过零丁洋”是在崖山海战前文天祥被俘的时候被押往崖山。路过过零丁洋所著。而“正气歌”更是在元朝大都监狱里写的。恐怕现在文天祥连腹稿也还没有打的吧。想到这里,姜明不由的笑了起来,心里正在寻思要不要把这两首诗给剽窃过来,成为自己的大作。

没有等多久,大约是傍晚的时间。文天祥的先头人马已经到了石碣镇,没有做丝毫的歇息,就来到大营拜见粤王殿下。

见了文天祥,姜明立时从心里喝了一声彩。被文天祥的气质、威严给慑住了。怪不得《宋史》说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用尽褒华之词。看着自己原来只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