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六集团军确实部署在突出部,而且就在突出部南面,距离七里河仅仅十多公里。
在此之前,罗耀武没有让这个主力集团军投入战斗,就是为了隐藏实力,让美军在发起进攻的时候有所顾虑。可惜的是,帕特里奇非常坚决,并没因为一个没有现身的主力集团军而放弃进军赤峰的想法。
从某中意义上讲,在这个时候投入第二十六集团军,是罗耀武在这场战役中做出的最有影响的决策,也是不得不做的决策。
如果不动用第二十六集团军,仅仅依靠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至少需要一周才能打下锦州。问题是,第十六集团军很难在敖汉旗守住一周。如果不能抢在敖汉旗失守之前打下锦州,罗耀武就得认输。
可以说,罗耀武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罗耀武投入的不仅仅是一个主力集团军,还有伴随第二十六集团军行动的两个新编集团军。
这样一来,攻打锦州的兵力达到了三个主力集团军与七个新编集团军,超过了守军。
按照罗耀武的要求,必须在三天之内打下锦州。
因为这也是第十六集团军能在敖汉旗坚守的最长时间!
命令很明确,部队的进攻行动也很果断。
只不过,帕特里奇并没感到紧张,因为第二十六集团军上场,意味着罗耀武打出了最后一张牌,也意味着战局不会出现大的变数。
更重要的是,第二十六集团军在此时投入战斗,表明罗耀武很有可能不会在占领锦州之后攻打凌海市。只要日军能在锦州多坚持几天,尽量消耗掉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中国军队在占领锦州之后也没有能力攻打凌海市。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好事。
只要能够在凌海市站稳脚跟,美军就能尽其所能的攻打敖汉旗。虽然已经有情报证明中国军队正在赤峰部署防御,但是有更多的情报证明,敖汉旗之后,已经没有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了,甚至没有正规军。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及时打下敖汉旗,赤峰将唾手可得!
卷一时势英雄第一百五十章死战锦州
第一百五十章死战锦州
从七日夜间开始,锦州成为主要战场。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除了迂回到锦州南面与东面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以及协同作战的两个新编集团军之外,其他部队全部参与进攻锦州的作战行动,从北面与西面、沿四条路线发起突击。
这一部署体现出,罗耀武仍然在想方设法的达到最大目的。
也就是说,在占领锦州之后,仍然有力量发起下一轮进攻,增强攻占锦州的意义,最终迫使美军撤回阜新与通辽。
问题是,三天时间太仓促了。
在此之前,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在七里河的战斗中有所损耗,而且该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近三百公里,就算罗耀武投入了相当于半个民兵大队的后勤保障力量,在美日联军的空中压制下,仍然很难及时将作战物资送到前线部队手中。
这个时候,美日联军不是没有空中优势,而是没有以往那么明显。
虽然美军抽调了大量侦察机、先进战斗机与轰炸机去对付中国军队的导弹部队,但是在前线战场上,仍然有大批作战飞机。突出部战役打响后,帕特里奇向朝鲜半岛增派了大批支援飞机,特别是大型加油机,让众多部署在二线机场上的战斗机能够投入战斗。为了增强空中力量,帕特里奇甚至让部分舰载战斗机转驻韩国的空军基地,在加油机的支持下,执行大纵深遮断轰炸任务。
因为战场上有数十万日军,锦州又是日军最集中的地区,所以日本空军也全力出动。
打到十月七日的时候,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已经得到充分发挥,给中国军队的作战行动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为部署在前沿机场上的战场支援飞机相对较少,加上中国军队攻入锦州后,战场局势较为复杂,所以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主要轰炸战线后方的目标,对前线作战部队构成的直接威胁还不是很突出。
最受影响的,就是那些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后勤保障部队。
受此影响,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能力大打折扣,即便攻入了锦州城区,也很难发挥出重装部队的突击能力,只能与日军逐街逐巷的争夺。
因为负责迂回包抄,所以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情况也不乐观。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不到两百公里,但是近半在前沿地带,而且受到了部署在锦州东面的美军远程炮兵威胁。受此影响,第六十五集团军完成了迂回任务后,很难协助其他部队攻打锦州。
充当攻城主力的,正是最后投入战斗的第二十六集团军。
该集团军的后勤保障线不到一百公里,而且依靠蛛网般的县乡公路,后勤保障部队能够最大程度的分散行动。更重要的是,第二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之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也最低。
由此可见,罗耀武在这个时候投入第二十六集团军,也实属无奈之举。
如果不动用这支部队,肯定无法及时打下锦州。
问题是,仅仅依靠第二十六集团军,以及协同作战的几个新编集团军,能在三天之内打下锦州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不然罗耀武也不会让另外两个主力集团军参战。
从一开始,第二十六集团军就是攻坚主力。
打到八日上午,第二十六集团军率先在西北方向上取得突破,沿三零六省道攻入了锦州城区。按照前线指挥官的进攻部署,第二十六集团军将首先占领小凌河北岸的古塔区与凌河区。在第二十六集团军准备渡过小凌河的时候,由第六十五集团军攻占小凌河与女儿河东岸的城区,第三十九集团军则负责攻占蛤蜊河北岸的城区,随后集中兵力,一同攻打小凌河南岸的太和区与市政府所在的中心城区。
按照这一计划,第二十六集团军务必在八日傍晚之前完成第一轮进攻行动。
问题是,战斗并没有这么顺利。
虽然义县失守,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让刚刚得到增援,妄图向华北进军的日军官兵认识到了战争的艰难性,但是义县一战,三万多日军官兵非死即伤,侥幸逃脱的仅有数千人,被俘的更少。这一结果,极大的刺激了日军官兵,就连那些刚刚抵达前线的新兵都知道,如果战败,他们将无法幸免。
对日军来说,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死战到底。
如果投降也是死路一条的话,就不会有人选择投降。
随着锦州被中国军队合围,日军失去了突围的希望,更只有死战了。
八日上午,交战双方围绕着中石化锦州石油化工公司展开了激烈争夺。几个小时的战斗中,双方以营团级规模投入了十多支部队。激烈的战斗,不但夺去数千人的生命,还将整个化工厂变成了废墟。
打到午后,日军在死守无望的情况下,炸毁了整个化工厂。
为了阻止中国军队推进,日军还在爆破的时候引燃了上千吨重油。
受此影响,第二十六集团军不得不在下午调整进攻方向,转为从士英屯方向寻找突破。
到傍晚的时候,第二十六集团军只推进到人民街,先头部队控制了北湖公园。虽然战斗还在继续,夜间的战斗打得更激烈,但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白天,第二十六集团军只完成了作战任务的三分之一。
照此速度,攻占小凌河北岸地区,至少还得花上一天时间。
拖下去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在当天晚上,前线指挥官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按照时间进度发起进攻,而不是等到第二十六集团军完成了第一轮进攻之后,再投入战斗。
相对而言,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任务最轻松。
在小凌河与女儿河东岸,几乎都是郊区,只有几座城郊村镇,以及几个工业园,没有成规模的城区。因为日军沿着铁路线部署防御部队,所以在该地区的日军也不多,进攻任务不会难到哪里去。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要重一些,只是比起第二十六集团军来说,仍然很轻松。
随着第二十六集团军在半夜的时候将战线推进到锦义街与利民街,从烈士陵园向锦州火车站东面迂回,日军开始收缩防线,主动撤走了部署在蛤蜊河北岸的部队,第三十九集团军很快就取得突破,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占领了蛤蜊河北岸地区,并且一度派遣部队南下支援第二十六集团军。
打到九日凌晨,锦州火车站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
这个时候,日军的处境也非常艰难。
日军要想突围,就得控制铁路线,而所有经锦州东行的铁路都得经过锦州火车站,所以日军必须不惜代价的守住锦州火车站。
如果锦州火车站失守,部署在小凌河南岸的日军就将被彻底包围。
站在日军的立场上,要么放弃突围的想法,与中国军队拼个鱼死网破,要么就尽快向锦州火车站增派兵力,守住突围的出口。
显然,问题就在这里。
按照最初的进攻计划,要等到第二十六集团军占领了小凌河北岸的城区之后,其他两个主力集团军才投入战斗。这样一来,日军就不会提前向锦州火车站收缩,攻打这一关键目标的难度就不会很大。
因为第六十五集团军提前投入战斗,从侧翼包围了小凌河南岸的城区,加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在蛤蜊河北岸轻松取胜,所以日军别无选择,继续守在小凌河南岸已无意义,只能集中全部力量守卫锦州火车站。
天亮之前,日军就调整了作战部署,部署在小凌河南岸的部队通过小凌河上的几座浮桥全速北上。
对第二十六集团军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锦州火车站在锦州城区中央地带,周围的环境非常复杂,不但大楼林立,而且街道密如蛛网,如果日军依靠建筑物固守,第二十六集团军的进攻部队就得逐一攻占每一条街道与每一栋大楼。
城市战中,进攻部队最应该避免的就是与敌人争夺楼宇。
眼见日军逐步到达,第二十六集团军不得不在九日清晨向正在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