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出抑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堑纳舜Γ逦颐窃谝饽男┦挛铩3先唬蟠虺鍪值墓セ餍孕形遣缓玫摹H欢渎孕诺姆吲谴笥幸娲Φ摹>」苣愀改父嫠吣惴吲缓茫敲挥薪棠阊Щ崛绾巫孕牛敲挥薪棠阊Щ崛绾位赜Ω冻逋唬芸赡芰亲约憾疾换幔阌Φ弊约貉啊�
  3.我发怒时,变得{艮糟糕,不讨人喜欢
  更正:当然,我们宁愿永不发怒,但那是不可能的,说自己不可爱是全或无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标识。你否定了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当你认为自己不可爱时,你实际上想的是你对某个人而言不可爱。那么,你感觉自己在谁眼里不可爱?如果是你的伴侣,你可以这样想:二人的关系就像一条船,如果这条船只能在平静的海湾行驶,那么它不是一艘好船。我们需要那些能经受住风浪的船。如果你因自己的愤怒感到自己不可爱,说明你们的关系经不起风浪。事实上,拨开疑云,诚实、坦白地面对你的伴侣,只能增强你们的关系,而不会破坏你们的关系。
  当然,冲突发生的时候,你不能体验到爱的感觉。但爱情就像气候一样,无论我们做什么,它还是它。一场暴风雨不会改变气候。同样,愤怒和冲突不会使你变得不可爱,你应当学会承受冲突。
  4.发怒的时候,我不再忠诚
  更正:有时,你把内心对亲人的愤怒告诉他人,会使你产生 强烈的“不忠诚”感。然而,说出你的愤怒能够帮助你更加了解 它。如果令你气愤的人真的伤害了你,那么隐藏愤怒,只会导致 暗中勾心斗角,而不会显出你的忠实。你把秘密告诉别人,只是 希望将自己的感受理出头绪。如果你感到这样做破坏了“忠诚 感”,那么你将很难这样做。但请记住,人们在忠诚外表的掩护下 做尽了坏事。如果你同情自己,局面就会改变。
  5.我不应该伤害他人
  更正:按照…般人的准则,故意伤害他人是不道德的。但我们此处谈论的愤怒与之大不相同。你发怒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你受到了伤害,你想改变这种状况。你并不想利用发怒伤害谁,而只是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正在伤害你,从而阻止他们的行为。并且,如果你尊重他们,将你的状况解释给他们,而不是攻击他们,那么他们不可能因此受到伤害。即使他们真的受到了伤害,他们也需要弄清楚原因。你无需为每一个人的情感负责,那样做太累。总而言之,如果你不真诚地袒露自己的情感,最终要付出代价的,还是你自己和你所拥有的人际关系。
  6.我无法忍受愤怒感
  更正:如果你不习惯发怒,愤怒的情绪会令你感到恐惧。如果你害怕情绪失控,你很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然而,如果你学会了自信,你就不大会这样做。
  7.我会失控而伤及他人
  更正:你有责任不那样做,但是你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首先, 仿;是否夸大了你的愤怒可能造成的伤害?你是否私下认为除了你 自己,周围的人都很脆弱,无法应付你的愤怒?如果是这样,请 找出令你这样想的原因。找到支持和反对你想法的证据。猛烈抨 击他们不是个好主意,但没有理由在他人面前丧失自信。
  8.我会失控,使自己看上去像个傻瓜
  更正:你或许认为表达自己的情感会令你感到羞耻,因此你 掩饰自己的感受。你也可能在气愤已极的时候,表现的言语过激 或变得张口结舌。问题的关键是,你要把注意力放在你所要传达 的信息上,而不是愤怒本身。
  如果你愤怒,请查看自己是否有自我责备观念或自我标识 (例如我真笨,我是个傻瓜)。若果真如此,你要认识到这是全或 无的思维方式,你贬低了生活中的积极方面。提醒自己记住:愤 怒只是你希望自己改变的一个方面,这并不能使你变成一个蠢人 或傻瓜。
  9.我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我才有资格发怒
  更正:生活中没有多少事情可以百分之百的正确,这是全或 无的观念。或许没有对或错,只是观点上的差异。允许不同见解 的存在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10.如果我发怒,表明我是一个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人
  更正:“自私”是一种自我标识,你完全忽略了自己为他人奉 献的时候。即使你对某人心怀感激,也不意味着你们之间毫无隔 阂。在适当的情况下,你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不要隐瞒自 己的不同意见,这会对你大有益处。要小心,不要使自己的感激 变成负担,因为这只会增女口你的怨恨之情。
 
第十四章 从愤怒到自信到宽恕
 
  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当我们感觉到愤怒时,我们应当怎么做(既然抑郁状态下的愤怒常与受伤害相关联)。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去表达愤怒(至少我们不应以一种怒气冲天或冲动的方式来表达),而是要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令我们沮丧,从而学会自信,而不是变得更具有攻击性。
  自信
  什么是自信?
  在考虑如何自信以前,我们需要先弄懂什么是自信。研究表明,自信与许多行为相关联。威尔休·阿林德尔与其同事在尼德兰对自信行为进行厂研究,归纳出以下四点:
  1.表达消极情感:例如,敢于要求搅扰你的人改变他的行为,表达你的愤怒,争取自己的权利,拒绝他人的请求。这 就是自信首先让人想到的内容。
  2.接受并积极应付个人极限:敢于承认自己忽略了某事,犯了某种错误,敢于接受批评,能够不耻下问。
  3.敢于表达自己:敢于表达不同见解,接受自己与他人观 点上的差异。
  4.积极的行为:能够发现他人的天赋或成就,善于表扬他人,也能够接受他人的赞扬。
  本章主要讨论“消极情感的表达”。第十二章的主题是羞耻感,在该章,我们主要讨论如何正视自己的极限、不进行自我攻击;第十一章的主题是赞同,主要讨论了接受赞同及给予他人赞同的重要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前几章讨论的内容,是帮助你如何自信,如何提高自尊水平。
  不自信行为、攻击性行为及自信行为
  当人们缺乏自信时,他们在冲突面前要么过分屈服、恐惧,很快败下阵来,要么支配欲过强、充满攻击性。下表列出了三种类型行为在非言语性行为、情感及观念上的差异。尽管有些场合表达愤怒是有益的,但我并不赞成你大发雷霆。我建议你学会自信,对你的痛处及易感性做进一步的了解。
  有趣的是,不自信的人同攻击性的人具有某些相同的观念。例如两者都以胜败论长短。在冲突情境中,他们都有这样的观念:“我不会让他们赢”;“我不可能打赢”或“我总是失败”。攻击性个体不愿服输,不想被置于顺从的地位。抑郁的人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处于顺从的地位。这似乎重演了他们儿时的经历:父母是强大、有支配力的,他们(儿童)感到自己渺小、顺从。抑郁的人对服从于他们的人,同样会表现出攻击性。因此,你有必要提醒自己:儿时,你或许处于顺从地位,但你现在可以不。你要爱自己,平等地对待他人。你现在是个成年人,你的座右铭应该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我要抓住现在。”
  与他人平等相处的另—‘条途径是,消除你头脑中的“全或无”观念(如强大/弱小,强壮/懦弱、赢/输),告诉自己:我和他们不是敌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看法。自信并不是像战斗一样要比出输赢,它只是让你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攻击他人。愤怒——攻击类型的人希望靠武力和威胁取胜,而自信的人则希望获得某种特定的结果。他们刁;愿强迫别人屈服,他们愿意和解。
  自信的另—个表现是对事不对人。用运动做比喻就是“打的是球,而不是打球的人”。因此,我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或伤痛,但既不是警告他人,也不用消极的方式思考问题。以下是某人典型的愤怒、攻击性行为:
  .你是一个愚蠢的人(全或无思维, 自我标识)。
  .你经常是这样没有头脑(过分概括化,折损积极方面)。
  .我永远不会信任你(全或无思维,折损积极方面)。
  .你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以上全部的评价方式)。
  以上的话都是对他人的攻击,当他人感觉自己受到攻击时,他们会采取防御行为。他们丧失了对你的兴趣,转而关注于如何防御自己、攻击对方。自信行为很少关注于威胁/攻击他人,而是更关注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如果我们有引言,我们就会这样表达某个行为或态度对我们的伤害:
  .你这样做使我感到深受伤害,因为我由此认为你不在乎我。
  .如果你那样说,我认为你没有考虑我的见解。
  .如果你这样对我,我会感到更愉快。
  .我理解你的观点,你也有权提出你的观点,但我无法苟同。
  你看出其中的步骤了吗?
  (1)声明你自己的愤怒;
  (2)弄清你为何感到受伤害(当然,要查看自己是否夸大 了受伤害的程度);
  (3)关注于痛处本身,以及如何让他人理解你的观点和感受;
  (4)不要奢望他人必须同意你的观点;
  在自信状态下,我们尽量尊重他人。得胜、认输或击败对方, 都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事实上,即使你得胜了(成功),其他人仍 会对你心怀怨恨,等待时机回击你,得胜将制造敌对的失败者。
  避免使他人内疚
  提醒你几句:当你声明自己受伤害时,你要尽量避免使他人 感到内疚或羞耻。有时,人们的目的并不是想使对方转变,而只 是想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当说到问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可怜兮 兮的样子,或许他们会说:“我要让他们内疚,为所做的事后悔。” 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没有什么益处。靠使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