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上坝,位于川北,前世是华夏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一条涪江从秦岭和龙门山的崇山峻岭中穿越而出,在绵州以北约60公里处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坝子,故名上坝。
凯江到绵州的公路开始动工之后,陈华通过绵州知府冯贵与上坝知县饶思仁达成协议,迅速启动了绵州至上坝的公路堪探。
饶思仁本不属于冯贵阵营,但在陈华银弹的攻势下,又有什么搞不定呢。再说,开发上坝对饶思仁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政绩。
上坝境内,前世探明的矿产达20余种,其中煤、铁、天然气、石油、大理石、金、石灰石等颇具规模,特别是铁矿,品质好,储量大,为前世四川重要的钢铁基地;此外,上坝的农业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及中药材资源等都极具开发前景。如果说凯江的煤铁资源,可以支撑陈华在凯江的近代工业,那么,上坝的资源总量,至少是凯江的10倍。
在陈华的前期计划中,上坝乃是必得之地。除了资源的因素之外,上坝的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在历史上,上坝素有“蜀道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华夏还相对平静,陈华以“开发”的名义进入上坝,算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如果等到辛亥年乱起来再取上坝,那就要困难得多了。
一九一零年农历八月初,一支由十余名德国鬼子带队,上百人的上坝“资源普查”队伍出凯江出发,吹响了陈华向外扩张的号角!
资源普查只是一个幌子,上坝有什么资源,在什么地方,前世的陈华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在《太空争霸》中,上坝,也属于陈华的势力范围。虽然,拿着大清并不太准确的地图,但陈华也能将那些矿产、工厂及电站地址指个八九不离十。德国鬼子们,只是拉大旗作虎皮,唬唬外人罢了。当然,普查队还是有任务的,那就是按照陈华的指点,要将那些地址落实准备。
半个月后,资源普查队传来消息,找到了煤矿和铁矿,于是,上千人的前期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开始奔赴上坝,与这支队伍同时去上坝的,还有华夏实业公司机械厂新近研发出来的施工机械。
当然,这些施工机械只能说是比较简单的,甚至比这个时代列强的施工机械还要简单一些,但是,这类机械设备陈华必须搞!华夏是个大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将迎来建设的高潮,而一个大国的建设,不可能事事都依赖外资什么的。前世的华夏,虽然在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那是拿资源与市场换来的资金,至于设备和技术,陈华根本不想说,别人已经淘汰的东西国人还当个宝。
陈华有些后悔,在《太空争霸》游戏中,自己为什么不当一个种田流的玩家,而走上了一条争霸的道路?虽然陈华在游戏中也建有一百多个工厂,但可惜的是那些工厂一个都没能穿越过来。
(最近这几个过渡章节既无聊,又难写。哎……)
第068章 抢占制高点1
与这个时代的华人相比,陈华相当清醒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次元兵工厂能够提供与武器装备直接相关的工业设备特别是工业技术,这是陈华的优势,但陈华绝不会因此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止步不前。在德国鬼子们到达不久,陈华就有意识地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聊天打屁,大约花费了半年左右的时间,陈华就摸清了他们的情报,教育背景、专业水平、家庭情况以及在华感受等。
最后,陈华与其中的一些人摊牌,要求他们效忠于自己,并终身在华工作。陈华这个做法很突然,所以被谈话的19个对象里只有7个德鬼子愿意终身加入陈华的队伍。好在7人里面的专业分布让陈华相当满意,两人机械专业,两人物理学专业,两人化学专业,一人冶金专业,这正是陈华最最需要的人才。
这7人在陈华的要求下,首先解除了与原德国公司的雇佣合同,其家属子女愿意来华定居的,由华夏公司负责来华费用。在与华夏公司签订了聘用合同后,陈华立即将他们的薪水提高到每月2000美元,让其他拒绝了陈华邀请的人好一阵后悔。
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对于那些后来想加入进来的人,陈华要么礼貌地拒绝,要么只能将薪水开到1200美元,好在这个价位陈华又招进几人,只是,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视。
以这7人为龙头,陈华于一九一零初成立了“华夏研究院”,一个非常微型的研究院,下设冶金研究所、机械研究所、汽车研究所、兵器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等5个更为迷你型的研究机构,陈华之所以这样设置,一是不想放弃这些项目,因为这几个项目,都是在未来将大放异彩的项目,也是前世的华夏除兵器研究外均落后于世界强国的项目,既然穿越了,陈华自然不愿意重复过去的历史;二是借此培养华国自己的研究型人才,虽然在一九零九年里,加入到华夏实业公司的具有大学理科工科背景的技术人员还不到100人,但其中也有一些人具有研究能力,用德国鬼子牵头,以现有华籍人才为骨干,每个研究所先期配备5-8名研究人员,再配5-10名左右的助手,这样,研究院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
在兵器方面,陈华本身是专家,再加上次元兵工厂提供的技术和图纸,所以取得研究突破的首先是兵器研究所。1910年6月,一款名为“华夏2型”的步枪新鲜出炉,这其实就是二战期间德国大量使用的98K。
德国人的Kar98k步枪继承了98系列毛瑟步枪经典的毛瑟式旋转后拉枪机,枪机尾部是保险装置。子弹呈双排交错排列的内置式弹仓,使用5发弹夹装填子弹,子弹通过机匣上方压入弹仓,也可以单发装填。采用了下弯式的拉机柄,便于携行和安装瞄准镜,采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倒“V”形准星,准星带有圆形护罩。Kar98k步枪成为纳粹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间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是一种可靠而精准的步枪。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
98kSniperKar98k步枪射击精度高,经加装4倍、6倍光学瞄准镜后,可作为一种优秀的狙击步枪投入使用。Kar98k步枪还可以加装榴弹发射装置发射枪榴弹。
原来的历史上,德国人对毛瑟98的改造始于一战后期,但98K最终定型却要等到1935年左右。陈华将华夏2型步枪研发出来,表明华夏在步枪领域已经领先世界至少二十年。
当然,这款步枪陈华暂时还不准备拿出来,陈华的计划是等一战爆发前在各国注册专利,一战爆发后再推向市场,与其他所有穿越者一样,在众多列强里,陈华对德国佬的态度相对好一些,当然,陈华对美国鬼子的态度也不错,但是,陈华却不会卖任何武器给美国。这个国家已经够强大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大发战争财,陈华不仅不会帮助他,还要想办法削弱其实力才行。
兵器方向的第二个突破就是60MM迫击炮的研制成功。迫击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主要行高射界射击的火炮。迫击炮射角大(一般为45度--85度),弹道弯曲,落角大,破片杀伤效果优于其它火炮,主要用于压制遮蔽物后、反斜面目标和水平目标。由于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在战场上通常作为随伴火炮使用。迫击炮分为滑膛式(前装)和线膛式(后装)两种。陈华的60迫击炮为滑膛式前装火炮。
陈华的这款迫击炮参考了历史上二战前期英国、美国等国的迫击炮技术,当然,其设计图纸是陈华直接从次元兵工厂内“具现”出来的。这款被命名为“华夏P60-1型”的60迫击炮重量22。05kg;身管长度72。6cm(12。1倍口径);口径60mm;炮架或载具种类:圆形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0-+85度;最大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7度;最大射程2000m。
此外,重机枪和轻机枪的研究,也是直接从次元兵工厂“具现”的图纸。好在这两款机枪现在已经出现,即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麦德森轻机枪是由丹麦炮兵上尉W。H。O。麦德森于19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次元兵工厂的这两款机枪图纸对马克沁和麦德森的设计都作了一些改进,让陈华高兴的是,曾经游戏中的改进在现实中竟然也可以生产,这是否意味着次元兵工厂升级后也会出现自己曾经“玩”过的那些武器?
对于冶金研究所,陈华给所长埃尔。巴斯特提出的任务主要有特种钢材和各类合金的研究,至于前世大行其道的铝制品,只有等到埃尔研究有起色之后再布置下去。
虽然次元兵工厂的钢材可以直接生产迫击炮和枪管,但这种钢材却不能交易到现实中来,不能买钢材但可以买技术吧,但阿嘎邛却拒绝向提供这种技术。因此,现实中生产枪炮的钢材还依赖于进口,陈华对此也十分无奈。
PS:朋友们,看着千殇如此给力的更新,投票支持吧……
第069章 抢占制高点2
化工研究所的任务十分明确,一是合成橡胶的研究,二是尼龙的研究,三是塑料的研究。
再次让陈华高兴的是次元兵工厂在1910年代(二级)水平时,所生产的装甲车就是装备的合成橡胶轮胎,因此,对于合成橡胶的相关技术材料,阿嘎邛二话不说,陈华只买了四个汽车轮胎,就获得了合成橡胶的技术(不清楚这一设定的可回看第036章)。好在,1910年时合成橡胶也刚刚研制成功,陈华能直接拿出合成橡胶的技术,也算是走在世界前列。
是地球人都知道,橡胶的运用十分广泛,而天然橡胶的产量又受到气候的局限,一个大国如果不能生产合成橡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前世的华夏也是合成橡胶生产大国,陈华此举,只不过是将合成橡胶的产业提前了而已。
尼龙的正式名称叫聚酰胺纤维,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