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后世的史书里,对其是褒贬不一,但不论史书是如何记载,刘涚觉得,当赵构在议和的诏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起,这个人就彻底成为了民族败类了。

是,继续抵抗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伤亡,带给无数家庭悲剧,但是,不抵抗就可以获得幸福了么?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其实并不恐怖,真正的恐怖的,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纷争!

纵观世界战争史,真正导致平民大量死亡的,还是带着民族意识的战争!作为被侵略的一方,其平民往往会遭受到比战争更加悲哀的命运!

比如,二战时期被德国占领的地方,被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所谓的日耳曼民族和大和民族,给被占领国的平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伤害?

就拿眼下的金宋两国来说,女真人在骨子里是看不起宋人的,在他们看来,宋人就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虽说宋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艺,有着繁荣的经济,而女真人相对来说更加无知和野蛮,但战争,依靠的不是文化和文艺,比的就是谁更加野蛮!

在这一点上,历史总是出现高度的相似性,往往总是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遭到来自野蛮势力的进攻。

赵构选择了投降和妥协,刘涚觉得,这比当初的靖康之耻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靖康之耻,宋人失去的是两个皇上,是颜面,是尊严,然而这一次,宋人失去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在南宋朝廷内外,有着诸多跟刘涚想法相同的人,他们或是奔走相告,或是振臂狂呼,或是选择揭竿而起,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当今朝廷,对当今皇上的不满!

然而,这些声音,终究还是被朝廷给压下去了!

即便就是像赵鼎这样的杰出人物,在面对皇权的时候,都只是选择了退让和妥协!照理说,文有赵鼎为首,武有韩世忠、岳飞之流,文武相济,只要领头的几个人登高一呼,那赵构就只能是退位让贤,至于说秦侩,则会被送上断头台!

可偏偏在这个时代,越是有文化,有水平的人,越是被荼毒的厉害!“忠君报国”的思想之中,“忠君”两个字,可是放在“报国”之前,也就是说,只要君还在一天,那就得听君得!

正是因为思想上的禁锢,才让赵鼎等人心中难以掀起反对赵构的想法,哪怕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两个人,脑子里曾经盘桓过这样的念头,但也绝对不会说出来,因为他们更畏惧社会和舆论的谴责!

他们认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更不能有其他心思,若想要名留青史,哪怕是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还唤醒帝王,那也比叛乱作反来的好!说到底,这些人,还是被“面子”两个字给害了!

因为爱面子,赵鼎直到自己绝食把自己饿死,恨的都是秦侩,而不是赵构,因为爱面子,岳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女婿被残忍的杀害,也没有骂过赵构一声,只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这些人的思想和人生观,在后世人看来,是极其难以理解的。过去,刘涚也无法理解,可是当他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才明白了所谓的“封建思想”是如何禁锢人们的思维,让哪怕是赵鼎这样的大才,也无法走出自己从小给自己画出的怪圈之中。

这也说明了,何以到目前为止,仍旧愿意跟着刘涚干的,没有一个是所谓的“根正苗红”之辈,只因为那种人,压根就不可能跟刘涚走在同一条道上。

“大人,末将说完了!”

李世辅的提醒,将刘涚从沉思之中唤回。他抬手随意的拍了拍额头,眼神随即扫过众人,这才开口道:“可有人后悔?”

第407章今六月,再靖康(下)

第407章今六月,再靖康(下)

刘涚沉声而问:“可有人后悔?”

只可惜,几乎没人明白他何以会这样问,唯独只有胡立,眼神之中似是闪过一丝明悟,摇头道:“跟着大人,不悔!”

“跟着大人,不悔!”

甭管是否知道缘由,至少胡立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的,其他将领也就自然而然的跟着这样说了。

刘涚也知道自己是因为思绪而乱了方寸,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覆水难收,他只能是硬着头皮站起来,取代准备退下的李世辅,清了清嗓子,道:“段正誉御驾亲征鄯阐府,依我看其难以得胜,只因为那金弹子所领,实在是一群哀兵!”

哀兵,可不是哀兵么!

伪齐国,本就是个怪胎!刘豫当皇帝的时候,伪齐国勉强还能算是个傀儡,可是当金弹子取刘豫而代之的时候,伪齐国就从傀儡,变成了一个怪胎!在伪齐国里,占主人人口的,是宋人,或者说是汉人,然而当金弹子上台之后,整个伪齐国的上层,就统统变成了金弹子一系,女真人。

其实在金弹子麾下的十万人里,宋人的比例其实不少,可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自己伪齐国人的身份,想要脱离已经很难。然而谁能料到最后,伪齐国还是被金人给灭了,以至于如今跟随在金弹子身边的那些将士,不论是女真人还是送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的归属了。

没有归属,也没有了家,这样一群将士,不是哀兵是什么?

一支哀兵组成的队伍,若是统帅能够掌控的好,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是惊人的。

“大人,若是段正誉无法战胜金弹子,是不是我们就要跟金弹子一战了?”

开口问话的,是李世成。相比起来,李世成的年纪比较大了,人也比较稳重,平常时候话不是很多。

“怎么,世成啊,跟金弹子作战,你害怕?”

难得遇上李世成开口说话,刘涚也是忍不住跟他开了个玩笑。

“怎么会怕!大人,世成当初在高将军手中差点丧命的时候,都不曾怕过!咱们这些人啊,心中早就要当自己死了才对,否则不用等别人来杀,自己都会被吓死才是!”

李世成这话说的众人纷纷点头,上阵杀敌看似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浪漫,但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日子,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还真是很难坚持下来。

“大人,咱们不会真是要跟段正誉翻脸吧?听说,他这个皇帝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大理国的百姓都很认可他!”终究还是有人听懂了刘涚的弦外之音,跟李世成一样,吴安邦平常时候的话也不是很多,尤其是当他被明确成为刘涚亲卫队统领之后,一般情况之下,更是惜字如金。

今日若非是开战情研讨会,恐怕吴安邦也不会开口的。

“不排除这种可能!”

刘涚说的也是实话。毕竟完颜真珠儿跟段正誉之间的战斗,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刘涚根本无法判断。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故而刘涚也找不到借鉴。

从结果来说,不外乎是三种情况。

金弹子轻松取胜是一种,段正誉轻松取胜是另外一种,还有一种折衷的,就是双方长期的僵持下去。

在刘涚看来,若是段正誉能够轻松取胜,那么他就卖些武器给段正誉,顺便提出攀西地区的利益,不一定非要占领,暂时先拥有开采权也行。

若是金弹子能够轻松取胜,那么刘涚就会直接出兵占据攀西地区,反正段正誉在鄯阐府的战斗失利之后,也不可能再有心情去关注贫瘠的攀西高原,正好给刘涚将此地拿下的机会。

至于说若是出现最后一种情况,那倒还真是给刘涚出了个难题了。

金弹子的十万兵马,虽说经过南宋朝廷的消磨,必然会损失不小,但也不是区区一个大理国就可以应对的。哪怕刘涚根据目前手中掌握的情报判断,大理国举国兵力大概接近二十万,但真正能够调动用于给金弹子会战的兵力,必定无法超过十万。

更重要的是,金弹子身边的将士,一路从北方杀下来,经历无数战阵,个顶个老兵,精锐,差一些的,早已经死在征途之中。相反,大理国虽然时有叛乱发生,但有机会接触实战的军队并不多,所以其战斗力,勘虑。

种种情况分析下来,刘涚不看好段正誉,也是有道理的。

“还请大人指示下一步的行动!”众将在听过刘涚的分析后,齐声吼道。

“虽说我真不想跟段正誉为敌,但是为了咱们的千秋大业,也只能如此了!我命令,三天之后,全军开拔,目标,攀西高原!”

深吸一口气之后,刘涚沉声说出了最终目标,为了得到攀西高原,刘涚也只能是选择对不起段正誉了。

段正誉,在大理国的历史上,算是一代明君,但正如刘涚所分析的那样,明君,并非等于就是名将。

当确定完颜真珠儿率领的军队的的确确是冲着鄯阐府去的时候,段正誉就在最短的时间内下令整饬兵马。

跟南宋、金国这些真正的大国不同,作为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虽说白族是大理国的皇族,但实际上整个国家里真正属于白族的人并不多,十多个民族构成了大理国的主要人口,但是每个民族,又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民风。

少数民族,尤其是生活在艰苦环境里面的少数民族,其民风往往是彪悍的,虽说彪悍的民风可以让单个个体更加强大,但却也会造成难于统御这样的缺点。加上民族众多,这个民族的将领难以领导那个民族的士兵,从而也就导致了,大理国缺乏真正可以替皇上领军出征的那种大将。

段正誉之所以最终决定御驾亲征,不是因为他想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领军人物啊!

他是皇帝,所以大理国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服从他,但若不是有这么一个皇帝的身份,无论是谁想要率领数万多民族组成的大军,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全线崩溃!

而此时,大理国的鄯阐府,一个重要的城镇,已经被金弹子的大军所攻克!

这个城镇并不是后世的昆明,而是距离昆明极近的一个地方。大理国的军队在发现敌人之后,就判断出无法硬抗,算是主动后撤,有选择性的防守重点城市,故而,金弹子的大军在占领这个城镇时,几乎没有遭到反抗!

对于金弹子来说,一个只能容纳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