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时候火药并未用于军事上。杨晞大概清楚,在唐末时候才有见史料记载火药的用途,李隆基时代肯定没有这类厉害的武器,不然战争时候肯定派上用场了。只是杨晞也知道,依唐朝时候的条件,想要制作出威力巨大的炸药,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只要制作出具有一般爆炸威力的火药,用于战争中,很可能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东西刚出现时候是最有震慑力的,杨晞相信火药也肯定有这个效果,因此他想尽快制作出来。**比例他完全清楚,只不过要依据现在硝石的纯度做出调整而已。这几样东西除了木炭容易得到外,其他几样东西,不容易得,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父亲。
他原本将成品制作出来,以成品试验时候的威力让杨国忠或者李隆基感到惊诧,再让朝廷给予他大力支持。但今日在逛了东西两市后,自觉这些原料很难获得,只能求助父亲杨国忠。
“唔,晞儿,既然你觉得这些东西有用,那为父一定会想办法为你筹集一些,”杨国忠听了杨晞这样说后,也没再追问什么,马上答应了。
“父亲,孩儿设计的这些样式的武器,也希望父亲能督使军器监的工匠们打造一些看看!”杨晞说着,又掏出另外几份文稿,交给杨国忠,“父亲,这是孩儿在潼关时候琢磨出来、自觉挺有用的武器,只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还望父亲能督促军器监的工匠们先打造出来,再看看使用效果!”
除了准备制作望远镜和火药外,杨晞还要打造一些特种部队使用的武器,比如特种匕首、三棱刺,及后世骑兵最常用的马刀。三棱刺、特种匕首他非常清楚构造,图样画出来也很精细。但带一定弧度的马刀他没用到过,只能依据记忆画构式。
在潼关这几天,杨晞看到军士们用的都是直刃的横刀,刀刃面没有曲度,这虽然保证了战刀的坚固性,但在使用便利及杀敌效果上就差了一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战争中骑兵还是大量使用的,杨晞知道那时候的骑兵用的那是长长的、带一点曲度的马刀。也从马刀的构造上能明白如此设计的意思,既然这个时代没有这样的武器,那杨晞就准备将其琢磨出来。要是制作出来大家都认为用着更方便,砍杀效果更好,那可以建议朝廷大规模地生产。
听了杨晞的一番解释后,对军事完全是外行的杨国忠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不过最终他还是点点头,答应了杨晞所请,“晞儿,为父会替你处好这些事的,会让军器监的工匠们赶紧打制出来,并急送到潼关!”
“父亲,还有此物!”杨晞再拿出另外一份图样,放到杨国忠面前,“父亲,如今的战马很容易受伤,孩儿想着,要是能制作出一物来,垫在马蹄下面,那即使马蹄踩到了硬物,也不容易受伤的!”
马掌在唐朝时候并未出现,这是杨晞在骑马后得出的结论,只是他并没有看到过马掌的样子,只能依着自己的推测,大概画个样子,具体如何制作,就要大唐那些聪明的工匠们自己去琢磨了。
不过杨晞相信,如果自己刚才与杨国忠所说的这些东西全都制作出来,那定可以让大唐军队的战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第十四章姑姑送你一件礼物
------------------
“唔,晞儿,为父甚是惊奇,你这次回长安才这么点时间,怎么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新鲜事物?”仔细端详了几副图样后,杨国忠眼中闪烁出奇异的光芒,“是受什么高人指点吗?”
“父亲,孩儿在潼关与将士日夜相处,明白了很多事儿,听了将士们的议论,孩儿也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打仗,一些用于战争中的器物自然就想出来了!”杨晞并不想解释什么,杨国忠有疑惑就让他自己猜测去吧,待以后寻到机会再好生解释。
杨国忠出奇的没再问询,而是笑着道:“晞儿,你放心,你要求的这些为父都会替你准备好的,你以后有什么难以办到的事尽可向为父提。入夜后你就要回潼关了,先回去好生休息一下吧!”
“多谢父亲,”杨晞大喜过望,马上作了一礼,“那父亲先忙事,孩儿先回去休息了!”
不过就在杨晞刚刚想离去的时候,却有一名小宦官飞跑着来报告,说是皇帝召他们父子过去说事。
杨国忠和杨晞不敢耽搁,马上就过去了。
李隆基的寝宫内置有冰块,一进去马上感觉到了凉爽。殿内只有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陪侍在李隆基身边,没有其他人,看情况李隆基正在和高力士商量事儿。
在杨国忠和杨晞父子两人走进李隆基寝宫的时候,高力士作了礼后退了出去。
李隆基伸手示意作礼的杨国忠和杨晞免礼,并在一边坐下,随后说道:“国忠,四郎,今日唤你们来,是有一些事相商的!”
“陛下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吧!”杨国忠再欠身作了礼,一副恭敬的神色。
李隆基也没说什么客套的话,直接将意思说明了:“陈玄礼故意延误求援潼关的时间,依律要重责,只是朕念在他一直忠心追随朕的情面上,不想太难为他!他在军中多年,禁军中有多人是他的亲信和弟子,朕不想在局势微妙的时候惹出麻烦事,不知道两位能否明白朕的意思?”
杨国忠如何会不明白李隆基此话中的意思,几乎没什么犹豫就站起来答应道:“陛下处事都是从大局考虑,臣非常敬佩,陛下这样决定,臣当然赞成!只是臣觉得,陈玄礼犯下了这般大罪,陛下一定要给予其处置,再不能让他到军中任职,臣觉得陛下让他回去修身养性应该是非常好的选择!”
杨晞非常意外自己的父亲敢在皇帝面前如此说,心里一阵担心,怕杨国忠的话惹恼了李隆基,换来一顿训斥,但让他意外的是,李隆基似乎很满意杨国忠如此说,徐徐吐了口气后,道:“国忠你如此建议,朕也觉得甚好,就依你的提议办吧,免去陈玄礼所有职务,让他在府中好生休养吧!”
李隆基的话让杨晞瞠目结舌,他也进一步明白了自己父亲李隆基宠的程度,竟然可以这样提要求,看来自己还是太小心了。
杨国忠坐下后,李隆基将眼睛投向了杨晞,示意杨晞靠近他身边坐,在杨晞依言坐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四郎,你前些天在潼关的表现让朕甚是惊喜,朕也相信你军事才学堪比汉之霍卫,希望你在继续率军守卫潼关的时候能更加表现出色,不让叛军攻占潼关!”
“陛下放心,只要臣在潼关一天,就决不会让潼关陷于叛军之手!”杨晞说着挺直了身子,非常傲然地说道:“陛下,臣不但不会让叛军攻破潼关,还会在局势变得更有利的时候,率军出关作战,替陛下将安贼的叛乱彻底平息。只要陛下继续让臣在前方领军,臣一定能做到的!”
杨晞这话让杨国忠吃了一惊,也让李隆基很是惊异。不过李隆基听了却是很欣慰,他伸手拍拍杨晞的手臂,笑道:“四郎,你有这般豪气,朕甚是高兴,只要你在潼关表现出色,朕一定会让你继续领军的。朕期望你能再立军功,相信你父亲也是如此,他也更希望你能再立军功,光耀杨家的门楣。呵呵,国忠,你说是不是?”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虽然有点不太愿意杨晞率军出潼关作战,怕他有什么意外,或者遭遇败仗,将前面的荣耀丢光,但杨晞这样表示了,皇帝又如此说,他怎么还能再说什么呢,只能硬着头皮答道:“陛下,臣当然希望如此,要是四郎再立军功,臣也很欣慰的!”
正说话间,一阵叮当作响的环珮声传来,接着一个柔柔甜甜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妾来看你了!”
随着声音,盛装的杨玉环从屏风后面冒出来,几名漂亮的侍女就停在外面,不敢进来了。
杨国忠和杨晞起身对杨玉环行了礼,杨玉环在受了礼后,也直接在李隆基的卧榻沿上坐下。
杨玉环进出李隆基的寝宫,是不需要通报的,可以直接进来。
“陛下,臣妾不知道你和国忠还有四郎正在商议重要事儿,是不是来的不巧了?”杨玉环一脸媚笑地对李隆基说道,一双柔白的小手也举了起来,轻轻地为李隆基捶敲起来。说话间眼睛也很自然地瞟了眼杨晞,还稍稍停留了一下,似想把杨晞看个究竟一般。
其实杨玉环此来,是杨国忠刚才进来之前使人去告知的,他有一些要求要向皇帝提,怕皇帝不同意,因此就把自己这个堂妹搬出来了。
听杨玉环如此说,李隆基笑着拍拍杨玉环的小手,笑道:“玉环来的怎么会不巧?刚刚朕赞赏了杨晞一番,并准备在他回潼关前宣布对他的奖赏,朕也勉励他以后要好好领军,争取再获军功。天黑后,四郎就要回潼关了,你这位贵妃娘娘,又是四郎的姑姑,怎么也要勉励他几句吧?”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玉环马上顺着其意思说道:“陛下说的是,四郎要回潼关了,臣妾自然也要过来看望一下,臣妾也希望四郎能再立军功,让陛下放心,为杨家长脸!”
说着转头看着杨晞,笑吟吟地说道:“四郎,你回潼关后,要好生做事,不要有什么懈怠,免得陛下担心,你父亲着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伤着碰着。姑姑今日要送你一件礼物,希望能保佑你以后一直平安!”
说着起了身,从身上取下一物……
〖
第十五章杨国忠的进一步要求
----------------
有点“受宠若惊”的杨晞赶紧站了起来,恭敬地对走到他面前的杨玉环作了一礼:“多谢娘娘的恩赐,臣感激不尽!”
杨玉环面带笑容走到杨晞面前站定后,盯着杨晞的俊脸看了看,再灿烂一笑,道:“四郎,一直觉得你还是个小孩子,没想到现在已经可以当元帅在外领军打仗了,真是让人惊异,姑姑就把这个平安符送给你,希望能永保你的平安!”
杨晞的鼻间吸入一股非常好闻的香气,他不知道这是杨玉环身上什么化妆品的香味还是她的体香,来不及辨别间,杨玉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