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雪寨主和碧桐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雷晓飞能早日到她们的白云寨去,让她们的族人早日脱贫。
第449章快速运送
雷晓飞他们一行到达巴山的第二天,雷晓飞完成了他每天的例行锻炼后,就站在村口,望着出山的路沉思了起来。
巴山派现在所处的村庄,位于一座大山的中部,估计海拔有近千米高。由这里到山口的路,是一路由高往低走。其实,从这到山口的直线距离并不远,雷晓飞所站之处,已经隐隐望到了山口,估计不超过两里。
虽然只有两里的直线距离,但如果沿着那九曲十三弯的山路走到山口,就起码有四五十里。这就是俗语说的“望山跑死马”。
有什么办法能把货物从这里快速运送到山口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直线距离却是不能走的,这段路程不是悬崖,就是峭壁,再不就是那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根本无路可行。当然啦,如果有路的话,这里的人早就行了,还绕那么远干吗?
所以说,虽然站在这里能望到山口,但那却是一道天堑,一道常人无法穿越的天堑。
雷晓飞已经一动不动站在这里有一个多小时了,与他随行而来的人和巴山派的人,见他正陷在沉思中,就不敢惊动他。刘掌门、雪寨主和碧桐,隐约猜到他在想什么,就更是大气也不敢出,盼他能想出妙着,早日解决巴山的贫穷问题。
这道天堑,除了飞过去外,好像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跨越。如果放在前世就好办,就算不用飞机,搞个过山缆车也能解决。
缆车。雷晓飞脑中灵光一闪,能否借用缆车的形式来运送呢?
缆车,是一种由驱动机带动钢丝绳,牵引车厢沿着铺设在半空并有一定坡度的轨道上运行,实现人员或货物输送目的的设备。
在雷晓飞前世时,缆车一般是由架空的钢丝绳作轨道,把需要运送的东西,牵引到设定的位置。在这里,能制作类似的设备吗?
雷晓飞马上沿着这条思路,思考下去。这里要运送的是货,而且重量也不是很大,所以对运送的要求不高。钢丝绳,在当代就没有了,只好用麻绳代替,至于麻绳的使用寿命短,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麻绳由于刚性不及钢丝绳,也就不能像钢丝绳一样,可以拉长运送的间距,雷晓飞估计,如果做麻绳索道的话,每五十米左右,就应该竖一根柱子。所以,要建索道的关键,就是立柱子。
雷晓飞马上招过了刘掌门,让他叫上几个熟路的精干后生,带自己去探察线路,寻找一条适合建索道的路。
同时雷晓飞还让刘掌门准备足够从这里到山口的直线距离两倍的麻绳。
用了半天的时间,雷晓飞已经探察出一段可以建索道直通山口的线路,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试验他这个缆车的运送模式能否行得通。
山里人有的是麻绳,因为麻绳是山里人日常劳作的必须品,所以,刘掌门没花多大功夫,就准备好了一大堆麻绳。山里人还有的是木头和劳力,所以雷晓飞的试验很顺利就得以展开。
雷晓飞先在村口选一个合适的位置,竖起了第一根柱子,然后在他探察好的线路的第一个点,同样竖起了一根柱子。雷晓飞在两根柱子上都挂了一个滑轮,用一根绳索穿过两个滑轮。
做好了这些功夫后,雷晓飞让文武与石头,各执一根柱子的绳索,然后在两个滑轮之间的那段绳索上,挂上了一块有百多斤的石头,让两边的人同步一放一收。这样,那块百多斤的石头就能在两根柱子之间传送。
雷晓飞习惯性地做了个右手握拳虚劈的、代表成功的动作后,转头对正看得目瞪口呆的刘掌门等众人吩咐道:“刘掌门,您现在就带人去我选定的点上,竖起柱子,然后像我那样挂好滑轮,穿好绳索。我带人做几个省力、简便的操作装置,这样,这条空中运输线就完成了。用这运输线运东西出山,保证不用一小时。”
原来要用一天才能运出山口的物件,被这个年轻人只用几种简单的东西,就缩短了十倍八倍的时间,为即将要进行的竹笋销售,节约了近一天宝贵时间的保鲜期。昨晚有份参与研究计划的几人,不禁由衷地对雷晓飞送上了万分钦佩的目光。
用了一天的时间,刘掌门带着他的门人,完成了雷晓飞布置的工作,而雷晓飞也带着他随行的两个木匠,做好了两套收放绳索的装置。
雷晓飞设计的这个收放绳索的装置,有点类似他前世建筑工地上的,那些用来放细铁丝的转盘,又像他前世拉粗电线用的滚筒。他就是在这两种东西的基础上,制出了现在这个收放绳索的装置。这个装置只要不是太用力地转动一个木盘,就可以把绳索收卷起来或放松。
雷晓飞做好了这个装置后,马上把它安装在第一次试验缆车的两条柱子旁,然后在绳索上挂了三百斤的东西,用这套省力装置来试验运送效果。
这次雷晓飞亲自上阵,他把重物拉了一回后,估摸只用五十斤左右的力气,就能拉动这件三百斤重物。他又在围观的人群中,挑了一个妇女,让她试拉了一次,也能轻松地运用自如后,雷晓飞才让木匠按这个样子,带着几个巴山派的弟子,接着配套制造和安装这种设置。
在索道修建的这段时间中,雷晓飞把菌类制作成干货的制作方法,把竹笋的腌制方法和制作笋干的方法,一一传授给了刘掌门和雪寨主他们,让他们再传下去给自己的族人。
跨越天堑的索道拉好了以后,雷晓飞当即就做了个“全线通车”的试验,果如他的所料,不用一个钟,三百斤的货物已经从村口运送到了山口。
在全场人的欢呼声和仰慕的目光中,雷晓飞不无遗憾地说道:“可惜的就是这索道的麻绳不耐用,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
雷晓飞旁边的雪寨主,对他说道:“在我们那里,有一种特别的麻,用它编的麻绳,比普通的麻绳耐用十倍。我回去以后,让人送一批过来这里。”
听了雪寨主的话,雷晓飞不禁大喜过望,如果真的有比普通麻绳耐用十倍的绳子,那这绳子的用途就大啰,它足可以代替钢丝绳,做许多的东西。
解决了运输的问题后,雷晓飞马上通过丐帮的“飞鸽传书”,把鲜笋上市的事向联盟那边布置了下去。他的计划是先通过联盟的酒楼、小吃摊档,推出这个新奇的东西,让大众认识。并且,他还把鲜笋的制作、烹调方法和烹调的菜式,也一并传回了联盟,让那边的厨师抓紧时间学做。
同时,雷晓飞还通过“飞鸽传书”,与“水派”联系上,弄清了从巴山最近的水路到达山城,只用一天的时间,而从巴山派的居处到这条水路,只用一天的时间,也就说,鲜笋同样也可以在山城上市,而且还要比运到青城更快、更省力。
雷晓飞当然也就不会放过这条路子啦,马上布置“水派”与山城那边,与青城同步运作。
而巴山派的刘掌门,也已经抓紧时间,着手布置从这里一直到青城和水路的沿途接力点。
就这样,一条完整的销售线路,已经完全铺开。也就是说,从此,巴山的土特产,就可以从这条线路走出去,换回改善这里民众生活的需求品。
雷晓飞完成了这项利民工程后,就与雪寨主,带着他们原来的那一行人马,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巴山山民,下山奔白云寨去了。
第450章传授环保
巴山派的刘掌门,不顾雷晓飞他们的劝阻,执意带着他的全部门徒,一直把雷晓飞他们一行人送到了山口。
与刘掌门他们分别时,雷晓飞抬眼望着那郁郁葱葱的巴山,不由心生感叹。在远古的当代,由于人们的思想和技术都还处于相当原始、落后的阶段,对大自然的开发还未深入,所以,很多地方还保存着不少的原始森林,随处都能看到没有遭受过破坏的绿色生态环境。而这一切,到了他的后世时,已经被人为地破坏得满目疮痍。
雷晓飞来到了这个落后的古代后,让他感觉最赏心悦目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让他感觉最为舒畅的就是这里那没有污染的空气。
当然,任何事情永远都逃不出它的两面性,人类的进步与大自然往往都站在一个对立面,比如因为要建砖房,就要消耗木料和泥土,要提高生活水平,就要开采各种资源。
雷晓飞突然悚然地想到,自己现在的行为,不也正与大自然对立?虽然,自己现在是才刚刚开发,对大自然还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但如果自己教导下的这种行径一直廷续下去、扩散下去的话,那自己就真的成了破坏大自然的始作俑者。
生出了此想法的雷晓飞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自己一直都忽略了一样东西,就是平衡。自己在教人向大自然取予的时候,却没有教人向大自然给予,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终有一日,也会重蹈像他前世那样的覆辙。幸好,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雷晓飞决定马上从现在开始,把环保和循环利用的理念传播下去,让自己不用成为历史的罪人,不用成为破坏自然的第一人。
雷晓飞召过了刘掌门和雪寨主,正容对对他们两人说道:“我刚刚才想起,我一直疏忽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我就补充跟你们交代。我们都知道有句古话叫坐吃山空,形容人只吃饭而不干活,就会连山这么大都会吃空。延伸来说,你如果只取而不添,山也一样也会被吃空。我这几天教你们做的,就是只取不添,这样下去,大山的资源,也终有被取空的一日。”
雷晓飞待两人消化了一会,继续说道:“或许,在我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都还没有把大山的资源取空,但到了再下一代,再再下一代呢?所以我们要为以后着想,为我们的后人着想,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给予。就如竹笋,你老是挖而不种的话,终有一天,竹子会被挖绝,那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靠山吃山啦。因此,我建议众位在开采的同时,也要同步种植,让这资源生生不息,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