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防御阵地挡住反击的美韩军队。”

“只要能够守住,就算取胜。”

“这就是你开始说的胜利,一个足以激发我军斗志的胜利。”

罗耀武点了点头,在赞同了李一帆的说法之后开口问道:“如果美军及时参战,我们没有能够取得胜利的话……”

李一帆笑了笑,朝陈必时看了一眼。

“美军肯定会及时参战,老李已经收到情报,美军正在整编第二步兵师。虽然有理由相信,在韩军北上的时候,美军不会跟进,毕竟美国只有保卫韩国的义务,没有替韩国完成国家统一的义务,但是同样有理由相信,在吃过一次亏之后,只要韩军进攻受阻,美军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不会给我们反攻的机会。”

“也就是说,开始说的只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陈必时点了点头,说道:“着眼于一时,我们需要一场胜利,就像你说的,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可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更需要一个有利的战略环境。打到这个时候,不管我们是否承认,都得相信,这是一场早有预谋。早就策划好了的战争。我们有少把握在朝鲜半岛上击败美军?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必须承认事实。可以说,换了谁上去,这个把握都几乎为零。客观估计,打到最后,我们仍然得退守本土,把长白山变成第二个武夷山,争取利用本土的战略空间来击败敌人。”

罗耀武长出口气,心情顿时沉重了许多。

“如果为了一个战术上的胜利而致使战略上惨败,我们肯定会输掉这场战争,而且是彻底战败。”陈必时又点上了一根烟,说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就得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哪怕承受一些损失。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也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伤痛。为此,我们就得迫使美军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战,打乱美国的战争部署,让美国也付出足够大的代价。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朝鲜半岛发起积极主动的作战行动,打败韩军,把美军逼上战场!”

“这可是个苦差事。”

陈必时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李一帆犹豫了一下,说道:“说不定,这还是个吃苦不讨好的差事。说得直接点,真要战败了的话,肯定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

“这么说来,我是头号人选了。”

李一帆笑了笑,没有开口,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罗耀武长出口气,说道:“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人来做这些事情。再说了,我还真不放心把十五军交给其他人。”

陈必时的目光在罗耀武身上停留了一阵,才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你尽快去沈阳,其他的事情我会替你安排好。”李一帆也不再耽搁时间,“等下我们会与薛华毅一同离开,等你到了沈阳,我们再联系。”

罗耀武没再罗嗦,在他这里,时间永远不够用。

****

月底了,29号起,月票双倍,兄弟们有票的到时候多多支持!

卷一时势英雄第二百零四章硝烟未散

第二百零四章硝烟未散

随着攻台作战结束。罗耀武在攻台作战总司令的位置上走马观花般的转了一全,随即被调往沈阳军区,以中将身份出任军区参谋长,全权负责军区的大小事务,并没让人觉得非常意外。

不管怎么说,在此之前,罗耀武兼领的第十五集团军已经进驻沈阳。

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即三十九军已经在此之前回到辽阳,加上驻扎在长春的第十六集团军与驻扎在锦州的第四十集团军,沈阳军区的集团军由之前的两个猛增到四个,总兵力增加了一倍不止。

事实上,能够进驻东北的还不止这四个集团军。

驻扎在保定的第三十八集团军、驻扎在张家口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以及驻扎在潍坊的第二十六集团军都能及时出关,如果驻地在石家庄的第二十七集团军、以及驻地在开封的第二十集团军能够及时完成重建工作,也有能迅速出关。

也就是说,短期内能够进驻东北的集团军将多达七个,中期能增加到九个。

按照一个集团军拥有三万到五万官兵计算,这就是三十万到四十万的地面部队了,而在六十年前,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也就这个水平。

看似强大,实际上仍然不足以发起一次像模像样的进攻。

要知道,即便在面积小得多的台湾岛上。最初的时候也投入了四个军,打到最后则投入了六个军,如果算上两栖部队与补充兵力,则相当于动用了八个军的兵力。照此计算,要在朝鲜半岛上打一场以进攻为主的战争,怎么也得动员十到十五个集团军,总兵力不能低于五十万。

毫无疑问,这是办不到的。

罗耀武到达沈阳,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第十五集团军。

如果说,在此之前,还没有几个人把黎卫东这个外来汉放在眼里,认为十五军只是匆匆过客,完成整编后就会滚蛋,那么在罗耀武出任军区参谋长之后,再也没人敢小看十五军的官兵,也没人认为十五军只是过来打秋风。

很多黎卫东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罗耀武这里都不是问题。

比如装备问题。

按照新的编制,第十五集团军编内的三个师都将升级为全员重型装甲师,团级部队则全部升级为旅。四十三师仍然是头号王牌,辖有全军唯一的第一二七坦克旅,另外两个旅也是全员装甲旅。四十四师编下的一三零旅为装甲旅、一三一旅为军级独立炮兵旅,一三二旅则是机械化步兵旅。四十五师的一三三旅与一三四旅为机械化步兵旅,新增的一三五旅则为全军唯一的摩托步兵旅。

编制好确定、人员也容易招募,关键是装备能否及时补充到位。

在罗耀武到来之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在此之前,黎卫东已经晋升为少将师长,兼集团军参谋长。在罗耀武过来的时候又得到格外提拔,兼任集团军临时司令,但是像他这种临时提拔的将军,在军队里一抓一大把,特别是那些参加了攻台作战的部队,黎卫东又没有全程参与战斗,所以很少有人给他面子。

这不是黎卫东的问题,也不是那些故意刁难他的将军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在组建一二七坦克旅的时候,按照计划,应该在九月十五日之前,将三个坦克营的七十四辆99式主战坦克、以及配套的八辆装甲抢修车与一百多部各类野战车辆运送到位,结果坦克与装甲抢修车一辆都没送来,其他车辆也只来了十多台。不是厂家没有发货,而是在运送途中被强行调走,送往石家庄,编入了同样新建的二十七军。

黎卫东想过办法,只是没有让罗耀武出面,结果一直没有搞定。

罗耀武走马上任的第二天,这个看上去非常棘手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不但七十四辆坦克与配套野战车辆悉数到位。而且送来的还是99B、不是之前确认的99A。

当然,这也与刚刚进入委员会,即进入最高决策圈的陈必时有很大的关系。

就算不给罗耀武面子,也得更陈必时面子,谁都知道罗耀武与陈必时是什么关系!

除了装备之外,还有很多因改编产生的问题都在罗耀武到来后得到解决,比如与叶振邦有关的身份问题。

在此之前,他是团参谋,陆军少校。问题是,一三三团变成了一三三旅,而旅参谋的对应军衔至少应该是中校。

提拔一个中校不算什么,可是提拔一个还不到二十一岁、两个月前还中士、已经连续得到数次破格提拔的空降兵,那就有点不正常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就算他的老子是罗耀武也没有理由得到提拔。

要知道,即便在所有参与了攻台作战的部队中,在所有得到战地提拔的军人中,也没有第二个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中士晋升为少校。

虽然在战时情况下,晋升是奖励手段,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部队里,晋升关系到津贴待遇、关系到身份地位、也关系到军人最重视的成就,所以晋升成为最好的奖励手段,比如在特种部队里,人人都是军官或者高级士官,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官与高级士官。但是在作战部队里,随同军衔一起升高的还有对等的职责,特别是在战场上,就算只是一名没有具体职务的军官,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承担起指挥作战的重任,而这关系到了其他军人的根本利益。甚至会决定很多人的生死存亡。

在罗耀武回来之前,叶振邦就做出了选择。

不是他不想留在旅部,而是他有自知之明。在接受正式培训之前,像他这种只知道在前线拼命作战的军官,留在旅部不会有多少作用。

虽然黎卫东替他做了更好的安排,与其他十多名战时提拔的军官一道前往国防大学接受临时培训,回来后就有机会留在旅部、甚至有机会前往军部担任高级参谋,但是叶振邦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知道,没有足够厚实的背景,过早进入军队的参谋机构,即便能够获得更大的安全保证,也能更加频繁的接触到高级将领,今后的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甚至一辈子都只能当参谋。

要知道,像罗耀武、陈必时,甚至向薛华毅与黎卫东这些有资格统军作战的将军,都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对部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之后,始终沿着一把手的路线往上晋升,而沿着参谋路线晋升的,很少有机会成为统帅。

罗耀武回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与以往一样。罗耀武把选择的机会留给了叶振邦,只是承诺,为叶振邦保留那个前往国防大学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并且保证,只要能够回来,还将给出更多的机会,让那些跟随叶振邦作战的军官都能得到培训机会。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善的安排。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罗耀武在奖赏叶振邦,并且通过奖赏叶振邦,让十五军的老兵知道。军长没有忘记他们,只要奋勇作战,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叶振邦,也能获得军长的奖赏。

按照罗耀武的安排,叶振邦将回到一三三旅,出任九连所在的三营营长。

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