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众位议员是想推举总司令做四川都督兼议长地,但那议长一职却被赵北婉言谢绝,而是提名重庆名士朱之洪担任议长一职,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朱之洪是同盟会正式会员之外,还在于他的重庆总商会委员身份,赵北希望此举能够取得四川工商界地支持,同时也向同盟会示好,作为革命同志,同盟会还是值得拉拢一下的,四川不比湖北,这里的同盟会势力要兴盛一些,同盟会也是知道“天下未乱蜀先乱”的道理的,成立之初就派人入川发展势力,许多袍哥首脑都是会员。

至于四川都督地位置,赵北倒是痛痛快快的“暂坐”了,不过这“都督”一职本是军政时期地特殊职位,将来天下太平了,这都督要废除,各省军政、民政要彻底分开,民政由省长主持,而且这四川的省长一职现在就应该设立起来,免得到时候慌乱,至于这川省省长地人选么,总司令出乎意料的推举了正在上海参加制宪会议地立宪派名士汤化龙,当然,这需要取得议院的同意,他还不想拂逆四川民意,至少现在不行。

虽然人们不知道总司令为什么青睐汤化龙,但是总司令的这个姿态很清楚的表明了一个道理:此次征川之战,绝非是湖北“入侵”四川,也不是革命派“吞并”立宪派,总

不是为自己打地盘。

所以,川人可以放心了,至少,立宪派可以放心了。

除了议长和省长地人选之外,其它民政各部的主官也都由赵北推举,为了照顾四川民意,各部主官大多都是四川本地人,就连被共和军俘虏的一些前清官员也都做了军政府的官,比如原川东道朱有基,投降之后就做了地方自治会会长,重庆知府钮传善做了重庆市长,巡警总署杨体仁投降后更是被委以重任,当上了川省警察厅长,统管全省警政。此举果然赢得四川缙绅信任,共和军所到之处,各地前清伪官纷纷“反正”,投入革命阵营,西征军征集粮草、夫役也变得更容易了。

虽然这些伪清官员的留任被一些人批评为革命立场不坚定,但目前来说这是最稳妥的处理办法,新旧势力的交替不会一蹴而就,何况是在这种战乱局面之下,依靠这帮地头蛇的势力,共和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地方,而且能够减轻前进道路上的阻力,尽快结束四川战事。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地政治游戏,必须赶在北方完全平静下来之前结束四川战事,共和军的主力不能留在四川,湖北永远是总司令关注的重点方向,历史已经证明,单独割据四川的势力是绝对不可能完成国家统一事业的,湖北才是总司令进取天下的跳板。

四川情况与湖北不同,这里深处内陆,不如湖北开化,立宪派力量和守旧派力量很强,但另一方面,这里的革命力量也很强,在“戌申革命”之前,同盟会就已在四川策动了几次会党起义,虽然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扩大了同盟会的影响,这里的袍哥头目不少都是同盟会背景,如果赵北在四川采取强硬革命立场地话,在打击守旧势力的同时,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势力也必然会迅速崛起,以现在的共和军力量,无法保证将其控制住,所以,目前的情况下,控制四川的最好手段就是平衡战略,要让守旧势力和革命势力保持力量平衡,只有这样,总司令才能上下其手。

现在治理四川,应该以怀柔手段为主。

当然,作为革命军队和革命政权,仅靠怀柔手段是不够的,要想将底层民众和开明缙绅拉拢到自己一边,这必要的霹雳措施也必须到位,满清的苛捐杂税要废除,旧的人身依附关系要取缔,贪官吏要加紧清理,满清势力要扫荡干净,鱼肉乡里、只知道土里刨食地土豪必须扣上顶“劣绅”的帽子,建设家乡地开明缙绅、实业人士则应该予以必要的奖励……这些事情不仅是共和军要做的,也是省议院的议员们关心的。

“此次我军入川,非是以川人为敌,实乃与满清余孽为敌!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市井百姓箪食壶浆,缙绅耆老牛酒劳军,军民一体,戮力以赴,扫荡旧势力,建设新四川!……在我看来,川省目前急务有二,一曰废除苛捐杂税,改善民生,二曰修建铁路,改善省内与省外之交通。……”

赵北在议院里侃侃而谈,很快将话题集中到了铁路建设上。wωw奇Qìsuu書còm网

庚子之后,清廷举办新政,各地官员纷纷倡议大修铁路,目地有二:一为转运各地土货,二为官员中饱私囊。清廷顺应大势,为修铁路不惜加重厘捐、大借洋款,为防路权落入外国之手,士绅纷纷上书请求允许各绅商自办铁路,收回路权,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任四川总督的锡良就已奏请开办川汉铁路,由四川自酬资金五千万两库平银,修筑一条从成都直达武汉地铁路,闻知消息,留日四川籍学生在法部主事蒲殿俊的主持下广为筹措资金,认购川汉铁路股份,在他们地带头下,四川商民无不踊跃认购路股,被随田征收路捐的百姓也没有捣乱,如此一来,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已从民间募得一千余万两白银地民股。

川汉铁路一开始就是官办,除了分红之外,股东没有任何权力。官办必然导致弊端丛生,铁路公司的各级主管都是拿银子捐来的候补官员,上任之后无不以中饱私囊为己任,因而募股五年以来,铁路未见修好一寸,可修路的资金却日益短拙,不是被人拿去放了高利贷,就是被川督挪用,做了别的事情,认购了股份的商民无不痛心疾首,纷纷陈情川督,请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修改集股章程,赋予股东权力。面对舆情,四川总督锡良只好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将官股卖出,变为商股,不过随着锡良的调任,此事就此搁置下来,赵尔巽督川之后,本来是打算继续募集商股的,不料“戌申革命”爆发,共和军横扫湖广,威胁四川,此时军事第一,自然就再也顾不上铁路的事情,而且为了筹措军费,赵尔巽还大肆挪用存在官钱局的商股资金,虽然没人知道到底挪用了多少路款,但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川汉铁路的修建似乎是指望不上赵尔巽了。

湖北光复之后,军政府扶持工商业的传闻早已传入四川商人耳中,现在共和军打过来了,此时正是重提铁路修筑的最好时机,如果不能修建铁路,那么是不是应该想办法将当年从民间募集的那一千万两白银的民股退还给商民呢?虽然当年不是军政府主持此事,但既然现在已经共和了,那么,这共和政府总得为国民着想吧?

当赵北召集省议员的时候,就有人向他提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现在趁着议院开院典礼的机会阐述共和军的主张当然最合适不过。

修建铁路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也需要原材料,尤其是铁轨,经过盛宣怀的整顿,现在汉阳钢铁厂已能制造出合格的铁轨,只是价格太高,又无关税保护,无法与外国铁轨竞争,如果川汉铁路全部使用汉造铁轨的话,那就将为汉阳钢铁厂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正是赵北支持四川自建铁路的原因之一。

汉冶萍公司的钢材需要市场,四川铁路需要筑路材料,这中间就只差一个客了。

当然,这个客不能是洋人的买办。

第156章 掮客(下)

业救国,这个理想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铁路:现这个理想最野心勃勃的途径。

当然,在总司令看来,原来的那条川汉铁路基本上是沿着长江修筑,在布局上很不合理,四川与湖北的交通一向仰仗船只,但是过去的川江航道礁石林立、滩多浪急,是行船的险地,所以才有川汉铁路之议,但现在共和军的工兵部队正在有计划的清理川江航道,以后的川江航行将变得更安全,如果再修建一条与长江并行的铁路的话,就显得有些冒失了,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纤夫的生计问题,沿江铁路一旦修建完毕,必然会引起一场失业风暴,共和初立,还是应以稳妥为上。

现在的中国是个穷国,资金应该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所以,四川的这第一条铁路将更改规划,按照赵北的设想,这条铁路将由成都出发,分出两条支线,一条向东南而行,过资州到重庆,这叫“成渝线”,另一条支线则向北延伸,过潼川、保宁、巴州、通江,由川北进入陕南,直抵西安,此为“川陕线”,如果资金充裕的话,成渝线还可以向南延伸,进入贵州或云南,这样一来,就能以四川为枢纽,将中国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连接起来,无论是对经济建设还是军事行动来说,都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当然,这需要说服四川商民,毕竟,投资需要依靠他们,仅凭共和军政府那捉襟见肘的财政很难支撑起这个工程,而且,这铁路也不是说修建就修建的,规划设计是个难题,考虑到四川的地形地貌,仅是勘探工作就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完成的。

创业艰难,但不能因为艰难就不去创业,现在的中国就是一块空白地绘图板,总司令就是那个拿着绘图笔的设计师,未来的中国怎样发展就看他手里的那支笔了。

“……汉造铁轨价廉物美,堪与外国铁轨相媲美,若川省铁路全部使用汉造铁轨,则共和军方面必给以最大程度之支持,甚至可以派军队协助修建铁路。……川省铁路公司,必以股东权益为第一要务,绝非挂羊头卖狗肉的官府公司,一切公司章程、用人事宜,均以股东大会决议为宗旨,军政府绝不插手干涉,嗣后一切经营均听商民自便,共和军仅派军代表常驻铁路公司总部,以方便军事运输为唯一目的,铁路公司为共和军运输物资,一律照成本价给付运费,并减免部分税收,绝不使商民利益受损。”

赵北将演讲变成了推销,对汉造铁轨吹捧一番,随后又将共和军对铁路公司的扶持政策细细讲述。其实在他看来,铁路国有化是趋势,这不仅有利于铁路建设规划统一,提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铁路运力,保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