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Щ晟テ牵讯嗄甑恼椎揭槐撸⒖坛璋盟坏昧恕A约旱恼钍隙疾畹闳梅胄×婕范业没畈幌氯ァ6胄×嫠淙皇艿接钗拇锏陌侔愠璋匆材岩酝掣呶扯运囊欢味髑椋幸淮危枚狭艘桓遥阕魇皇祝骸�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可见她内心深处依然对高纬眷眷不已。
本来,冯小伶在宇文达这里享有专房之宠,也算是有个好归宿。可没想到几年以后,隋文帝篡周自立,大杀宇文氏宗室,宇文达也难逃此劫,被他腰斩处死。于是,冯小伶又一次面临被转手的命运。真是造化弄人,她这回竟落到了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手里。于是李询的母亲正好得报当年女儿备受冷落的一箭之仇。她把冯小伶贬为仆役,令她身穿粗布衣服,每天舂米,使她受尽磨难,又对她百般凌辱虐待。于是冯小伶不堪忍受,最终自杀身亡。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北齐二首》,形象的点出了一位“红颜祸水”。“玉体横陈”这个香艳无比的场景也就成为了冯小伶的标志。但对于冯小伶来说,亡国这样的大事情实在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最后以“亡国祸水”留名史册的结局,对她也实在是命运的捉弄吧。
亡国的“太上皇”客死他乡(1)
北齐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别都。但晋阳对于北齐很重要。晋阳地势险要,处于汾河谷地,四周都有群山做为屏障,在军事上占尽地理优势。进可南下直取中原,退可凭借城池坚守待援,即便大势已去,也可以北逃塞外以待卷土重来。所以从高欢开始,一代代的北齐皇帝都很重视对晋阳城的经营。高欢最后就是在晋阳去世的。而自高洋之后的北齐皇帝,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晋阳宫处理政事。北齐很多次皇帝的更迭也是在晋阳进行的,高纬就是在晋阳北宫即位的。晋阳成为北齐实际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地位重要无比。
因此,当高纬一路奔逃来到晋阳的时候,这座重镇是否能坚守得住,就关系着北齐的生死存亡。
高纬来到了晋阳已经被吓破了胆子,略事休整就留下安德王高延宗等人留守晋阳,自己逃往突厥去了。大臣和将士们苦苦劝谏他留下来安定人心,他都不肯听从。他手下的人不愿抛弃家乡到突厥去寄人篱下,一路上纷纷逃亡,连他的宠臣如穆提婆都投降了北周。最后高纬周围只有十余骑随从,他只得回到首都邺城。
晋阳城中的军民一看皇帝不负责任地扔下他们跑了,就拥立奉命留守的安德王高延宗为帝,改元德昌。高纬得知此事,气哼哼地说:“我宁愿让晋阳城送到周军手里,也不愿意安德王在那里当皇帝。”安德王高延宗将王府中的积藏与后宫美女赏赐给将士们,率领军民坚守晋阳。在北周军队包围晋阳之后,他又亲冒矢雨、身先士卒,率领四万军队出城迎战。一时北周军队被杀的大败,连周武帝都差点被捉。但大胜之后北齐将士们欣喜若狂,涌入街坊之中畅饮欢庆,不少人醉卧长街,致使高延宗无法重新集结军队。于是,在第二天清晨,北周军队趁北齐守军猝不及防之时,一举从东门攻破晋阳。
此时高纬正在邺都苟延残喘。他事先曾把家小送到北朔州(今山西朔县)。现在他的母亲胡太后回来,他理也不理。可淑妃冯小伶驾到,高纬就凿开邺城北边的城墙,出外十里迎接。大臣劝他亲自向守城将士发表讲话,还替他撰写了意气奋发,拼死守城的讲话稿,让他演讲的时候要感激流泪,以激励士兵。可这个玩闹皇帝面对十数万庄严肃穆、抱有哀兵必胜之心的将士时,忽然把演讲稿上的词儿忘了,竟大笑起来。将士们大怒,都说“皇帝都这样,我们急什么。”全无战心。而高纬虽然把军心不当一回事,却十分迷信,对老天爷的指示看得很重。宫内占卜官说天文有变,当有改朝换代的迹象。他就学自己父亲,禅位给八岁的太子高恒,改元承光,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然而老天并不能保佑他,高纬刚刚当了二十五天太上皇,北周军队就攻破了北齐的首都邺城。于是高纬就带着妻儿老小往济洲跑去,这时只有一百多个随从跟着他。接着他又匆匆逃往青州,如果北周还紧追不舍,就准备从青州向南投奔敌国陈国避难。而他的宠臣高阿那肱看到高纬已经亡国,跟着他也没有什么前途,就打算把他们父子二人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他偷偷派人捎信给周武帝,计划里应外合,生擒高纬父子。而高纬对此还一无所知,反而叫高阿那肱密切关注北周的动静,高阿那肱就骗他:“一路上的桥梁都已拆毁,北周一时还来不了,皇上还是安心吧。”高纬信以为真,放心的呆在青州,居然还有闲情和冯小伶温存一番。可没想到刚过了三天,北周军队就如神兵天降般忽然到了青州,高阿那肱打开城门,北周军队一拥而入。高纬吓得肝胆俱裂,装了一大袋金子系在马鞍上,带着后妃等十几个人狂跑,终于在南邓村被周军追及,高纬父子等十多人被俘。自高欢创业以来的北齐政权,就这样结束了。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在太庙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高纬和北齐的宗室及大臣等几百人作作为被俘的降臣,伏跪在周国太庙前。周武帝封高纬做了温国公,又在他的要求下把冯小伶还给了他。接着,周武帝举行了规模浩大的欢庆宴会,让高纬等一干降人也列席参加。酒酣耳热之时,周武帝命令高纬起舞助兴。
这其实是很侮辱人的要求。当年西晋灭亡,后汉的刘聪把晋怀帝和晋愍帝掳到长安,在盛大的酒宴上就让这两个皇帝身着奴仆的青衣,给在座的各位大臣劝酒。那些大臣们很多都是原来西晋的臣子,看到故主受到这样地侮辱,都忍不住呜咽流涕,泪下沾襟。不少人失声痛哭了出来,结果让刘聪当即拖出去斩首。而怀愍二帝忍受了这种屈辱也没能保得善终,最后还是让刘聪杀死了。
此时周武帝下令让高纬在席间起舞,不知道他会是什么心情。或许他会觉得屈辱,但为了苟活不得不从命;或许他根本不在乎,国家都让他玩丢了,在这里跳个舞算什么,再说周武帝肯把冯小伶还给他,他还应该感谢呢。不管怎样,他精妙的舞技得到了北周君臣的一致赞赏,看起来他的命运应该比西晋的怀愍二帝要好一点吧。
但是他不可能总是这么幸运,毕竟是亡国之君,命悬人手,就算他没有什么想法,但作为北齐曾经的皇帝,北周人对他的猜忌永远不可能消失。半年之后,北周已经完全控制了北齐故地,为斩草除根,北周人诬称高纬谋反,把他和儿子高恒,包括三十多个直系王爷以及宗室百口全部赐死,只有高纬两个有残疾的弟弟高仁英、高仁雅活了下来,被迁到西蜀偏僻之地,任其自生自灭。高纬的母亲胡太后和他的妻子穆皇后,流落长安,成为了妓女。高氏的其余亲属都被流放到西部沙漠一带,没有一个人回来。
陈后主陈叔宝
刀底下幸存的皇帝(1)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南朝陈宣帝病死,小敛之时,身为太子的陈叔宝伏地痛哭。这时,站在他身后的二弟始兴王陈叔陵,突然操起一把切药刀,猛地向他脖子上砍去,顿时血流如注,陈叔宝大叫一声倒在地上。他的生母柳皇后见状急忙赶来救护,也被陈叔陵连砍几下。太子乳母吴氏赶忙从后面抓住陈叔陵的胳膊。这时,陈叔宝及时转醒,趁机仓皇爬起,陈叔陵仍紧紧抓住陈叔宝的衣服不放,被他挣脱。四弟长沙王陈叔坚闻讯赶来,抢前一步,一手卡住陈叔陵的脖子,一手夺下切药刀,将他牵到一根柱子前将他捆住。
按照当时宫中的规定,凡入宫者都不能携带兵器。所以陈叔陵才不得不从一位典药吏那里骗来一把切药刀,虽然磨了又磨,到底还是很钝。于是陈叔宝侥幸从刀下逃得一命。虽说历史不能假设,可如果那把刀再锋利一些,这个太子恐怕就当不了陈朝的后主了,那以后大名鼎鼎的《玉树后庭花》恐怕也无从出现,六朝金粉的金陵,可是要减色不少的。不过,这兄弟相残的情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却要从头说起。
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由武帝陈霸先于武定元年(557年)建立。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陈宣帝陈顼登基称帝,立长子陈叔宝为太子。此后陈叔宝就做了十三年太子,本来登基毫无问题,但陈宣帝又特别宠爱三子陈叔陵。太建元年,年仅十六岁的陈叔陵就被封为都督江、郢、晋三州诸军事,独当一面。太建三年(571年),陈宣帝又超迁他为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太建九年(577年),又得授扬州刺史,都督扬、徐、东扬、南豫四州诸军事。太建十年(578年),又让他于东府治事,几乎就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了。此人苛刻狡险,恃宠自骄,在地方任职期间,严刑峻法,大肆抢掠,征求役使,无所不至,诸州镇闻听他要来,都非常害怕。他对部下也凌虐备至,凡是阿谀奉承的,都能升官发财;而那些刚直不阿的,就被他逼辱至死。因为他如此残暴无礼,没有人敢上报朝廷,所以陈宣帝也并不知情,还以为他有才干,对他连连升迁。陈叔陵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做盗墓贼。对于建康周围的众多古墓,经常令左右之人发掘。取出墓中的珍宝玩物甚至尸骨藏于府中。太建十一年(579年),他的生母去世,为了寻找好墓地,居然把东晋太傅谢安的墓给挖了,把这个鼎鼎大名的“江左伟人”的骸骨随便丢弃。陈郡谢氏也是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