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是什么部队?”不止是袁世凯,其他所有人都表露出兴趣。

“这就不好说了。据我们的人说,发现这一情况的是一个猎人,他觉得有趣就看了几眼,后来,我们的人想要再去看看时,根本就进不了那座山谷。”

“陈华的炮兵师都装备的什么炮?”袁世凯打听不出神秘部队,炮兵师的情况应该是掌握了的吧。

“陈华的炮兵师师长就是我们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的林沐。其炮兵师的编制到是清楚的,分为1个重炮团,1个山炮团,1个综合炮团,但这些炮团里到底用的是什么炮,还有到底会装备多少门炮,就很难打听到了。”

“我们的山炮团装备多少门炮,多少人?”袁世凯问道。好多年了,这些具体的军务他已经不管了。

“48门75MM山炮,1200人。”几个军界大佬同声答道。但北洋的人只有与四川对阵时才知,陈华的炮兵根本不是这种小团制,而是120门75MM山炮的大团制,其人数仅仅比一个主力步兵团少200人,达到了3600人,在别的军阀那里,就这些人和炮,绝对叫炮兵师,最不济也是一个炮兵旅吧。

袁世凯想了想,又问道,“陈华的重炮团又是什么东西?”

“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估计就是口径更大的炮吧,这次,陈华围攻唐继尧和戴戡就动了这种重炮。”王士珍说道。

“你不是说,他们重炮团才装备了重炮吗?难道,陈华这次动用了他的重炮团?”袁世凯发现王士珍话里的一个漏洞。

“大总统,陈华的每个师,都专设了一个炮兵团,想必是炮兵团里也装备有这种重炮吧。”王士珍说道。

“好吧。陈华的实力基本上已经清楚了,现在我们讨论,如何把这股势力给打下去。国家必须一统,军队必须一统!”袁世凯气势森严地说道。

“……”一众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仿佛他们来这儿是闲耍的。

“怎么,都不说话?”袁世凯觉得有些奇怪。

“大总统,不能打。”

“大总统,打不得。”

“大总统,最好暂时不打。”

“大总统,打陈华还是过两年再说吧……”虽然各说各的,但共同点是:不打,打不得。

“怎么,你们的意见与其他人的意见不一样呢?”袁世凯很是疑惑,其他人,大多赞同把陈华摁下去,可自己的心腹大将,却一派打不得的叫声。

“大总统,长江以南虽然大多已经归顺中央,可那是看在中央势大才归顺过来的,如果与陈华开战打输了,后果不堪设想啊!或者,就在两方开战之中,孙文动我们一下也很难受的。”曹锟的态度十分明确,想得也很周到。

PS:千殇昨晚喝醉了,不能上传稿子。呵呵,现在酒醒了。特别感谢“波师”朋友,再次给千殇3章评价票,千殇在此向波师兄弟鞠躬了!!!另,有朋友在书评区说袁世凯怎么住在紫禁城,呵呵,这是小说,别当真。此前,千殇在网上百度过有关袁府的问题,结果根本找不到这段时间袁世凯到底住在哪儿,千殇也曾看过其他写有袁世凯的小说,包括以袁为主角的,都没注意到其住所到底在哪儿,特此说明。昨日,华时代得票200以上,真的达到了一个高峰,推荐竟然在历史类排位第48名,这是很不容易的啦,再次感谢各位投票的朋友。

第167章 大总统也有主意(寻求支持)

“华甫,你的理由呢。”袁世凯看了看冯国璋说道。

“大总统,我说实在话。从独立军展现出的实力看,要击败独立军一个师,我们至少要运用两个师甚至更多,陈华现在有五个主力师外加一个炮兵师,我们想要获胜,至少需要动用12至15个师,而且结局最多是惨胜。”

冯国璋把基本的意思说了,剩下的自然由袁大总统自己去思考了,国防军的战略力量总共才21个师,而且第六军和第七军的六个师战斗力根本无法和前五个军的战斗力相比,难道,我们和陈华来个同归于尽?

“芝泉,你又是什么理由?”袁世凯一个一个地点将。

“大总统,我昨日在看中华地图,看着看着,我就在想,大总统占据着中原大片江山,而孙龟缩在南方一隅,陈华又居西南,这很像三国时候的魏、吴、蜀呢。而且,这大总统就相当于曹魏,比曹魏更强大;这孙文相当于孙吴,但比三国时的孙吴要弱得多;这陈华虽然气势汹汹,也不过是蜀汉而已,蜀汉有刘、关、张、赵、黄五虎将,哪一个不是当世名将,但最终这一统天下的,却是曹魏。”段祺瑞说完,有些得意地看着袁世凯。这番话,他可是思考良久才想出来的。

“说得好,芝泉说得好。”在场的人,除了袁世凯笑迷迷的外,其他人都出言赞美道。这不但是说袁大总统必将统一中华,而且还会像曹家一样,弄个皇帝当当。

待众人表现完毕,袁世凯又说道,“芝泉耍了个滑头,这打还是不打,你并没说明相应的理由。”

“我主张暂时不打,理由就是我刚才说的三国。当蜀、吴都没有魏国的威胁时,他们会干嘛?呵呵……”段祺瑞是越来越得意,这可是临场发挥的了。

“芝泉,你是说他们之间有可能会打起来?”袁世凯有顿悟的感觉。

“大总统,这我可说不准,不过,这陈华对外的第一仗却是云、贵,虽然这云、贵是中央的地盘,但它们不是在南方吗?他们离孙的地盘更近呢。”段祺瑞似乎沉迷在三国里爬不出来了,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就是说的段祺瑞现在的这种情形。

果然,他最后的分析并未博得众人的喝彩。历史,早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利益,也不完全就是地盘或人口。

“仲珊,大将里可只剩你一个了!”袁世凯看着曹锟,等他表态。

“大总统,我也主张暂时不打。其理由,一,我们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要打,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二,国防军现在的国防任务压力也很大,东北、北面、西北都是我们在扛着,要抽调15-20个师的部队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我想唐总理他们还有反对用兵的理由。”曹锟这家伙也算急中生智,把唐绍仪等人拉出来挡驾。

唐绍义知道自己不表态已经不行了,心里组织了一番措辞后,才说道:“大总统,及各位。我们政府各部总长这两天也在议论西南之事。综合起来的意思是,第一,目前政府财力并不足以支持一场大战,特别是与西南的大战;第二,各国态度目前十分暧昧,如要动兵,最好取得各国谅解;三,我军分驻各地,想要将部队调到一起至少需要两个月,到时形势也许发生了变化;四,冬季用兵,对于士兵、民众均是一个考验。所以,政府的意见是最好不用兵,即便要用兵也推辞到春天之后更好。”

唐绍仪之后,陆征祥、赵秉钧、周学熙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不用兵或暂不用兵的理由。看来,这仗是暂时打不起来了,但打不起来并不等于就什么事也不干。袁世凯很快就想好了对策,当然,这些对策也有类似于杨度这样的人的智慧的凝聚。

“好。各位的意见已经表达完了,我说说我的想法,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明天就在总统办公会上决定吧。”

“首先是各部防区调整。第一,仲珊的第一军自命令下达之日起从东北调到湖南、江西,并主持两省政务;第二,姜桂题第六军随命令下达之日起接替东北吉、黑两省及内蒙防备;第三,升‘东北独立师’师长张作霖为奉天省长兼独立师师长,负责奉天防务;第四,第六军原陕甘宁防备由聘卿接手。”

“其次是扩军。第一,每个军新增1个炮兵师,其费用由中央政府和各军长各出一半;第二,陕西、山西、河南、黑龙江、吉林四省增编1个独立师;第三,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各增编2个独立师,并在省会城市增编1-2个警备旅;第四,成立首都警备区,原警卫师扩编为三个师,即警备一师,警备二师,警备三师。”

袁世凯这个建议一出,众将军纷纷叫好,突然增加了19个师,12个警备旅,有些人又要升官了,而自己又可以肥一肥了。

“再次是对川对策。第一,即日起加强上海、南京、九江、汉口、安庆、宜昌港口督查,对来自四川的货物加征20%的口岸税;第二,在宜昌江面设流动查税点,凡运往四川的货物一律征收货物价值20%的过境税;第三,凡四川在中央政府辖区内的办事处,必须加强人员、事项、物资的专项检查,以防不法分子趁机破坏全国的大好局面;第四,由外交总长陆征祥负责,给各国驻华公使馆致函,要求他们驻各地领事馆除商务、人员往来外,不得与各地方政府洽谈除上述两个问题之外的其他任何问题,中华,只有中华民国政府才是惟一合法政府,各地方政府必须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第五,中央控制的媒体要有计划地批驳四川地方政府的军阀本质,要呼吁四川及西南人民敢于起来反抗暴政;第六,凡四川地方政府官员在中央政府其他省份的直系亲属等,必须加强管理……”

“第四项是关于财政和税收。由于中央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决定从春节后开始增税:第一,各地盐税新增20%,其新增部分全部收归中央;第二,各地田亩税,旱地每年每亩增加5分,水田每年每亩增加1角,其增加部分全部收归中央;每三,全国新增国防税,每人每年5分,其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分成,中央政府占六成,省政府占4成;第五,凡在中华境内销售之商货,一律按其价值征收2%的所得税;第六,凡从事姻脂行业之妇女,每人每月征收1元的营业税,其中中央政府收五成,其他则由各地自行分配;第七,凡买卖田地者,每亩交契税1元,由卖方和买方各交一半;第八,凡买卖房物等不动产者,按成交额的20%征收交易税,由卖方负责缴纳……”

“大总统,好啊,好啊,这下子不愁军饷了!”几个将军齐声赞道。

只有财政总长周学熙面露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