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勋现在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褒中在南郑北偏西方约十里处,褒水流经褒中城东和南郑城北,河上有桥,方便勾通。此外,法正还在两城周边依山傍水,构筑了六个小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也就是说,魏军不管攻打任何一点,其余各点都可及时应援,所有守军可以凝聚成一个拳头,给魏军造成沉重打击。
那么倘若分兵以取各砦呢?就是勋手下这一万多人,那还真不够用啊。
从重要的角度来说,魏军只要陈兵褒中附近,威胁南郑,则随时可以卡断东西两侧的应援之路;而从危险的角度来说,蜀军也随时可以绕至魏军侧后,切断谷口,断绝魏军的粮道——当然啦,那得是在汉中守备严密的前提下,估计目前两城、六砦守军不过三千余,是不大敢冒这种风险的。
所以是勋可以暂且不顾后路,挥师向西,以取黄沙、沔阳,配合张郃两面夹击阳平关,或者向东攻打城固,接应曹真。一旦东西两路的魏军中任何一路与之会合,数万之众,便有强攻褒中、南郑的可能性了。
当下是宏辅注目地图,皱眉问道:“二刘相争,结果如何?”不管哪一家打赢了,倘若聚集全力来救汉中,最终的胜负尚且未可知啊。就理论上而言,对方也不傻,应该会暂停兄弟阋墙,一致对外的——就如同原本历史上,袁氏兄弟之争河北一般。但问题袁氏兄弟不过争个大将军号而已,如今争的可是皇权,谁敢说正统问题暂且放下,咱先一致对外?就如同后来的南明君臣也未必皆昏聩之辈,但因为权力斗争而导致内纷不息,遂使清军顺利得渡长江,即望南北朝而不可得矣。
吕蒙说就前几天的传报而言,貌似是刘封占据了上风……
刘封所率汉中军团,本来就是蜀汉最强有力的一支野战部队。成都守军装备或许过之。论素质、训练。以及战斗经验,却多不能及。加上吴懿虽用李严计,囚关平、关兴而不杀,以二子为质,收编了关羽的旧部,但彼等终究心怀二意,不肯拼死而战——再说吴懿也不可能真的信任他们。因此连番恶战,其实双方折损数量并不太多。成都军往往遇敌即溃,即便有孟达、张任等宿将指挥,亦不能止。很快刘封便杀至成都城下。
然而成都城内此时尚有近万兵卒,足够年余支用的粮草,凭坚而守,刘封亦不能克。据说刘封已经许诺,只要肯拥戴他做皇帝,则赦免吴懿、李严等人之罪,仅贬其位而已,且当重封刘禅、刘永。绝不加害。但目前还并没有成都城对此作出回应的消息。
就沮授认为,吴懿很可能会做出一定让步。促使刘封北上以救汉中,与咱们先拼个两败俱伤,则他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但是刘封也不傻,而且据说黄权颇善权谋,究竟成都方面开出什么条件才肯满意,其间尚须折冲樽俎,反复权衡也——只是留给咱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是勋心说若我是吴懿,便赍皇帝玉玺以于刘封,表示愿意拥戴他做皇帝,但前提是——你在破魏之前,不能够进成都城。名分这种东西,时人可能看得很重,但在是勋所见,还应该把实力摆在第一位。如今既然实力不侔,那么硬把着玉玺也毫无意义,还不如用此玉玺诱引刘封北上,自己好趁机积聚力量,重整兵马呢。
南中地区估计是指望不上啦,那么从成都再向南,犍为,还有刘备新设的汉嘉等郡,涸泽而渔,尚可招募数千上万兵卒也。倘若刘封真跟咱们拼了个两败俱伤,吴懿就有机会靠着两三万人击败刘封,甚至复夺汉中……
不过再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若然玉玺不在手中,缺乏了大义名分,军心士气恐怕就难以保障了……
自己跟这儿干想也没用,不管刘封是否能够北援,自家先积聚起实力来才是第一位的。若能将张郃、曹真全都放入汉中,则是有五六万大军也,怎么也能跟蜀中精锐一战了。蜀汉总兵力有十万没有?分守各处,再刨去成都一万人,估计刘封手下撑死了也就四万。我要是能在汉中站稳脚跟,很快就收秋粮了,包括荆州在内各地援军亦将陆续赶到,则汉中必可无虞也。就算这回灭不掉蜀汉,能够稳据汉中,则蜀贼如藩篱尽撤,随时都可以殄灭之。
那么该先往哪个方向去才好呢?如今汉中唯一的机动兵团在马超手中,正在东线与曹真交战——好,咱们就先往东去。
即在褒中以北背山立营,做牢固守势,然后命吕蒙率部先发,去援曹真。可是随即就有捷报传来——成固已下,马超已走!
原来当日马超被迫放弃赤阪,退守城固,徐晃也不在赤阪停留,便即衔尾而追。曹真遣人诫之道:“须兵马集至,乃可俱前。”徐晃不听,以“马超初至城固,立足未定,当急击之,或可破也”为辞,奋力而前。城固南依沔水,别有七砦相连,徐晃扬声攻其东砦,实取北砦,马超急遣马岱率骑兵应援,却被徐晃奋力击退。马岱退向城固,城外鹿角九重,乃移其活动者放入,但徐公明亲将麾下二百骑俱入阵中,直薄城下。蜀军无不惊骇,适马超又闻是勋入平,虑后路被断,于是弃城而走,南渡沔水,欲归南郑。
此时曹真恐徐晃战败,急遣部将朱盖、殷署等率数百骑兵来援,徐晃与之合,即击蜀军于沔水之上,杀伤甚众。马超无奈之下,也不敢再入南郑了,被迫收拾残兵,直接退出了汉中。
此时吕蒙也到了,与徐晃东西夹击成固,刘宁、杜路知不能守,被迫开城而降。徐晃就问刘宁:“前在赤阪,其砦将陷而将军不降,何今日乃降也?”刘宁道:“前不识将军天威故也。今悍破城围,守军尽皆胆丧,乃不敢不降耳。”
捷报传至是勋本营,是勋听了,就觉得这仗打得……怎么这么眼熟呢?啊呀,此非原本历史上徐公明于襄阳、樊城击破关羽之形状乎?!(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故人重逢
在原本的历史上,徐晃先得偃城,再逼敌围,督殷署、朱盖等十二营佯击围头,而密攻四冢。关羽见四冢屯将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被徐晃击退。随即徐晃就猛追关羽,俱入城围,关羽因此大败,遂解襄阳、樊城之围。
在历史上徐公明这场仗打得是非常经典的,首先声东击西,其后攻屯破援,最关键是在逼退敌军以后,毫不停歇地衔尾疾追,使残敌无法重新整束起来,导致一溃百里。不仅如此,原本关羽围襄、樊鹿角十重,为其入围,道上鹿角必撤,徐晃趁机紧紧咬着对方,一直冲杀至围城之下。所以后来曹操称赞他:“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不过在这条时间线上,关羽没攻打过襄、樊,当然更没有水淹于禁七军事,于文则倒是避免了出乖露丑,徐公明却再没打过这般漂亮仗。但是将领个人的素质和经验终究摆在这里,今天攻打城固,他就把马超象关羽一般给赶下了沔水。
待得是勋与徐晃相见,也甚为感佩,拉着徐晃的手,直接就照抄了历史上曹操的原文:“贼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破贼屯,多斩首虏。吾用……吾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如将军者也!”
嗯,就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名气有没有原本历史上的曹操响亮了,这“长驱直入”成语的来源,会不会算到自己头上……
城固既破,曹真、牛金等亦大步向前。赶来与是勋回师,兵力既雄,遂将南郑、褒中等处团团围困起来。随即是勋再遣吕蒙西进,攻取黄沙垒,阳平关因此人心散乱,最终为张郃、苏则等所破。陈式自刎而死。
本打算等张郃与凉州军赶到,就开始猛攻褒中和南郑的,只要拿下了这两座城池,那汉中基本上就全在掌握之中啦,即便刘封或者刘禅争位分出结果,率军来援,也很难把汉中再给拿回去了。
然而正当此时,南郑南门打开,突出来一哨人马。当先一将银甲长槊,跨着高头骏马,连踏数营,还刺伤了魏将徐商,竟然被他顺利突围南去。当日是勋闻报,便即骑马来看,远远地也瞧不分明。等到敌将去远,有人将俘虏的几名蜀兵押来。是勋就问:“适才领汝等突围者,谁人也?”对方答道:“常山赵将军。”
原来赵云被马超囚禁在南郑城中。与外界难通消息,但是等到马超南逃,魏军包围了褒中、南郑,消息传入城内,守军个个面无人色,都萌死志。有人就提议啦:“今赵将军尚在城中。既马将军去,乃可共举赵将军为军主也。”汉中军轮番鼓噪,马超留下来监护他们的武都军将也没了主意,只好把赵云宽放出来。
赵云这才大致了解了前后战局,不禁慨叹道:“此非马孟起之过也。”兵力对比太过悬殊。能象马超打成这样,已经算很不错啦。可是你要是一开始就不囚禁我,也不怀疑汉中军将,真能把武都、汉中二军拧成一股绳,说不定形势会比现在强多了呢——“人但有私,安可望胜?”
眼瞧着汉中已不可守,为今之计,也只有步马超的后尘,先逃到南面去再说——阳平关下的魏军应该还没有到,若等他们到来,恐怕就想突围都很困难啦。与其困守死城,不如为汉家多保留下来一些百战之卒。
于是赵云便即召聚南郑之兵,觑一个空档,亲自率领着他们突出重围。是勋闻讯,不禁抚掌:“常山赵云果一世良将也。”关张虽亡,蜀中尚有赵云,还有甘宁,马超也还活蹦乱跳的,这仗未见得就能好打了呀。
下令挺进南郑——褒中已成孤城,旋即亦降。
进入南郑城中,自有沮授等去安抚平民、清点府库,是勋召集曹真、牛金等将,计点功劳,待向洛阳报捷。马谡因前战败之过,暂褫禄位,素服来见。是勋仔细询问了南乡之战的经过,便指着马谡对众人说道:“吾离都时,马季常(马良)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