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杀出个程咬金,德国空军的另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从北边飞了过来,击伤了赵启文的僚机,并且侧击赵启文的座机,赵启文只好调头应战,让他惊讶的是,他发现那架德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正是在昨天的战情通报中提到过的那种德国新式喷气机,飞机的发动机安装在机身正上方,造型怪异。

于是,赵启文就与这架造型怪异的德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来了一场追逐战,那架飞机的飞行速度虽然也比不上“闪电”的飞行速度,但是比ME262快一些,也正因此,赵启文追着追着就脱离了战场,不过到底还是追上了那架德机,一个点射,将其打了个空中开花,而当时两架飞机的距离已非常近,不到两百公尺,所以,德机空中爆炸产生的碎片就击中了赵启文的座机,一些碎片也被“闪电”的喷气式发动机给吸进了进气道。

那些飞进进气道的德机碎片造成“闪电”的发动机空中停车,虽然赵启文曾经成功的重新启动了已损坏的发动机,但是那台“咆哮”式涡喷发动机在勉强工作了几分钟之后还是彻底完蛋了,虽然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不过倒也足够赵启文找到公路,然后在这里跳伞。

站在公路边上,向左右张望,远方有一群当地人,正好奇的向赵启文这边眺望,少数人则跟着一人奔向赵启文站的位置,那领头的人并不是当地人的打扮,穿着西装,头上戴着西式礼帽,看长相,是东方人。

赵启文将手搁在了腰间挂着的手枪上,战局复杂,还是小心为妙。

那群人很快奔到赵启文跟前,领头那人开口说话,果然是个中国人。

“你好,你是中国空军飞行员?如果需要帮助的话,我们有一辆轿车,可以拉着你回基地。”

“太好了,谢谢你。我叫赵启文,中国空军第一先遣队成员,军衔中校,前天刚刚跟随部队进驻古姆机场。先生贵姓?”

赵启文将摸着手枪的手挪了下去,并友好的与对方握手问候。

“我叫邵振青,是《申报》的主编。”邵振青笑了笑,拿出名片递了过去。

“莫非就是那位笔名‘塞北剑客’的邵先生?”

“正是鄙人。”

“久仰久仰,早就见识过您的文章,家父曾经说过,您的文章犀利,就是愤了点。”

“愤了点?何解?令堂何以如此评价我的文章呢?”

“哈哈。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那么一讲,我也不清楚家父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启文打了个哈哈,急忙转移话题,问道:“邵先生刚才说,你有一辆轿车,怎么我没有看见呢?”

邵振青向后边望了望,说道:“那车本不是我的,是一个日本记者同行从当地的一家日本商社里借的,现在,日本记者开着那辆轿车赶到南边去了,因为你的飞机就坠毁在南边,那个日本记者对中国的喷气式飞机不是一般的感兴趣。”

由于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小田此刻就站在邵振青身边,所以他也不好直接说那个日本记者就是为日本军部服务的间谍。

不过赵启文显然明白了邵振青的意思,举目远眺,可以看见远处的一缕黑烟,那显然就是他的座机坠毁地点,于是带着邵振青等人赶到那边去。

二十分钟后,赵启文和邵振青终于赶到那架“闪电”坠毁的地点,此刻,那架飞机残骸旁边正围着一群人,都在拿沙土向飞机残骸上洒,以扑灭飞机残骸上的火焰,而那名日本记者也站在一边,手里举着一沓钞票,吆喝着,显然是他在雇人灭火,而且,在他的身后,一堆已经被搜集起来的飞机零件就搁在轿车后座上。

“喂你是不是想把我的座机的发动机也拆走啊?”

赵启文走上前,拍了拍那名日本记者的肩膀。

那名日本记者扭回头,看见赵启文身穿中国空军飞行服,脸上立刻显出惊讶的表情,然后迅速一鞠躬,并将名片递给赵启文。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在下小野健次郎,向来对空军技术非常之着迷,对于空军勇士非常之敬佩,阁下想必就是这架战斗机的飞行员了吧?能在低空跳伞成功,足见阁下技艺超凡,令人敬佩之至。实不相瞒,在下也是飞行俱乐部的会员,我也会驾驶飞机,不过喷气式飞机从来也没驾驶过,我非常希望能亲自在喷气式飞机上体验一下真正的高速飞行。”

见这个日本记者很会拍马屁,赵启文笑了笑,拿着名片看了看,然后摸了摸脖子,心里暗自琢磨,如果不是弹射座椅的话,他恐怕也不会安全降落,只是不知这个日本人是在装傻,还是真没瞧见弹射座椅火箭的闪光,如果是装傻的话,那么他的间谍身份基本上就可以坐实了,因为记者不会刻意不去问那奇怪的闪光是什么,刚才路上,邵振青、小陈、小田都对赵启文弹出飞机座舱时那奇怪的一道闪光感到好奇,刨根问底。

看起来必须把那具弹射座椅也给找到,并带回机场,毕竟那还是秘密技术,对此感兴趣的绝对不止是日本人,纳粹德国在伊朗境内也派遣了大量间谍。

“既然你也是飞行爱好者,那么咱们不如在回城的路上好好切磋切磋。你真想在喷气式飞机上过把瘾的话,如果上级批准,我倒是不介意用教练机带你上天转一圈。”

赵启文嬉皮笑脸的一抓小野健次郎的胳膊,将他拉到轿车边,然后将那些被搜集起来的飞机零件一股脑的扔进了轿车后备箱,并将小野健次郎推进了后排座椅。

“我还没有采访完毕呢,中校先生。”小野健次郎有些着急。

“这里有什么好采访的?跟我回古姆机场,到那边,我可以接受你的采访,把今天发生在东边的空战详情都告诉你们,那里的空战比这里更激烈。”

赵启文这话是对小野健次郎说的,也是对另外几人说的,他现在确实要赶着回机场,叫人过来回收飞机残骸,并回收那具弹射座椅,中国空军对德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感兴趣,德国空军也同样对中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感兴趣,再加上日本、美国的觊觎,这架“闪电”的残骸还是尽快拉回机场销毁为妥。

邵振青也知道赵启文的用意,于是极力赞同尽快驾驶汽车赶回古姆机场,再加上赵启文腰间的那把手枪,这两个日本记者那也是不敢不从,只好上了车,跟着赵启文中校一同赶回了古姆城,而当他们抵达机场的时候,北方的炮声已经开始沉寂了,是战斗结束了?还是没有炮弹了?记者们非常好奇,于是急忙驾驶轿车调头赶去北方,至于采访空战的事情,只好推迟到下午了。

之后,古姆机场方面派出回收部队,按照赵启文中校的指点赶往坠机地点,回收飞机残骸和弹射座椅,至于赵启文中校本人,则留在机场宿舍里,忙着准备他的那份《飞机损失情况报告》,以便尽快领到新飞机,虽然国内的飞机制造业能够保证前线的需要,但是赵启文仍然是希望越快领到新座机越好,这场喷气机战争确实让他兴奋之极,对于一名嗜飞如命的飞行员而言,还有什么诱惑比得上驾驶喷气机去追逐敌方的喷气机呢?赵启文已完全沉浸在这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飞行与战斗中了。

第1226章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第1226章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林荫道上,一辆轿车正缓缓驶向一栋五层高的大楼,并最终在大楼前的停车场上停住,一名中年司机先下了车,然后将右侧的后车门拉开,将一名坐在后排的乘客从车上扶了下来,两人站在大楼前,仰起头向楼房张望,那名乘客虽然已是白发苍苍,手里还拄着拐棍,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可是一看到这大楼,老人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小秦啊,你或许不知道,这栋大楼的设计草案还是我拍板定下来的呢。”老人对扶着他的那名轿车司机笑着说道。

司机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谢老,没有您老人家主持,咱们国家的航空事业也不会这么发达,航空俱乐部也不会遍地开花,航空技术杂志更不会变得满街都是,连我这个一向对航空技术不怎么感兴趣的人现在也能说几个专业名词了。”

“嘿嘿。那是你不知道其中的底细,实话跟你说吧,我也就是一个‘坐享其成’的人,真正在咱们国家航空技术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冯先生,只可惜他去世太早,太多抱负没能实现,未免有些遗憾了。对了,还有总统先生的支持,没有总统全力支持,我们这个航空署也不会成为与各部平起平坐的机关,更别说集中那些工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了。其实我也是有遗憾的,我退休得太早,没能在喷气机的研发中起到什么作用,虽然顶了个‘顾问’的头衔,可是真正主持其事的还是那帮少壮派,他们脑子灵活,比我看得更远,我是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飞得更快的飞机问世,如果能坐一坐飞得比声音更快的飞机,我也算是死而无憾了,九泉之下,也可以跟老冯吹吹牛什么的。”

这名正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老人就是航空业的先驱和元老谢缵泰先生,他本已退休多年,但是今天却兴致勃勃的回到这里,目的就是看一看外国同行的事业发展情况。

这里就是南苑,除了有一座空军基地之外,南苑还有一座属于航空署的研究所,南苑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就在空军基地旁边,基本上,国内所有最新航空科技都要在南苑实验室接受审核,而一些新式航空器的研究计划也通常是由这里下发到各地研究机构或者大学、企业的,如果要问现在中国最重要的航空科技基础研究机构在哪里,那么答案就是南苑实验室。

现在,谢缵泰就站在南苑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的主办公大楼前,这是一栋四四方方的建筑,从表面看没什么特点,但是它的地下室却有六层。

南苑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正式挂牌是在1921年,到现在1944年,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但是实际上,这个航空技术研究机构早在1921年正式挂牌之前就已经在从事航空技术的研究了,它不仅是中国最出色的航空技术研究机构,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