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听了一脑门子的汗,忙道:“王兄,你且听我说。这个炮啊,我知道它好。可是这种武器在我国也算得上是战略xìng武器了吧,而且才20门,肯定是要归军委会直辖的。我手中不过一个师的兵力怎么可能配备这样好的武器呢?再说我们33师在华北多以运动战、山地游击战为主,防空呢也多采用机动防空,像这么大口径的高炮也不是很适用。”

王专家一拍脑袋,说:“哦,郑将军,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他叹了口气,连说可惜了,又问道:“那T-26战车您看如何?虽说是三十年代的产品,可它重量轻,火力猛,非常适合我国的战场环境,xìng能也比rì本鬼子的强一大截!”

郑卫国苦笑道:“战车虽好,恐怕也不是我们能够染指的。”历史上,这些火炮全部装备到了第200师。这个师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曾在昆仑关和缅北痛击过rì军。不过说实话,仗打得很不好,主要是因为中**方高层对于机械化作战一窍不通。像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竟然让机械化部队进攻连公路都没有的昆仑关,差点没把第五军给打残。

王专家搔了搔脑袋,一脸为难地说:“郑将军,那个,除了这两样也就没什么别的好货sè了!”

郑卫国吓了一跳,说:“不至于吧!我看清单里面还有114毫米口径的重炮呢!”

王专家一拍桌子,恼火地说:“您快别提了,一说起这重炮我就一肚子的火!”不等郑卫国答话,他就开始大倒苦水,说:“这批炮式样陈旧,构造笨重,炮身上刻着的制造年份是1890年,距我们接收时已将近40年了,还是第一次欧战以前帝俄时代的东西。全炮重量特大,shè程又近,只有5000多米(还不如轻迫击炮),原来是用6匹马挽拽,但是中国马体小力弱,随炮来的挽具尺寸太大,和中国马体不相配合,用8匹马拉都根吃力。”

这确实是一种很坑爹的武器,是斯大林专门从旧仓库里淘出来的。历史上把这种火炮运回来后,因为炮太陈旧,光清洗整修就花费了不少时间。由于移动困难,shè程又近,炮兵们都不敢用;所以进口的80门基本上都算是摆设。在抗战各军史中;没有关于114榴弹炮的参战纪录。

王专家激动地说:“郑将军,您是懂炮兵的!您想想看这种进入阵地困难;移动困难;shè程又很近的火炮;在战场上多危险!而且像这么陈旧的火炮搞不好就会炸膛,依我看简直就是一堆废铁!”

郑卫国忍不住说:“既然是这样,干嘛要买回来呢!”苏援跟后来的美援有所不同,是有偿的,需要用粮食、毛皮、矿石等物资交换。

王专家气愤地说:“毛子太狡猾了!他们给咱们演示的和出售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明明有新货的,也掺了大量用过的旧货。可眼下就他们愿意卖给咱们,旧货咱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郑卫国气得大骂了几句,又颓然道:“哎,我也只能骂两句让心中痛快点儿,徒劳无益!你还是说说那个76毫米的野炮呢?”

王专家说:“这批炮算比较新式,比114毫米重炮要好一点,但也是第一次欧战时的东西,是沙俄用过然后被苏联军队淘汰下来的,距今也有30年了。各方面xìng能必然也会下降。另外,俄国货都是傻大黑粗,像这种炮虽然轻一点儿,但用6匹马挽拽还是很吃力。”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候1门苏制m190076。2mm野炮炮管灼烫红透,引起膛炸事故,好在没有伤到人,同时一起参加炮击的德制,瑞典火炮都没有同类问题!唯一值得高兴地是,该炮shè程,jīng度尚且还算可以,能够和rì本野炮抗衡,并不明显处于下风。

郑卫国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说:“算了,看来大口径的火炮是指望不上了。好在敌后战场用得着的地方也不多。王兄,你再说说别的武器吧!”

王专家又介绍了37毫米和45毫米两种口径的战防炮,以及各种型号的轻重机枪。其中45毫米战防炮和转盘机枪还算不错,也比较新,其余的武器不是旧货就是坑爹货,价格还都不便宜。像45毫米战防炮开价7000美元,简直就是明抢!

听王专家讲完,郑卫国忍不住说:“我怎么觉得咱们是被毛子给坑了呢!”

王专家生气地说:“可不是咋滴?依我看苏俄和帝俄都是毛子,一样的狼子野心!”

郑卫国骂道:“还不如德国人呢!起码德国人没给咱儿卖次品!”

王专家却说:“德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据他讲,德国人在抗战初期,故意更改战防炮炮弹上的密封材料,致使多门火炮炸膛,严重影响了我军备战。之后卖给中国的毛瑟步枪也是军方检验不合格产品,也就是把次品卖给了中国。

最后他以多年接收军火的经验总结说,这些西洋人没一个好东西!德国人背信弃义(指德国中断与中国的合作,改为支持rì本),英国人落井下石(指英国在上海、香港阻挠中国抗战,并一度封锁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的外援),俄国人趁火打劫(指俄国用旧武器套换中国的粮食和矿产,大发战争财,导致大量国人饿死),美国人火上浇油(指美国对中rì实施武器禁运,却将大量战略物资买给了rì本。)

第一百三十二章争夺军火

郑卫国从王专家那里回来时天sè已晚,郭参谋长他们等不及早就走了。好在留下了汽车和司机,不然人生地不熟的还真是麻烦。汽车一路急驰,很快到联络处前的一个街头。郑卫国突然看见张长贵站在路边使劲儿的招手。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忙让汽车停下。

张长贵着急地说:“不好了,师座!我们现在回不去了,记者多得都把大门给堵上啦!”

原来,女子师范的枪击案已经传开了,本就是军界超新星的郑卫国瞬间成了当红炸子鸡。大报小报的记者们闻着血腥味儿就追了过来,非要采访郑卫国不可。现在联络处的前后门都是记者,而且来头都不小,不能硬撵。

郑卫国感到十分惊讶,说:“不至于吧!”

张长贵说:“您要不信的话,自个儿看看去呗!”

郑卫国下了车,偷偷到街角看了一眼,只见门里门外挤了一大堆人,吓得忙把脑袋缩了回来。

张长贵兴灾乐祸地说:“怎么样,我没骗您吧!”

郑卫国气得踢了他一脚,说:“nǎinǎi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这起码得有一个加强连了吧!”其实院里院外的不光是记者,还有不少是师范的学生和慕名来投的热血青年。当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般不会干这种堵门的事儿。

张长贵偷偷看了看,说:“师座,怎么办,要不要进去?”

郑卫国没好气地说:“去个屁!这还有完没完了。成天被他们缠住,正事儿别想干了!”他猛得一拍脑袋,笑道:“有了!”

张长贵奇道:“师座,您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郑卫国说:“快来,快来,咱们换身衣服!”

过了一会儿,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郑将军来了!”众人一回头,果然看到一名身穿中将军服的男子走了过来。只听呼啦一声,人群就挤了过来。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名记者,边跑边喊:“郑将军,我是新生活报的记者,请问您对今天发生在女师大的枪击案有什么看法!”

另一名记者兴奋地说:“听说五名特务都是被您一人击毙的,请问是这样吗?”

一名师大的女生挤上前来,激动地说:“郑将军,我,我总算等到你了!”

记者眼睛一亮,忙问道:“郑将军,请问您跟这位美丽的小姐是什么关系?您是不是因为她才去的女子师范?”

“有人说您到师大去为了找意中人,请问……”

“郑将军,请问您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婚配?”

“请问……”

……

“呃,其实我不是郑将军,敝人姓张!”张长贵实在顶不住了,只好把帽子取了下来。记者一愣,忙拿出报纸跟上面的照片比对了一下,发现果然不太像。

张长贵得意地笑道:“怎么样,我就说我不是吧!呃,那个姑娘,你等我们师座干嘛,有什么话我可以帮你转达转达!”

那女生羞红了脸,一跺脚转身就跑开了。人群中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一名记者灵机一动,说:“这位将军,您也是33师的吗?”

张长贵一愣,说:“是啊!”

记者忙递给他一张名片,说:“敝人是西安青年报的记者,跟您做个独家专访!”其他的记者也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迅速围了上来……

次rì一早,郑卫国和张长贵穿着便装去见西安办事处吴德海处长,商量弄军火的事儿。刚走上街头,郑卫国就看到一张小报上写着:军界新星背后的女人——记郑英雄与某女二三事。

张长贵看了一眼,吓了一跳,忙躲在郑卫国的身后。

郑卫国狐疑地看了看,没有做声。岂料,没走几步又看到一张小报上写道:惊天秘闻——民族英雄在女师大遇袭的真相,原来与她有关!标题下面还贴着一张师大女生的照片。

张长贵忍不住说:“呵呵!师座,这个女的我认得,昨天晚上还来找过你呢!”

郑卫国骂道:“少管闲事!我问你,你昨天是不是跟记者说什么了?”

张长贵忙道:“没有,绝对没有!”

郑卫国拿来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名字说:“你敢说这上面姓张的知情人不是你?回头就治你泄露军机的罪!”说着恨恨地走了。

张长贵忙跟在后面一个劲儿地讨饶,说:“师座,师座,您别生气,我这也是上了记者的当啊……”

到了办事处,吴处长早已恭候多时了。他笑道:“郑老弟,我就猜你会一大早赶过来!”

郑卫国笑道:“是不是参座在背后说我坏话了?”

吴处长笑道:“不愧是抗rì名将,一语道破天机!参座说你是个急脾气,让我们尽早做好准备,已便及时配合。”

郑卫国大喜,说:“那就有劳吴兄了!”

吴处长忙道:“不敢当,不敢当,都是为党国效力,何况这是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