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就知道是有心人在操作此事,而且人数不少,能把这事操作的如此到位,这又是小孩子的童谣,又是贴传单的,能量不小。所指的对象也相当的明确,就是自己的皇位。以前在处置客印月的时候,就已经思及这方面的事情。不料,该来的还是来了。
搞这样事的人,无所谓就是几方面的人,闭着眼朱由校也能猜测出来,一是福王余党,二是东林党,三是其他的王爷为了争皇位的(这也不是不可能,有了信王、福王的开端,一切都有可能,只是这个可能比较低而已。)四是外围的蒙古或者建奴势力。蒙古那帮人倒不一定会这样干,主要是没那个脑子。而建奴那边倒是有这样的实例。
到底是谁朱由校就不好说了,但此来劲头不小。
“你那边有什么影响吗?要不到哪个行宫避避风头?”思虑了一会,朱由校对张嫣问道。这样的事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一个被休的女人,现在再遭这样的谣言,承担的压力肯定山大。
“草民谢谢皇上关心,草民是犯罪之人罪孽深重,虽万死亦不足惜,然如此带累皇上,草民心有不甘。”张嫣听了朱由校如此暖心窝的话,那控制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喷薄而出。
“此事不关你事,是有人在操作,针对朕的,只不过是一个扫堂腿,带累与你而已。待朕下旨到太康伯家中,如有乱言者,以污蔑皇家谈处,你那边自然就会没事的。”
“皇上,万万不可,草民死不足惜,但如此所为,肯定会授人于柄,说皇上欲盖弥彰。皇上怎能为了草民这个已休之妻,如此大干戈再次给造谣惑众者一个再次中伤皇上的机会呢?”张嫣来是想解决事情的,不是来添麻烦的。
“嫣儿,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此事、、、、、、”朱由校听了张嫣的话,看着她那真诚的表情,说实话挺感动,此女的确能设身处地为他人做想,就象她傻傻的为了国家,能把自己的丈夫出卖一样,虽然做法上着实蠢不可及,但品格上却显得稍稍有些高贵,只是有些弱智罢了,正想接着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被人打断了。
“皇上,午膳准备好了,另外辽东的满桂和赵率教求见。”魏忠贤此时回来了,并把两位辽东将领来的消息告之。这不是他的大胆,而是朱由校要求的,无论何时,只要他们来了,就快速回禀,必定出现在即,耽误不得。
“哦,那请他们一起午膳吧,另外去太康伯府下个旨,任何人敢因谣言之事毁誉张嫣,视为污蔑朕,将会严罚,再把田尔耕和王朝辅叫来。”朱由校对着魏忠贤说。
对于满桂和赵率教这样的忠义之仕还是早些找到手里的好,吃顿饭也算是增加感情了,更因时间不等人,明天早上就得出发了,得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才是。
而叫田尔耕和王朝辅两人,显然是针对谣言之事的。
“皇上,草民是否需要回避?”张嫣挺尴尬的问,如果只留自己进膳,这个是皇上仁慈,不忘旧情,两人吃个饭那是皇上的恩宠。倒也没有什么。但陪同皇上召见外臣,商量军国大事,自己如此插一杠子,象皇上女人一样,搞皇后外交?这算什么事?屁股决定脑袋,在其位谋其政,自己不是皇后了,再如此行事,自己都定位不准了。
“无妨,是朕招来明日随军出征的将军,嫣儿一起就是。倒是刚才所说之事,嫣儿无须放在心上,朕自有道理。”
“皇上打算如何处置?”
“舆论压制,以一种宣传手段对抗就是,这样的事没别的好办法,单纯的镇压显然不是好法,但朕有一种新奇的玩意,可以不断的重复一段话,只要让京城的百姓知道,这些谣言是别有用心之人,为了颠覆大明朝的统治而造谣中伤朕的,朕为了免除天下农税做了这么多的事,朕相信,民心是站在朕这边的。”
“皇上,是什么新奇玩意儿,能不断的重复一段话,是鹦鹉学舌吗?”
“不是单纯的学,是完全的学,一丝一毫都不差,明日、后日嫣儿就知道了。”
“臣满桂(赵率教)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时两位武将在门外进来了。
“两位爱卿平身吧,一路风尘辛苦了,正好朕为爱卿来接风洗尘。”朱由校一看,基本上可以一眼分出两个谁是谁来,那位有儒将之风的,应该就是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而身形剽悍的,应该就是都督佥事,加总兵官衔的满桂了。
“臣谢主隆恩。”
用膳吧,朱由校也没向两位介绍张嫣的身份,就一同进膳了。赵、满两人初来乍到,当然也不会认为这是朱由校请的姐儿陪他们吃花酒的。
“两位爱卿,时间关系,朕长话短说。如今何可纲正在草原之上东征西讨,两位和何可纲一样,俱是朕信得过之人,朕明日即将远征草原,不知两位可愿随朕亲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由校说出了真实的意图。因为再不说,估计这两位能疑惑至死。
的确,两位从接到圣旨后就是一肚子的疑惑,现在是什么时候,是皇上废除辽饷,限期三月自守的时候,这时候宣自己进京,能有什么好事?辽饷里面,当然有他们的一份,只不过到了他们这些总兵一级,少了点而已,但少也是相对的,凭着这个数额,足够砍头N次的了。
但不去能有什么办法?两人不是辽东的土著,都是河北的,到了辽东是倍受排挤,这时候总不能投到土著怀抱里吧。是富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年头讲究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两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思进的京。
现在一听,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搞清算,拿他二个辽东边缘化人物开刀,而是要重用。还提及了何可纲,对于何可纲和袁崇焕两人在京城冰火两重天的天差地别,辽东早就传遍了。何可纲受了皇上的重用,如今皇上提及,显然是没拿两个当外人了。
两人也不是傻子,皇上如此抬举,再不接着那就太弱智了,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的跪拜:“臣愿意随万岁鞍前马后以效死力”
“臣愿意承皇上亲征,助皇上开疆拓土,成就一代明君。”
“两位爱卿平身,时间紧了一些,膳后两位就将亲兵带进皇宫,抓紧时间和净军见个面,将必要的装备换上,休息一晚,明日辰时出发。”听着两人不同风格的宣誓效忠,朱由校相当的满意。
第二百三十八章 留声制谣
“臣遵旨。”
“对了,两位带的亲兵是多少?”
“回皇上,五十人,”
“回皇上,五十一人,”
“哦,不算多。但朕要的是忠诚我大明的兵将,不是家丁。且纪录严明,这点两位爱卿切记切记。”
“臣等明白。”
“另外,两位爱卿此次与之合作的,均是宦官组成的净军,为了尊重,吩咐手下人等,胆敢以宦官之事嘲笑的,军法处置,这点何爱卿这一个月来,做的相当的好,与净军相处融洽,未见任何纠纷。两位应视之为榜样。”宦官记仇,这点朱由校当然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旦认为被讥讽了,这事基本上是一辈子的大敌一样对待了。朱由校需要的可不是这样,战场上如果不能放心的把后背交给战友,那这支部队,真的快玩完了。
“请问皇上,净军是不是千人将四万人全军覆灭,并将其吓的胆寒,致使将福王挤死的那支部队?”满桂自从听了这事后,就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这怎么可能呢?一比四十的兵力,一方还是训练了一个月不到的宦官,一方则是正规军,虽说这个年代的正规军就是那样整天不训练的操行,但也不至于四十人打不过一个杂役吧,这时候大着胆子问。
“满爱卿所说的就是净军。”
“皇上,这、这怎么可能呢?”满桂相对来说脑子有些认死理,但如今面对的是皇上,所以矛盾了,最终还是说出了不可能这样的字眼,但说完就后悔了,这可不是和军余们一起喝酒聊天,这是在面圣。
“呵呵,没什么不可能的,就京营那速度,那战斗素养,的确是不尽人意。如果放在现在,十万人对一千净军,估计也很难讨了好去。”朱由校得意洋洋的说,满桂越疑惑其实等于在拍净军的马屁,他哪里有生气的道理。
“皇上,难倒净军有何依仗不成?为何如此厉害?而听皇上意思,他们仍然在进步,这真让臣期待。”赵率教虽然和满桂有矛盾,但并不是什么生死大仇,只不过是自己胆小谨慎一点,让这个没脑子的蒙古将领看不管而已。他倒是没跟满桂计较,这时也怕他君前失仪,说出什么没法回收的话出来就不好了,所以接过皇上的话头说。
“赵爱卿猜测的不错,他们是有所依仗,而且所依仗的东西,正在不断的加强、改进,而净军操作此依仗的技术也在不断的熟练、精悍。所以朕说,就目前来说一千净军对付十万京营都有可能。”如今有了战车、阻击弩。在这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时代,可以直挥其上将首级,一旦成功,十万兵有可能立刻就溃散了,还谈什么战斗力、冲锋?
“皇上如此一说,臣真是相当的期待啊!”
“无须期待,膳后,你们的亲兵首先会换上一批山地弩,并在校场上与净军共同训练,自会知道事情”
“皇上说给我们换上那种净军依仗的武器?”满桂这时候也不敢强辩了,人家皇上吹个牛皮还不许吗?再说了,听皇上的意还给自己配武器,应该是挺厉害的吧。
“满爱卿,山地弩只是几种武器的一种,如今何爱卿那里配备的也是山地弩,还是比较适合骑兵的。”对于这个爽直的蒙古汉子,朱由校还是比较喜欢的。
酒无尽话无尽,大家又吃了一会,下午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午膳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两位武将回去各自安排进宫,朱由校也派了人专门接待。
而这边田尔耕和王朝辅早已等候在乾清宫了。
皇上带着张嫣先传的王朝辅,给老王没什么可说的,只是一个任务而已,那就是留声机,让其展开一切力量,全力二天之内制造最