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俗话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至少可以肯定,罗耀武已经认识到了参谋部的作用,并且知道,在必要的时候,一个能够顶替他的参谋部比他本人还要重要。
当然,这也反应了罗耀武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他在前线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加上他在高层会议上做的事,已经使他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目前战事紧张,东北前线少不了他,没他的东北军,还真打不了胜仗,但是现在东北与东南的局势都有所缓和,就算离胜利还遥不可及,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取胜。
随着战局好转,罗耀武的重要性必然迅速降低。
到时候,谁能保证不会有第二次离职调查,谁又能保证,罗耀武能够再次从容不迫的返回前线?
别说其他人,连罗耀武自己都不敢保证。
如果罗耀武仅仅为了自身考虑,就不应该想方设法的提高参谋部的能力,反而应该继续削弱参谋部,凸显他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罗耀武不是这样的人。
从全局考虑,他就得提高参谋部的能力,以便当他再次落难的时候,参谋部能够顶替他指挥军队作战。
在这个问题上,叶振邦看得很清楚,也更加敬佩罗耀武。
正是有了罗耀武这样的军人,中国才能坚持到现在!
既然是正规战前会议,自然进行得井井有条。
首先是兼任作战参谋的叶振邦介绍战区情况,特别是美日联军近期动态,以及美日联军可能采取的进攻行动。
在前线司令部,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美军主力全部集中在锦州防线附近,而且在第二批休整的两个主力师归队之后,举行了一场规模不算太大的实战演练,主要就是让美军熟悉新式装备,以及在炮兵得到全面加强之后的新式战术。
很明显,这是帕特里奇亲自安排的实战演练。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军炮兵的战斗力大大超过之前,几种新式装备的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受此影响,我们的炮兵只能靠后部署。”叶振邦指了下战区地图上表示炮兵部署范围的黄色区域。“炮兵部署范围向后挪动十公里,肯定会对我军作战行动造成影响,前线部队得到的支援将更少。如果发起反击,还得提高炮兵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跟上野战部队的行进速度……”
罗耀武压了压手,打住了叶振邦的话。
因为已经说了半个小时,之前还与那几个北京来的官员寒暄了好一阵,所以叶振邦也乐得清闲。
“叶参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也知道,这场仗将更加难打。”罗耀武长出口气,说道,“炮兵跟不上,前线部队的火力支援就得不到保障。上个月,美军还加强了对我军战术弹道导弹部队的打击力度,让我们损失了不少导弹发射车。可以说,目前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
司令官把话说得如此严重,让其他参谋都不好开口。
“本来,我想在锦州这边打一场大会战,干掉几个美军师,现在看来恐怕不行了。”罗耀武拿起了香烟。“大家都知道东南那边的情况,从三个月前开始,就只能固守防御,依托阵地与美军打消耗战。现在我军缺乏足够的火力支援,别说战役级别的反击,就连战术反击也很困难。”
“那就与美军打消耗战。”一个参谋开口了,“我们花了几个月构筑防线,不会比东南战场那边差,再怎么打,也能干掉不少美军。”
罗耀武苦笑了一下,说道:“打消耗战是最迫不得已的打法。别的不说,固守防御肯定会让我们丧失好不容易得手的战场主动权。就算我们的防线固若金汤,也有漏洞,而且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漏洞。等我们发现的时候,那就太晚了。”
“必须主动反击。”叶振邦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既然不能打战役与战术级别的反击,就把胆子放大一点,在其他方向寻找突破口。”
罗耀武点了点头,等着叶振邦把话说下去。
“锦州这边的地盘有限,美军的兵力密度高度集中,不利于部队展开,所以美日联军肯定会兵分两路,一路打锦州,一路打阜新。以美日联军以往的作战行动,肯定是美军在沿海地区进攻,由日军攻打阜新。只有南北同时开打,才能在我们的防线上打开缺口。因为彰武已经沦陷,所以战役初期,美日联军会把重点放在北面,强攻阜新。打下阜新之后,再从医巫闾山西面南下,围攻锦州。如此一来,美军将在北面投入一两个主力师,帮助日军打突破我军防线。”
“你想怎么打?”罗耀武干脆问了一句。
“利用这边的几条山脉,比如乌兰木头山与医巫闾山,盯着日军打,重点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如果美军把主力转移过来,锦州防线的压力将大大减轻,我们就能在医巫闾山西面与美军决战。如果美军不把主力转移过来,就无法围攻锦州,我们就在锦州的正面防线上与美军打消耗战。”
罗耀武又点了点头,说道:“最后还是得打成消耗战。”
“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
“只要我们能够守住阜新,就能对美日联军的侧翼防线构成威胁。日军能不能打,我不好说,只是美军的主力部队就那几支,如果日军顶不住,就得让美军的二线部队上。打成这个样子,美军有多少把握打下锦州?”叶振邦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美日联军应该不知道我们很难发动战役级别的反击行动,只要我们摆出架势,就能引起敌人的重视。再不行的话,就在更北面,从通辽出兵,南下进逼彰武,做成要反攻彰武的样子。到时候就不怕美日联军不在阜新与我们决战了。”
罗耀武沉思了一阵,说道:“可以这么部署,只是我军现在严重缺乏进攻能力,不能把战线拉得太开,不然各部队之间无法相互照应,又没有足够的火力掩护。只要被美日联军抓住机会,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那就钉在阜新,依靠医巫闾山,与美日联军决战。”
罗耀武笑了笑,说道:“要让美日联军前来决战,还得想办法把敌人的主力吸引过来。”
“这就好办了,把主力全部集中在锦州,摆出死守锦州的样子。”
“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罗耀武灭掉烟头,说道,“帕特里奇肯定知道,我们必须死守锦州。这里一丢,我们就只能退手山海关。以我军目前的状况,守不住锦州,也就守不住山海关。所以不管我们在锦州部署了多少部队,帕特里奇都会认为我们把主力放在锦州,而不是摆在阜新。”
叶振邦点了点头,觉得罗耀武这话确实有道理。
“这次我们玩虚的,在阜新唱一出满城计,等着美日联军送上门来。”
“要不要变更部队番号?”
“不用,主力直接开过去,做要伪装就行了。锦州这边也要有动静,让部队全部隐藏起来。医巫闾山那边,多派些侦察部队出去,做出大部队正在集结的样子。这样一来,美军就会认为我们在故意露虚,吸引他们攻打锦州,然后从阜新与医巫闾山出兵南下,切断美日联军的退路,在锦州围歼美日联军。只要这个目的达成,帕特里奇将别无选择,只能把部队集中在北面,强攻阜新。”
“也许还会强攻医巫闾山,在这边打开缺口。”
“这边能有多大的缺口?”罗耀武冷冷一笑,说道,“如果美日联军不走大路,选择走小路,我还求之不得。”
罗耀武这么一说,参谋也没再提出意见。
医巫闾山是整个锦州防线的关键屏障,不管美日联军打锦州、还是打阜新,最终都得越过这道屏障。
在如此关键的地方,中国军队的防御强度可想而知。
在山区里打仗,也许是罗耀武最想看到的吧!
卷一时势英雄第一百二十九章疑虑重重
第一百二十九章疑虑重重
随着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陆续恢复战斗力,帕特里奇也在考虑南下进军问题。
摆在帕特里奇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横在美日联军进军线路上的医巫闾山。在中国的众多山脉中,医巫闾山并不出名,也算不上雄伟,最高峰望海山的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多米,南北长度也不过一百多公里,但是北接阜新、南抵锦州,在一望无垠的辽东平原上,显得异常的突兀。
这条山脉,也是辽东平原的西界。
也就是说,不管美日联军北上攻打阜新、还是南下进占锦州,都得绕过医巫闾山,进入松岭之后,部队才能展开。
从现实影响来看,医巫闾山无异于将美日联军分成了南北两路。
暂且不说分兵行动的潜在威胁,仅仅将部队集中在一条线路上,不但无法充分发挥美日联军的兵力优势,还会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
如果只单路进攻,帕特里奇就不用等到七月初才考虑进攻行动。
既然要南北两路同时进军,就得考虑协同作战的问题。
彰武会战之后,帕特里奇花了很大的力气调整美日联军在辽东平原上的作战部署,重点扫荡了锦州市的黑山县与北镇县,主要打击对象就是敌后游击队。在此期间,帕特里奇也多次派遣美日联军进入医巫闾山,只是收效甚微。
除了地势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不便。
该地区的两条交通要道,一零二国道在医巫闾山的东面,阜锦高速则在西面,穿过医巫闾山的只有两条省道。虽然靠前部署的美军炮兵能够为进山扫荡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但是也会遭到部署在山区里的中国炮兵反击。
更重要的是,在炮战中,中国炮兵的优势非常明显。
不仅仅是中国炮兵拥有射程更远的火炮,还与地形有关。中国炮兵大多将火炮隐藏在山脉的西侧,在隘口设置炮兵阵地,打完了撤到设在反斜面的隐蔽点,使得美军的炮击没有任何效果。部署在平原上的美军炮兵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只能机动规避,不但安全得不到保障,作战效率也受到影响。
作战时,美军不得不用航空兵掩护炮兵。
结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