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讨伐文天祥,他和朝廷关系不佳,被孤立在外,虽然兵力不强,不过以他不屈不挠之个性,只要仍是自由之身,就一定会持续地奋斗到底。最好先将陆地上的余烬一扫而空,然后再从海陆两面攻打海上伪朝廷,必可一战毕其功成。”副帅李恒向主帅张弘范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当然这是他们的细作从元军内部得来的消息,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忽必烈想活捉文天祥。这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为了达成这一个目标,元军最近疯狂的对陈吊眼和陈壁娘所领的畲汉义军进行了报复,将陈吊眼亲自所领的负责骚扰元军后方的骑兵牢牢的限制在一个区域内,动弹不得。无奈之下,只好冒着折损过半的伤亡。又杀回四百岭。凭借易守难攻险要地势来防备,虽然暂时不会有大碍,但是已经对元军构不成威胁。现在元军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由副帅李恒亲自领兵十五万,正杀往梅州而去。
杜浒听后心里那是一个劲的庆幸啊,要是就这么的赶到梅州去,不是正好和那十五万大军相遇,虽然自己这方最近也有将近十万人马,但是凭着才训练月余的水平,和装备精良的正规元军相抗,几乎是不可能能赢的,不说一触即溃吧,那也相差无几了。这一点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作为杜浒和赵孟荣他们练兵的人肯定知道。
杜浒想到这儿,担心的看了赵孟荣一眼,而对方也在看着自己。两人眼里都闪着一种无奈,但是没有害怕的意思。
刘子俊和邹枫是刚刚过来,只是把信息传递给文天祥,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也是满脸焦急的望着文天祥。大帐一时间沉静下来。
还是杜浒沉不住气,闷声说道:“大人,不如我们拼了吧,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我就不相信那鞑子能和咱们比人多。两个拼他一个,我们还有多的。”
文天祥抬头看了他一眼,带着责怪之意。赵孟荣马上出来反驳道:“我们汉人是比他们人多,但是都不愿意站出来拼命,靠我们现在的人,无疑是去送死,你不要乱出注意,打扰大人的思路。”
杜浒不讲话了,赵孟荣转身朝文天祥说道:“大人,看来梅州我们不能去了,广州那边朝廷又不让咱们去。正好我们把那五个老虎制住了,不如,我们去潮州吧,反正兵勇大都是哪里的人,而文壁大人也在惠州,我们倒是可以去那经营一番。”
听到赵孟荣提到潮州,文天祥也感觉有些道理,正要定下来,突然想到姜明给他的那个锦囊,让他去潮州或者是去潮州的路上打开,没有想到那么快就用上了。
朝赵孟荣点点头道:“孟荣说的有道理,不过国师前些日子去东莞找我,好像早就料到咱们要去一样,特地的留下一个锦囊给我,让我去潮州的时候打开它。我们不妨一会看看。”
转过头来问杜浒道:“那五个老虎怎样了?”
“能怎么样呢?变成病猫了呗,在旁边大帐里面关着,我已经命人严加看守了。”杜浒轻松的回答道。
“嗯,那样就好。我们不能再分裂了。”文天祥叹息着说。“明天你和邹枫去接管他的手下,该怎么样你应该知道吧。”
“你就放心吧!”杜浒拍拍自己的胸膛说。
文天祥沉吟了一下,道:“还有,你在破胡军的指挥暂时交给子俊,到时间陈懿兄弟的指挥权接管过来以后你自成一军吧。”
说完,也没有等杜浒回答,就从怀里将锦囊拿了出来,打开了拿出一张纸来。拿出来看了一遍。然后皱着眉头传给其他四人道:“你们也都看看。”说完走到一旁思索起来。
杜浒、赵孟荣、刘子俊和邹枫他们看了以后,半天也没有说话。
邹枫过了一会说道:“其实这个国师也是言过其实了。他说陈懿兄弟必反,而我们必败等等,不过是在臆测而已,不足于全信。但是琉球一行,我们并没有水军,还有就是台湾是什么地方,咱们都不知道,去了会怎么样呢?”
刘子俊接着说道:“就算是国师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如果离去,将会陷朝廷于险地,那样会遭骂名的。我等岂不成了不忠之人?”
文天祥沉默了一会,说道:“不然,我们只要存在,元军始终不敢尽全力去对付朝廷。那么我们就有更多的发展时间,杜浒和孟荣都知道,现在士卒缺乏的是锻炼,大军缺的是粮草,而我们留在这里,的确会如国师之言,必定败亡。”
停了一下,还是很无奈的接着说道:
“但是走,肯定会留给朝廷口实,不如我们先去潮州,驻扎在惠州、海丰一带,再奏报朝廷事情真相,让皇上与太后来决断吧。”
大家一想也是,随即各自回去准备。就是杜浒和邹枫在接管陈氏兄弟的军队时遭受到一点小麻烦,陈懿的结义兄弟刘兴看见事情不妙,于是就率心腹亲兵反抗,遂被擒拿。以谋逆处于斩立决。以儆效尤。陈氏兄弟的军队遂平。
大军往后,直往潮州一带退去,文天祥筹划以潮、惠为依托收复附近失地,再建督府兵。同时建立水军,准备战船,以防后备。
姜明怎么也没有想到锦囊会被提前打开,原本以为最少也要半年后的九月左右,文天祥才会退回潮州,历史还是因为他而改变了,而他,现在哪里呢?
*******************************************************************************
从一阵头痛欲裂的感觉中醒来,姜明感到身上软绵绵的,提不上来一点劲。还一阵阵的发蒙,一时反应还是迟钝的很。
慢慢的恢复过来一些,才感觉到自己在一个马车上,正在一摇一晃的走着,想起来昏迷前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肯定是喝了什么蒙汗药一类的东西。没有想到还真的有这些药。原来他还以为只是武侠小说里面瞎编乱造的呢。
过了一会,感觉好了一点,基本上恢复了清醒。试着动了一下,好像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哐当”的一声,马上有个人掀开布帘探头进来,看家他醒了,又把布帘拉上,过一会,进来一个人。由于马车内光线昏暗,隐约间,很像是鸿儿的样子。
姜明痛苦的呻吟了一声,想抬手摸摸,两只胳膊却被固定在身体两侧,竟然抬不起来。心里不由得暗暗惊讶,嘶哑着嗓子问道:“这是哪?你们要把我带到那里?”
正文第一章虚惊一场
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奈,但是有时候无奈也是一种机遇,我的机遇就是从见到十三少开始的,那时候也很无奈。----《大宋国师回忆录》
*********************************************************************************
问过之后,却没有人回答他,一只温暖的手轻轻的把他扶正,顺势在他额头上探了一下。然后就悄悄的坐在他的身边。也不出声。从感觉中,姜明心里明白应该是鸿儿。想到自己这次却是要被带去见忽必烈,心里也是一阵阵的发虚。
轻轻的挪动一下身子,低声的问道:“鸿儿,你们现在把我押送到那里了?”
觉得那人肩头猛的一颤,回过头来。姜明此刻的眼睛已经适合了黑暗的光线,随意看去,竟然不是鸿儿。
说实话,姜明只从来到宋朝之后,除了在皇太后那里见过几个宫女之外,还真的没有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看过一个女子。只见这女子长的十分俊俏。有着一张清秀美丽的面容,但是有些苍白,却皓如明月一般皎洁,竟然是个清纯脱俗,冷艳不可方物的绝色女子!
“你是谁?”虽然看见这样一个绝色女子,姜明仍然保持警惕的问道。
在他的潜意识中,鸿儿虽然蒙着面,但是他是蒲寿晟的女儿。那么一定是一个阿拉伯人,这个女子在身材上和鸿儿有些相像,都是属于高挑削瘦那种类型,但是这个女子绝对不会有阿拉伯人的血统,这一点他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才有此问。
这名女子痴痴的看着姜明半天,姜明这才发现,眼神却是是和鸿儿很像。但是由于光线很昏暗,又不敢肯定。只能任由让她看着。
过了一会,这名女子才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你以为我们要把你送到哪里去?”
一听声音,姜明不由的呆住了,是鸿儿。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声音他不会听错的。不由的心里一喜。挣扎了几下,问道:“你是鸿儿,你怎么是我们汉人。你不是阿拉伯人吗?”急切之下,把现在还没有人了解的“阿拉伯”这个词也带了出来。
鸿儿明显地被这个希里古怪地词弄地一愣。也是所答非问地道:“什么阿拉伯?”姜明这才想起自己说错话了。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也只好直接问道:“这现在是哪里。为什么把我绑在这里?”
停了一下。看见鸿儿没有回答。又语气中充满嘲弄地继续说道:“就算是要拿我讨好那个忽必烈。也没有必要把我这样绑着吧。反正在你们这些全真教地高手面前。我是没有抵抗能力地。”
“唉!!”一声幽幽地叹息又在姜明地耳边响起。接着听见鸿儿说道:“在你地眼里。我真地只是那种人吗?”
鸿儿是一个什么样子地人。姜明闻听此问。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在短短近两个月几乎是朝夕相处地日子。鸿儿确实是对他关心地无微不至地。但是对于鸿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地人。他真地没有认真地去想过。
“你真地是鸿儿?你不是应该是西域人吗?怎么和我们汉人长地是一般模样呢?”无话回答。姜明只好再一次地把话岔开。尽量地去斟酌着语言。
“对。我父亲是西域人。但不代表我也是西域人。我本来是师傅从山中捡来地一个孤儿。艺成后被师傅委托于蒲家落脚。后来被母亲收为义女。蒲家上下。皆视我为亲生。平素我对外自称都是姓苗。再则我从未在你面前褪去面纱。所以你这样奇怪也是理所当然地。”
姜明恍然,怪不得鸿儿是全真教的教徒,而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按理说阿拉伯人对于宗教观念是很强的,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子女去信奉其他宗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