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双方的最高统帅也不得不靠前,在战场上显示自己的存在,甚至亲自率队冲击。

沙州的宋军有坚固的城关作为依托,辽军则一无所有,他们必须仰攻城池。宋军的野战部队不是马军就是车兵,甚至部分步军也是步骑兵,那些校阅乡军也受过良好的训练,战马普及率很高,辽军几乎被压的死死的。

那些来自西方的各族部队,对契丹人还没有太多的认同,毕竟耶律大石统治时间并不长,各民族还没有进行深层次磨合,防范意识相当强烈,甚至还有相当的敌意,只是迫于大石的强横压力,不得不低头接受统治。

要是放到打顺风仗时候,这些缺点还不足为虑,大家甚至能争先恐后,去争夺自己的战功。放到现在就麻烦了,谁也不想成为别的民族替死鬼,绝不会拿出十分力气冲杀,甚至有可能反戈一击。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现在就有迹象展,某些部族的将领有了冲突,为了一点补给品大动干戈,相互间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有人率军归降宋军。

萧里仁意识到不能不破釜沉舟了,时间拖的越长对辽军越不利,战事既然到了这种程度,拼上一拼或许还有生路,最起码也要为部队争取补给的时间。

当东面尘烟冲天,辽军纷纷汇集沙州,本来已经绝望的党烩,看到了生还的希望,哪怕辽军几万人,越疯狂地攻城,他也连饮了三大碗烈酒庆贺,连王仁也弹冠相庆,董摩坷这个家伙没有让他们失望。

想想,就让王仁惊秫不已,先不说军事上能不能守住,随着西州辎重大寨的失陷,还有大量居民涌入敦煌,粮食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要是援军再不过来,就算要坚守下去,必然展到人吃人。

这绝不是玩笑,而是现实存在的严酷现实,党烩和党雄已经做好了计划,甚至主动接纳那些牧民百姓进城,也不是完全的安好心,就像他私下说的:“他们每天定量消耗些许杂粮,他日可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肉食。”

相当的恐怖,王仁几乎要吐了,却不能不承认正确,只有吃饱了才能打仗,没吃的你那什么守城?不要认为光是牛羊能提供军用物资,人同样也可以。

宋军推进到了敦煌,甚至建立了和城中联系通道,萧里仁退无可退,他们部队损失不小,辎重粮草缺乏,要真的坚持不下来,恐怕只能冒险西退。

面对五峰绝地,萧里仁硬着头皮也要坚持,那又是一场天昏地暗的战斗,绝望而又无助的战斗。

辽军尽了最大努力,拼尽了自己最后一滴鲜血,他们甚至把步军组成防线,为马军争取时机,敦煌的围困自然解除,党烩也率军加入战场,让辽军雪上加霜。

来自西域的各族将士,在生死关头也算是尽了力,到了最关键时刻,大家都是为了生存。

但是,他们的努力在宋军面前,在战车铁马践踏下,的多么微不足道,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反攻,遭到的是宋军远距离驽箭射杀,战车就不用说了。留下的是一片片尸体。

大宋车兵虽说耀眼无比,马军却是无可撼动的主力,战场上激烈的碰撞,他们的刀剑毫不留情的砍杀。无论是河西军还是云捷军,都有相当数量的番兵,藩落军更是以吐蕃、回鹘、党项人为主体,同族毫不影响他们的嗜血杀戮,这是一场血肉和意志的碰撞,几乎连呼吸时间也没有的战斗,就不用拿任何冠冕堂皇措辞当借口了。

人头、残肢。呐喊、烟尘,共同组成喧闹的战场,那就是杀戮的屠宰场,令人绝望的窒息。

当大日西斜,惨烈的战斗终于初见分晓,辽军的马军和步军被彻底分割,连续三次反击失败,先是杂兵气衰,再也无力争夺战场主动权,连将校也为之胆寒。

这些人要不是辽军的偏军,要不就是来自西域的民夫,还有当地被抢抓的各族人,人群构成相当的复杂。

不要小看这些偏军和民夫,他们的规模颇为庞大,尤其偏军是正军的补充力量,有着相当战斗力,七万辽军实际有十四万,董摩坷以两个军外加万余校阅乡军,在河西军的拖延下,能够取得胜利的确不易,说是以少胜多也不为过。

那些来自西域的民夫,分布在中后放辎重营寨,纪律也很不严明,被王权当先现,建议组织部队实施突击。

完全是另一个富平之战的翻版,另一时空大宋西军彻底败亡之战,就因为被金军攻破民夫营寨,导致全军惊慌溃退,占据优势的十余万大军散尽,六路全部失去。

战场上辽军的不利,增添了民夫们的恐惧,王权恰好抵达前沿观察军情,及时现这些人的低迷。这位老伙计还算有本事,不然也混不到这步,眼光相当的毒辣,坚持攻其一点瓦解全军,可以提前结束河西战事。

第1524章 河西的辉煌2

董摩坷立即组织两千骑突击,毫无保留地冲击,他们得到的命令非常简单,不要担心侧翼安全,上去打垮他们,有多远就追杀多远。

面对宋军飙风地冲击,辽军根本抵挡不住,宋军马队携带火器瞬间攻破寨门,民夫们四散逃亡,连续被攻破三个营寨,人山人海的溃退。

民夫的溃退,让不明真相的前方部队心惊肉跳,谣言的魅力是巨大的,往往越穿越偏离现实,本已士气沮丧的辽军,再也提不起死战心思。失败的恐惧快弥漫战场,在宋军不断地进攻下,一些部族将校要么选择撤退,要么直接投降,以至于种晏率三百骑突击,竟然俘获两千人。

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戚方为了挽回云捷军的声誉,竟然以百骑压阵,自己甲骑具装持马槊出击,来了个单骑冲击,董摩坷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

这是胆气和勇武的结合,戚方的勇猛获得了成功,他三进三出,杀的辽军望风披靡,当回到阵地时,备身卫士拔下定在甲胄和马甲上的箭矢,竟然有八十三支,被传为佳话,足以和当年封元相媲美。

月色当空,最终的命运角逐分出了高下,胜利的女神对大宋行朝微笑。

辽军各个阵地处于劣势,出战部队己经溃不成军,夜慕笼罩下各处营寨,也受到宋军部队的猛烈攻击,不断有营寨溃散,依然在坚守的人,被黑夜中无处不在的杀戮惊觉,很多人不是不想走,而是已经走不了了。

整个战场上到处是溃散的辽军,他们趁着夜色拼命西逃,董摩柯却没有下令追击,而是收拢主力扫荡负隅顽抗的人,尽可能他保护辎重不被焚烧。

没有人质疑他的决策,夜间追赶敌人并非上策,何况对方逃出去多是马军,真逼急了打起来胜负难料。

战斗打了那么久,宋军的粮草也不充裕,只能收罗辽军的物质,把战后艰苦日子度过去再说。更何况,玉门还在手中,那些溃退辽军根本就是瓮中之鳖,就算逃走一些人又能怎样,最终能过五峰的有几人?

暗夜,终究是一地鸡毛。

当大日东升,呈现在宋军面前的是满地战死者的尸体,被丢弃的营寨和,成片被划地受降的降兵,尽管宋军也遭到不小的伤亡,却还是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不断地放声欢呼。

战功、赏赐就在眼前,谁人不会兴奋?

党烩是相当的高兴,王仁也是合不上嘴,再也不是前几天的忧愤,守土而死是他们的本份,既然生存下来,那还有何可说的呢?

“太尉破契丹余孽,拯救沙州十万军民,在下多谢了。”王仁风度翩翩地致谢,此时此刻文官风范盎然。

“呵呵,都说太尉是吐蕃第一勇士,果真名不虚传,末将佩服的五体投地。”党烩也是捡好话说,他是陕西路党项人,全然没有某些汉人将校的轻蔑,开口就是大大的马屁,还非常合乎事宜,这可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刚刚落下胜利的帷幕,怎么恭维都不过分,难道不是吗?

董摩柯相当的兴奋,第九行营没有依靠外军,完全打垮了辽军进犯,龙骑、飞骑还在凉州,不能不说是他的荣耀,甚至可以说人生的顶峰,足以让他名垂青史,满足了。

不过,他很明白此时不应该骄傲,被别人所看轻,温声道:“要是没有沙州的坚守,第九行营绝不会轻松,还要写过紫马大人和诸军将校。”

他的话非常公允,沙州在西州陷落依然坚持,死死拖住辽军相当的步军部队,打乱了萧里仁的部署,才让第九行营有了战胜敌人的机会。

王仁心下高兴,脸色却相当镇定,依然保持文官的矜持。

党烩得到肯定,自然心下高兴,正要说话却见种晏阔步而来,笑道:“太尉,天大的好消息。”

“哦,有何事?”董摩坷眉头一挑,种晏素来有大将风度,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喜笑颜开必有好事。

“我军游骑生擒萧里仁。”种晏沉声道,依旧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思。

“什么,生擒萧里仁,哈哈,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董摩坷几乎没有的反应过来,连续十几个呼吸才放声大笑。

党烩也是双目异彩连连,绝对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萧里仁可是辽军主帅,战场上要擒获对方主帅,简直比登天还难。

“哦,应该是包围了他们,他们有几十人被围困。”种晏调整自己的口误,刚才太兴奋了,以至于没说明白,平白丢了脸面。

“那还等什么,跟我走。”董摩坷虎目圆瞪,立即要走。

“我已派出车骑,他跑不了的。”种晏摇了摇头道。

“不行,我得去看看。”董摩坷摆了摆手飞身上马,生擒辽军主帅,那是多大的荣耀,岂能让别人去。

敦煌西北五十余里的沙丘地带,数十名辽军在一座沙丘上,他们舍弃战马,持刀立盾和宋军对峙。

萧里仁脸色苍白,铁甲己经被脱去,衣衫上血迹斑斑,显然是负了不轻的伤,却看上百名宋军骑兵,还有三辆轻车,脸色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却是深深地绝望。

原来,他在战事无法挽回时,带着卫队且战且退,几百人的精锐越打越少,还剩几十人的时候,却又遭遇宋军游骑,不得不困守沙丘做困兽之斗。

董摩坷和种晏、党烩抵达,他们平静地看着沙丘上的萧里仁,他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