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治武臣,不治文官,世间不公平之事莫过于此。”

“大兴,万年,铺行过三万,其中最赚钱的行业都被文官们吃干抹净,这些家伙,满嘴孔孟大道,放印子钱却是放的不亦乐乎,那个王世贞,向来和张元辅过不去,也是嘉靖年间就有名的大臣了,他家在江南一带就有好多个质铺钱庄,一年放印子钱能赚三十万最多,这里头有多少人的人命在里头,简直是说不得。”

张元芳一开头,惟功才知道自己这位向来谨言慎行的老叔心里也不是没有怨气的,眼下这国事虽然蒸蒸日上,但其中种种隐忧,也是叫人思之而害怕。

“京营不得整顿,一则是勋旧之家占役吃空额,更多的还是这些龌龊官儿生怕京营壮大,武臣有了根基势力,有了立功的本钱,特别是勋旧之家,有爵位在身的要是再领兵,他们害怕制不住,所以宁愿叫京营败坏!”

听到这里,惟功心中一动,笑着道:“七叔,上一次讲到皇上没有幼军,勋旧和将门不再有关联,这些事都和土木之变有关,这里头,是不是也是这些官儿们弄鬼?”

“唉,差不多吧。”

张元芳叹息一声,语气无限萧索的道:“土木之变,当年咱们的头代老英国公以七十高龄从征,也是殁在这一场战事里头。老实说,这场仗,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怎么说?”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以极盛而衰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打那之后,明就失去了对草原的主动进攻的战略优势,从攻而守,甚至守都困难,如果不是九边代替了京营禁军的职责,恐怕历史的进程更不一样了。

这个热点,惟功也是很感兴趣,当下搬了个凳子,坐在七叔跟前等着。

“你这小子……”张元芳一笑摇头,终是接着道:“当年勋旧诸臣仍然势大,各地的总兵官,都是侯爵或是伯爵,以侯伯身份领兵,自是不同于寻常武臣,虽然正统早年,朝廷也派了巡抚官提督军务,但并没有明确说总兵官位在巡抚之下……那还是成化年间的事了。当时,文武之间,虽然文官势力渐涨,但武臣仍然有优势,这优势就在于公侯伯的身上。”

“公侯伯是超品,光是这一层身份,文官们就头疼吧?”

“是喽。”张元芳笑道:“当时京营中领军的多是勋旧,文官只专于后勤,侯伯为将军,当然不会受制于他们,于是在对也先一役上,两边态度十分明显。文官们当然力主持重,事实上便是一兴大兵,文官们就得在后头给武将们支应粮草,供给军需,出力出工不出彩,谁乐意干?安南当时虽是困难,但一下子就撤的干净,还不是他们不愿意大事周章,维持大军驻屯,给武将们自专自主的机会!”

“此辈混蛋,真是只顾自身权益,不顾国家。”惟功怒道:“土木一役,王振要出兵,这么说来,就是勋旧支持,文官反对?”

“正是。你想,也先是头狼,蒙古诸部,不是称大汗的厉害,而是被称为蒙元太师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也先这人,雄心勃勃,手腕高明,麾下铁骑人数不多,但十分精锐,这样的狼,你不去打他,他会老实么?王振那人,脑子是不好,但出兵这事总的来说是不错的。当年老英国公,也是力主出兵的一位。后来,勋旧们多半从征,大军出去后,粮草却是一直供给不利,大军无多军粮积储,在几次绕道之后,军中接近断粮,这才是军心不稳的根源。然后一败再败,剩下的事就无须多说。此役之后,勋旧中为将领的多半战死,京营归于谦直领,此后一直是文官们掌握,勋旧们被排除在外,此后虽然渐渐以勋臣领京营,但文臣为协理,太监为监军的体制也定下来,一两个勋臣名义上领京营,不过是叫朝廷大小分制,权力平衡,叫上头放心罢了。”

一场陈年旧事说完,张惟功这才隐隐明白,为什么京城勋旧从开始时的从龙功臣,领军将领,成为现在诸事不理的蠹虫模样,整个勋戚圈子就是被当成大明的宗室亲藩一样养起来,是一群被圈养的猪。

原本按朱元璋的体系是文武并重,两个轮子承载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现在是一个轮子大如泰山,一个轮子已经萎靡到成为一只爬虫,单轮马车没有制衡,当然就是越来越只顾本集团的利益,余者皆不放在心上。

“所以说,张元辅是个异类,这样折腾他们自己人,亲藩,勋贵,士绅,文武官员,太监,全得罪光了。”张元芳叹息道:“他将来会不得好死啊。”

“所以我现在就要和张阁老切割了……”当着七叔,惟功也没有什么可欺瞒的:“正如七叔所说,我所做的,虽然文官不悦,也得罪了张阁老,但从长远看,有益无害。而勋贵和武臣圈子,对我肯定是激赏有加。这个世道,当武臣的靠过去投效文臣,人家也瞧不起你,只当是一条狗!不如早早选好边,立定根脚的好。”

“你虽然年纪不大,但向来自己有主张。”张元芳点一点头,道:“自己拿主意吧,我和你七婶总归是站在你这边的便是了。”

……

“你昨天可是得了失心疯!”

乾清宫中,还是一大清早,秋冬之交之时凌晨的天气已经有点冷了,虽然已经过了卯时二刻,但天还是有点黑漆漆的感觉,没有彻底放亮。

惟功是在宫门一开就进了宫,早早就候在乾清宫外头,等万历一起身就是第一时间进了暖阁之中。

他的身份当然不是普通的外臣能比的,就算是宫中的锦衣卫和府军前卫带刀官也不能和他比,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孙海和客用两人都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阴狠太监,见着惟功,也得客客气气的多加三分礼敬,一见是他过来,太监们都没有留难,直接将他带了进去。

万历刚刚换了睡觉的中衣,穿着白纱中单,还不曾将团龙常服穿上,一见惟功进来,万历便跺脚道:“昨天内阁马先生,张先生,还有几位讲官,都递了急奏进来,吾以为出了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你这个小子给吾惹祸添乱!”

惟功站在一边,也不慌乱,只笑道:“皇上听闻此事,心里就一点不觉着好玩么?就没有一点儿痛快?”

万历先是一滞,接着看看跟前都是心腹人,这才笑骂道:“你这厮越发惫懒了,索性连吾也要牵扯进来是不是?”

惟功笑而不答,万历自己笑了一气,才终是承认道:“赵孔昭那张脸,方方正正,见了吾也没有好声气,听说他吃了你的憋,吾是很开心的。”

他开心的理由当然不是这个,而是不能宣诸于口的,哪怕是当着这一屋心腹的太监和张惟功,皇帝也是不能说出来的。

真正的原因,是皇帝对张居正已经生出深深的忌惮和畏惧之心,这种情绪藏的很深,连皇帝自己也未必真正了解,但经过写大字和背书几件事后,皇帝肯定会生出对张居正类似严父般的畏惧之感,对冯保这种控制内廷,将他的大小事情都禀报给李太后的大太监,更是心生厌恶。

不过皇帝和张居正及冯保的决裂还得有好几年,现在,那是打死也不会说出口来的。

“不过吾是不会支持你的。”万历警告道:“祖制虽然没有说文贵武贱,但自仁宣以来,已经形同事实。”

“皇上难道觉得文官一家独大便好?”

“自然不好。”万历顺口道:“特别是你这样的京卫亲从官,外朝官也要折辱,你回击的好,全了你自己的脸面,同时也顾全了吾的面子。”

皇帝虽然还小,其实也是有逆鳞在身上的,张惟功好歹是他的宠臣亲从官,赵孔昭的举措显然是没将惟功和小皇帝都放在眼里,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万历此时成年亲政,赵孔昭是不会故意去刁难惟功的。

“臣听闻现在总理和协理京城戎政的大权都在文臣手中,这样并不妥当。”惟功面对皇帝,很沉静的道:“祖制,勋臣领禁军,文臣协理,太监监军,现在的情形,和当年相差太远了一些。”

第九十一章 孤臣

惟功的话虽未明说,万历的脸却阴沉下来。

他是按全套的皇帝教导方式在一直教育的,和纯粹的儒家教育以及亲藩式的养猪教养法不同,皇帝是负全天下之责,所以不仅要教导儒家经典,输以仁德的治国观,更重要的治国手段和一些祖传的心法,不论是由经筳时教导,或是平时讲官的灌输,又或是太监们私下的提点,皇帝对权术之道已经颇有心得,其中最重要的祖传心法无非就是大小相制,讲究平衡之道。

宋人不独相,异论相搅,到南宋时先后出现独相兼枢密的情形,大权在握,废立皇帝都等闲事,这时间相隔可不远,明太祖废丞相制度,很难说是因为蒙元的中书省权力太大,还是得到了南宋中末期权相频出的教训。

最少在万历的心里,现在的情形极不正常,十分的叫他不安。

“此事是张先生做的主。”万历轻轻咬着牙,琢磨着道:“推翻是断然不可能的……”

“臣的意思,现在想**一军是不可能的,不如往京营先掺沙子也好。”

“这个法子甚妙。”万历眼前一亮,用激赏的眼神打量着惟功,笑道:“如果不是你太小,吾真想叫你去总理京营。”

惟功笑道:“臣可不敢发这个梦,总理京营最少也得是侯爵,臣算什么。”

万历似笑非笑,看着惟功道:“你那英国公府的爵位,亦不是完全不可能嘛。”

“臣不敢做这样的梦。”

万历想建立自己的军队,任命靠的住的将领,甚至是宦官领军,这种想法,由来已经非一日,惟功这种常伴帝侧的人对皇帝的小心思还是很了解的。

这种想抓兵的心理其实不难理解,无非就是一边自己是天下第一人的天子,一边又被群臣挟制,还有一个张先生隐隐有在自己之上的感觉,这种滋味,不好受。

著名的厚脸皮阳痿天子赵构赵老九,在秦桧死后擦了把汗,对殿帅杨沂中道:“至此日,方能去靴中匕首。”

赵构这样在尸山血海里打过滚的天子都被相权被成这样,万历心里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