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匆还簿退牡悖渲腥慊故侵恍枰愕阃芬豢诰湍茏龅降氖虑椤

不就是不当皇帝了么,不就是取消国号了么,不就是自称一声“儿皇帝”么?这些事情,在秦侩,在赵构看来,都不是事儿!

至于说纳贡的那些事,那就更简单了,收回了这么多的土地,又不用再每年增兵,供养大量的军队,节约下来的钱,多分一点给宗主国,那也是应该的。

所以在赵构和秦侩看来,这笔生意总的来说还是不算亏的。

当然,在完颜亶看来,金国也是不亏的。虽说名义上,是把伪齐国的土地送给南宋去了,但一旦南宋答应,那就等于是多了一个更大的伪齐国,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南宋这边摆平了,金国的大军就不用时时刻刻再向着南下作战,就可以回过头来,将西夏、蒙古这些地方给摆平了,也就意味着国土的面积更大的,丰功伟绩啊,名留青史啊。

这当真是个双赢的事情,只要赵构这边签字,这份协议就生效了。

可偏偏南宋朝廷里,就是有那么多食古不化的人,不愿意接受金国的这番好意,不同意这个双赢的计划。

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南宋当朝宰相,赵鼎。

赵鼎,是坚决发对向金国称臣的,别说是称臣,在赵鼎看来,议和都是没有必要的!如今的南宋,已经出现了一批真正能耐的武将,比如韩世忠,比岳飞,还有吴阶等等,这些人已经成熟起来,各自独当一面。

凭借着江南地区的富庶,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将会逐渐的倾斜,直到南宋在整体国力上再度驾临于金国之上,到那个时候,不仅可以一雪前耻,还能直捣黄龙,将金国连根拔起,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如今南宋朝廷上小人众多,但愿意附和赵鼎这种想法的朝臣武将就更多了,他们紧密的围绕在赵鼎周围,以赵鼎为核心,坚决反对议和,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

可惜啊,家天下的体制,让赵鼎这些人徒呼奈何。

虽说赵鼎是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就是在他上面的那一个人,那个叫赵构的人,一声令下,赵鼎就不再是宰相了,他甚至连留在中央继续说话的权力都没有,直接被一纸诏书,流放到泉州,出任知府。

泉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恐怕都听说过,泉州,就是后世的福建,邻近宝岛台湾的那个地方,基本上来说,当官当到泉州,就等同是被流放一样,只比直接流放到海南岛稍好一些,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

赵鼎在被赶出临安之时,仰天长哭,恭送他的官员百姓,在临安城门外,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这两句诗,是赵鼎写给自己的,这是他被一贬再贬,从国之堂堂宰相,一直贬到吉阳军,秦侩仍旧不肯放过他,逼不得已之下,赵鼎自己绝食自杀之前,给自己写的“铭旌”。

照理说,“铭旌”是应该死了之后,由别人来书写,其中包括官衔、生平之类的内容,可偏偏赵鼎不愿意这样做,他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坦然认为,他不死,秦侩不会安心,甚至就会拿他的家庭来做文章,最终恐怕会连累到家人,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他赵鼎死也就死了,唯独就是“铭旌”,一定要用他自己写的这两句话!

呜呼哀哉,在中国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太多太多的名臣,往往都是死于昏君之手。

赵鼎,错非是遇上赵构这样的皇帝,或许真的能够协助赵家,定鼎天下,可惜,一代文豪的最终结局,却是在海南岛的三亚,这个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偏僻之地,活生生的绝食而死!当真是民族之悲哀,历史之哀叹。

当然,赵鼎的死还是后来的事情。赵构和秦侩,将赵鼎撵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将金人送来的协议,给签了!

如果说后世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是“丧权辱国”的话,那么赵构此时跟金国签订的协议,仅仅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都还不够!只因为按照协议之中的条款,一旦生效,赵构就已经不是南宋的皇帝,甚至于根本就不再有“南宋”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

权肯定是没有了,丧权!国也没有了,何谈“辱国”?爱新觉罗至少还保留了一个国字,还能将这个字拿出来让列强“辱”一“辱”,可赵构呢?当真是丢人都丢到祖宗棺材里去了!

第406章今六月,再靖康(中)

第406章今六月,再靖康(中)

“呸!”

刘涚伸出吐蕃,在接到赵构和秦侩答应金国议和条件,并且签约的消息之后,也只能用一口浓痰,来表达他对这些人的鲜明态度。

“大人,是末将错了!”

站在刘涚身边的胡立,此时突然开口说道。

“哦,胡立你错在哪里?”

“末将曾经以为,南宋朝廷还有一线机会,也曾经怀疑过大人这样做,是否正确,现在看来。”胡立一面说,一面使劲儿的摇头。刘涚倒是不以为意道:“胡立啊胡立,我都不知道,原来你对老赵家的人,竟然还抱着幻想来的!”

“还请大人见谅!”胡立再度拱手为礼,低着头,脸色异常尴尬。以他的出生,内心深处的确是矛盾的。毕竟他的长辈,都是为老赵家的江山而抛头颅、洒热血,轮到他这一辈,却成了老赵家的叛逆,有些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如今,赵构竟然连老赵家最后的家底都给卖了,可以说,赵构就是从他跟金国签订议和协议的那天起,开始真正失去了包括岳飞等人在内的,武将的信任。

这也是为何在不久之后,岳飞就在赵构立太子的事情上诸多置喙的原因所在。明明赵构还春秋鼎盛,可岳飞却动不动就要人家立后,这不是摆明了在咒赵构死么?

如此一来,赵构不拿岳飞开到,那才是怪事呢!

关于南宋朝廷跟金国议和的协议内容,被刘涚在全军传阅。因为刘涚做的就是反朝廷的事情,自然不会顾忌老赵家的颜面,再说了,老赵那边拿着祖宗牌位去给自己保个平安,而刘涚这边却是凭借一己之力开疆拓土,双方之间的高下,那当真是一眼可辨,如此一来,刘家军上上下下的将士,自然就对自家是更加上心了。

“大人,那老赵家从祖上就是偷来的江山,自然是不怕用来糟践!依俺说啊,这江山,还是要打下来的才会珍惜!”

卢宏这话,倒是暗指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并非本意,不过刘涚倒是没有去接这个话头,江山这宗东西,原本就不是什么“有德者居之”,很多时候,能够拿到江山,往往还得看运气。

当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表现,这就跟打牌赌钱,其道理是一样的。

如今两支队伍已经汇合,卢宏这一次出征的表现倒是相当的不错,虽说手中只有五千兵马,但凭借自身强悍的实力,加上敢拼敢打的精神,卢宏这一路过来,竟然累计干掉了三个吐蕃部落,将其部落里的财富洗劫一通。虽说按照刘涚的指示,卢宏并没有做诸如“屠城”这样的事情,但也没有留下一个青壮俘虏——卢宏的军队从来不接受投降,用卢宏的话说,他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当保姆的!

谁乐意出征的时候,队伍里竟然还裹夹着俘虏?这些俘虏可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要是万一在关键时刻闹腾起来,说不定反而会导致战斗的失败,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卢宏率领的军队,就还真是从没有接受过俘虏。

身为卢宏的敌人,应该是很倒霉的,要么,你能战胜卢宏,那就意味着要将卢宏和他麾下的将士统统杀个干净,要么,你就需要在战斗开始之前,做出抉择!

很不幸的是,卢宏这一路过来,遇上的三个敌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劳师远征的卢宏,虽说有五千兵马,但在那些吐蕃部落首领看来,怎么也不该比得过坐拥地利人和的他们吧?

所以三个部落的首领都选择了同样的道路,他们都要跟卢宏死战到底,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如愿以偿的战死了,连带着他们的士兵一起!

如此一来,在吐蕃这片土地上,卢宏的名字,竟然比刘涚这个名字窜起的更快,更让人吃惊!

“杀神”,这是吐蕃人给卢宏取的名字!卢宏那牛高马大的身材外加那张随时都黑透的脸,当真是有几分杀神的味道。而这仅仅还只是开始,吐蕃,是刘涚计划之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别看现在他主动收缩獠牙,但用不了多久之后,整个吐蕃就会因为刘涚,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除开赵家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之外,昨天我们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我们最好的盟友,金弹子,已经在开始想鄯阐府发动进攻了!”

“真的?”

因为当初李世辅在吐蕃的经营,其他人压根就没有现成的情报渠道,所以这个消息,除了刘涚和李世辅之外,所有人都还不知道。即便就是刘涚,也是通过李世辅,才能获取这些准确的消息。

“自然是真的!世辅,你来说说如今大理国的形式!”

“是,大人!”

李世辅并没有矫情,直接站出来,向刘涚敬礼之后说道:“根据最新情报。”

李世辅接下来说的话,刘涚是没有必要认真去听的,只因为这些他早就已经有所预料,而昨夜里他就已经通盘看过,几乎没有意外。

因为金弹子进攻鄯阐府,相当重视鄯阐府的段正誉,在接到消息之后立马就整饬兵马,御驾亲征从大理出发。光是御林军就有两万人,加上两万的禁军和其他兵马,段正誉总共出兵五万余。

对于大理国来说,五万多兵马,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然而要想依靠这些兵马,阻挡金弹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李世辅向众人讲解情报的时候,刘涚的心思还在金宋两国议和之事上。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后世的史书里,对其是褒贬不一,但不论史书是如何记载,刘涚觉得,当赵构在议和的诏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起,这个人就彻底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