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安娜基本上没有抱任何希望,只是她也估计不到,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在英明的领导人领导之下,配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会达到何种夸张的程度。

这些都是后话了,如今摆在刘涚面前的几个主要问题,还亟待他确立解决的方向。

西夏国已经灭亡了,李仁孝一行被押送到新都城之中,暂时软禁在一处别院里,具体的位置几乎无人知晓,刘涚也抽时间去跟李仁孝见了个面,好歹人家也曾经是一国之君,故而刘涚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待遇,即便远远不如当皇帝的时候,但至少比普通人强。

只不过刘涚给的待遇再好,李仁孝心中仍旧是觉得凄凉,这人,一旦连幻想的自由空间都被限制,那活着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对于李仁孝来说,被软禁于新都城,那就真是连幻想余地都没有,他唯一还活着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怕死,而是因为刘涚还没有让他死!

应该说李仁孝也是个挺聪明的年轻人,虽说他不愿意接受这样“侮辱”的苟且偷生,但他却很清楚,如果在没有刘涚许可的情形之下,他贸然的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就有可能祸及他的亲眷。

到了新都城,从看守他的士兵等人口中,李仁孝对刘涚有了更全面的看法,他相信刘涚不会轻易的屠杀手无傅鸡之力的妇孺儿童,但他也知道了,刘涚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若是冒犯了刘涚,必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复。

李仁孝其实是在等,等刘涚给他最后的发落。然而他这一等,却是要等好久好久,只因为刘涚太忙,在关押李仁孝的地方转了一圈之后,一转头回去,就几乎把李仁孝一家子给忘了。

忘记了李仁孝倒是没什么,然而刘涚想要忘记西夏国,那就实在是太困难了,高宠还领着军队驻扎在庆州城之中,等到着中央民国这边派遣人员过去接受西夏国还算广袤的土地。

其实此时的西夏国境内,自然环境还是相对不错的,每年生产出来的粮食,也是个客观的数字。曾经的西夏国,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汉人为主导的国家,那是因为有党项人的存在,然而随着李仁孝等皇亲国戚被押送新都城之后,原本聚居在西夏国境内,尤其是庆州左近的那些党项人,就不得不开始了他们的举家迁徙。

第614章这乱世,心恨谁(下)

第614章这乱世,心恨谁(下)

他们的离开并非是高宠刻意而为,而是因为他们担心中央民国秋后算账,为了自己家族上上下下数十甚至数百口的人性命,而自行离开的。而这些党项人的离开,一来也促动更多少数民族的家族迁徙,二来也将诸多的良田给让了出来,让中央民国派来的民政官员们,手中有了更多可供分配的土地。

一时间,去西夏分土地,几乎成了中央民国境内最为流行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那些刚刚从其他地方迁徙到中央民国的家族,对此尤其上心。而刘涚为了提高大家前往原西夏国境内扎根的兴趣,特别制定出一个优惠政策:凡是主动前往原西夏国长住的老百姓,在西夏国获得政府拨付的个人土地面积增加五成!

也就是说,凡是迁徙到西夏国的中央民国老百姓,其获得的土地面积,白白多出一半来,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哪怕生活在那些地方,因为种种原因会导致不便,但还是无法阻止人类追求利益的本能。

原本报名前往西夏的报名点,因为刘涚的这个政策,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那些暂时未能在中央民国获得土地的老百姓,纷纷报名前往西夏国,随着涌入西夏国的汉人越来越多,距离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时间点,也就越来越近了。

刘涚跟岳飞去收拢岳家军的时候,告诉岳飞如今中央民国的人口数量大概是在两百万,可就连刘涚都想不到,当他回到新都城,拿到内政大臣高进给他的最近统计数据时,整个中央民国的人口数量,竟然翻了一番,达到了整整的四百万人口!

而这个数字还是仅仅包含了中央民国之中汉人的数量,并未统计生活在中央民国境内的那些少数民族。

倒不是说生活在中央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就会成为下等人,中央民国既然是一个民主国家,就不可能存在种族歧视。只不过,想要得到中央民国的国民待遇,那么就需要那些少数民族的人做一件事情——放弃自己的民族传统。

这是刘涚制定出来的底线,也是刘涚彻底消灭民族差别的一个庞大计划。

或许刘涚的这种思想有些偏激,但是作为一个接受过后世现代化教育的军人来说,刘涚始终觉得,民族差异是将来很多矛盾的源头,与其给后人遗留诸多的难题,不如在眼下就一次性的将其解决掉!

如此猛烈的变化,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的痛苦,只不过为了将来,刘涚觉得这种痛苦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

四百万人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金国虽说已经统治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多年,但实际上其真正有效统治的人口数量,也从未曾超过千万之数。

也就是说,中央民国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人口数量上,就超过了存在多年的金国,更不用说西夏这些小国家。

之所以中央民国的人口数量会突然出现一个暴涨,根本就是战争的胜利品,无论是西夏国还是湖北一带,都给中央民国带来的大量的汉人。加上南宋朝廷和金国的主动退让,从而让更多听闻过中央民国的汉人老百姓,得以顺利的迁徙到中央民国境内。

对于这些主动来投的老百姓,中央民国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审核之后,这些人就会获得中央民国子民的资格,从而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

而猛然增加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代表着中央民国的整体实力再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本看来还很大的新都城,却又开始变得拥挤起来。故此,高进提出了新的建城计划,而有些官员则是认为,新都城只能作为现阶段中央民国的都城存在,是过度时期的需要,眼光应该放的更长远一些,无论是临安还是上京,其实都比新都城更适合成为中央民国的首都。

持有这种观念的官员,眼光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刘涚并不觉得新都城就不能胜任一个国家都城的职能,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过于腹地了一些,在刘涚心中,比较合适的也不是上京,而是出于长江出海口的位置的,后世的上海。

至于说要选择在长江下游地区,那是因为即便有刘涚的存在,中央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无法在短时间能直接过渡到机械文明,故而,运输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桎梏。

就目前看来,水运将会是长期存在的主要运输方式,而无论是生产火器还是其他大型机械,对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强度,都有极高的要求,唯有通过水运这种方式,才能做到成本最低廉化。

当然,从长远来看,出于出海口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能说,这是目前刘涚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地方。而中央民国的内阁,在经过反复的衡量之后,还是决定对新都城开展扩建工作,即便将来新都城有很大可能不会成为国都,但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央民国崛起的城市,新都城有资格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事实上此时的新都城,就已经是超越了临安,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城市了。在高进还没有提出扩张新都城范围之前,这个城市就已经在开始扩张,而且已经扩张很久了。

依附着新都城而存在的那些人们,并不在意城墙,他们不断的交易土地,修筑房屋,在新都城周围形成了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卫星城,而这一次内阁通过的扩张方案,在刘涚的指点之下,就是要将这些卫星城,正式纳入到新都城的城市范围之中。

这一年的春节,普天之下恐怕就只有中央民国的人民最为开心,而最热闹最繁华的城市,就是新都城。无论是城墙里面还是城墙外面,人们欢聚一堂,为了即将到来的美好明天,而欢呼着。

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之中,身为中央民国国防大臣的韩世忠,也返回了新都城。此番出征北上迎击金兵,韩世忠非但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更是超过计划的拿下了原本属于南宋和金国的大片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的人口资源,对于中央民过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功劳。

论功行赏是不必可少的,但更让已经年过花甲的韩世忠高兴的,还是岳飞全军的到来。

过去,两人同朝为官,就是惺惺相惜,后来给为其主,到如今又再度共处,可谓是几经波折。但不管怎么说,韩世忠始终认为岳飞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无敌统帅,当然,如今无敌统帅这个名头,还得加上一个打庆州回来的高宠!

作为中国人传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高宠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庆州,加之连岳飞举家都到了新都城,高宠自然也回来了,庆州那边只是留下了两万兵马镇守,而这两万兵马都是高进调拨过去的,却不是高宠率领的那支军队。

跟岳飞再度重逢,高宠也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一连好几天的时间,韩世忠、高宠和岳飞三人都聚在一起把酒言欢,甚至就连刘涚,都没法加入这三个人的小团体这种。

英雄重英雄,要说当今之世还有几个人能够超越韩世忠、岳飞和高宠的组合,至少刘涚是想不出来了,不论是南宋也好,金国也罢,都无法找到足以相提并论的人,或许将来历史上会出现一个叫住铁木真的蒙古人,不过刘涚觉得,既然他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又一手创建了中央民国,那么铁木真这个名字,应该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出现在华夏民族的历史记载之中了,更不用说那个叫做“元”的时代。

还好,韩世忠三人最终还是没有忘记刘涚,主动邀请刘涚一起畅谈天下大事,席间岳飞忍不住感慨道:普天之下做帝王还要等臣子邀请才能参加宴会的,恐怕也就只有刘涚这么一个了。

不过对岳飞的这种说法,刘涚可是狠狠的罚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