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名外族,都是南方诸韩的使者,因听闻乐浪郡守换了人选,特意赶来献礼致贺。柳毅盛情款待之下,许诺说我不会去打你们,但你们得向我进贡。使者们面面相觑,回复说遵照旧律,濊貊从属乐浪,而我们诸韩是从属代方郡的,向您献礼、恭祝就任可以,但根本没有向您进贡的义务啊。
柳毅闻言大怒,心说带方郡早就废弃了,你们还咬住不放,那就是压根儿不想出钱出粮,以贡献我中华天朝啦,打得好如意算盘!但他还并没有兼并诸韩的实力,而且如今最需要警惕的乃是辽东和高句丽,而非诸韩,所以也不好当面撕破脸。于是他心生一计,便请这些使者一同出城射猎,以向他们炫耀自家的武威。
只是这武威仅止从辽东带来的兵马而已——倒确实吓得那些蛮子一愣一愣的——而不是指太守“大人”本身的弓马之能。柳毅也知道自己的能量大小,所以射猎的时候就让这些使者在营地里等着,免得自己射猎不中,当面出丑。
好在时已近冬,郡内又多荒林,猎物绝不匮乏,这才出去转了一小圈,不是就猎得了好几头马鹿回来吗?不至于空手而归,从而更扫脸面。当下柳毅便命从人剥皮放血,烤了鹿肉来款待这些使者,心里琢磨着,我要不要向公孙度进言,分屯有以南七县,重置带方郡呢?那这些蛮子不就没话说了吗?
可是,倘若带方郡守是自家的亲信,自然皆大欢喜;倘若公孙度,或者阳仪想从中再插一道,任命一个跟自己不怎么对付的带方郡守过来,那又该怎么办?岂非作茧自缚、开门揖盗?
当下皱着眉头,放下酒杯,对使者们说:“朝廷亦有复带方郡之意,然乐浪本非大郡,实不宜再割分之。吾乃欲先度单单大山,以服濊貊,广其疆域。闻濊貊亦常侵扰汝等之境,汝等可愿助兵、援粮,以呼应我否?”你们肯不肯帮我一起去打濊貊?
使者们面面相觑。就中有聪明的,赶紧拱手回复道:“我等国小兵寡,虽足守备,实难远征。况此非我等所可擅专者也,请容我回禀国主,再告太守。”
柳毅听得气闷,心说我想据此一隅,以全富贵,看起来前路实在坎坷啊。要不然干脆等公孙度一死,便将乐浪郡拱手献给朝廷,换一个中原显官,岂不是好?可是他终究在边地自由惯了的,实在不想去中原受约束;再说了,中原人最讲家世,以自己的出身,即便立下献地之功,恐怕也很难再有寸进啦。乃为牛后,又何不为鸡首?
气闷久了,细腻喷香的鹿肉吃在嘴里,竟也觉得寡淡无味。柳毅干脆站起身来,说我再去围猎一场,然后咱们便返回朝鲜城去吧。
跨上马,带着从骑在草原上、密林边巡回,走了一程,竟然除了几只野鸡外一无所获,心情更是直落谷底。正准备打道回城,突然眼角一瞥,瞧见林边有一新坟,竖着一块石碑。柳毅眼神是很好的,隔得老远就瞧清楚碑上的字了——
“先考氏公讳伊之墓。”
氏伊?那不是氏勋的亡父么?不错,昔日曾听那厮言道,其家本居朝鲜,在列水之北,说不定这附近原本便是氏家的田产了。人事变迁,昔日豪门,如今却已满目荒芜,思之岂不使人慨叹?
可是随即脑海中灵光一闪——氏勋昔日曾言,他当日为了避祸,匆忙遁入高句丽,只得将其父草草安葬,连碑也未能竖起一座;故此那厮还时常哭告,请求放他暂返乐浪,重葬其父。可是如今再见这坟,不但竖起了碑,刻上了字,而且墓上并无杂草,浮土尚湿……氏勋那厮最近回来过!
还以为他又遁入高句丽去了,原来却在乐浪吗?此真天助我也!
当即召唤一名亲信家人过来,问他:“汝可还记得某人?”那家人就含糊:“主公所言某人是……”柳毅举起鞭来,朝那新坟一指,那家人眼神没他好,匆忙策马过去瞧了一眼,这才返回来禀报:“小人记得。”柳毅一咬牙关:“画影图形,各邑、关严加盘查,不论生死,吾必欲得此人也!”(未完待续。。)
ps: 月底了,哪位手头还有闲的月票啊,劳驾再给我投几张,若何?
第五章、远之则怨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这标准未免太高,即便君子,近之倒未必不逊,远了也一定是会怨的,不信且看屈原他人家……后来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是他老人家庆历被贬,居于外州的时候,难道就光是忧其君了,而毫无怨怼之意?那简直不可能。
所以是勋和司马懿分析,柳毅既为阳仪排挤出襄平,心中必有怨也,若能捣其隙而摇其志,就有很大可能性把他扯上自家的战车,或者起码踞于乐浪坐观成败。辽东得乐浪,是伸其臂也,而若能笼络柳毅,则断此臂,对于己方异日挥师东进,可以扫除相当大的阻碍。
然而问题是,派谁前往乐浪郡去游说柳毅为好呢?司马懿为一郡之守,是不可能擅离防地的,关靖和诸葛亮倒都有意请令。虽然是勋认为以此二人之能,必能说动柳毅,然而此行并非毫无危险,光以这年月的航海技术而论,勃海上的不测风浪就够使人心惊胆战了——都不必要翻船,倘若如同昔日是勋,以及凉茂那样,无巧不巧,被一风吹至辽东,那可怎么好啊?是勋旦夕不可遽离此二人,怎么敢让他们去冒险呢?
不过好在正当他踌躇、彷徨之际,突然又有二人来至蓟城相投。
第一位,便是是勋曾经的门客、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诸葛子瑜,三年守丧已毕,先回许都去走旧日门路。把兄弟诸葛均送入太学。然后即束装起程。到幽州来投靠故主和兄弟。第二位乃是勋的族弟是峻是子高,本在相府中为吏,乃特辞职来投。
是峻本来为自己的前途规划得挺美好,放着百里侯(县令)不当,特意通过是勋的门路,入司空府为属吏,想直接抱曹操的粗腿。问题曹操腿虽粗,想抱的人更多。是峻有是勋撑腰,吃稳这碗公家饭是理所当然的,想脱颖而出、更进一步,那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啊。尤其是勋外放为幽州刺史之后,是峻每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曹操势力大了,最近脾气也见长,相府属吏动辄得疚——心说我要再多呆一两年,非神经衰弱不可(当然啦,那时候没这名词)。
他写信向两位兄长问计——不包括长兄是著,那就是一彻彻底底的腐儒。完全不通实务——是宽时为徐州别驾,说你要么过来帮我。要么去登州跟着老爹;是纡为屯田校尉,却劝他去幽州投靠是勋。
是宽品行方正,是峻少年时代没少受这位哥哥的训,虽为一母同胞,其实却不亲近;他虽然跟是勋相处时间并不算长——那也是跟三位亲哥哥比,其实原在青州、徐州,后来同在相府为吏,日子头也不短了——却比较说得来。因而反复思忖之后,还是直接跑幽州来了。
是勋倒是挺瞧得起这位“族弟”,此人心思机敏,少年时代虽顽皮跳脱,成家后也变得稳重多了,早非昔日“吴下阿蒙”,正当刮目相看也。于是他突然想到,何不使是峻前往乐浪,去游说柳毅呢?
自己迟早是要打辽东的,打完辽东,还想收服乐浪,摆在柳毅面前只有三条路:要么给公孙家殉葬,要么自己死,要么臣服于自己。那么派至亲的兄弟前去游说,足显诚意,柳毅或许会比较容易被打动吧。再说是峻有自己这个当幽州刺史的兄长,还有一个做登州刺史的父亲,身份比起无跟脚的关靖、诸葛亮都要显赫,只要能够安全去往乐浪,柳毅即便不允,也应该不敢难为他吧。
于是即召是峻过来询问,说此事颇有危险,你可愿往?是峻倒是并不缺乏冒险精神,说既是七兄有命,小弟安有不从之理?况且若能说动柳毅,使离公孙而归朝廷,此大功也,哥哥你到时候多给我说几句好话,得土之功等于军功,封侯都未必是妄想啊——我愿意去!
于是是勋即将相关辽东、乐浪的所有情报都汇总起来,交给是峻仔细研究,然后便给他一个幽州治中从事的头衔,派他带着自己的书信,乘船出海,前往乐浪。
治中从事又名功曹从事,主州中选举及州吏考核,与别驾从事并为刺史的左右臂膀,不过在是勋属下,那都只是貌似显赫的空头衔罢了。州吏皆为自辟,所以是勋干脆推翻旧有模式——原本的架构乃是因应最早的州的监察职权而设置的,跟如今一级行政区划彻底脱节——学习尚书台,细分刺史职能为十二部曹,各有所掌。比方说,诸葛亮主工程、水利,为工曹从事;诸葛瑾主民户、农桑,为户曹从事;郭淮主掌胡部及关市事,为市曹从事;孙汶、秦谊、典韦主军政,为左右中兵曹从事……
且说是峻整理好了行装,是勋特意委派荆洚晓率十名亲信部曲卫护,然后亲自送他离开蓟城,至郊外十里依依惜别。是勋反复关照,说兄弟你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或不协,就赶紧逃回来,千万不要为了立功而置自身于险地。是峻微笑着答应,可是临别之际,却突然想起一事来:
“七兄旧居乐浪,乡中可有相识,可为小弟引导者乎?”你在乐浪郡里有没有熟人啊,可以帮我带个路,牵个线什么的?
是勋听了这问题,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暗说坏了,我怎么把这碴儿给忘了……可是都走到这一步了,又不好就此而阻拦是峻,不放他离开。于是只好敷衍:“匆匆已十余岁矣,即有相熟,料亦星散……”我帮不上你的忙,你也别故意去找。
是峻又问了:“昔日叔父罹难,未知葬于何处?弟当前往致祭。”
是勋心说我哪儿知道他葬于何处啊,我就连他有没有全尸,是不是落了土,彻底都不清楚!眼珠一转,赶紧关照:“当日将亡父草草葬下,不敢泄露所在——子高此去,亦千万不可往寻。只恐柳毅知我父冢在彼,以此要挟,反生枝节……”你绝对绝对,不能跟别人提起此事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