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水不退,人族的活动区域便被严重地局限住。虽然经过修士们近百年地不断探寻,舜已经得知了还有一些区域里有幸存的人族活动,但是由于人族制造的舟只无法在汹涌的洪水之中行驶足够的距离。
所以共主所在的部落却是与其他幸存下来人族聚集而成的部落无法取得有效的来往,人族完全被大水隔离成了数百个相互之中只能传递讯息以及少量物资的部落。
终于,经过修士们的不懈努力。有一个善于治水的部落被探寻了出来,而这个部落已经将其周围的洪水克制住、开拓出了一块足够数万人族生存、被命名为了崇的较大区域。
而按照黄帝订立下来的人族部落首领职阶,鲧作为一个拥有数万族人的部落首领、应该是伯爵位。
至于这个部落首领的名字,也被修士们打探了出来——名叫鲧!
舜通过修士们打探回来的情报,最终确定了鲧为黄帝轩辕后裔、为黄帝子孙中以一条名叫姒水的河为姓的一支,姓姒名鲧字熙。
也确定了鲧确实会治水。
舜不禁大喜,连忙派修士们带自己飞去鲧所在的部落,以人族共主之名将鲧任命为了人族治水官、令其为人族治水,并且承诺、一旦鲧治水成功,便会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于鲧。
鲧欣然受命。开始率领族人开始了为人族治水的事业。
只是在不断地尝试中方才得知,鲧的治水方法是以人力堆土、将比较浅的洪水用土填起。此种方法对付很浅的洪水还是比较有效果的,但是对上较深或者流速较快的洪水就是根本无能为力。
而在治水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用来掘土填水,人们被繁重的填土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不说、还严重地耽搁了种植等生产工作!
鲧治水十余年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却将人族弄得怨声载道。
开拓出来的地方不多、却令人族中好不容易存储下来的物资消耗了许多!
舜无奈之下,只好将鲧论罪杀死,暂时终止了人族治水之举、也将人族中尘嚣甚起的埋怨之气暂时平息了下来。
可是人族还是要必须克服洪水的隔离、将所有的那些被隔离开的部落们联系起来,集合其幸存的人族所有力量。才能继续承担起人族应尽的责任、才能继续履行人族传统啊!
就在舜为人族的现状愁苦不堪的时候,崇部落中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申请继续治水大业!
而这个人,正是被舜论罪处死的姒鲧之子——姒禹!
舜虽然见有人愿意继续治水而大喜。却又担心再次遭遇到如同鲧治水时一样的情况,一时犹豫不决、迟迟不对姒禹的请求给予答复。
而姒禹见共主如此,便做出了再次申请,声明自己只需带领自己的一班部下开始治水便可、不需动用人族的其他人力物力。
若是治水失败、则请人族共主以罪论处。
若是治水有所成效、再由人族共主视情况决定是否投入人族的人力以及物力。
舜听到姒禹的再次请求终于答应了下来,准许姒禹率领他自己的数百部下开始治水工作、但是人族暂时不给予姒禹任何帮助。
姒禹治水的时候,充分吸取了自己父亲治水时的经验、尽量以疏导而非填土的方式来顺着地势将洪水引导入大江大河之中、再由大江大河将这些洪水输送到大湖甚至是大海之中。
这种方法非但不需使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而且还相当的有效。不到几年的时间、姒禹便率领着自己的数百部属开辟出了相当广阔的区域、也从洪水隔离中解救出了数个人族部落!
307 夏!
姒禹治水获得初步成功的消息传到舜的耳中,令舜欢喜不已!
舜立即下令,让那几个被姒禹营救出来的部落立即组织人手、加入到姒禹治水的队伍之中,并且将几乎所有的人族修士们全部派给了姒禹、帮助他加快治水的速度。
而那几个被营救出来的部落均是对姒禹感恩戴德、早已不等共主下令便组织起了数千壮力加入到了姒禹的治水队伍之中。
为了为人族治水队伍壮行,舜甚至专门进行了祭典仪式。
却不料,就在祭典的时候,却是几朵祥云飘下。
落到地面之后,祥云上有人高声喊话道:“人族应龙、女娃受人族红云圣人之命,前来助人族治水!”
舜此时才明白过来,姒禹正是被人族圣人认定的治水之臣!
于是舜在祭典之后,便立即令属下修士将自己的命令传达到所有已经探清的人族部落之中:只要姒禹治水到处、该部落必须立即组织人手加入到治水的队伍之中!
姒禹治水的队伍便在不断地扩大之中,而治水的效率也越来越快。
治水期间,姒禹以传承自祖先黄帝轩辕的五行理论、以及人族记载中天皇伏羲的先天八卦来进行地脉定位,又在应龙、女娃率领着人族修士的帮助下,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将淹没了人族区域的洪水终于全部被引导去了东海。
属于人族领地版图的陆地终于再次显现了出来!
应龙、女娃等人在姒禹治水成功之后,便告别人族、回到了火云洞中。
而舜也知道,姒禹已经是被人族圣人默认为了下任的人族共主。
于是,舜便以姒禹治水大功,将其任命为了人族的下任共主、现任人族共主的首席属官,将人族的管理大任交到姒禹手中后,自己则带领着一部分修士以及战士们出发去寻找零落在洪荒大陆中的人族部落去了。
经过了数十年的找寻之后,人族终于确定了下来:洪水退去之后,原先人族所占据的二十多个州的领地之中,能够幸存下来的族人只有数百万。是原先人族数量最高峰的数千分之一!
其中,位于人族区域的南、西、北三个方向上,比较边缘区域中的人族部落们几乎全部失去了踪影,不知是在大灾中全部遇难还是因躲避灾难而迁移去了更远的地方。
毕竟大灾之后。地形地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人族活动的踪迹已经被大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就连原来二十多州中连通城池、部落之间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全部被大水冲刷成了与其他地方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出是曾经的道路了。
舜在每找寻到一个人族部落,便将自己人族共主的身份亮明,并且规劝他们向着姒禹所在的部落进行迁徙,使得人族能够聚集起来。
经过舜的苦口规劝,有一些部落同意迁徙。自然也有一些部落不同意迁徙、只愿继续留在当地进行发展。
舜也不强求,只是会在规劝不成之后,将该部落的位置标识出来后便继续找寻的路程。
终于在经过了数十年不停的长途跋涉中,舜积劳成疾、病故于位于人族区域南部的一个名叫潇湘的地方!
而舜在病故时,以自己并未为人族做出什么贡献为由,坚持不让随行的修士们将自己的遗体带回共主部落、只需将自己就地掩埋!
为此,舜的两位妻子只好在人族修士们的帮助下,不远亿万里之遥赶往了潇湘之地、结庐为舜守制,并最终也病逝在了潇湘,在人族之中留下了万古佳话!
姒禹得到舜病逝的消息之后。遵从舜的遗言、在人族之中为共主举行了简朴地祭奠仪式,然后便宣布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姒禹担任人族共主之后,便将聚集在自己周围的一百多万族人进行了统一的重新安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部落,并按照黄帝轩辕时期的称呼将这个巨大的部落再次命名为了夏!
这一百多万人族、便将自己称为了夏族,彻底与散落在洪荒大地上的其他人族部落区分了开来。
而姒禹,也从此被人尊称为了夏禹。
夏禹在进行管理人族的工作之中,通过按照对人族的功绩来分封爵位的方式,将整个夏族打造成了一个具有明显国家性质的民族。
通过夏禹极力地鼓励族人生育、大力开展种植等生产作业方式,夏族在食物、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短短的数十年间便将自己的人口数量从一百多万重新增长至了三百余万、增加了两倍!
以夏族为代表的人族领地内。再次出现了田陌遍野、道路纵横、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
只是由于大水灾过后,夏族领地内却是没有了马匹,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太远距离的探索、足迹无法再次遍布人族原先的二十七州了。
夏禹,则是有感于人族的传承被那场大水灾冲击得七零八落、开始了整理人族传承的工作。
首先、夏禹通过零散的人族记录以及人族修士们习练的功法。再加上得自黄帝轩辕传承的一些功法,重新整理出一套适合夏族人修炼的功法。
只不过,这套修炼的功法,已经无法令人修炼至可以飞天遁地的天仙境界了,只能修炼至相当于以前人族五行战士的境地。
其次,夏禹仔细翻阅了有关自己祖先、黄帝轩辕的记录。将在大水灾中失落的《轩辕四经》的大部分内容重新整理了出来、并将这些内容重新整理成册,将其命名为了《黄帝四经》。
再次,夏禹将人族在大水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集中起来整理了一番,发现人族原先的舟只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于是在群策群力下,夏禹主持发明了用木板打造的船只、提高了族人在水中的通行能力。
最后,夏禹有感于人族领地的不稳定性、开始寻求起稳固人族领地的办法来。
经过了多方打探以及人族修士们的尽心尽力寻求之下,夏禹终于得到了一种可以用来稳固领地的方法——鼎定陆地!
PS: 网络刚刚修好。。
308 鼎定九州
而就在夏禹终于找到了稳固人族领地的办法时,却传来了南方有部落作乱、欲要进攻夏族的消息!
那个部落的名称叫做三苗、自称是人族九黎联盟的后裔,集结起了五万大军要来与夏族争夺整个人族的主导权!
夏禹得到消息之后,不顾自己已经年纪不小、群臣反对、决定亲自出征!
夏禹的考虑是这样的:人族有史记载以来的历任共主都可谓是文武双全,不仅在管理人族、为人族文明发展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都是为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