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决定了美国政府的立场,而且美国商人一直觊觎着~汉铁路,如果能够调停中日争端,或许可以给中国人一个好印象,由美国商人承办这条~汉铁路就可以名正言顺。

四国联合出面调停,日本不得不给面子,于是舰队撤退,立场软化,开始与袁世凯政府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以便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理所当然的,谈判对象不是共和军,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一致认为赵北的共和军是个“刺头”,让该势力插手谈判,只会把事情搅黄。

虽然谈判没有邀请自己,但赵北并不介意,趁着这难得的“和平”时机,他决定尽快解决四川赵尔巽,将四川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便有了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征川之战,共和军已经占领了重庆,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成都,但日本人横插一杠子,迫使赵北不得不暂停在四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仅派出少量部队扫荡已光复地区的顽固势力,巩固已有地盘,为了防备日本袭击,连本打算增援四川的第二师都停止了西进。

现在日本舰队已撤退,湖北乃至长江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第二师已奉命再次西进,目前已抵达四川门户夔门,更多的革命卫队也赶到四川增援,第二次西征已是箭在弦上,为了保证西征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检验一下这个时代飞机的性能,赵北一纸调令,将共和军唯一的飞行员冯如调到西征部队,组建飞行队,随军行动,至于另一位航空先驱谢泰先生,考虑到他是理论家,驾驶飞机不是他的长项,所以就留在武汉,继续为飞机厂的组建奔走。

日本舰队的撤退对于共和军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让人郁闷的消息,原本信誓旦旦要来投奔共和军的汤乡茗不来了,不仅他不来了,他麾下的那支中国实力最强的江防舰队也不来了,袁世凯的一纸委任状,汤乡茗成了中华民国的海军部总长,他的兄长汤化龙也正式走马上任,取代王士珍做了江苏都督。

看起来,总司令曾经挥舞的那顶“四川省长”的帽子还不够诱人,汤氏兄弟没有上钩,或许,袁世凯抛得饵更诱人一些,毕竟,袁世凯代表着中枢权力。

舰队不来就不来吧,总司令并不太在意,毕竟,海军是贵族军种,以共和军政府现在的财力,很难在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同时也保持一支大规模海军,而且现在的战略重点在西南方向,海军也没什么大的用处,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那几艘新式炮舰,它们可是长江里的霸王,如果有人愿意,总司令并不介意用“海琛”号去换几艘炮舰耍耍。

“海琛”号是巡洋舰,在长江里基本上只能作为炮台使用,总司令现在最想要的是两种武器,一种是飞机,另一种就是浅水炮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3章 心火

然还没入夏,但成都已略微有些热了起来,往年这个馆生意最兴隆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坐地称霸的袍哥、四里八乡进城讨生活的苦力,都会在茶馆里叫上盏清茶,摆摆龙门歇歇脚,有些闲来无事的人甚至能在茶馆里坐上一整天,做派与那京城里的八旗子弟差不多。

不过现在的成都城里,不惟茶馆里冷冷清清,就连街上也看不见几个行人,只有那远处传来的隐隐炮声在不断的提醒人们:战争时期,少出门为妙。

何况坐镇城中的四川总督赵尔巽还下了严令,四处捉拿“革党”,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多少人敢拿自己的脑袋来冒险,就连平时最嚣张的四川袍哥也都老老实实在当顺民,只有少数消息灵通的头目跑出了城,投奔革命去了。

大大小小的茶馆都将铺面关得严实,屋檐下无一例外都挑着面龙旗,不论是纸糊的还是缎子面的,这都是对大清王朝忠诚的象征,谁不挂谁就掉脑袋,这两天里,原本不值钱的龙旗已涨了几倍身价,就连纸糊的也得一串铜钱一面,几乎赶得上多数小茶馆一天的盈利了,龙旗买去不是挂上去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若是半夜里被哪个挨千刀的穷鬼偷去转卖,那就是对大清不忠,抓去枷号是小,掉脑袋是大,因此,每到夜幕降临,屋主还得战战兢兢的睡在门口,守着那面在风中摇曳的龙旗。

乱局中最苦楚的就是底层小民是现在这种时候人会去关心他们的命运,总督大人现在正在为自己的命运发愁呢,哪里有闲工夫去操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抹了把额头的汗,赵尔巽不耐烦的伸出手去,解开官袍上的玳瑁扣,嘴里连叫“热”,吓得身后那名长随又加大了力度,用力的猛扇那面蒲扇,以便尽量消去总督大人的心火,站在一旁的管家也很识时务的端上一碗凉茶呈与总督大人,至于站在赵尔巽面前的那几名幕僚和官员,更是屏息凝神,连大气也不敢出虽然一个个早已是汗流浃背,却连动动袖子擦擦汗也不敢。

赵尔巽的心火不是没有由的次共和军西征四川,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不仅杀得川军阵脚大乱,更杀得川中官员胆战心惊,胆大的还可以给赵尔巽上几封誓死抵抗的决心书胆小的不是投了“反贼”就是弃官而遁,连招呼都不带打一声的让堂堂四川总督下不来台,赵尔巽的心火就是在那时候冒起来的来,日本舰队制造“蕲州惨案”对于赵尔巽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着共和军注意力转移到日本舰队时,赵尔巽抓紧时机布置方略,一边整顿被打散的军队,收拾人心,一边督促川南将领率军猛攻盘踞合江的田振邦部,试图拔掉这个共和军钉在泸州府的钉子。

赵尔巽巴不日本人一口气打到武汉,踹了赵北的老窝,也好方便他的“光复大计”,大把银子和官帽子洒下去,底下的将领们倒也争气,一鼓作气硬是攻下了合江,撵耗子一样将“川南镇守使”田振邦赶回了江津小城,清军追杀过去,就在江津城外与共和军悍将柏文蔚部对峙,这可是川鄂之战开始后清军难得的“大捷”,消息传出,满清遗老遗少无不弹冠相庆,仿佛光复四川、杀进湖北易如反掌一般,谀辞如涌,高帽纷飞,一时让赵尔巽有些飘飘然起来,幸亏他老弟赵尔丰一封亲笔信及时送来,浇了瓢凉水,这才没有昏了头“趁胜追击”,而是命令部队稳扎稳打,巩固现有地盘,等待赵尔丰的那两万生力军赶来助战。

赵尔丰不愧是身经百,战略眼光确实比赵尔巽高那么一点点,就在“合江大捷”之后,不过短短几天工夫,湖南的共进会武装“革命联军”的主力部队已从贵州赶到战略要地江,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共进会的江与共和军据守的江津一南一北对着泸州虎视耽耽,面对新的敌人,赵尔巽手忙脚乱的调遣军队,试图将共进会挡在川南的群山之中,拱卫四川盐业中心。没有银子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就没有用命的将士,泸州就是四川的钱袋子,绝对不能落入敌手,对此,赵尔巽非常清楚,因此才会将主要兵力摆在川南一带。

但等赵尔巽将兵力部署妥当,又从川北传来塘报,杨王鹏为首的河南奋进会武装已在川北民军的引导下由川北南下,穿过保宁府,直扑潼川府,牵着清军的鼻子绕了个大圈之后,突然折向西北方向,经过数日急行军,出现在绵州城下,当天即发动猛攻,只用了半天就攻克了这座城市,在城里成立了军政府,杨王鹏自任都督,川北民军首领熊克武被推举为副都督,随后革命武装横扫附近数十州县,就连成都也是一日数警,人心惶惶。

绵州就在成都府地北边。革命军随时可以南下进攻成都。此时此刻。入川讨伐地三路大军中。奋进会武装是距离成都城最近地革命军。可以说。是日本人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不然。第一个踏上成都府地面地将是共和军、将是总司令。

谁第一个冲进成都。谁就将成为西地主宰。这个道理赵北懂得。杨王鹏也懂得。为了取得一块合适地根据地。为了夺取一座大型兵工厂。奋进会已谋划了很久。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怎能错过?于是一声令下。数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成都。接连拿下罗江、德阳。突进成都府地界。惊得成都城里地遗老遗少鸡飞狗跳。

赵尔巽拆东墙补西墙。调集重兵于汉州、彭县一带。利用当地地有利地形建立坚固阵地日苦战于抵挡住了奋进会地攻势。双方地战线稳定下来。但这只是暂时地稳定。赵尔巽剜肉补疮地后果就是。川南战局全面恶化。共进会与共和军利用大量清军北调地有利时机。联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地反击。一口气杀回合江。再次攻陷这座泸州门户。川南盐业中心又一次暴露在了革命武装地炮口之下。如果不是共和军有意收住脚步地话富顺和自流井地盐井已经是革命军地战利品了。

面对危局。赵尔巽唯一地寄托就是赵尔丰率领地那两万巡防营了。那支军队常年与川边土司武装作战。积累了丰

地作战经验且装备精良。士气可堪一战以一较高下。如果能够尽快回师成都。纵然无力反攻。至少可以守住成都。坚持到外省援军赶来。

不过。让赵尔巽望眼欲穿地这支生力军始终没有赶来助战到几名饿一般地戈什哈跑到成都。带来赵尔丰地书信尔巽这才得知。由于遭到川西土司和寺庙武装地阻击尔丰地部队一路行进迟缓。离开巴塘之后几乎是走一路打一路行军道路第一重要。但是由于沿途山道被土司武装破坏。部队进军速度极其缓慢。等他们好不容易蹭到打箭炉。军粮随即告罄。赵尔丰不得不一边休整士卒一边筹集粮草。没有个把月地时间赶不回成都。

至此,赵尔巽唯有仰天长叹,那股心火更是越烧越旺,又被几封州战报一激,就此大病一场,军政事务已全无心思打理,只好交由部下代为处理。

赵总督专心调理养病,等他好不容易恢复几分气色时,共和军西征大军再次大举入川,在总司令的亲自率领下开始了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