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台湾当局不但扩大了动员范围,将征兵年限由十八岁到四十岁扩大到了十六岁到四十五岁,并且征兆了近三十万女兵。当然,台军中,女兵主要在非战斗岗位上任职,以替换这些岗位上的男兵。

打到大陆之后,台湾当局还在大陆占领区内征召兵力。虽然征召的大陆兵员并不多,到二零一四年六月底,也就只招募到了不到二十万人,比起占领区内近两亿的人口,这点兵力确实少得可怜,但是也有效的缓解了台军的作战压力,毕竟在维护占领区治安上,大陆本地兵员足以胜任。

大规模的扩充军队规模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训练不到位。

可以说,台军的素质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因为很多官兵没有获得足够的培训,所以台军的非战斗消耗也远远超过了美军,甚至超过了日军。在二零一四年上半年,台军就出现了上百起意外事故,不但导致四百多名官兵丧生,还损失了不少主战装备。比如在一次炮兵实弹训练中,因为炮手操作不当,引爆了堆积在一起的上百枚炮弹,炸死了上百名官兵,还炸毁了十多门自行榴弹炮。

受此影响,台军的扩充速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到了二零一四年六月底,囤积在宁波的主战装备就足以武装三十个台军旅,而台军因为没有合适的部队可以扩充,也就一直没有领取这些装备。

问题是,这些装备在名义上属于台军,不属于美军。

也就是说,如果帕特里奇打算用这些装备来武装美军国民警卫队,就得让美国当局取得台湾当局的支持。

看上去,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些装备都是美国提供的,而且美国当局可以用置换的方式,保证在今后提供相同的装备。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当时台军内部已经对美军先北后南的战略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一些台军将领认为,只要打下北京,美军就会从大陆撤军,而孤军奋战的台军肯定不是大陆军队的对手。与其被美国抛弃,还不如尽早考虑本岛防御,而不是在大陆战场上消耗宝贵的兵力。

也就是说,台军也在考虑扩军,而且打算将一部分部队送回台岛。

如此一来,归属于这些部队的装备就得运回台岛,而这些装备,主要就是囤积在宁波港的那些主战装备。

万幸的是,在增兵问题上,加布里埃尔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战场上,台军只是辅助力量,美军才是绝对主力,所以在美军需要扩充部队的时候,还轮不到台军打小算盘。

正是如此,在这次会议上,加布里埃尔批准了帕特里奇的扩军计划,将南方战场上的八个国民警卫队师整编成六个主力师,并且完全按照主力师的标准配备主战装备,并且授权帕特里奇直接从美台联军的库存中调用武器装备。

与之一道被批准的,还有攻打南京的作战计划

卷一时势英雄第十四章扭转乾坤

第十四章扭转乾坤

不管是谁,恐怕都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在南方战场上的反击行动,最终演变成了双方的大决战。

得益于较为灵活的编制体系,以及先进的指挥系统,美军的整编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事实上,美军国民警卫队的战备率一直非常高,甚至不亚于正规军。

虽然在名义上,国民警卫队只是美军的预备役部队,在美国军事体制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武装警察部队,即平时听命于地方政府,负责维护地方安全、参与救灾活动等,战时则听从中央指挥,伴随正规军执行作战任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美军国民警卫队往往被派去顶替正规军,执行作战任务。

原因很简单,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战略,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与某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交战。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就先后卷入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第二次海战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多场大规模战争,以及出兵格林纳达、推翻巴拿马政权、古巴导弹危机等众多低烈度冲突,并且在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与三次印巴战争期间都有涉足。

频繁的军事行动,大大增强了美军的作战负担。

受此影响,在正规军不足以完成作战任务,或者没有必要出动正规军的情况下,国民警卫队就成了主角。比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后,国民警卫队承担了大部分低强度作战任务,正规军则主要负责高难度战斗。

长期的实战锻炼,让美军国民警卫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甚至不亚于正规军。

为了便于作战指挥,在编制方面,美军国民警卫队也尽量向正规军靠拢。比如在国民警卫队中,师一级编制下照样以旅级战斗部队为主,只是国民警卫队师往往只有两个旅,而且没有独立炮兵旅、航空旅、工程旅这样的技术兵种,如果需要增强火力,则在步兵旅下面增设炮兵营。

在指挥体制方面,国民警卫队与正规军完全一样,实战指挥也完全相同。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能在几天之内完成整编工作,将八个国民警卫队师整编成六个主力师,每个师编有三个战斗旅,一个独立炮兵旅,还有两个师拥有独立航空旅,一个师拥有独立工程旅。

编制上的调整工作,在八月二日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让这些部队获取必要的作战装备。

虽然在向美军移交主战装备的时候,台军的抵触情绪非常明显,但是美国当局已经做出保证,将尽力打下南京,并且在随后为台军提供更多的主战装备,让台军按照原计划完成扩编工作。

对台军来说,能打下南京,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正是如此,在移交主战装备的时候,没有出现帕特里奇想像中的麻烦。

获得了主战装备之后,帕特里奇没有让这六个主力师立即开赴战场,而是进行了更深入的整编,主要就是从其他主力师抽调经验丰富的老兵,加强这六个主力师。

为了不影响指挥体系,帕特里奇抽调的主要是士官与军士。

这个时候,美军采用军官与士官两套晋升体制的优势显现了出来。

在指挥作战中,军官是主体,但是在战斗中,士官更加重要。别的不说,在美军中,军士拥有很高的地位,一级军士长相当于美军的四星上将,见到将军的时候都不用敬礼。在基层部队中,军士与军士长更是士兵的领头人物,很多军官解决不了的问题,交到军士手里都不是问题。

从增强基层部队的战斗力来看,军士的作用明显超过了军官。

忙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八月七日了。

此时,中国军队在南方战场上的反击行动已经打了十多天。虽然在芜湖方向上,华中军取得了重大突破,迫使美台联军全面退守芜湖,只能依靠有限的空中补给继续坚持下去,而在铜陵的美台军队已经放弃了死守的打算,在八月四日就展开突围,并且在八月六日全部到达宣城。

只不过,在南京方向上,东南军的进展仍然不太理想。

虽然在溧水县,经过十多天的苦战,东南军成功击溃了十多个台军步兵旅,并且迫使协助防御的美军第一骑兵师与第二装甲师将防线收缩了近五十公里,但是在攻打石臼湖南面漆桥的战斗中,东南军遭到严重挫折,三次大规模进攻全部被美军的反击打了回来,还损失了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

也就是在这里,东南军后继乏力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不管陈必时是否承认,在攻打漆桥失利之后,东南军已经难以继续挺进,甚至难以在美军装甲部队强有力的反击下守住已有的战果。

万幸的是,陈必时不是罗耀武。

虽然在当时看来,如果东南军能够打下漆桥,南京南面的局势将出现重大改观,即便不得不由攻转守,接下来的防御作战也将好打得多,但是陈必时非常清楚,如果投入重兵仍然没有能够打下漆桥,或者在打下漆桥后守不住,那么后方的防御部署将漏洞百出,让美台联军获得进军南京的机会。

当然,陈必时也知道,美军正在为全面反击做准备。

受此影响,在八月六日,陈必时就让前线部队降低了进攻强度,将三个主力集团军撤了下来,用于加强南京防线。

必须承认,陈必时对战局的判断非常准确。

再说了,东南军在南京方向上发起猛攻,主要目的不是围歼南京南面的美台联军,而是为北方战场上的东北军争取时间。战略反击打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是八月上旬了,眼看就要到八月中旬,东北军获得了充足的准备时间,京津地区的防御部署得到巩固,所以东南军已经实现了战略反击的主要目的。

在无法继续扩大战果的情况下,自然得考虑守住胜利果实,至少不能让敌人反败为胜。

这一调整,让陈必时抢在美军发起反击之前,完成了防御部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东南军在南京的防线有多么坚固。

事实上,战略反击消耗了东南军原本就很少的主战装备,使得东南军的战斗力进一步下滑,加上大批经验丰富的官兵在战斗中伤亡,东南军的战斗力明显下降了很多,而没有天险可守的南京防线也就变得更加脆弱了。

正是如此,加布里埃尔才会一再敦促帕特里奇在南方战场上采取行动。

可以说,现在正是美台联军攻打南京的最佳时机。

八月八日,第一批两个新增主力师到达前线。

两日之内,另外四个新增主力师先后到达前线。

八月九日夜间,美军对南京展开了全面轰炸,开始进攻前的火力准备。

数个小时之后,在美军的轰炸与炮击达到巅峰的时候,帕特里奇向前线部队下达了进攻命令,攻打南京的作战行动正式展开。

此时,陈必时抽调下去的三个主力集团军刚刚进入防御阵地。

从时间上看,如果陈必时晚半天做出由攻转守的决定,三个主力集团军肯定无法赶在美台联军发起进攻之前进入防御阵地,更不可能做好防御准备。

问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